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学(第2版)》田水承、景国勋第七章安全行为管理ppt课件.ppt
《《安全管理学(第2版)》田水承、景国勋第七章安全行为管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学(第2版)》田水承、景国勋第七章安全行为管理ppt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Safety Management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 第第7章章 安全行为管理安全行为管理安安 全全 管管 理理 学学SafetyManagement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安全管理学2 目目 录录安全行为基本理论安全行为基本理论7.1 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7.2安全行为科学的应用安全行为科学的应用7.4 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方法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方法7.3SafetyManagement为深入学习习
2、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安全管理学3 7.1 7.1 安全行为基本理论安全行为基本理论 7.1.1 7.1.1 行为的概念与特征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1)行为的概念)行为的概念 人人的的行行为为泛泛指指人人外外观观的的活活动动、动动作作、运运动动、反应或行动。反应或行动。早期行为注意心理学早期行为注意心理学 认认为为行行为为是是由由刺刺激激所所引引起起的的外外部部可可观观察察到到的的反反应应(如如肌肌肉肉收收缩缩、腺腺体体分分泌泌等等),可可简简单单归归结结为为如下如下所示的模式:所示的模式:刺激(刺激(S S)反应(反应(
3、R R)SafetyManagement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安全管理学4梅耶有如下观点:梅耶有如下观点:v刺激和情境,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在生产环境中,诸如光线、声音、温度等,以及班组同事或管理人员的言行举止等,都可以形成刺激,继而被人感知,便成了情境。v有机体指个体由于遗传和后天条件获得的个体独特性、个性发展的成熟度、学习过的技术和知识、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等。v行为或反应包括身体的运动、语言、表情、情绪、思考等。v行为完成包括改变情境、生存活动、逃避危险、灾害及他人的攻击等。SafetyManage
4、ment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安全管理学5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德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K.Lewin)引入引入“个体个体”的变量,提出了人行为的基本原的变量,提出了人行为的基本原理表达式,见理表达式,见下下式式:B=f(PE)=f(LSP)式中,式中,B人的行为;人的行为;P个人的内在心理因素;个人的内在心理因素;E环境的影响(自然、社会)环境的影响(自然、社会)该式该式表述了人的行为(表述了人的行为(B B)是个人)是个人的的内在心理内在心理因素(因素(P P)与环境的影响()与环境的影响(E E)
5、相互作用所发生的)相互作用所发生的函数或结果。这里的函数或结果。这里的“个人个人”和和“环境环境”不是互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两个变量。相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两个变量。SafetyManagement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安全管理学6需要动机被激励状态行为目标(需要满足)激励状态解除新的需要根据勒温的学说根据勒温的学说可得可得“需要需要动机动机行为行为”:根据上述观点,可见行为的实质就是人对环境(自根据上述观点,可见行为的实质就是人对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外在可观察到的反应,是人类内在然环境、
6、社会环境)外在可观察到的反应,是人类内在心理活动的反映。心理活动的反映。SafetyManagement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安全管理学7 2)行为的特征)行为的特征 行为的特征行为的特征自发的行为自发的行为可改变的行为可改变的行为 有原因的行为有原因的行为 有目的的行为有目的的行为 持久性的行为持久性的行为 SafetyManagement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安全管理学8 3)行为的种类)行为的种类 行为的种类很多,
7、可以从不同方面对其分类v 按行为主体的不同划分 v 按人类活动的不同领域划分个人行为团体行为管理行为文化行为社会行为政治行为SafetyManagement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安全管理学9 7.1.27.1.2与安全有关的行为共同特征与安全有关的行为共同特征 非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躲避行为躲避行为从众行为从众行为捷径反应捷径反应侧重行为侧重行为人的空间行为人的空间行为共同共同特征特征SafetyManagement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
8、学图书室育人功能安全管理学10 7.1.27.1.2与安全有关的行为共同特征与安全有关的行为共同特征 1)人的空间行为)人的空间行为 心理学家发现,人类有“个人空间”的行为特征,这个空间是以自己为中心,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当此空间受到侵犯时,会有回避、尴尬、狼狈等反应,有时会引起不快、口角和争斗。SafetyManagement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安全管理学11 7.1.27.1.2与安全有关的行为共同特征与安全有关的行为共同特征与与“个人空间个人空间”有关的距离有以下四种:有关的距离有以下四种:亲密距离
9、亲密距离:个人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公众距离:接近状态正常状态(15-45cm)接近状态(45-75cm)正常状态(75-100cm)接近状态(120-210cm)正常状态(210-360cm)接近状态(120-210cm)正常状态(210-360cm)SafetyManagement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安全管理学12 7.1.27.1.2与安全有关的行为共同特征与安全有关的行为共同特征 2)侧重行为)侧重行为 有学者认为,人的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构成,因为大多数人的优势半球为左半球,人的
10、选择行为具有偏向性。日本应用心理学家藤泽伸介在一个建筑物的T形楼梯(左右楼梯距离相等,都能到达同一地点)观察,发现上楼梯的人,左转弯者占66%,向右转弯者只占34%。3 3)捷径反应)捷径反应 为了少消耗能量又能取得最大效果而采用最短距离的行为。例如伸手取物,往往是直线伸向物品,穿越空地往往走对角线等。SafetyManagement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安全管理学13 7.1.27.1.2与安全有关的行为共同特征与安全有关的行为共同特征 4)躲避行为)躲避行为 当发生灾害和事故时,人们都有一些共同的避难行
11、即躲避行为。5 5)从众行为)从众行为 人遇到突发事件时,许多人往往难以判断事态和采取行动。因而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周围相同遭遇者保持一致,这种随大流的行为称为从众行为或同步行为。6 6)非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 靠姿势及表情而不用语言传递信息(意愿)的行为称为非语言交流(也称体态交流)。SafetyManagement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安全管理学14 7.1.37.1.3安全行为科学安全行为科学u 安全行为科学的定义安全行为科学的定义 建立在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人类工效学、管理学、人机学、文化学、经
12、济学、语言学、法律学等学科基础之上,是分析、认识、研究影响人的安全行为因素及模式,掌握人的安全行为和不安全行为的规律的应用性学科。SafetyManagement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安全管理学15 7.1.37.1.3安全行为科学安全行为科学u 安全行为科安全行为科学的目的学的目的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激励人的安全行为 SafetyManagement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安全管理学16 7.1.37.1.3安全行为科学
13、安全行为科学u 安全行为科学的研究对象安全行为科学的研究对象个体安全行为 群体安全行为 领导安全行为 1)个体安全行为)个体安全行为 要研究个体的安全行为,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个体心理,个体心理包括个体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个体的心理活动过程是指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表现为个体的兴趣、爱好、需要、动机、信念、理想、气质、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倾向性和差异性。SafetyManagement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安全管理学17 7.1.37.1.3安全行为科学安全行为科学2)群体行为安全)群体行
14、为安全 群体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各成员相互依赖,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各成员间在行为上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各成员有“我们同属于一群”的感受,即彼此间有共同的目标或需要的联合体。3 3)领导安全行为)领导安全行为 管理心理学家认为,领导是一种行为与影响力,不是指个人的职位,而是指影响和引导他人或集体在一定条件下向组织目标迈进的行动过程。SafetyManagement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安全管理学18 7.1.37.1.3安全行为科学安全行为科学u安安全行为科学的研究原则全行为科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
15、原则联系性原则 SafetyManagement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安全管理学19 7.1.37.1.3安全行为科学安全行为科学u 安全行为科学的研究内容安全行为科学的研究内容 人的安全行为规律的分析与认识 安全需要对安全行为的作用 劳动过程中安全意识的规律 个体差异与安全行为 导致事故的心理因素分析 挫折、态度、群体与领导行为 注意在安全中的作用 安全行为的激励 安全行为科学的应用 SafetyManagement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
16、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安全管理学20 7.2 7.2 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1情绪心理的状态 从安全行为的角度看:情绪处于兴奋状态时,人的思维与动作较快;处于抑制状态时,思维与动作显得迟缓;处于强化阶段时,往往有反常的举动。7.2.1 7.2.1 影响人安全行为的个性心理因素影响人安全行为的个性心理因素SafetyManagement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安全管理学21 7.2 7.2 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2气质人固有的心理特征 多血质(活泼型)胆汁质(战斗型)粘液质(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管理学第2版 安全 管理学 田水承 景国勋 第七 行为 管理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