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是主要遗传物质.pptx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NA是主要遗传物质.pptx(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热点考向热点考向】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实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实验过程分析及应用验过程分析及应用2DNA分子结构、复制特点及碱基计算分子结构、复制特点及碱基计算3基因与基因与DNA、染色体的关系、染色体的关系 第2页/共51页第1页/共51页知识梳理:知识梳理:1.DNA是遗传物质:证据是遗传物质:证据-三个实验三个实验2.DNA是是主要主要的遗传物质:证据的遗传物质:证据-烟草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花叶病毒侵染实验第3页/共51页第2页/共51页第4页/共51页第3页/共51页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S
2、型细菌型细菌R型细菌型细菌菌落菌落表面光滑表面光滑 表面表面 有无荚膜有无荚膜 无无有无毒性有无毒性有有 粗糙有无第5页/共51页第4页/共51页2体内转化实验体内转化实验(1)实验过程实验过程不死亡不死亡死亡死亡小鼠不死亡小鼠不死亡小鼠死亡小鼠死亡第6页/共51页第5页/共51页(2)结论结论加热杀死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使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型细菌的 。转化因子第7页/共51页第6页/共51页3体外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1)方法:将方法:将S型细菌的型细菌的 和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开,和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开,分别加入到培养分别加入到培养R
3、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型细菌的培养基中。(2)结果:只有加入结果:只有加入S型细菌的型细菌的 ,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 型细菌。型细菌。(3)结论:结论:才是使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DNADNADNA第8页/共51页第7页/共51页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T2噬菌体噬菌体DNA蛋白质蛋白质寄生寄生2实验过程实验过程(1)标记噬菌体:用分别含标记噬菌体:用分别含 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 分别培养分别培养T2噬菌体得到分别含噬菌体得到分别含35S蛋白质和蛋白质和32P DNA的噬菌体。的噬菌体。35S和
4、32P第9页/共51页第8页/共51页(2)侵染细菌:侵染细菌:3结论:结论: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DNA高高低低低低高高上清液成分是亲代噬菌体留在外面的蛋白质外壳沉淀物成分包括被侵染的大肠杆菌,和其体内的子代噬菌体第10页/共51页第9页/共51页三、证明三、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遗传物质的实验1烟草花叶病毒组成:烟草花叶病毒组成:和蛋白质。和蛋白质。RNA2实验过程3结论:结论: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RNARNA蛋白质蛋白质第11页/共51页第10页/共51页四、四、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所以说,所以说
5、是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主要的遗传物质。DNADNA第12页/共51页第11页/共51页第13页/共51页第12页/共51页体内转化实验体内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实验者实验者格里菲思格里菲思艾弗里及同事艾弗里及同事培养细菌培养细菌小鼠小鼠(体内体内)培养基培养基(体外体外)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加热后杀死的加热后杀死的S型型细菌能使细菌能使R型细菌型细菌S型细菌型细菌S型细菌的型细菌的DNA使使R型细菌型细菌S型细菌型细菌第14页/共51页第13页/共51页体内转化实验体内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实验实验结论结论S型细菌体内有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转化因子”S型细菌的型细菌的DNA是遗
6、传物质是遗传物质联系联系所用材料相同,都是肺炎双球菌所用材料相同,都是肺炎双球菌(R型和型和S型型)体内转化实验是基础,仅说明体内转化实验是基础,仅说明S型细菌体内有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转化因子”,体外转化实验进一步证明,体外转化实验进一步证明“转化转化因子因子”是是DNA两个转化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两个转化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第15页/共51页第14页/共51页 转化作用的实质是转化作用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型细菌的DNA与与R型细菌的型细菌的DNA之间实现了重组,因此,从变异类型看,该过程属于基之间实现了重组,因此,从变异类型看,该过程属于基因重组。因重组。第16页/共51页第15页/共51页1
7、.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个实验:S型菌的型菌的DNADNA酶酶加入加入R型菌型菌注射入小鼠注射入小鼠R型菌的型菌的DNADNA酶酶加入加入S型菌型菌注射入小鼠注射入小鼠R型菌型菌DNA酶酶高温加热后冷却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加入S型菌的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注射入小鼠S型菌型菌DNA酶酶高温加热后冷却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加入R型菌的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注射入小鼠以上以上4个实验中的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个实验中的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存活,死亡,存活
8、,死亡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存活,死亡,存活,存活D第17页/共51页第16页/共51页2将加热杀死的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鼠体内,小鼠死亡。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加热杀死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型细菌的DNA结构未被破坏结构未被破坏B死亡的小鼠体内存在着死亡的小鼠体内存在着S型和型和R型两种活细菌型两种活细菌C死亡的小鼠体内死亡的小鼠体内S型活细菌的出现是两种细菌细胞型活细菌的出现是两种细菌细胞 融合的结果融合的结果D死亡的小鼠体内死亡的小
9、鼠体内S型细菌的出现是型细菌的出现是R型细菌转化的结果型细菌转化的结果C第18页/共51页第17页/共51页1.噬菌体的复制式增殖噬菌体的复制式增殖(1)模板:噬菌体模板:噬菌体DNA。(2)合成合成DNA的原料:大肠杆菌提供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原料:大肠杆菌提供的四种脱氧核苷酸。(3)合成蛋白质合成蛋白质原料:大肠杆菌的氨基酸原料:大肠杆菌的氨基酸场所:大肠杆菌核糖体场所:大肠杆菌核糖体第19页/共51页第18页/共51页2实验步骤及结果与结论实验步骤及结果与结论细菌内什么物质被35S标记?细菌内什么物质被32P标记?第20页/共51页第19页/共51页上清液成分是亲代噬菌体留在外面的蛋白质
10、外壳沉淀物成分包括被侵染的大肠杆菌,和其体内的子代噬菌体第21页/共51页第20页/共51页3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分析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分析(1)用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含放射性的原因: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含放射性的原因: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保温时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
11、代,经离心后分布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于上清液,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第22页/共51页第21页/共51页(2)用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吸附在细的噬菌体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第23页/共51页第22页/共51页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相同:都是设法把相同:都是
12、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各自与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不同的是前者借助同位素标记间接将的作用。不同的是前者借助同位素标记间接将DNA与蛋白与蛋白质分离,而后者则是直接将它们分开。质分离,而后者则是直接将它们分开。第24页/共51页第23页/共51页3.(2010佛山质检佛山质检)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如果细菌体内的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如果细菌体内的DNA和蛋白质分别含有和蛋白质分别含有31P和和32S,噬菌体中的,噬菌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别和蛋白质分别含有含有32P和和35S,噬菌体,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那么从细菌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那么从细菌
13、体内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体内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和含有的噬菌体和含有35S的噬菌体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 ()A1/4和和1 B3/4和和0C1/4和和0 D3/4和和1C第25页/共51页第24页/共51页标记哪种元素。若标记标记哪种元素。若标记32P和和35S,则分别标记了,则分别标记了DNA和和 蛋白质,若标记蛋白质,若标记C、H、O等,则同时标记等,则同时标记DNA和蛋白质。和蛋白质。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应明确第26页/共51页第25页/共51页DNA蛋白质蛋白质DNA和蛋白质和蛋白质噬菌体噬菌体32P35S14C、3H、18O、15N
14、细菌细菌31P32S12C、2H、16O、14N子代噬菌体子代噬菌体注意标记对象是噬菌体还是细菌,标记对象不同注意标记对象是噬菌体还是细菌,标记对象不同对应结果不同,具体见下表:对应结果不同,具体见下表:32P(少数)31P(全部)32SC、H、O、N的两种同位素都有第27页/共51页第26页/共51页1.RNA也可作为遗传物质也可作为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实验烟草花叶病毒实验实验过程与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实验结果烟草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 正常烟草产生正常烟草产生 花叶病花叶病(对照组对照组)烟草花叶病毒的烟草花叶病毒的RNA 正常烟草正常烟草 产生产生花叶病花叶病(实验组实验组)烟草花叶病毒的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NA 主要 遗传物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