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脂类化学学习.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3脂类化学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脂类化学学习.pptx(1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第一节概概 述述第1页/共114页一、概念:一、概念:P54P54P54P54脂质:脂质:脂肪酸和醇所形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是一类不溶脂肪酸和醇所形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是一类不溶于水(或低溶于水)而高溶于非极性溶剂的生物有机分于水(或低溶于水)而高溶于非极性溶剂的生物有机分子。参与脂质组成的脂肪酸多是子。参与脂质组成的脂肪酸多是4 4碳以上的长链一元羧酸,碳以上的长链一元羧酸,醇成分包括甘油、鞘氨醇、高级一元醇和固醇。醇成分包括甘油、鞘氨醇、高级一元醇和固醇。具有三个特征:具有三个特征: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 为为脂肪酸脂肪酸和醇所组成的酯类和醇所组成的酯类 能被生
2、物体所利用,作为构造、修补组织或供给能量之能被生物体所利用,作为构造、修补组织或供给能量之用用第2页/共114页二脂质的元素组成 元素组成:C、H、O,有的还含有N、P等。如: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等;化学观点:脂肪酸+醇酯,酯的衍生物。第3页/共114页三、三、脂类的生物功能:脂类的生物功能:P55P551提供能量。人体内氧化1g脂肪可得到39(38)KJ热能,氧化1g糖或蛋白质只能得到17KJ热能;2保护作用和御寒作用 ;3为脂溶性物质提供溶剂,促进人及动物体吸收脂溶性物质;4为生物体提供必需脂酸;第4页/共114页三、三、脂类的生物功能:脂类的生物功能:5 5构建生物膜;构建生物膜;6脂
3、类作为细胞表面的物质,与细胞识别、免疫等密切相关;7有些脂类还具有维生素和激素的功能。如:维生素A、D、E、K。类固醇具有激素功能。第5页/共114页由脂构成的单层生物膜由脂构成的单层生物膜第6页/共114页第二节第二节P54P54脂类的分类第7页/共114页根据组成脂类的不同组份可以将脂类分为三大类:根据组成脂类的不同组份可以将脂类分为三大类:一、单脂一、单脂(单纯脂质):脂肪酸和醇所形成的酯。单纯脂质):脂肪酸和醇所形成的酯。最常见的脂类物质有:最常见的脂类物质有:(1 1 1 1)甘油三酯:)甘油三酯: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所组成的酯;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所组成的酯;(2 2)蜡:
4、由高级脂肪酸和高级一元醇构成的酯。)蜡:由高级脂肪酸和高级一元醇构成的酯。分动物蜡和植物蜡。分动物蜡和植物蜡。第8页/共114页二、复脂:除醇类和脂肪酸外尚含有其他物质。(1 1)磷脂:分为甘油醇磷脂和鞘胺醇磷脂;(2 2)糖脂:分为鞘糖脂和甘油糖脂;三、类脂化合物:上述脂类物质衍生而来或关系密切。(1 1)固醇类;(2 2)萜类;(3 3)其它:如维生素A A、D D、E E、K K。第9页/共114页第三节第三节glycerides 脂 肪P55P55第10页/共114页脂肪(也叫油脂、真脂、酯酰甘油,包括脂和油),属于脂酰甘油酯,但常温下脂一般是固体,而油是液体一、脂肪的结构 P56P5
5、6第11页/共114页脂酰甘油:即脂肪酸脂肪酸和甘油甘油所形成的脂。包括:单脂酰甘油,二脂酰甘油和三脂酰甘油三种。其中,三酯酰甘油三酯酰甘油是脂类中最丰富的一大类,其结构如图所示:第12页/共114页第13页/共114页三酰甘油个空间结构:第14页/共114页第15页/共114页二、脂肪的水解物二、脂肪的水解物(一)脂肪酸:(一)脂肪酸:P55P55P55P551 1、目前已发现目前已发现目前已发现目前已发现100100100100余种脂肪酸,它们主要在链余种脂肪酸,它们主要在链余种脂肪酸,它们主要在链余种脂肪酸,它们主要在链的长度和饱和度方面有差异。的长度和饱和度方面有差异。的长度和饱和度方
6、面有差异。的长度和饱和度方面有差异。2 2 2 2、在自然界中游离的脂肪酸较为少见,绝大在自然界中游离的脂肪酸较为少见,绝大部分脂肪酸是以结合形式存在的。按照其饱和部分脂肪酸是以结合形式存在的。按照其饱和程度脂肪酸可分成:程度脂肪酸可分成: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第16页/共114页第17页/共114页脂酸的空间构象第18页/共114页第19页/共114页第20页/共114页第21页/共114页(1 1 1 1)、它它们们之之中中大大部部分分是是不不分分枝枝和和无无环环无无羟羟基基单羧酸;单羧酸;(2 2 2 2)、自自然然界界中中分分子子中中的的碳碳原原子子数数目
7、目绝绝大大多多数数是偶数;是偶数;(3 3 3 3)、饱饱和和脂脂肪肪酸酸中中最最普普遍遍的的软软脂脂酸酸(十十六六酸酸)和和硬硬脂脂酸酸(十十八八酸酸)。不不饱饱和和脂脂肪肪酸酸中中最最普普遍遍的是油酸(的是油酸(9 9 9 9-十八烯酸);十八烯酸);(4 4 4 4)、不不饱饱和和脂脂肪肪酸酸的的熔熔点点比比同同等等链链长长的的饱饱和和脂脂肪肪酸酸低低。链链长长相相同同则则不不饱饱和和度度越越高高,熔熔点点越越低。低。3、脂肪酸的特点:第22页/共114页(5 5 5 5)、细细菌菌中中所所含含的的脂脂肪肪酸酸比比植植物物动动物物少少得得多多,绝绝大大多多数数为为饱饱和和脂脂肪肪酸酸。高
8、高等植物和低温生活的动物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等植物和低温生活的动物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6 6 6 6)、高等动物的不饱和脂肪酸从结构上讲部分是顺式结构)、高等动物的不饱和脂肪酸从结构上讲部分是顺式结构第23页/共114页(7 7 7 7)、必需脂肪酸:我们把维持哺乳动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而体内又不能合)、必需脂肪酸:我们把维持哺乳动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而体内又不能合成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成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如:如:亚油酸亚油酸和和亚麻酸亚麻酸)。哺乳动物中的亚油酸(哺乳动物中的亚油酸(18181818碳碳2 2 2 2烯酸)和亚麻酸(烯酸)和亚麻酸(1
9、8181818碳碳3 3 3 3烯酸)是从植物中获烯酸)是从植物中获得的。如亚油酸在红花油、玉米油、棉籽油、大豆油中含量均在得的。如亚油酸在红花油、玉米油、棉籽油、大豆油中含量均在 50%50%50%50%以上。以上。第24页/共114页(二)甘油(二)甘油 甘油味道甜,质量密度为甘油味道甜,质量密度为1.261.261.261.26;和水与乙醇可以任何比例互溶,但不溶于乙醚、氯仿等;和水与乙醇可以任何比例互溶,但不溶于乙醚、氯仿等;甘油是许多化合物的良好溶剂,广泛地用于化妆品和医药工业;甘油是许多化合物的良好溶剂,广泛地用于化妆品和医药工业;甘油能保持水分,可以作为润湿剂。甘油能保持水分,可
10、以作为润湿剂。第25页/共114页三、甘油三酯的物理化学性质:P57P57(一)物理性质(一)物理性质 P57P57P57P571 1 1 1、外外观观:一一般般为为无无色色、无无味味、无无臭臭,呈呈现现中中性性,密密度度小于小于1 1 1 1(固体(固体0.8,0.8,0.8,0.8,液体液体 0.915-0.94)0.915-0.94)0.915-0.94)0.915-0.94)。2 2 2 2、溶溶解解性性:不不溶溶于于水水,溶溶于于非非极极性性溶溶剂剂,但但低低级级脂脂肪肪酸酸(C C C C6 6 6 6以以下下)所所构构成成的的脂脂肪肪可可略略溶溶于于水水。在在胆胆汁汁酸酸或或乳化
11、剂存在下乳化。乳化剂存在下乳化。3 3 3 3、熔熔点点:碳碳链链越越长长熔熔点点越越高高,饱饱和和脂脂肪肪酸酸高高于于不不饱饱和和脂肪酸的熔点。脂肪酸的熔点。如如:三三软软酯酯酰酰甘甘油油和和三三硬硬酯酯酰酰甘甘油油在在体体温温下下为为固固态态,三油酰甘油和三亚油酰甘油在体内呈液态。三油酰甘油和三亚油酰甘油在体内呈液态。如如:猪猪的的脂脂肪肪中中油油酸酸占占50%50%50%50%,猪猪油油的的固固化化点点30.5 30.5 30.5 30.5,人的脂肪中油酸占,人的脂肪中油酸占70%,70%,70%,70%,人的固化点人的固化点15 15 15 15。植物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因此成液
12、态。植物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因此成液态。第26页/共114页(二)化学性质(二)化学性质 P57P571 1 1 1、酯键产生的性质:、酯键产生的性质:水水解解和和皂皂化化:将将脂脂酰酰甘甘油油与与酸酸或或碱碱共共煮煮或或经经脂脂酶酶作作用用时时都都可可以以发发生生水水解解,当当用用碱碱水水解解酯酯酰酰甘甘油油时时,可产生脂肪酸的盐类即肥皂,故称之为可产生脂肪酸的盐类即肥皂,故称之为皂化反应皂化反应。水解水解皂化反应皂化反应第27页/共114页皂化值皂化值:完全皂化完全皂化一克一克油脂所消耗的油脂所消耗的KOHKOHKOHKOH的毫克数的毫克数。第28页/共114页皂化值的计算:第29页
13、/共114页2 2、由不饱和脂肪酸产生的性质(1 1 1 1)、氢化和卤化:)、氢化和卤化:氢化氢化(P58)(P58)(P58)(P58):油脂中的不饱和键可以在金属镍催化下发生氢化反应:油脂中的不饱和键可以在金属镍催化下发生氢化反应:第30页/共114页卤化和碘值:卤化和碘值:P58P58 油脂可以与囱素发生加成作用。生成卤代脂肪酸,称为油脂可以与囱素发生加成作用。生成卤代脂肪酸,称为卤化作用卤化作用。n n 碘值:指100克油脂与碘作用所需碘的克数。CHCH I2CHCHII第31页/共114页碘值的计算:测定过程的反应:第32页/共114页(2 2)氧化:)氧化:温和条件下氧化(如空气
14、)温和条件下氧化(如空气)温和条件下氧化(如空气)温和条件下氧化(如空气)第33页/共114页剧烈条件下氧化(如臭氧)剧烈条件下氧化(如臭氧)剧烈条件下氧化(如臭氧)剧烈条件下氧化(如臭氧)第34页/共114页(3 3)酸败和酸值:P57P57P57P57酸败:油脂是在空气中暴露过久即产生难闻的臭味这种现象称为酸败。水解性酸败:由于光、热或微生物的作用,使油脂水解生成脂酸,低级脂酸有臭味,称水解性酸败。氧化性酸败:由于空气中的氧使不饱和脂酸氧化,产生醛和酮等,称氧化性酸败。酸值(价)(acid number or valueacid number or value):中和1g1g油脂中的游离脂
15、肪酸所需KOHKOH的mgmg数。第35页/共114页 酸败的主要原因:酸败的主要原因:首首先先:由由于于油油脂脂的的不不饱饱和和成成分分发发生生自自动动氧氧化化,产产生生过过氧氧化化物物质质进进而而降降解解成成醛醛酮酮酸酸的的复复杂杂混混合合物;物;其其次次:微微生生物物的的作作用用。它它们们把把油油脂脂分分解解为为游游离离的的脂脂肪肪酸酸和和甘甘油油。一一些些低低级级脂脂肪肪酸酸本本身身就就有有臭臭味味,脂脂肪肪酸酸经经系系列列酶酶促促反反应应也也产产生生挥挥发发性性的的低低级级酮酮。甘甘油油可可被被氧氧化化成成具具有有异异臭臭的的 1 1 1 1、2-2-2-2-环环氧氧丙醛。丙醛。第3
16、6页/共114页3 3、由羟基产生的性质 P58P58羟羟基基脂脂肪肪酸酸乙乙酰酰化化:油油脂脂中中含含羟羟基基的的脂脂肪肪酸酸可可以与乙酰酐或其它酰化试剂作用形成相应的酯:以与乙酰酐或其它酰化试剂作用形成相应的酯:n n乙乙酰酰化化值值:指指1 1克克乙乙酰酰化化的的油油脂脂经经分分解解释释放放出出的的乙乙酸酸用氢氧化钾用氢氧化钾中和中和时所需要的时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氢氧化钾的毫克数。第37页/共114页 总结:脂肪酸的化学性质完全可以从其结构中被推导出来总结:脂肪酸的化学性质完全可以从其结构中被推导出来:1 1 1 1、酯键水解、酯键水解皂化反应皂化反应。2 2 2 2、不饱和键的存
17、在有、不饱和键的存在有氢化、卤化、氧化氢化、卤化、氧化等反应。等反应。3 3 3 3、羟基的存在有、羟基的存在有乙酰化乙酰化反应。反应。第38页/共114页第四节 蜡 waxes P70 P70 高级脂肪酸与高级一元醇生成的酯1、分类:动物蜡和植物蜡2、物理性质: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固体,熔点比脂肪高。3、化学性质:不易水解,不被脂肪酶水解(所以没有营养价值,主要起保护作用)。第39页/共114页第五节第五节 复复 脂脂Complex lipids第40页/共114页磷脂是分子中含有磷酸的脂质。磷脂是分子中含有磷酸的脂质。根据含有的醇可以分为根据含有的醇可以分为2 2 2 2类:类:甘油(
18、丙三醇)甘油(丙三醇)甘油磷脂类甘油磷脂类 神经鞘氨醇神经鞘氨醇 鞘氨醇磷脂鞘氨醇磷脂 一、磷脂phospholipides (P61)第41页/共114页(一)甘油磷脂 P611、通式第42页/共114页立体命名的规定:甘油的3个C指定为1、2、3,其顺序不能颠倒,称为立体专一序数(编号),代号sn(stereospecific numbering),根据国际生化命名委员会1967年的规定,1、3两字的位置不能交换。所有甘油衍生物的名称前都应冠以sn,例如sn-甘油-3-磷酸与sn-甘油-1-磷酸互为对映体第43页/共114页sn-甘油-3-磷酸和磷脂酸的结构第44页/共114页甘油磷脂类:
19、磷脂酰胆碱甘油磷脂类:磷脂酰胆碱第45页/共114页鞘氨醇磷脂第46页/共114页2 2 2 2、共同的理化性质、共同的理化性质:(P63)(P63)(P63)(P63)(1 1 1 1)两亲分子:亲油、亲水;)两亲分子:亲油、亲水;第47页/共114页两亲分子的解释:英文:英文:amphipathic compoundamphipathic compoundamphipathic compoundamphipathic compound译文:双性、两型、亲水、单极性化合物、兼性离子、两性脂类、两性分子、中性两极的化合物。译文:双性、两型、亲水、单极性化合物、兼性离子、两性脂类、两性分子、中性
20、两极的化合物。现在定为两亲化合物现在定为两亲化合物。第48页/共114页磷脂分子的双亲性磷脂分子的双亲性第49页/共114页(2)可解离成两性离子型或带电荷的分子;如:磷脂酰胆碱为例的解离:第50页/共114页pH7pH7pH7pH7时,几种常见的甘油醇磷脂的净电荷时,几种常见的甘油醇磷脂的净电荷时,几种常见的甘油醇磷脂的净电荷时,几种常见的甘油醇磷脂的净电荷 磷脂磷脂磷酸基团磷酸基团X X基团基团净电荷净电荷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胆碱-+0 0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乙醇胺-+0 0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丝氨酸-+,-1-1磷脂酰肌醇磷脂酰肌醇-0 0-1-1第51页/共114页(5)水解 甘油醇磷脂可被酸
21、、碱或酶水解 甘油醇磷脂 脂酸 甘油磷酸 X 基团H+或OH-磷酸单酯酶甘油 磷酸(4)氧化:存在双键的脂肪酸时,可以发生过氧化。存在双键的脂肪酸时,可以发生过氧化。(3)外观:白色蜡状固体第52页/共114页酶水解:第53页/共114页(二)常见的甘油磷脂(二)常见的甘油磷脂1 1 1 1、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胆碱(卵磷脂)(1 1 1 1)结构:)结构:卵磷脂的结构中极性部分是胆碱。卵磷脂的结构中极性部分是胆碱。胆碱第54页/共114页(2 2)性质与功用:白色蜡状固体,低温下可结晶,易吸水成棕黑色胶状物,不溶于丙酮,但溶白色蜡状固体,低温下可结晶,易吸水成棕黑色胶状物,不溶于丙酮
22、,但溶于乙醚及乙醇。水中成胶状物,经酸、碱水解可得脂肪酸、磷酸甘油和胆碱。于乙醚及乙醇。水中成胶状物,经酸、碱水解可得脂肪酸、磷酸甘油和胆碱。可被各种酶在不同的部位水解,水解的胆碱能促进脂在肝中代谢,可防止脂可被各种酶在不同的部位水解,水解的胆碱能促进脂在肝中代谢,可防止脂肪肝的形成。肪肝的形成。卵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之一。卵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之一。第55页/共114页2 2 2 2、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 (脑磷脂)(脑磷脂)(1 1 1 1)结构:)结构:丝氨酸丝氨酸乙醇胺乙醇胺第56页/共114页 不安定,易吸水,空气中氧化为棕黑色物质,水解产生脂肪
23、酸、磷酸甘油、氨基乙醇或丝氨酸,不溶于丙酮及乙醇,但溶于乙醚,故可与卵磷脂分开。当脑磷脂受特殊酶的作用水解失去位一个脂肪酸形成溶血脑磷脂时,能引起溶血现象。(2)性质与功用第57页/共114页3 3 3 3、磷脂酰肌醇(肌醇磷脂)、磷脂酰肌醇(肌醇磷脂)(1 1 1 1)结构)结构第58页/共114页(2)分布与功用动植物组织中都有,动物主要存在与脑、肝、肺、心肌中。实验表明肌醇三磷酸有信使作用,通过钙调蛋白可促进细胞内Ca+的释放。也有实验提示磷脂酰肌醇对磷脂酶B有激活作用。第59页/共114页(IP(IP3 3)(DG)(DG)IPIP3 3,DGDG是第二信使,与细胞内信号传递有关是第二
24、信使,与细胞内信号传递有关第60页/共114页4 4 4 4、双磷脂酰甘油(心磷脂)、双磷脂酰甘油(心磷脂):(1 1 1 1)结构:)结构:心磷脂是由心磷脂是由 2 2 2 2 分子分子磷脂酸磷脂酸与一分子与一分子甘油甘油结合而成的磷酯。结合而成的磷酯。磷脂酸分子磷脂酸分子磷脂酸分子磷脂酸分子甘油骨架甘油骨架第61页/共114页(2)分布与功用主要存在于细菌细胞膜、真核细胞线粒体内膜等,大量存在于心肌,也存在于许多动物组织中。有助于线粒体膜的结构蛋白质同细胞色素C C的连接,是脂质中唯一具有抗原性的。第62页/共114页5 5 5 5、缩醛磷脂:、缩醛磷脂:(1 1 1 1)结构)结构:长碳
25、烯醇以醚键与甘油羟基相连:长碳烯醇以醚键与甘油羟基相连脂性醛基(缩醛)脂性醛基(缩醛)(乙醇氨缩醛磷脂)第63页/共114页(2)分布与性质、功用 存在于动物的脑、心脏等组织中,某些细菌也有。缩醛磷脂溶于热乙醇、存在于动物的脑、心脏等组织中,某些细菌也有。缩醛磷脂溶于热乙醇、KOHKOHKOHKOH溶液,但不溶于水,微溶于丙溶液,但不溶于水,微溶于丙酮或石油醚,因为有一个潜在的醛基,所以与酮或石油醚,因为有一个潜在的醛基,所以与schiffschiffschiffschiff试剂起阳性反应。它有保护血管作用,可水解,也有试剂起阳性反应。它有保护血管作用,可水解,也有溶血作用。溶血作用。第64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学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