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学习理论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学习理论精选文档.ppt(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学习理论1本讲稿第一页,共四十七页第一节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学习的实质与类型o一、什么是学习一、什么是学习o二、学习的分类二、学习的分类2本讲稿第二页,共四十七页一、什么是学习一、什么是学习o定义: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定义: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持久的变化。o1.学习是以外显的行为改变或内隐的行为潜学习是以外显的行为改变或内隐的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的能的改变为标志的o2.学习的发生是由经验引起的学习的发生是由经验引起的o3.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
2、对持久的o4.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人类有学习,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人类有学习,动物也有学习动物也有学习.3本讲稿第三页,共四十七页二、学习的分类二、学习的分类o(一)学习水平的分类:加涅(一)学习水平的分类:加涅(R.M.Gagne)提出了累)提出了累积学习的模式(由低到高)积学习的模式(由低到高)o信号学习:如小孩子看见闪电就捂起耳朵。信号学习:如小孩子看见闪电就捂起耳朵。o刺激刺激反应学习:例如儿童由于帮助他人而得到表扬,反应学习:例如儿童由于帮助他人而得到表扬,多次以后变得乐于助人。多次以后变得乐于助人。o系列学习:各种技能的获得都离不开系列学习。系列学习:各种技能的获得都离
3、不开系列学习。o言语联想学习:如将单词组合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言语联想学习:如将单词组合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o辨别学习:如对不同形状、颜色的物体分别作出不同的辨别学习:如对不同形状、颜色的物体分别作出不同的反应。反应。o概念学习。概念学习。o规则(或原理)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o解决问题的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4本讲稿第四页,共四十七页o(二)学习性质的分类(奥苏伯尔)(二)学习性质的分类(奥苏伯尔)o按学习进行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按学习进行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o按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为机械学习和按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
4、学习。意义学习。o(三)学习结果的分类(加涅)(三)学习结果的分类(加涅)o1.言语信息言语信息o2.智力技能智力技能o3.认知策略认知策略o4.动作技能动作技能o5.态度态度5本讲稿第五页,共四十七页o(四)学习主体的分类(四)学习主体的分类 动物的学习、人类的学习、机器的学习动物的学习、人类的学习、机器的学习 (比较)(比较)6本讲稿第六页,共四十七页第二节第二节 学习的联结理论学习的联结理论 o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o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o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7本讲稿第七页,共四十七页经
5、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o一、人物与实验n巴甫洛夫(第153页)o二、基本观点o三、评价8本讲稿第八页,共四十七页人物与实验巴甫洛夫其人巴甫洛夫其人9本讲稿第九页,共四十七页o巴甫洛夫的狗巴甫洛夫的狗10本讲稿第十页,共四十七页二、基本观点o消退律:如果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没有无消退律:如果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的强化,则已建立的条件反射将条件刺激的强化,则已建立的条件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逐渐减弱甚至消失.o泛化与分化律:泛化与分化律:泛化与分化(互补)泛化与分化(互补)o高级条件作用律高级条件作用律11本讲稿第十一页,共四十七页三、总体评价n贡献:贡献:o经典条件
6、反射揭示了学习活动最基本的生理机制经典条件反射揭示了学习活动最基本的生理机制n局限:局限:o只能解释较简单的低级学习只能解释较简单的低级学习12本讲稿第十二页,共四十七页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o人物与实验o桑代克(联结-试误学习理论)n斯金纳其人:n白鼠学习实验:13本讲稿第十三页,共四十七页o(一)斯金纳的经典实验(一)斯金纳的经典实验14本讲稿第十四页,共四十七页(二)操作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二)操作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o1.强化强化o有机体行为的结果(刺激)提高了该行为以后的发生概率。有机体行为的结果(刺激)提高了该行为以后的发生概率。o强化的类型强化的类型正
7、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和负强化 o及时强化及时强化 o2.负强化负强化o负强化的不同形式负强化的不同形式逃避条件作用、回避条件作用逃避条件作用、回避条件作用o逃避条件作用:如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感觉逃避条件作用:如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等。o回避条件作用:如过马路时听到汽车喇叭声后迅速躲避,违回避条件作用:如过马路时听到汽车喇叭声后迅速躲避,违章骑车时遇到警察时赶快下车等。章骑车时遇到警察时赶快下车等。15本讲稿第十五页,共四十七页(二)操作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二)操作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o3.消退消退o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
8、果在这一反应之后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降低,称为消退。o4.惩罚惩罚o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o惩罚与负强化的区别:惩罚与负强化的区别:o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欲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率,
9、而惩罚则欲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生的概率。16本讲稿第十六页,共四十七页(三)操作条件作用的主要应用(三)操作条件作用的主要应用o程序教学程序教学o行为的塑造行为的塑造17本讲稿第十七页,共四十七页程序教学n原理原理o学生要形成教育者希望的行为模式,这个行为一时作不学生要形成教育者希望的行为模式,这个行为一时作不出来,可以采用连续接近法,通过设计好程序不断强化出来,可以采用连续接近法,通过设计好程序不断强化形成最终行为目标。教育的行为就是设计好教育特定步形成最终行为目标。教育的行为就是设计好教育特定步骤的强化,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行为模式。骤的强化,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行为
10、模式。n内涵内涵o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的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之间前后衔接,逐渐加列的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之间前后衔接,逐渐加深,然后让学生按照由知识项目的顺序逐个学习每一深,然后让学生按照由知识项目的顺序逐个学习每一项知识,伴随每个知识项目的学习,及时给予反馈和项知识,伴随每个知识项目的学习,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学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强化,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学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学目的。18本讲稿第十八页,共四十七页n原则o小的步子小的步子o积极反应积极反应o自定步调自定步调o低的错误率低的
11、错误率o及时反馈及时反馈程序教学流程程序教学流程19本讲稿第十九页,共四十七页行为塑造技术o即通过小步反馈帮助学生达到目标。即通过小步反馈帮助学生达到目标。20本讲稿第二十页,共四十七页三、社会学习理论三、社会学习理论o人物与实验n班杜拉其人n观察学习实验21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七页o(一)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一)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22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七页(二)观察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二)观察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o1.榜样与示范榜样与示范 榜样行为的示范方式(榜样行为的示范方式(第第162页)页)(1)行为示范)行为示范(2)言语示范)言语示范(3)象征性示范)象征性示范(4)抽象示
12、范)抽象示范(5)参与性示范)参与性示范o2.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23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七页第三节第三节 学习的认知理论学习的认知理论o一、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一、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o二、奥苏伯尔的意义接受理论二、奥苏伯尔的意义接受理论o三、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三、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24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七页1、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o(一)认知学习观(一)认知学习观n学习实质学习实质o学习者主动地进行加工活动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主动地进行加工活动形成认知结构。o认知结构:指个体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认知结构:指个体过去对外界事物
13、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它可以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它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以意义和组织,并形成一个模式,给经验中的规律以意义和组织,并形成一个模式,其主要成分是其主要成分是“一套感知的类别一套感知的类别”。n学习结果学习结果o形成与发展认知结构,即形成各学科领域的类别编形成与发展认知结构,即形成各学科领域的类别编码系统。码系统。n学习过程学习过程o学习过程是类目化(概括化)的过程。学习者通过学习过程是类目化(概括化)的过程。学习者通过这种类目化的活动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类目编码系统这种类目化的活动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类目编码系统联系起来,不断形成或发展新的类目编码系
14、统。联系起来,不断形成或发展新的类目编码系统。25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七页新知识学习的环节新知识学习的环节o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获得o知识的转化知识的转化o对知识的评价对知识的评价26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七页(二)结构教学观(二)结构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态度和方法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态度和方法2.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27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七页(三)学习的最好方法:发现学习法(三)学习的最好
15、方法:发现学习法o内涵: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内涵: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的学习方式。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的学习方式。o特点:特点:n发生较早;发生较早;n内容是无定论的实际材料;内容是无定论的实际材料;n过程复杂过程复杂o优点:优点:n能提高学生的智慧技能,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提高学生的智慧技能,培养学生直觉思维。n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n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的技巧。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的技巧。n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28本讲稿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七页n发现法教学
16、模式发现法教学模式o指导思想:教师为学生提供材料,创设问题情指导思想:教师为学生提供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境,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发现规律、获得知识,形成发展认知结构。中发现规律、获得知识,形成发展认知结构。o模式特点:模式特点:o教学是围绕一个问题情境展开,不是围绕一教学是围绕一个问题情境展开,不是围绕一个知识项目展开;个知识项目展开;o教学中以学生的教学中以学生的“发现发现”活动为主,教师起引活动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导作用;o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29本讲稿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七页布鲁纳发现教学法教例布鲁纳发现教学法教例
17、1o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商不变的性质商不变的性质”o首先,列出一批例式:首先,列出一批例式:o632 1262 20102 30152 60302o180902 6003002 240012002 600030002o让学生仔细思考:这些式子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为什么这些式子中,被除让学生仔细思考:这些式子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为什么这些式子中,被除数和除数都不相同,而商都是一样的?数和除数都不相同,而商都是一样的?o然后,以然后,以60302为标准,让学生把它的被除数和除数分别与其他各式的为标准,让学生把它的被除数和除数分别与其他各式的被除数和除数对应比较,看看能发现什么?(被除数和除数
18、同时扩大或缩小被除数和除数对应比较,看看能发现什么?(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了相同的倍数)了相同的倍数)o 60302 632 o 60302 1262 o 60302 20102 o 60302 30152 o 60302 180902 o 60302 6003002 o 60302 240012002 o 60302 600030002 o 最后,由学生自己定出商不变的性质,从而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最后,由学生自己定出商不变的性质,从而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30本讲稿第三十页,共四十七页布鲁纳发现教学法教例布鲁纳发现教学法教例2n教学内容:平方和公式:教学内容:平方和公式:a a
19、2 2+2ab+b+2ab+b2 2=(a+b)=(a+b)2 2 n学习者学习者:二年级:二年级n材料:积木块。材料:积木块。n程序:先向学生呈现一些由积木拼成的图形,告诉他程序:先向学生呈现一些由积木拼成的图形,告诉他们,大正方形是正方形,它的边长不知道,可以用们,大正方形是正方形,它的边长不知道,可以用x表示,小正方形的边长为表示,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长方形的长边边长为,长方形的长边边长为x,短边边长为,短边边长为1。然后让学生用这些积木块搭成比。然后让学生用这些积木块搭成比x正方形更大的正方形,并要求儿童记下每个大正方形正方形更大的正方形,并要求儿童记下每个大正方形所需各种积木块的数量
20、,儿童会搭出一系列正方形并所需各种积木块的数量,儿童会搭出一系列正方形并进行记录进行记录。31本讲稿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七页 X X 1教学中用的积木组合教学中用的积木组合32本讲稿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七页学生会描述上图为学生会描述上图为“这个新拼正方形面积是一个大正方形的面积(这个新拼正方形面积是一个大正方形的面积(x x2 2 )加上两个长方形面积()加上两个长方形面积(1 1 x+1x+1 x x),再加上一个小正方形面积),再加上一个小正方形面积(1 12 2)。)。这时可以告诉学生有另一种表示新拼正方形面积的方法,即(这时可以告诉学生有另一种表示新拼正方形面积的方法,即(x+1x+1)(
21、x+1)(x+1)。学生很快会列出:。学生很快会列出:x x2 2+2x+1=+2x+1=(x+1x+1)(x+1)(x+1)x x2 2+4x+4=+4x+4=(x+2x+2)(x+2)(x+2)x x2 2+6x+9=+6x+9=(x+3x+3)(x+3)(x+3)x x2 2+8x+16=+8x+16=(x+4x+4)(x+4)(x+4)学生在发现规则后不需动手,只需要视觉表象就能列出方程式。学生在发现规则后不需动手,只需要视觉表象就能列出方程式。最后当学生熟练掌握规则后,仅用符号就可以运算,在此基础上很容最后当学生熟练掌握规则后,仅用符号就可以运算,在此基础上很容易进一步推出:易进一步
22、推出:a a2 2+2ab+b+2ab+b2 2=(a+b)=(a+b)2 2 33本讲稿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七页 基本步骤基本步骤:o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o让学生对问题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激让学生对问题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激发探究;发探究;o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材料和线索;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材料和线索;o协助学生分析材料和证据,提出可能的假设帮助协助学生分析材料和证据,提出可能的假设帮助学生分析、判断;学生分析、判断;o协助、引导学生审查假设得出的结论。协助、引导学生审查假设得出的结论。o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思维验证结论,最终解决问题。引导学生
23、运用分析思维验证结论,最终解决问题。34本讲稿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七页二、奥苏伯尔的意义接受理论二、奥苏伯尔的意义接受理论o(一)(一)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o有意义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符号所代表有意义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符号所代表 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o条件:主观条件条件:主观条件 客观条件客观条件35本讲稿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七页o 有意义学习的过程有意义学习的过程o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即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即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
24、有的适当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o具体过程:具体过程:o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观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即寻找一个同化点;念,即寻找一个同化点;o将新知识置入到认知结构的合适位置,并与原有观将新知识置入到认知结构的合适位置,并与原有观念建立相应的联系;念建立相应的联系;o对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精细的分化;对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精细的分化;o在新知识与其他相应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使之构在新知识与其他相应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观念体系,继而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成一个完整的观念体系,继而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丰富
25、和发展。构得到丰富和发展。36本讲稿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七页n有意义学习的结果有意义学习的结果o有意义学习的结果是形成认知结构。有意义学习的结果是形成认知结构。o奥苏贝尔所言的认知结构是指个体头脑中已形成的,奥苏贝尔所言的认知结构是指个体头脑中已形成的,按层次组织起来的,能使新知识获得意义的概念系按层次组织起来的,能使新知识获得意义的概念系统。统。n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意义学习的条件o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o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o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的适当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的
26、适当观念。观念。o学习者必须使知识具有心理意义学习者必须使知识具有心理意义37本讲稿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七页(二)接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二)接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n接受学习的性质:接受学习的性质: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n教学内容教学内容o每门学科的各个单元应按包摄性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每门学科的各个单元应按包摄性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排列;每个单元内的知识点之间也最好按逐渐分化的方式排列;每个单元内的知识点之间也最好按逐渐分化的方式编排。编排。38本讲稿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七页n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o内涵:先行组织者是指在教新的学
27、习材料之前,先内涵:先行组织者是指在教新的学习材料之前,先给学生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新知识更抽象、概给学生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新知识更抽象、概括和综合,并且能清楚地反映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括和综合,并且能清楚地反映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与新学习任务的联系。与新学习任务的联系。o种类:一是说明性组织者,用于对新知识提供一个种类:一是说明性组织者,用于对新知识提供一个上位的类属者;二是比较性组织者,是对新旧观念上位的类属者;二是比较性组织者,是对新旧观念的异同点进行比较。这类组织者在学习者对新知识的异同点进行比较。这类组织者在学习者对新知识不完全陌生时使用,目的为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不完全陌生时使用
28、,目的为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中类似的材料。中类似的材料。n教学方法教学方法o讲解法讲解法39本讲稿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七页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活动阶段阶段1呈现先行组织者呈现先行组织者阐明本课的目的。阐明本课的目的。呈现作为先行组织者的概念:确认正在阐呈现作为先行组织者的概念:确认正在阐明的属性;给出例子;提供上下文。明的属性;给出例子;提供上下文。使学习者意识到相关知识和经验。使学习者意识到相关知识和经验。阶段阶段2呈现学习任务和呈现学习任务和材料材料使知识的结构显而易见;使知识的结构显而易见;使学习材料的逻辑顺序外显化;使学习材料的逻辑顺序外显化;
29、保持注意;保持注意;呈示材料;呈示材料;演讲、讨论、放电影、做实验和阅读有关演讲、讨论、放电影、做实验和阅读有关的材料。的材料。阶段阶段3扩充与完善认知扩充与完善认知结构结构使用整合协调的原则;使用整合协调的原则;促进积极的接受学习;促进积极的接受学习;提示新、旧概念(或新、旧知识)之间的提示新、旧概念(或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关联。40本讲稿第四十页,共四十七页先行组织者教学案例:先行组织者教学案例:o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概念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概念o程序:程序:o 教师:同学们,我们准备学习教师:同学们,我们准备学习“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概念。我们过概念。我们过去已经学过了去已经学过了
30、“多边形多边形”概念,当多边形的边数是四的时候,概念,当多边形的边数是四的时候,则是四边形。今天所学的则是四边形。今天所学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与四边形什么关系?与四边形什么关系?o 板书平行四边形定义板书平行四边形定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并作图。,并作图。o 教师请一位学生作出一个一般的四边形。教师请一位学生作出一个一般的四边形。o教师要求学生分析平行四边形与四边形相同之处:都是四条边组成教师要求学生分析平行四边形与四边形相同之处:都是四条边组成的闭合图形;重点要求找出两者的不同点: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相互的闭合图形;重点要求找出两者的不同点: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相
31、互平行。平行。o教师提出:当四边形具有两组对边平行的性质时,它才是平教师提出:当四边形具有两组对边平行的性质时,它才是平行四边形,因此,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是上下位关系,平行行四边形,因此,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是上下位关系,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的一种,它们关系如下图。当不符合平行四四边形是四边形的一种,它们关系如下图。当不符合平行四边形特定规定的四边形,暂称为其他的四边形。边形特定规定的四边形,暂称为其他的四边形。41本讲稿第四十一页,共四十七页三、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三、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42本讲稿第四十二页,共四十七页第四节第四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o关于教学的主要论点关于教学的主要
32、论点n总的原则总的原则o尊重学习者,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与需要,相尊重学习者,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与需要,相信学习者的能自我教育,发展潜能。信学习者的能自我教育,发展潜能。n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o运用原则:运用原则:o强调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的群体讨论中。强调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的群体讨论中。o强调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个别性和独特性。强调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个别性和独特性。o不长时间集中于某一讨论题目。不长时间集中于某一讨论题目。43本讲稿第四十三页,共四十七页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n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o学生参与决定学习的内容与授课方
33、式。学生参与决定学习的内容与授课方式。o学生选择信息源。学生选择信息源。o师生共同制定契约。师生共同制定契约。o课堂结构安排的变通性课堂结构安排的变通性o由学生进行学习的评定。由学生进行学习的评定。n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o确定帮助情境确定帮助情境o探索发现问题探索发现问题o发展洞察力发展洞察力o计划与决定计划与决定o整合整合44本讲稿第四十四页,共四十七页一个害羞的不愿表达的女孩一个害羞的不愿表达的女孩oo师:那么,你为什么认为他们会不喜欢你的作品呢?师:那么,你为什么认为他们会不喜欢你的作品呢?o生:我想我确实不知道,我想我真的很害怕,但我又无法确切说出这是生:我想我确实不知
34、道,我想我真的很害怕,但我又无法确切说出这是什么缘故。什么缘故。o师:有些什么障碍使你不敢把作品给同学看?师:有些什么障碍使你不敢把作品给同学看?o生:在很多方面,我真想知道是否有人真正赏识我的作品。不过我不知道怎生:在很多方面,我真想知道是否有人真正赏识我的作品。不过我不知道怎么办。么办。o师:如果我在课堂上读一篇你的小说,但不告诉他们作者是谁,师:如果我在课堂上读一篇你的小说,但不告诉他们作者是谁,你觉得怎么样?你觉得怎么样?o生:您能保证吗?生:您能保证吗?o师:当然了,然后我们就能够谈论每个人的反应。你放心,他们不知道作者师:当然了,然后我们就能够谈论每个人的反应。你放心,他们不知道作
35、者是谁。是谁。o生:哦,我想您不会让我丢脸。生:哦,我想您不会让我丢脸。o师:我希望我们能永远让你处于无所损失的境地,但表露自己总师:我希望我们能永远让你处于无所损失的境地,但表露自己总要冒险。要冒险。o45本讲稿第四十五页,共四十七页 第五节第五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教师观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教师观o关于学习的主要论点关于学习的主要论点o学习的结果:知识的网络结构。学习的结果:知识的网络结构。o学习的过程:独特的、非一致的信息加工活动,自我建构。学习的过程:独特的、非一致的信息加工活动,自我建构。o如何促进学习:强调自我探索,协作学习。如何促进学习:
36、强调自我探索,协作学习。o关于教学的主要论点关于教学的主要论点n基本思路:基本思路:o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o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o注重协作学习,提倡师徒式传授。注重协作学习,提倡师徒式传授。o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让学生自我探索。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让学生自我探索。n主要模式主要模式:o随机通达教学设计随机通达教学设计o支架式教学设计支架式教学设计o抛锚式教学设计抛锚式教学设计o自上而下教学设计自上而下教学设计46本讲稿第四十六页,共四十七页建构主义教学案例:建构主义教学案例:o教学内容:戊戌变法教学内容:戊戌变法o学习者:初中二年
37、级学习者:初中二年级o程序:程序:放甲午战争录象。提问: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由学生放甲午战争录象。提问: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由学生根据上网等方式查询到的材料进行分组讨论,各组代表回答。教师引根据上网等方式查询到的材料进行分组讨论,各组代表回答。教师引出康有为公车上书。出康有为公车上书。o 提问:如果你是康有为,你会向皇帝提出什么改革方略?提问:如果你是康有为,你会向皇帝提出什么改革方略?(小组讨论,部分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在屏幕上列出维新派的改(小组讨论,部分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在屏幕上列出维新派的改革措施)革措施)o 提问:谁会反对改革措施?为什么?然后请不同组的学生分别提问:谁会反对改革措施?为什么?然后请不同组的学生分别当维新派与顽固派对改革的合理性进行辩论。当维新派与顽固派对改革的合理性进行辩论。o 屏幕放维新失败的录象,问:维新为什么失败?学生屏幕放维新失败的录象,问:维新为什么失败?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回答,教师总结,在屏幕上列出原因。分组讨论然后回答,教师总结,在屏幕上列出原因。o 提出思考问题:戊戌变法失败对我们有何启示?提出思考问题:戊戌变法失败对我们有何启示?o 放维新失败录象的结束语。放维新失败录象的结束语。47本讲稿第四十七页,共四十七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