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经济均衡精选文档.ppt
《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经济均衡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经济均衡精选文档.ppt(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经济均衡本讲稿第一页,共六十九页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的均衡: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的均衡:IS-LM模型模型一、凯恩斯主义的总产出决定模型一、凯恩斯主义的总产出决定模型 凯恩斯的总产出决定模型是整个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的基础。凯恩斯认为,经济中产出的需求总量等于以下四种支出类型的总和,这是他分析的起点。这四种支出为:消费支出、计划投资支出、计划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出口与进口的差额)。下面将由简到繁依次考察凯恩斯总产出决定模型的构建。假设前提:假设前提:一是非充分就业;一是非充分就业;二是价格水平固定,即名义变量的变动二是价格水平固定,即名义变量的变动也代表了真实变量的变动
2、。也代表了真实变量的变动。返回返回本讲稿第二页,共六十九页(一)简单的凯恩斯总产出决定模型(一)简单的凯恩斯总产出决定模型 简单的凯恩斯总产出决定模型里只包括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而政府、净出口的作用以及货币和利率可能发生的影响都忽略不计包括家庭和厂商两部门的总产出决定模型。1、消费函数、消费函数 C=c(Y)(dc/dy 0)13-1 C=a+bY (1 b 0)13-2 MPC=C/Y 13-3 返回返回本讲稿第三页,共六十九页 2、储蓄函数S=s(Y)(满足条件(满足条件ds/dy 0)13-4S=-a+(1-b)Y (1 b 0)13-5返回返回本讲稿第四页,共六十九页MPS=S/Y 1
3、3-6 Y=C+S Y=C+S MPC+MPS=1或或1-MPC=MPS,1-MPS=MPC 13-7 根据以上关系,我们可以推断,若边际消费倾向MPC有递减趋势,那么边际储蓄倾向MPS必将有递增趋势,即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储蓄增量占收入增量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增状态。返回返回本讲稿第五页,共六十九页3、投资函数、投资函数净投资净投资=投资投资-折旧(重置投资)或折旧(重置投资)或净投资净投资=期末的资本存量期末的资本存量-期初的资本存量期初的资本存量I=i(r)(满足条件(满足条件di/dr 0)13-8I=-r 13-9返回返回本讲稿第六页,共六十九页4、两部门经济中总产出的决定总供给各种生
4、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各种生产要素收入的总和工资十利息地租十利润消费储蓄即Y=C+S总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消费投资即Y=C+I 13-10即即C+S=C+I 13-11S=I 13-12返回返回本讲稿第七页,共六十九页在两部门情况下,总产出的决定情况可以总结如下表13-1:表13-1:两部门的总产出决定结果储蓄投资关系总供求关系总产出I=S总需求=总供给总产出均衡I S总需求 S总需求 总供给总产出扩张返回返回本讲稿第八页,共六十九页(二)加入政府部门的模型(二)加入政府部门的模型简单来说,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主要是税收和支出。税收是从国民收入中分解出来的,支出是从国民支出中分解出来的
5、。因此,包括政府部门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方程式为:总供给:总供给:Y=C+S+T 13-13总需求:总需求:Y=C+I+G 13-14其中,T为政府税收,G为政府购买。按照总产出决定的总需求总供给法,其均衡条件为:(总需求)(总需求)C+I+G=C+S+T(总供给)(总供给)13-15也即:也即:I+G=S+T 13-16I=S+(T-G)13-17返回返回本讲稿第九页,共六十九页方程(13-16)的含义是:当模型包括政府部门时,计划投资不一定必须等于计划储蓄,但计划投资与计划政府购买之和必须等于计划储蓄与计划政府税收之和。而(13-17)则表明计划投资等于国内的计划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表13
6、-2:三部门的总产出决定结果收入与支出的关系储蓄投资关系总供求关系总产出I+G=S+TI=S+(T-G)总需求=总供给总产出均衡I+G S+TI S+(T-G)总需求 S+TI S+(T-G)总需求 总供给总产出扩张返回返回本讲稿第十页,共六十九页(三)加入外贸部门的模型(三)加入外贸部门的模型四部门简单凯恩斯模型是在家庭、厂商、政府三个部门之外,再加上外贸部门。外贸部门的经济活动主要是进口和出口,因此包括外贸部门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方程式为总供给:总供给:Y=C+S+T+M 13-18总需求:总需求:Y=C+I+G+X 13-19其中,X为计划进口,而M为计划出口,X M为计划出口净额或净出口。
7、按照国民收入决定的总供给总需求法,其均衡条件为(总需求)(总需求)C+I+G+M=C+S+T+X(总供给)(总供给)13-20即:即:I+G+M=S+T+X 13-21 I=S+(T-G)+(X-M)13-22返回返回本讲稿第十一页,共六十九页方程(13-22)的含义与(13-17)相类似,也表示计划投资等于国内的计划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以及国外储蓄之和。表13-3:四部门的总产出决定结果收入与支出的关系储蓄投资关系总供求关系总产出I+G+M=S+T+XI=S+(T-G)+(X-M)总需求=总供给总产出均衡I+G+MS+T+XIS+(T-G)+(X-M)总需求 S+T+XIS+(T-G)+(X
8、-M)总需求总供给总产出扩张返回返回本讲稿第十二页,共六十九页(四)总产出决定因素的总结及乘数原理(四)总产出决定因素的总结及乘数原理根据凯恩斯的总产出决定方程,可支配的国民收入可以表示为:Yd=C+I+(G-T)+(X-M)13-23将消费函数C=a+bY带入,经整理可得:Yd=(a+I+G-T+X-M)/(1-b)且且1 b 0 13-24因此,可支配的国民收入,或者说总产出主要由5种因素决定,他们分别是:1 1、自主性消费支出、自主性消费支出a a的变动。的变动。2 2、计划投资支出、计划投资支出I I的变动。的变动。3 3、计划政府支出、计划政府支出G G的变动。的变动。4 4、税收、
9、税收T T的变动。的变动。5 5、净出口、净出口(X-M)(X-M)的变动。的变动。返回返回本讲稿第十三页,共六十九页从上式中可以看出:1、自主性消费支出a的增加,会直接增加消费支出,作为一个外生变量,使总需求曲线整体上移,即总需求水平提高。在非充分就业条件下,总需求的提高会直接导致总产出增加,(即国民收入增加,下同)。反之,a降低导致消费支出下降,最终导致总产出下降。因此,总产出与自主性消费支出a正相关。2、计划投资支出I的增加,也会直接导致总需求增加,同样使总需求曲线整体上移,从而增加总产出。而政府支出下降则降低总需求,导致总产出减少。因此,总产出与计划投资支出I正相关。3、政府支出G增加
10、也直接增加总需求,使总需求曲线整体向上移动,从而增加总产出。政府支出的下降则直接减少总需求,使总产出减少。因此,总产出与政府支出G正相关。返回返回本讲稿第十四页,共六十九页4、税收T的增加并不直接减少总需求,但却会通过降低可支配的国民收入来降低消费支出,而消费支出的减少会使总需求曲线整体下移,使总产出减少。反之,减少税收会通过同样的作用机制,使得总产出增加。因此,总产出与税收T负相关。5、净出口(X-M)的增加直接使总需求增加,使总需求函数整体上移,从而增加了总产出。反之,净出口的减少会直接减少总需求,而使总产出减少。因此,总产出与净出口(X-M)正相关。并且,由上式可以看出,这五种因素的影响
11、大小是受边际消费倾向b制约的。因为1 b 0,所以1 (1b)0,即这五种因素变动一个单位,会导致总产出,或者说可支配的国民收入以1/(1b)的倍数变动,这就是著名的乘数原理。返回返回本讲稿第十五页,共六十九页二、二、IS-LM模型的导出模型的导出 考察了总产出的决定之后,下面接着来考察对上述凯恩斯宏观经济决定模型的扩展模型:IS-LM模型。这一模型将商品市场上总产出的均衡决定和货币市场上货币供求价格利率的均衡决定联系起来,从而有助于说明宏观经济更多的问题。(一)商品市场的均衡:(一)商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曲线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为:I=S 13-25I=-r 13-26S=-a+(1-b)Y
12、 13-27把(13-26)式与(13-27)式代入(13-25)式,经整理有:r=(a+)/-(1-b)/Y 13-28返回返回本讲稿第十六页,共六十九页若令若令(a+)/等于等于A,(1-b)/等于等于B,则有:,则有:r=A BY 13-29(13-29)式即为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它表明IS曲线是一条描述商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I=S时,总产出Y与利率r之间关系的曲线,如图13-4所示。返回返回本讲稿第十七页,共六十九页 (二)货币市场的均衡:(二)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曲线同样,从前文有关货币市场的分析中,我们也可以得出货币市场均衡的均衡条件为:L=M 13-30L=kY hr 13
13、-31用P代表价格总水平,则实际货币供应量m与名义货币供应量M为m=M/P或M=Pm。如果P=1,则有:M=m 13-32把(31)式与(32)式分别代入(30)式,经整理有:r=-m/h+k/h Y 13-33 返回返回本讲稿第十八页,共六十九页 若令-m/h 等于E,k/h 等于F,则有:r=E+FY 13-34(13-34)式即为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它表示LM曲线是一条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L=M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如图13-5所示。返回返回本讲稿第十九页,共六十九页(三)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三)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曲线曲线1、宏观经济的
14、均衡状态、宏观经济的均衡状态(1)均衡的决定 将表示商品市场均衡的IS曲线和表示货币市场均衡的LM曲线放在同一坐标中,两条曲线的交点即为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均衡点,即下图13-6中的E点,均衡的总产出和利率水平分别为(y0,r0)。返回返回本讲稿第二十页,共六十九页(2)均衡的变动 如果LM曲线不变,IS曲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均衡状态将随之变动。如图13-7所示,IS曲线向右水平移动会使得均衡利率和均衡总产出都提高;而IS曲线向左水平移动会使得均衡利率和均衡总产出都降低。返回返回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九页IS曲线不变,LM曲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均衡状态也将随之变动。如图13-8所示,LM曲线向
15、右平行移动,会使得均衡利率降低而均衡总产出增加;而LM曲线向左平行移动,会使得均衡利率提高而均衡总产出降低。返回返回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九页2、宏观经济的非均衡状态、宏观经济的非均衡状态如图13-9所示,由于IS曲线上的各点表示商品市场均衡(I=S),而LM曲线上的各点表示货币市场均衡(L=M);并且在IS曲线的左边的点表示过度投资(I S),而在IS曲线的右边的点表示过度储蓄(I S;在LM曲线的左边的点表示过度的货币供给,而在LM曲线的右边的点表示过度的货币需求。所以除O点之外,其他的点都处于非均衡状态,都会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向均衡状态调整。如分别处于两条曲线上的A、B、C、D四个点,
16、是处于单一市场均衡的状态,而H、I、J、K四个点,则是处于两个市场同时不均衡的状态。这八个点的状态情况如下表13-4所示。返回返回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九页返回返回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九页表13-4:非均衡点的状态3、宏观经济非均衡状态的自我调整(举例说明)、宏观经济非均衡状态的自我调整(举例说明)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商品市场货币市场AI=SL MHI SL MBI SL=MII SL MCI SL=MJI SL MDI=SL MKI SL M返回返回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九页第二节第二节 失衡的调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失衡的调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本节我们主要考察如何利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
17、策对经济中出现的失衡状态进行调整,从而有助于经济实现均衡。一、导致一、导致IS-LM曲线位移的因素曲线位移的因素 (一)导致(一)导致IS曲线位移的因素曲线位移的因素 IS曲线的移动有两种情况,一是水平移动,一是旋转移动。首先考察IS曲线的水平移动。如果利率没有变化,由外生经济变量冲击导致总产出增加,可以视作原有的IS曲线在水平方向上向右移动;反之,如果利率没有变化,由外生经济变量冲击导致总产出减少,可以视作原有的IS曲线在水平方向上向左移动。返回返回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九页返回返回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九页 下面就分别考察那些能够导致总产出发生变动,从而引起IS曲线平行移动的因素。很显
18、然,根据我们前面的考察,能够导致总产出变动、但又和利率无直接关系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也就是总产出决定方程中自主性因素(分子)和各乘数值(分母)的影响。1、自主性因素的影响(1)自主性消费支出的变动。(2)与利率无关的计划投资支出的变动。(3)计划政府支出的变动。(4)税收的变动。(5)与利率无关的净出口的变动。2、乘数值的影响(1)边际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的变动。(2)政府所得税率的变动。返回返回本讲稿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九页 其次考察IS曲线的旋转移动。IS曲线的旋转移动主要是因为曲线斜率的改变而引起的。IS曲线的斜率表示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斜率越大,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迟钝。反之,
19、斜率越小,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敏感。决定IS曲线斜率的因素是式(28)中Y的系数(1-b)/。如果不变,边际消费倾向b与IS曲线的斜率成反比;如果b不变,投资系数与IS曲线的斜率成反比。返回返回本讲稿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九页返回返回本讲稿第三十页,共六十九页(二)导致(二)导致LM曲线位移的因素曲线位移的因素 LM曲线的移动也有两种情况,水平移动和旋转移动。首先也考察LM曲线的水平移动。如果利率没有变化,由外生经济变量冲击导致总产出增加,可以视作原有的LM曲线在水平方向上向右移动;反之,如果利率没有变化,由外生经济变量冲击导致总产出减少,可以视作原有的LM曲线在水平方向上向左移动。返回返回本
20、讲稿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九页返回返回本讲稿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九页 下面就分别考察那些能够导致总产出发生变动,从而引起LM曲线平行移动的因素。1、货币供应的变动。货币供应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增加,一是在一定物价水平下,名义货币供应的外生增加;二是在一定的名义货币供应下,物价水平的降低。2、货币需求的自主性变动。这种自主性的货币需求增加是指由物价、总产出和利率以外的因素导致的货币需求变动。下面接着考察LM曲线的旋转移动。LM曲线的旋转移动也主要是因为曲线斜率的改变而引起的。LM曲线斜率的经济意义是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斜率越小,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敏感;反之,斜率越大,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
21、迟钝。决定LM曲线斜率的因素是式(33)中Y的系数(k/h),如果h不变,k与LM曲线的斜率成正比;如果k不变,h与LM曲线的斜率成反比。返回返回本讲稿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九页返回返回本讲稿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九页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作用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作用这一部分将根据前文的分析,考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何作用于IS-LM曲线,从而对利率和总产出产生影响。(一)货币政策的作用(一)货币政策的作用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知道,所谓的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运用一些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和道义劝告等),作用于货币流通量、市场利率和货币流通速度等中介目标,最终达到调
22、控整个社会货币存量的目的。为了简化起见,这里把货币政策的执行简单地理解为货币供给量的外生增加。返回返回本讲稿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九页返回返回本讲稿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九页 如上图13-14所示,货币供应的增加使LM曲线向右移动到LM 1,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点也从(y0,r0)移至(y1,r2)。这一作用机制为,货币供应增加使利率降低,而利率的降低又增加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这样使总需求提高,总产出增加。增加的产出和降低的利率都提高了货币需求量,当经济均衡点移至(y1,r2)后,增加的货币需求正好与增加的货币供给达到均衡,超额货币供应消失。而货币供应的减少使LM曲线向左移动到LM2,货币
23、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均衡点移至(y2,r1),其作用机制与货币供应增加的情形正好相反,它提高了利率,降低了产出。综上可知,总产出与货币供应正相关,利率与货币供综上可知,总产出与货币供应正相关,利率与货币供应负相关。应负相关。返回返回本讲稿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九页(二)财政政策的作用(二)财政政策的作用 一般说来,财政政策包括政府购买(政府投资)、政府转移支付、税收和发行公债,是由政府部门干预总需求的过程。在这里为了简化起见,将财政政策的执行简单理解为政府对其自身收入(税收)和支出的控制,从而调控总需求水平。返回返回本讲稿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九页返回返回本讲稿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九页如上图14-15所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经济均衡精选文档 第十三 货币 均衡 经济 精选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