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工程砌学习.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筑工程砌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筑工程砌学习.pptx(8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主要内容:脚手架工程、垂直运输设施、砖砌体施工、石砌体施工、中小型砌块施工及砌筑工程的安全技术。学习重点:砖砌体对砌筑材料的要求、组砌工艺、质量要求以及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学习要求:v了解脚手架的种类、搭设要求及垂直运输设施;v了解石砌体的施工工艺;v熟悉砌体对材料的要求;v掌握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的施工工艺;v掌握砖砌体的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及质量通病的防治。第1页/共81页3.1 脚手架工程 3.4 石砌体施工 本 章 内 容3.2 垂直运输设施 3.3 砖砌体施工 3.5 中小型砌块施工 3.6 砌筑工程的安全技术 第2页/共81页3.1 脚手架工程脚手架是砌筑过程中堆放材料和工人进行操作的
2、临时设施。按其搭设位置分为外脚手架和里脚手架两大类;按其所用材料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和金属脚手架;按其结构形式分为多立杆式、碗扣式、门型、方塔式、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悬吊式脚手架等。对脚手架的基本要求是:其宽度应满足工人操作、材料堆放及运输的要求,结构简单,坚固稳定,装拆方便,能多次周转使用。第3页/共81页1、外脚手架 外脚手架是指搭设在外墙外面的脚手架。其主要结构形式有钢管扣件式、碗扣式、门型、方塔式、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和悬吊脚手架等。在建筑施工中要大力推广碗扣式脚手架和门型脚手架。第4页/共81页(1)钢管扣件式脚手架 第5页/共81页n扣件用于钢管之间的连接,基本形式有三种:第6页/共8
3、1页构造要求:v立杆间距:大横杆步距和小横杆间距可按要求选用,最下一层步距可放大到1.8m,便于底层施工人员的通行和运输。v剪刀撑:设置在脚手架两端的双跨内和中间每隔30m净距的双跨内,仅在架子外侧与地面呈45布置。v连墙杆:每3步5跨设置一根,其作用不仅防止架子外倾,同时增加立杆的纵向刚度,如图所示。第7页/共81页第8页/共81页(2)钢管扣件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 脚手架搭设范围内的地基要夯实找平,做好排水处理。立杆底座须在底下垫以木板或垫块。杆件搭设时应注意立杆垂直,剪刀撑搭设时将一根斜杆扣在小横杆的伸出部分,同时随着墙体的砌筑,设置连墙杆与墙锚拉,扣件要拧紧。脚手架的拆除按由上而下逐层向
4、下的顺序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严禁将整层或数层固定件拆除后再拆脚手架。严禁抛扔,卸下的材料应集中。严禁行人进入施工现场,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保证安全。第9页/共81页(2)门型脚手架 第10页/共81页第11页/共81页第12页/共81页(3)吊脚手架 第13页/共81页2、里脚手架 里脚手架常用于楼层上砌砖、内粉刷等工程施工。由于使用过程中不断转移施工地点,装拆较频繁,故其结构形式和尺寸应力求轻便灵活和装拆方便。里脚手架的形式很多,按其构造分为折叠式里脚手架和门架式里脚手架。如图所示。第14页/共81页第15页/共81页为了确保脚手架施工的安全,脚手架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使用
5、脚手架时必须沿外墙设置安全网,以防材料下落伤人和高空操作人员坠落。安全网要随楼层施工进度逐层上升。过高的脚手架必须有防雷设施。3、脚手架的安全措施 第16页/共81页3.2 垂直运输设施 垂直运输设施是指担负垂直输送材料和施工人员上下的机械设备和设施。在砌筑施工过程中,各种材料(砖、砂浆)、工具(脚手架、脚手板)及各层楼板安装时,垂直运输量较大,都需要用垂直运输机具来完成。目前,砌筑工程中常用的垂直运输设施有塔式起重机、井字架、龙门架、独杆提升机、建筑施工电梯等。第17页/共81页1、井字架 在垂直运输过程中,井字架的特点是稳定性好,运输量大,可以搭设较大的高度,是施工中最常用、最简便的垂直运
6、输设施。除用型钢或钢管加工的定型井架外,还有用脚手架材料搭设而成的井架。井架多为单孔井架,但也可构成两孔或多孔井架。第18页/共81页第19页/共81页龙门架是由两立柱及天轮梁(横梁)构成。立柱是由若干个格构柱用螺栓拼装而成,而格构柱是用角钢及钢管焊接而成或直接用厚壁钢管构成门架。龙门架设有滑轮、导轨、吊盘、安全装置以及起重索、缆风绳等。2、龙门架 第20页/共81页第21页/共81页3、建筑施工电梯 目前,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常采用人货两用的建筑施工电梯,它的吊笼装在井架外侧,沿齿条式轨道升降,附着在外墙或其他建筑物结构上,可载重货物1.01.2t,亦可容纳1215人。其高度随着建筑物主体结构施
7、工而接高,可达100m,如图所示。它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也可用于高大建筑、多层厂房和一般楼房施工中的垂直运输。第22页/共81页第23页/共81页3.3 砖砌体施工1、砌筑砂浆(1)材料要求 砌筑砂浆使用的水泥品种及标号,应根据砌体部位和所处环境来选择。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检验批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编号为一批。砂浆用砂的含泥量应满足下列要求:对水泥砂浆和强度等级不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5%;对强度等级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10%;人工砂、山砂及特细砂,应经试配能满足砌筑砂浆技术条件要求。第24页/共81页(2)砂浆制备与使用 拌制砂浆用水,水质
8、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砂浆现场拌制时,各组分材料应采用质量计量。砌筑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自投料完算起,搅拌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v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不得少于2min;v水泥粉煤灰砂浆和掺用外加剂的砂浆不得少于3min;v掺用有机塑化剂的砂浆,应为35min。第25页/共81页砂浆应进行强度检验。砌筑砂浆试块强度验收时,其强度合格标准必须符合下列规定:v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v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的最小一组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0.75倍。第26页/共81页
9、砂浆强度应以标准养护龄期为28d的试块抗压试验结果为准。抽检数量: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250m3砌体中的各种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抽查一次。检验方法:在砂浆搅拌机出料口随机取样制作砂浆试块(同盘砂浆只应制作一组试块),最后检查试块强度试验报告单。第27页/共81页2、施工准备 砌体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块材、水泥、钢筋、外加剂等应有材料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1)砖的准备 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砌筑砖砌体时,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一般要求砖处于半干湿状态(将水浸入砖10mm左右),含水率为10%15%。第28页/共
10、81页(2)机具的准备 砌筑前,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组织垂直和水平运输机械、砂浆搅拌机进场、安装、调试等工作。同时,还应准备脚手架、砌筑工具(如皮数杆、托线板)等。第29页/共81页3、砖墙的组砌形式(1)240mm厚砖墙的组砌形式 一顺一丁:这种砌法是一皮中全部顺砖与一皮中全部丁砖相互间隔砌成,上下皮间的竖缝相互错开1/4砖长。三顺一丁:这种砌法是三皮中全部顺砖与一皮中全部丁砖间隔砌成,上下皮顺砖与丁砖间竖缝错开1/4砖长,上下皮顺砖间竖缝错开1/2砖长。梅花丁:这种砌法是每皮中丁砖与顺砖相隔,上皮丁砖坐中于下皮顺砖,上下皮间竖缝相互错开1/4砖长。第30页/共81页第31页/共81页砖砌
11、体的组砌要求:上下错缝,内外搭接,以保证砌体的整体性,同时组砌要有规律,少砍砖,以提高砌筑效率,节约材料。当采用一顺一丁组砌时,七分头的顺面方向依次砌顺砖,丁面方向依次砌丁砖。砖墙的丁字接头处,应分皮相互砌通,内角相交处的竖缝应错开1/4砖长,并在横墙端头处加砌七分头砖。砖墙的十字接头处,应分皮相互砌通,立角处的竖缝相互错开1/4砖长。第32页/共81页第33页/共81页(2)砖基组砌 砖基础有带形基础和独立基础,基础下部扩大部分称为大放脚。大放脚有等高式和不等高式两种。等高式大放脚是两皮一收,两边各收进1/4砖长;不等高大放脚是两皮一收和一皮一收相间隔,两边各收进1/4砖长。大放脚一般采用一
12、顺一丁砌法,竖缝要错开,要注意十字及丁字接头处砖块的搭接;在这些交接处,纵横墙要隔皮砌通;大放脚的最下一皮及每层的最上一皮应以丁砌为主。第34页/共81页4、砖砌体的施工工艺 砖砌体的砌筑方法有“三一”砌砖法、挤浆法、刮浆法和满口灰法。其中,“三一”砌砖法和挤浆法最为常用。“三一”砌砖法:即是一块砖、一铲灰、一揉压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的砌筑方法。这种砌法的优点:灰缝容易饱满,粘结性好,墙面整洁。故实心砖砌体宜采用“三一”砌砖法。第35页/共81页挤浆法:即用灰勺、大铲或铺灰器在墙顶上铺一段砂浆,然后双手拿砖或单手拿砖,用砖挤入砂浆中一定厚度之后把砖放平,达到下齐边、上齐线、横平竖直的要求。这
13、种砌法的优点:可以连续挤砌几块砖,减少烦琐的动作;平推平挤可使灰缝饱满;效率高;保证砌筑质量。砖砌体的施工过程有抄平、放线、摆砖、立皮数杆、挂线、砌砖、勾缝等工序。第36页/共81页抄平 砌墙前应在基础防潮层或楼面上定出各层标高,并用M7.5水泥砂浆或C10细石混凝土找平,使各段砖墙底部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放线 根据龙门板上给定的轴线及图纸上标注的墙体尺寸,在基础顶面上用墨线弹出墙的轴线和墙的宽度线,并定出门洞口位置线。第37页/共81页摆砖 摆砖是指在放线的基面上按选定的组砌方式用干砖试摆。摆砖的目的是为了核对所放的墨线在门窗洞口、附墙垛等处是否符合砖的模数,以尽可能减少砍砖。立皮数杆 皮数杆
14、是指在其上画有每皮砖和砖缝厚度以及门窗洞口、过梁、楼板、梁底、预埋件等标高位置的一种木制标杆,如图所示。第38页/共81页第39页/共81页挂线 为保证砌体垂直平整,砌筑时必须挂线,一般二四墙可单面挂线,三七墙及以上的墙则应双面挂线。砌砖 砌砖的操作方法很多,常用的是“三一”砌砖法和挤浆法。砌砖时,先挂上通线,按所排的干砖位置把第一皮砖砌好,然后盘角。盘角又称立头角,指在砌墙时先砌墙角,然后从墙角处拉准线,再按准线砌中间的墙。砌筑过程中应三皮一吊、五皮一靠,保证墙面垂直平整。第40页/共81页勾缝、清理 清水墙砌完后,要进行墙面修正及勾缝。墙面勾缝应横平竖直,深浅一致,搭接平整,不得有丢缝、开
15、裂和粘结不牢等现象。砖墙勾缝宜采用凹缝或平缝,凹缝深度一般为45mm。勾缝完毕后,应进行墙面、柱面和落地灰的清理。第41页/共81页5、砌砖的技术要求(1)砖基础的技术要求 砌筑砖基础前,应校核放线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放线尺寸的允许偏差 长度长度L、宽度、宽度B(m)允许偏差允许偏差(mm)长度长度L、宽度、宽度B(m)允许偏差允许偏差(mm)L(或或B)30 560L(或或B)90 1530L(或或B)60 10L(或或B)90 20第42页/共81页(2)砖墙的技术要求 1)砖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砖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缝厚度一般为10mm,但不小于8mm,也不大于12m
16、m。3)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非抗震设防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槎时,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如图所示。第43页/共81页第44页/共81页第45页/共81页5)在墙上留置的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m。6)某些墙体或部位中不得设置脚手眼。7)每层承重墙最上一皮砖、梁或梁垫下面的砖应用丁砖砌筑。8)砌体相邻工作段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一个楼层的高度,也不宜大于4m。9)尚未施工楼板或屋面的墙或柱,当可能遇到大风时,其允许自由高度不得超过规定。第46
17、页/共81页墙和柱的允许自由高度(m)墙(柱)厚(mm)砌体密度1600kg/m3 砌体密度13001600kg/m3风载(kN/m2)风载(kN/m2)0.3(约7级风)0.4(约8级风)0.5(约9级风)0.3(约7级风)0.4(约8级风)0.5(约9级风)190-1.41.10.72402.82.11.42.21.71.13705.23.92.64.23.22.14908.66.54.37.05.23.562014.010.57.011.48.65.7第47页/共81页10)砖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砖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1轴线
18、位置偏移 10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2垂 直 度 每层 5用2m托线板检查 全高 10m 10用经纬仪、吊线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10m20第48页/共81页11)设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抗震多层砖房,应先绑扎钢筋,而后砌砖墙,最后浇筑混凝土。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应先退后进,预留的拉结钢筋应位置正确,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第49页/共81页12)构造柱位置及垂直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构造柱尺寸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抽验方法 1柱中心线位置10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2柱层间错位8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19、3柱垂 直 度 每层 10用2m托线板检查 全高 10m 15用经纬仪、吊线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10m20第50页/共81页6、砖砌体的质量要求与允许偏差 质量要求是: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厚薄均匀,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接槎牢固。1)砖砌体组砌方法应正确,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2)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3)砖砌体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第51页/共81页项次项目 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检验数量 1基础顶面和楼面标高 15 用水平仪和尺检查 不应少于5处 2表面平整度 清水墙、柱 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有代表性自然间10%,但不应少于3间
20、,每间不应少于2处。混水墙、柱 83门窗洞口高、宽(后塞口)5 用尺检查 检验批洞口的10%,且不应少于5处 4外墙上下窗口偏移 20 以底层窗口为准,用经纬仪或吊线检查检验批的10%,且不应少于5处 5水平灰缝平直度 清水墙 7拉10m线和尺检查 用2m托线板检查 混水墙 10用经纬仪、吊线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 6清水墙游丁走缝 20吊线和尺检查,以每层第一皮砖为准 砖砌体一般尺寸允许偏差 第52页/共81页7、影响砖砌体工程质量的因素与防治措施 (1)砂浆强度不稳定现象:砂浆强度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有时砂浆强度波动较大,匀质性差。主要原因:材料计量不准确;砂浆中塑化材料或微沫剂掺
21、量过多;砂浆搅拌不均;砂浆使用时间超过规定;水泥分布不均匀等。第53页/共81页预防措施:v建立材料的计量制度和计量工具校验、维修、保管制度;减少计量误差,对塑化材料(石灰膏等)宜调成标准稠度(120mm)进行称量,再折算成标准容积;v砂浆尽量采用机械搅拌,分两次投料(先加入部分砂子、水和全部塑化材料,拌匀后再投入其余的砂子和全部水泥进行搅拌),保证搅拌均匀;v砂浆应按需要搅拌,宜在当班用完。第54页/共81页(2)砖墙墙面游丁走缝 现象:砖墙面上下砖层之间竖缝产生错位,丁砖竖缝歪斜,宽窄不匀,丁不压中。清水墙窗台部位与窗间墙部位的上下竖缝错位。主要原因:砖的规格不统一,每块砖长、宽尺寸误差大
22、;操作中未掌握控制砖缝的标准,开始砌墙摆砖时,没有考虑窗口位置对砖竖缝的影响,当砌至窗台处分窗口尺寸时,窗的边线不在竖缝位置上。第55页/共81页预防措施:v砌墙时用同一规格的砖,如规格不一,则应弄清现场用砖情况,统一摆砖确定组砌方法,调整竖缝宽度;v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强调丁压中即丁砖的中线与下层条砖的中线重合;v摆砖时应将窗口位置引出,使窗的竖缝尽量与窗口边线相齐,如果窗口宽度不符合砖的模数,砌砖时要打好七分头,排匀立缝,保持窗间墙处上下竖缝不错位。第56页/共81页(3)清水墙面水平缝不直,墙面凹凸不平 现象:同一条水平缝宽度不一致,个别砖层冒线砌筑;水平缝下垂;墙体中部(两步脚手架交
23、接处)凹凸不平。主要原因:砖的两个条面大小不等,使灰缝的宽度不一致,个别砖大条面偏大较多,不易将灰缝砂浆压薄,从而出现冒线砌筑;所砌墙体长度超过20m,挂线不紧,挂线产生下垂,灰缝就出现下垂现象;由于第一步架墙体出现垂直偏差,接砌第二步架时进行了调整,两步架交接处出现凹凸不平。第57页/共81页预防措施:v砌砖应采取小面跟线;挂线长度超过1520m时,应加垫线;v墙面砌至脚手架排木搭设部位时,预留脚手眼,并继续砌至高出脚手架板面一层砖;挂立线应由下面一步架墙面引伸,以立线延至下部墙面至少500mm,挂立线吊直后,拉紧平线,用线锤吊平线和立线,当线锤与平线、立线相重,则可认为立线正确无误。第58
24、页/共81页(4)“螺丝”墙 现象:砌完一个层高的墙体时,同一砖层的标高差一皮砖的厚度而不能咬圈。主要原因:砌筑时没有按皮数杆控制砖的层数;每当砌至基础面和预制混凝土楼板上接砌砖墙时,由于标高偏差大,皮数杆往往不能与砖层吻合,需要在砌筑中用灰缝厚度逐步调整;如果砌同一层砖时,误将负偏差当作正偏差,砌砖时反而压薄灰缝,在砌至层高赶上皮数时,与相邻位置正好差一皮砖。第59页/共81页预防措施:v砌筑前应先测定所砌部位基面标高误差,通过调整灰缝厚度来调整墙体标高;v标高误差宜分配在一步架的各层砖缝中,逐层调整;v操作时挂线两端应相互呼应,并经常检查与皮数杆的砌层号是否相符。第60页/共81页3.4
25、石砌体施工1、材料要求 石砌体采用的石材应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石材,尚应色泽均匀。石材及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常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砂浆饱满度应不少于80%。石砌体指用乱毛石、平毛石砌成的砌体。乱毛石指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平毛石指形状不规则,但有两个平面大致平行的石块。第61页/共81页2、石砌体施工 石砌体的组砌形式应符合下列规定:内外搭砌,上下错缝,拉结石、丁砌石交错设置。石砌体的轴线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石砌体的轴线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毛石砌体料石砌体基础墙毛料石 粗料石 细料石 基础 墙基础墙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学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