怎样读《唐诗三百首》.ppt
《怎样读《唐诗三百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读《唐诗三百首》.ppt(2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怎样读唐诗三百首1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王步高我国以诗国著称于世,而唐诗更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顶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2梁启超饮冰室诗话曾说过:“中国事事落他人后,唯文学似差可颉颃西域。”如今,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已非事事落他人后,但中国古代文学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值得珍视的部分,较之西方古代文化毫无愧色。3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具世界水平的又莫过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和红楼梦。4 经历自诗经以来一千多年的文学优良传统的熏陶,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唐代大一统的政局及高度发展的经济、文化和科举制的推行,也由于宽松的政治环境及统治者的大力提倡,5 同时又由于齐梁以来诗歌格律化进程的完成,特别是七言歌行及格律诗
2、的产生,将唐代诗歌推到繁荣的极致,异彩纷呈,流派众多,名家辈出。其中一些名篇佳制,千载之下的今天仍脍炙人口、家喻户晓,这又不得不归功于以唐诗三百首为代表的一些唐诗选本。6 公元7世纪,孙季良开始编纂唐诗选本,至辛亥革命前,一千二百余年间,每二年即有一本唐诗选本问世。众多选本中以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风行海内,老幼皆宜,雅俗共赏,成为屡印不止的最经典的选本之一。7 唐诗三百首是有史以来,发行量最大、影响面最广、最为人们熟知的文学读物。后人编选的诸多新编唐诗三百首、唐诗选注等等,其影响的总和也远不能与唐诗三百首相比。8 然而就是这样一本尽人皆知的唐诗三百首,人们对它还有许多误解。本文试就有
3、关的十多个方面的问题,一一作答,以纠谬清源,以便后世的唐诗爱好者,更好地利用此书,去继承唐诗这份珍贵的文学遗产。91011w1、唐诗三百首是否是一本启蒙读物?12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并不能以“是”或“不是”来回答。13唐诗三百首是不满于千家诗的粗劣而编纂的。诚如蘅塘退士自序中所说:“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14因而他才选唐诗“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如上所述,唐诗三百首明显带有启蒙读物的性质。15这一点还可从它与千家诗共同的选篇见出。两书重复的篇目共33首。其中七绝8首
4、,七律5首,五绝8首,五律12首。16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牧的泊秦淮、刘禹锡的乌衣巷、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崔颢的长干行、孟浩然的春晓、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等,这些是唐诗中的杰构,二书均入选。17这些篇目通俗易懂,连同后补入的少量通俗作品,使儿童及文化水准不高的人也能读懂,因而也使唐诗三百首常被后人用作学习唐诗的启蒙读物。18然而,唐诗三百首也选录了一些并不通俗的作品,同时编选者希望此书供成年人阅读,以至“白首亦莫能废”,且各体皆选,故它又不止是一本启蒙读物,它还是一种唐诗的精选本和初学写诗者的范本。192、何以称唐诗三百首是一种唐诗的精选本?2020唐诗三
5、百首与千家诗显著的不同点之一是它不限于选那些通俗之作。唐诗三百首不仅选了许多含义较深的宫词之类的作品,2121而且选录了张九龄感遇,李商隐无题、韩碑,杜甫的丹青引、寄韩谏议注,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等有较深内涵、并不通俗的诗作。2222这类作品,显然不是为蒙童而是为成年人编选的,也是其欲使读之者“白首亦莫能废”之努力的一部分。2323此书已不同于千家诗只选“五七言律、绝二体”,而是“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自序),其中也包括五七言古诗和乐府诗,这就能概括唐代各体诗的全貌。2424再就选篇数量而言,千家诗选唐宋诗共226首,其中唐诗仅139首,这与唐诗的总量相去太远,
6、且过于强调通俗,唐代许多诗人的长篇及较深的代表作均不能入选,故千家诗在众多的唐诗选本中并无什么地位。2525反之,唐诗三百首只选唐诗,且多达300多首,又兼顾各位诗人在诗坛上的地位,故唐诗三百首成了唐诗的一种精选本。2626编者自序中说:“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亦会吟,请以是编验之。”编选者显然欲使这本唐诗三百首选择唐诗中最有阅读欣赏价值的代表性篇章,能使读者产生“不会吟诗亦会吟”的功效,这也是使这本书成为唐诗精选本的原因之一。此书流传之广,影响甚巨,也得益于此书的这一特点。它是一本唐诗的入门读物。27273、为何说唐诗三百首是一部写诗的范本?28唐诗三百首沿袭了唐诗品汇、唐诗别裁集等
7、前代一些唐诗选分体编排、可以兼顾吟诵欣赏和创作两方面的优良传统。诗的分体编排与词的分调(而不是分人)编排的直接作用在于强调其便于学诗(词)者仿效,而非该诗对该作家的代表性。29古人学习研究唐诗,除一般欣赏外,首要的是学习唐诗的创作方法去进行写作,是为写诗而研究,而非如今人为写论文(专著)而研究。显然,唐诗三百首向读者提供了一个习作古近体诗的范本。30首先,从编选者为这些诗篇加的为数不多的按语可以看出,编选者不仅从内容上串解,从艺术上分析,而且对习作者谆谆指导。如:31杜牧秋夕批语云:“层层布景,是一幅著色人物画,只坐看二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又如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诗按语云:“一气贯
8、注,八句如一句,与少陵闻官军作同一格律。”32再如元稹遣悲怀诗批语:“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勿以浅近忽之。”孟浩然诗与诸子登岘山批语则云:“凭空落笔,若不著题,而自有神会。”33显然,这些批语都是从创作论的角度说的,这是在教人如何写诗,如何从这首唐诗的创作中汲取营养,如何仿效。可惜孙洙在创作上算不得大家和名家,这方面的批语有独到见地的并不很多。34若从音韵格律的角度来审视、揣摩编选者的良苦用心,便不难看出这本书另一层面的价值。这些入选的诗作,其音韵格律上也往往形式多样,并非一种模式。35 若从音韵格律的角度来审视、揣摩编选者的良苦用心,便不难看出这本书另一层面的价值。这些入选的
9、诗作,其音韵格律上也往往形式多样,并非一种模式。36 如杜甫丽人行诗,实是一种近于柏梁体的诗,它是七言古诗,又句句押韵,而且有多处独立句(今人多将该诗标点为两句用一句号,作为一个意义节奏,是不正确的)。而长恨歌、琵琶行则可以作为元和体诗的代表作。如王力先生所指出的:37 长恨歌“全诗120句,入律者70句,似律者30句,仿古者20句,拗粘者37句,拗对者8句。一韵四句者23处,二句者6处,八句者两处,平仄相间者25处,以平韵承平韵者两处,以仄韵承仄韵者3处。”其中相当多的是一首平韵律绝或仄韵绝句。38 同样,琵琶行诗“全诗88句,入律者30句,似律者23句,仿古者35句,较长恨歌为近古。拗粘2
10、0处,拗对16处。一韵四句者8处,两句者8处,六句者1处,十六句者1处,十八句者1处。全篇平仄相间,较长恨歌为格律化。”39 从这两首诗大致可以窥见元和体诗的一般特点。对“诗到元和体变新”,可以有更明确的了解。40唐代杜甫首倡“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乐府诗。唐诗三百首中除上述丽人行外还选录了兵车行、哀江头、哀王孙诸作,作为这方面的代表。4141而对张王、元白的新乐府诗则弃之不选,显然也是从创作学的角度才这样做的。杜甫的新乐府,较之张王、元白,应更有权威性、艺术性,更值得仿效。4242散句不偶的律诗,并不多见,诗话常举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孟浩然泊浔阳、皎然寻陆鸿渐不遇三首为例,本书即入选了其中二
11、首。4343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44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到山中去,归来每日斜。4545唐诗三百首中还选有王维终南别业一首:“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还无期。”这是一首古风式的律诗,4646诗中许多句子乃非严格的律句,有的是准律句(如“偶然值林叟”句),有的是孤平拗救句(如“坐看云起时”句),还有的是典型的古风式三平调句(如“晚家南山陲”句)。显然,此诗入选并不仅仅因
12、为此诗乃王维佳作,而是以诗存体,聊备一格。4747唐诗三百首未选“三吏”、“三别”等名篇,对此不少人加以指责。其实,若从创作论的角度看,则不选是有道理的。仅从押韵来说,王力先生就指出石壕吏诗换韵的情况:4848“村”(平十三)元韵,“人”(平十一)真韵,“看”(平十四)寒韵,真、元、寒通韵。“怒”、“戍”(去七)遇韵,“苦”(上七)鹿吴韵,鹿吴、遇上去通韵。“至”(去四)寘韵,“死”、“矣”(上四)纸韵,纸、寘上去通韵。4949“人”(平十一)真韵,“孙”(平十三)元韵,“裙”(平十二)文韵,真、文、元通韵。“衰”、“炊”(平四)支韵,“归”(平五)微韵,支、微通韵。“绝”、“咽”、“别”(入
13、九)屑韵。5050很显然,这样不太长的一首诗,不仅五次换韵,而且平上去入四种韵均用到,又很少同部相押,多押通韵和邻韵。这首诗,出于大手笔的诗圣杜甫固仍不失为名篇佳作,而一般作者,不仅难于仿效,而且也绝难成功。不选此诗,显然有不宜向学诗者提倡这一层面的意义。5151今人讲古近体诗的平仄、韵律等各方面的各种典型情况,似乎均不难从唐诗三百首中找到例证。写诗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可以在唐诗三百首中不同程度地找到答案,5252当然,除少除神童外,蒙童们还不太可能一一仿效这些诗作。作为写诗的范本,也更多是针对青年人或成年人的。编选者本人就是个诗人,他选唐诗自与一般学者有别,而具有诗人的眼光和识见。5353
14、4、唐诗三百首记录了诗歌格律化在唐代的演进轨迹54其一,记录律诗对仗句的演进轨迹55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56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57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58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乾?59律诗的对仗:岑参:寄左省杜拾遗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晓随天仗
15、入,暮惹御香归。白髮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60律诗的对仗: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61律诗的对仗:李商隐:落花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62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餘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63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
16、向洛阳。64其二,记录粘对的发展过程:65第一、第二联完全相同。在唐以前的所谓齐梁体律诗,就是只讲相对,不知相粘,从头到尾,就只是两种句型不断地重复。唐以后,既讲对句相对,又讲邻句相粘,在一首绝句里面就不会有重复的句型了。66粘:66所谓“对”,是指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的类型:出句是仄起一型,则对句是平起一型;出句是平起二型,则对句是仄起二型。也就是在对句中,平仄完全是对立的。67对67粘对粘对的作用:使声调多样化;在诗句均为律句的前提下,如果不对,上下两句平仄就雷同了;如果不“粘”,前后两联平仄又雷同了;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失粘 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失对6868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
17、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馀钟磬音。6969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70杜甫:蜀相70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71失粘71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72失粘7273失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
18、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73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二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74失粘74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髮对华簪。75失粘钱起:赠阙下裴舍人75失对对的规则在齐梁时就确立了,所以在唐诗中很少见到失对的。7676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两地共秋夕,相望共星河。(韦应物)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韦应物)且喜河南定,不问邺城围。(杜甫)雨频催发
19、色,云轻不作阴。(刘禹锡)77失对其三,记录绝句格律化后,仍保留仄韵绝句和古风式绝句的情况78仄仄韵绝句韵绝句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7979祖咏:终南望馀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浮云端。(三平调)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8080刘长卿:弹琴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8181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8282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8383仄仄韵韵绝绝句句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8484仄仄韵韵绝绝句句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
20、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8585仄仄韵韵绝绝句句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8686仄仄韵韵绝绝句句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8787仄仄韵韵绝绝句句崔颢:长干行二首之二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8888仄仄韵韵绝绝句句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8989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古绝)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90杜秋娘:金缕衣 (古(古绝绝)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91 5 5、唐诗三百
21、首的编选者为谁,其身世如何?92 古往今来,书和编著者知名度反差最大的莫过于唐诗三百首及其编选者孙洙了。书风行海内外,无人不知,而编选者却名不见经传。查遍清以来二百多年的各种人名辞典,均见不到他的名字。这与今天出上几文便可上“名人”辞典的情况更是大不相同。93 关于孙洙的传记资料,上海古籍版唐诗三百首选录了两条。无锡窦镇编国朝(清朝)书画家笔录,也载有其续娶夫人、唐诗三百首的另一编选者徐兰英的小传。综合这三方面的材料,其身世情况大致如下:94 蘅堂退士本名孙洙,字苓西(一作临西),号蘅堂,晚号退士,江苏无锡人,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享年67岁。他做过上元(今
22、南京市)县学教谕,95 乾隆十六年中进士,后做过直隶卢龙、大城知县,乾隆二十五年曾两任省考试官,后改任江宁府(今南京市)教授。他幼年贫寒,隆冬只能握木取暖,取木能生火之意。为官时能体察民情,宽厚好学。为官清廉,离任时百姓攀辕相送,归老后常衣食不周。96 他诗学杜甫,著有蘅塘漫稿,其诗录入梁溪诗钞。唐诗三百首是他与续娶夫人徐兰英共同完成,成书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时任江宁府教授。97 6、唐诗三百首为何选310首?98 唐诗三百首选诗并非300首,有302首者,310首者,313首者,318首者,321首者诸说。较为可信的为310首本,通行本为313首(其中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中有三首为四藤吟
23、社本所增)。99 为何选310首?笔者认为主要是出于两种认识:其一是如编者自序中所说:“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编选者企图以自己编选的这本书,与这一民谚相应。100 由于此书选篇甚精,是唐诗有代表性的精选本,大致实现了编选者的愿望。后人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就变成熟读唐诗三百首这本书了。310首而仍称“三百首”是古人取其成数的习惯使然。101 其二,编选者显然是模仿“诗三百”的体制,表示要继承诗经的传统。这是前辈学者早已指出的。笔者所要强调的,是本书选诗310首,另有一番苦心。“诗三百”是诗经的异名,“三百”,也是取诗经篇数的成数。102 今本诗经305篇,另有
24、“笙诗”6篇,但仅存题目而无内容,合起来共311篇(首),唐诗三百首选诗310首,少诗经1首,显然,编者认为此书可以与诗经并驾齐驱,又有“让人出一头地”的意思。103 后来的编选者不知其用心所在,任意增删,这就与孙洙本人相去甚远。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最大、最深远的一部著作,编者企望唐诗三百首能与诗经并肩,也见出该书是他精心结撰之作,非后世所谓“新选唐诗三百首”之类可比。104唐唐诗诗盛盛况况全唐诗诗:53035首诗人:3276个全唐诗外编续拾 诗4300首 诗人 1000余人55000余首 3500人105 就这310篇而言,已有一定的代表性。全唐诗收诗作53000余首,今人王重民、童养年、
25、我的老师孙望先生,及陈尚君教授等又辑得4300余首。故这310篇约相当于今存唐诗总量的1/180。106 从180首中选一首,自然是精品,因而尽可以“择其尤要者”选那些“脍炙人口”之作。而有300多篇唐诗杰作,对一个学唐诗者作为精读篇目也大体够了,对于一般爱好者,读上三百首,也可尝鼎一脔。选量适中,也是此书广为流布的重要原因之一。107 也许正是由于本书的极大成功,朱祖谋以“上彊村民”的化名便编成了宋词三百首,今人以“三百首”为名的诗选、词选、曲选等等不下百种,毋庸讳言,这均滥觞于“诗三百”和唐诗三百首,这大概也是原编选者始料未及的。108 公元7世纪,孙季良开始编纂唐诗选本,至辛亥革命前,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诗三百首 怎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