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制学习教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耕作制学习教程.ppt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讲耕作制度(croppingsystems)一.作物种植制度二.土壤管理制度(soilmanagementsystem)第1页/共48页基本概念:1.耕作学:研究耕作制度的科学;2.耕作制度:管理农田的一整套综合性农业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两个内容:(1)作物种植制度;(2)土壤管理制度;3.用地与养地:(1)用地:利用土地生产农产品;(2)养地:投入土壤中的物质要等于或略大于农产品从土壤中带走的物质,保持地力不下降或不断提高。这里所说的是农产品从土壤中带走的物质,主要指来自土壤的营养元素。第2页/共48页一.作物种植制度(一)种植制度的概念(二)种植方式的内容:第3页/共48页(一)种植制度
2、的概念:指作物的种植管理体系。内容:1.作物布局:是指作物种类的地域分布;可大可小:较大地区指作物种类的区域分布;具体地点指作物种类的地块分布;2.种植方式(plantingpatterns):是指在具体地块上,作物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不同配置形式。内容包括单作、混作、间作、套种、复种、连作、轮作等内容。第4页/共48页(二)种植方式的内容:1.单作(singleculture):2.混作(mixedcropping):3.间作(companioncropping):4.套种(interplaning):5.复种(multiplecropping):6.轮作(rotation)7.连作(conti
3、nuouscropping):第5页/共48页1.单作(singleculture):在一块农田上,一季只种一种作物,又称清种;优点:便于机械播种、管理与收获。2.混作(mixedcropping):在一块农田上,不分行混合种植不同作物;优点:抗灾能力强,适于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缺点:管理不便;作物之间相互影响,产量不高,高产地区无利用价值。第6页/共48页3.间作(companioncropping):(1)概念:在一块农田上,于同一季节内,分行或分带种植不同作物;优点:在保证主作物产量基本不降低的前提下,净得副作物产量,增加总产;间作的作物是同一季作物,不属于复种。通常用“+”表示前后作物
4、为间作。第7页/共48页(2)主要方式:甘薯+玉米:甘薯是主作物。每隔35垅甘薯,留2尺空地,种两行玉米。玉米采用矮秆早熟品种,力争在薯块迅速膨大前收获;争取甘薯产量基本不降低,又净得玉米产量。玉米+大豆:玉米是主作物。每隔46行玉米,种24行大豆,玉米与大豆间留一尺空间。缩小玉米株距,使玉米每亩株数保持稳定;力争玉米产量基本不降低,又净得大豆产量。第8页/共48页(3)间作的原则:合理搭配作物与品种:“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圆一尖,一深一浅,一阴一阳”。注意相互照顾,彼此适应。合理配置:矮秆作物的种植宽度,一般不应小于高秆作物的高度;合理密植:主作物的亩株数基本不减少,适当种植副作物;第9页
5、/共48页4.套种(interplaning):(1)概念:在前茬作物生长后期,于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茬作物。套种作物与前茬作物不是同季作物,属于复种。通常用“”表示前后作物为套种。优点:延长后茬作物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时间,增加作物种收次数与种类,提高总产;避开自然灾害,确保稳产;第10页/共48页(2)主要方式:麦田套种玉米一般套种:麦田内留套种行(2530cm),麦收前715天在畦背上和套种行内各套种一行夏玉米;二四畦套种:麦田畦面宽4尺,背宽2尺,麦收前30多天,在畦背上套种2行半夏玉米。第11页/共48页(3)套种原则:合理搭配作物品种:前茬作物矮秆、紧凑、早熟;后茬作物生育期合适;适时套
6、种,尽量缩短共生期:套种时间以保证套种作物成熟为度;套种时,墒情要足,适当增加播种量,确保全苗;(墒土壤水分;墒情:土壤水分状况。)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套种作物正常生长。第12页/共48页5.复种(multiplecropping):(1)概念:在一块农田上,一个生长年度内种植两茬或两茬以上作物(不含1茬)。理解:复种就是重复种植之意,或一年内种了又种之意。所以,如果二年之内种了三茬,也是复种,故可解为1茬以上。优点: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内的自然资源,增加农产品种类与总产量;第13页/共48页(2)表示方法:熟制:一年内的种收次数。表示方法:“”表示年内复种;“”表示年间衔接;一年一熟制:一年内种收
7、一季作物;例如:小麦玉米大豆;一年二熟制:一年内种收二季作物;例如:小麦玉米小麦玉米;小麦玉米+大豆小麦玉米+大豆;二年三熟制:二年内种收三季作物;例如:小麦玉米+大豆春甘薯第14页/共48页复种指数:用熟制来表示复种程度,比较直观;但因同一地区的不同地块,往往采用不同的熟制,因此,熟制很难准确反应出不同单位或地区的复种程度之差别。此时,用复种指数来表示其复种程度,就方便得多了。全年播种作物总面积复种指数(%)100耕地面积第15页/共48页例题:某乡镇有三个村庄,甲村耕地1000亩,种植方式为小麦小麦;乙村耕地2000亩,种植方式为小麦玉米+大豆;丙村耕地3000亩,种植方式为小麦夏甘薯+夏
8、玉米春花生。试求出各村及该乡镇的复种指数。1000甲村复种指数100%100%100020002乙村复种指数100%200%2000第16页/共48页30003/2丙村复种指数100%150%300010002000230003/2乡镇总复种指数100%100020003000158.3%计算复种指数的要点:要紧扣概念进行计算,也就是说,首先要计算出每年的总播种面积,再计算出每年的总耕地面积,再计算复种指数。否则,时间单位不统一,极易算错。第17页/共48页6.轮作(rotation):(1)概念:在一块农田上,按照一定顺序轮换种植不同作物。例如:小麦大豆玉米甘薯四年轮作;小麦玉米花生二年复种
9、轮作;(2)作用:抑制伴生性病、虫、杂草;均衡利用土壤养分;防止土壤中有害物质积累。轮作的缺点,是茬口不灵活,难以适应社会需要,因此,真正意义的轮作在生产上是很少应用的。第18页/共48页(3)换茬(changeofcrops):不定期、不规律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又称倒茬。优点:茬口灵活,适应性强,具备轮作的基本功能。(4)主要作物轮作特点:重茬-在一块农田上,连年种植同一种作物;迎茬-在一块农田上,隔年种植同一种作物;谷子:忌重茬和迎茬;原因:谷莠子多,白发病重;高粱:忌重茬和迎茬;原因:害虫多、黑穗病重;因吸肥能力很强,是“臭茬”,下季作物生长不良,应多施肥;第19页/共48页大豆:忌重茬
10、和迎茬;原因:生长弱,叶斑病重,食心虫多;花生:忌重茬;原因:生长弱,叶斑病重,线虫病重;大豆、花生为豆科作物,因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收获后在土壤中残留的氮素较多,是许多作物的良好前茬,称为“油茬”;烟草:不宜重茬;原因:病害重,品质下降;前茬不宜是豆科作物或多氮地块;甘薯:不宜长期重茬;原因:吸肥能力较强,消耗钾素较多。第20页/共48页7.连作(continuouscropping):(1)概念:在一块农田上,连年种植一种作物,又称重茬;按照同一种复种方式连年种植.称为复种连作;如:小麦玉米小麦玉米;缺点:伴生性病、虫、杂草严重;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土壤中有害物质积累;第21页/共48
11、页(2)连作的必要性:当地条件适宜种植某些作物,面积较大;社会对某些作物需要量大,经济价值较高;(3)连作的可能性:不同作物对连作的反应程度不同,有些作物可以连作;A有的作物耐连作,可以长期连作,如小麦,水稻,玉米,棉花;B有的作物不良反应较轻,可以适度连作,如甘薯,油菜,芝麻,C有的作物不良反应严重,不宜连作,如:谷子、高粱、大豆、花生、烟草、甜菜、土豆、西瓜、甜瓜、香菜、芹菜等;第22页/共48页不同作物连作的不良反应的原因不同,有的可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A病重:抗病育种,药剂处理;B土壤养分失调:合理施肥;C土壤有害物质积累:嫁接等。例如:将西瓜嫁接到瓠瓜根或葫芦根上。第23页/共48
12、页二.土壤管理制度(soilmanagementsystem)(一)基本概念:(二)土壤耕作的基本作用:(三)土壤耕作的基本内容:第24页/共48页(一)基本概念:1.土壤管理制度:耕地土壤的综合性技术管理体系;内容:(1)土壤耕作制度;(2)施肥制度;(3)灌溉制度;(4)防草制度;第25页/共48页2.土壤耕作(soiltillage):通过机械力,调节土壤肥力条件,控制和改善土壤肥力因素的措施。理解:土壤耕作只是土壤耕作制度的一部分,土壤管理制度的一小部分,耕作制度的更小部分。(1)土壤:陆地上具有肥力特性,能够生长绿色植物并能获得收获的疏松表层。(2)土壤肥力:土壤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和协
13、调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的能力;(3)土壤肥力条件:指土壤的耕层构造,主要是土壤固体、液体、气体三相比;(4)土壤肥力因素:是指土壤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状况。第26页/共48页3.土壤组成:(1)固相:土壤矿物质:石砾、砂粒、粉粒、粘粒粒径(1mm)(0.05mm)(0.001mm)(0.001mm)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2)液相:束缚水:作物基本不能利用;重力水:土壤大空隙中的水分,旱田不能长期存在;毛管水(自由水):土壤毛细管中的水分,作物利用的主要形态;(3)气相:土壤空气,主要存在于大空隙中。第27页/共48页4.土壤孔隙:(1)极细毛管孔隙:孔径0.002mm,内有无效水;(
14、2)毛管孔隙:孔径0.02mm,具有吸水、持水能力,是土壤有效水的主要场所,决定着土壤的保水能力;(3)非毛管孔隙(大空隙,通气孔隙):孔径0.02mm,是土壤空气的主要场所,决定着土壤的通气透水能力。5.土体构造:主要分三部分:(1)耕作层:经常耕翻的熟土层,约20cm;(2)犁底层:因机械碾压而形成的坚硬土层,约510cm;非自然存在的。(3)心土层(底土层):犁底层之下的生土层;第28页/共48页(二)土壤耕作的基本作用:1.改善耕层构造:(1)疏松耕作层,减少土壤阻力;(2)翻转土层,破碎坷垃,加速熟化;(3)打破犁底层,加厚耕作层;(4)掩埋、混合肥料及残茬;第29页/共48页2.调
15、节土壤水分:(1)贮备土壤水分:贮存土壤高峰期的土壤水分,以备耕种之需。北方主要有两个土壤水分高峰期:雨季:雨季前耕翻土地,增加土壤空隙,多接纳雨水;雨季后耙、耢保墒;初春:土壤解冻时表土返奖,及时耙、耢保墒;(2)蓄水保墒:通过中耕松土(锄地、划地等),切断表层土壤毛细管,减少下层土壤水分蒸发,保蓄底墒;这就是“锄头下有水”的原因。第30页/共48页(3)引水提墒:播种后镇压种子层,使种子以下土壤密实,将下层土壤水分引到种子层;(4)排水散墒:雨后或浇水后,及时中耕松土,可使土壤表层水分迅速蒸发,增加土壤空气;3.改善养分供应:通过中耕松土,增加土壤空气,促进好气性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有
16、机质分解矿化,释放出各种速效养分;促进难溶性养分活化,供作物吸收利用;这就是“锄头下有肥”的原因。第31页/共48页4.提高土壤通气性,防止产生有害物质;5.调节土壤温度:(1)土壤热容量(容积热容量):单位容积土壤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J/cm3.。(2)土壤导热率:在土层厚度1cm,温度相差1的条件下,在1cm2面积上每秒通过的热量。单位:J/cm.s.。1cm21cm第32页/共48页(3)土壤各组成部分的热量特点:固体:热容量一般;液体:热容量大;气体:热容量小;(4)中耕松土与土壤温度的关系:土壤水分和土壤空气均存在于土壤空隙中,二者此消彼长;土壤水分的热容
17、量比土壤空气高得多,导热率一般也较大;因此,在早春或雨后,通过中耕松土,增加表层土壤的空气含量,扩大受光面积,可使表层土壤的温度迅速提高。这就是“锄头下有火”的原因。第33页/共48页(三)土壤耕作的基本内容:包括两大部分1.基本耕作2.表土耕作。第34页/共48页1.基本耕作:翻转或疏松土壤全耕作层的措施。内容包括5种耕作方法:(1)翻耕(ploughedfallow):(2)旋耕(rotarytillage):(3)深松耕:(4)少耕法(minimumtillage):(5)免耕法(zerotillage):第35页/共48页(1)翻耕(ploughedfallow):耕地,犁地。1)深度
18、:浅耕:15cm;深耕:20cm;一般耕:15-20cm;2)耕期:秋耕:秋作物收后到封冻;春耕:土壤解冻够一犁深时,立即耕地;春耕不宜太深,并注意保墒;“秋耕优于春耕,春耕勿过清明”;伏耕:夏闲地用之,接纳雨水,夏雨秋用;第36页/共48页3)土壤宜耕期:适宜耕作的土壤含水量范围;粘土地宜耕期最短,应优先安排在最合适耕地时间进行耕翻;“干时一块铜,湿时一包脓”;壤土地宜耕期次之,可次于粘土地安排;沙土地宜耕期最长,可最后安排耕地时间。“干时一包砂,湿时豆腐渣”;第37页/共48页4)判断宜耕期的方法:土壤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6080%;最大持水量-毛细管完全充满水时的土壤含水量;地表干湿相间
19、,脚踢地面土块散碎;习称地皮“花花脸”。抓一把510cm土层的土,手握成团,落地散碎;第38页/共48页(2)旋耕(rotarytillage):用旋耕机旋地;特点:细碎平整;耕地前后旋耕,提高耕地质量;可用于抢墒播种;耕深一般10-15cm。因比较浅,且没有明显的翻土作用,故掩埋性较差。第39页/共48页(3)深松耕:用深松铲只松不耕;特点:深度30-40cm,可破除犁底层;不乱土层,减少水土流失,宜在多风的干旱地区采用;耕松结合:犁铧后加深松铲,或间隔耕、松。第40页/共48页(4)少耕法(minimumtillage):尽量减少耕作次数、强度、面积的方法;特点:减轻对土壤结构的破坏,不易
20、形成犁底层,减少水土流失;延缓土壤有机质分解,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犁底层的地、易板结地(粘土地、有机质含量低)、杂草严重的地,不宜少耕。第41页/共48页(5)免耕法(zerotillage):在一定年限内,不耕作,直接铁茬播种。1)条件:无犁底层,土壤不板结(结构好,有机质多);地面常有覆盖物:秸秆、残茬覆盖全田或行间,可有效地防止地表径流、水分蒸发及土壤板结;具备免耕播种机;具备高效除草剂。第42页/共48页2)注意问题:低洼地勿用:需中耕散墒;阴冷地勿用:覆盖之下,温度更低;粘重地勿用:还原性强,产生有害物质;病虫草鼠害严重勿用。第43页/共48页2.表土耕作:作用于表层土壤(310c
21、m)的耕作措施。主要内容有:(1)灭茬;(2)耙地(耙地bd,耙地pd);(3)耢地;(4)镇压;(5)中耕;(6)培土;(7)起垅;(8)作畦;(9)平地;(10)划地;第44页/共48页复习与思考:1.理解本讲的有关概念与知识点;2.不同种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间作与套种各有什么优点、主要方式与原则?什么是一般套种?什么是二四畦套种?3.如何正确理解复种的概念?有什么优点?如何表示?如何计算复种指数?4.轮作有何主要作用?与换茬有什么异同?明确几种主要作物的轮作特点。5.连作有什么缺点、可能性与必要性?第45页/共48页6.如何正确理解土壤耕作的概念与基本作用?为什么说“锄头下有水、有肥、有火”?7.基本耕作包括哪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翻耕对深度、耕期有何要求?什么是土壤宜耕期?如何掌握?8.实行免耕法应具备哪些条件?应注意哪些问题。9.表土耕作包括哪些主要内容?10.正确理解表中种植方式的意义,并计算完成下表:第46页/共48页某乡镇有8个村庄,其资料如下:村庄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全镇耕地面积 (亩)100020003000400040003000 20001000种植方式小麦 小麦小麦 玉米小麦玉米春花生小麦玉米春甘薯小麦玉米春甘薯+玉米小麦玉米小麦玉 米 春花生小麦玉米春甘薯播种面积 (亩)复种指数 (%)第47页/共48页感谢您的观看!第48页/共48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