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庄子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庄子庄子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1、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2、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3、福轻乎羽,莫之知载。4、相啕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5、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6、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7、形如槁木,心如死灰。8、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9、偃鼠饮河,不过满腹。10、盖之如天,容之如地。11、仁义之端,是非之途。12
2、、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13、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14、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15、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16、鲁酒薄而邯郸围。17、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18、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19、大而无当,往而不返。20、遁天倍情,忘其所受。21、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22、存己而后存人。23、忿设无由,巧言偏辞。24、游于羿之彀中。25、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26、水
3、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则没世不行寻常。27、德荡乎名知出乎争。28、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29、顺我者生,逆我者死。30、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其中,庄子的逍遥人生感触颇深,逍遥人生观对世俗工具价值进行了批判,强调从宇宙的高度来把握人的存在,使人的精神从现实中升华,并且破除自我中心,从固步自封、自我局限的狭隘心境中透脱出来,以免在平庸忙碌之中迷失和异化了自我。这对扩展人们的思想视野,开阔人们的心灵空间,使人们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内涵达到新的境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逍遥人生观的关键词:逍遥人生,人生旨趣,理想
4、人格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和人生智慧,它是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的探询和追求,旨在说明人应当有什么样的精神境界,以及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精神境界。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为鲜明和突出的重视人生并着落于人生的特点。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人对自身的关注,对人的生存的意义,价值的思考,对自身的尊严和权利的重视,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实际上,人类一直为这一问题所困扰。一方面人类为自身的生存而奋斗,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以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忧由于追求财富的愿望无限膨胀而导致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失落,从而使人之本性丧失。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皆把人生和自由境界作为最高的审
5、美追求。儒学文化认为人生境界的追求是由“天命”到“耳顺”,再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过程。道学文化则把“同于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和一种审美境界,同时又有对“无所待”而“逍遥游”的理想境界的向往,禅学文化则追求超越人生的烦恼,摆脱于功名利欲相干的利害计较,以达求绝对自由圆融的人生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学思想长期占统治地位,而道家的思想主张以“道”为体,“道法自然”倡导“清净无为”,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儒学互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事实和人们的共识。同时超越现实人生,追求人格自由的庄子思想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庄子的理想人格具有超越世俗超越物与超越自我的特点宗旨理想人格的超越精神,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庄子 名言 背景 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