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pptx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pptx(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组集料试验1、T0301-2005 粗集料取样法2、T0302-2005 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3、T0303-2005 含土粗集料筛分试验4、T0327-2005 细集料筛分试验5、T0304-2005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网篮法)6、T0328-2005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7、T0330-2005 细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8、T0309-2005 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9、T0331-1994 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10、T0305-1994 粗集料的含水率试验 第1页/共68页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1、T0332-2005 细集料含水
2、率试验12、T0311-2005 水泥用混凝土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13、T0310-2005 粗集料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试验14、T0335-1994 细集料泥块含量试验15、T0316-2005 粗集料压碎值试验16、T0353-2000 矿粉亲水系数试验 第2页/共68页一、术语1、集料(骨料):在混合料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粒料,包括碎石、砾石、机制砂、石屑、砂。2、粗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2.36mm的碎石、破碎砾石和矿渣等;在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4.75mm的碎石、砾石和破碎砾石。3、细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是指粒经小于2.36mm的天然砂,人工砂(
3、包括机制砂)及石屑;在水泥混凝土中,细集料是指小于4.75mm的天然砂、人工砂。4恒重: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大于3h的情况下,其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的精度要求,烘烤时间一般为4-6h。第3页/共68页一、术语1、集料的最大粒径(maximum size of aggregate):指集料100%都要求通过的最小的标准筛筛孔尺寸,以mm计。2、集料的公称最大粒径(nominal maximum size of aggregate):指集料能全部通过或有少量不通过(一般容许筛余不超过10%)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通常比集料最大粒径小一个粒级,以mm计。3、如果两个条件都满足,集料的最大粒
4、径和公称最大粒径相同。但这种情况不是很多。第4页/共68页一、T0301-2005 粗集料取样法试样的缩分-四分法 将试样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和均匀,摊平,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把试样由中间向两边摊开,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的材料略多于进行试验所必需的量。第5页/共68页二、T0302-2005 粗集料筛分试验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1、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的颗粒组成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可采用干筛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试验。2、本方法也适用于同时含有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的集料混合料筛分试验,如未筛碎石、级
5、配碎石碎石、天然砂砾、级配砂砾、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材料、沥青拌和楼的冷料混合料、热料仓材料、沥青混合料经溶剂抽提后的矿料等。二、仪具与材料 天平或台秤: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 三、试验准备 按规定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表T0302-1要求的试样所需量,风干后备用。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第6页/共68页二、T0302-2005 粗集料筛分试验 表T0302-1 筛分用的试样质量第7页/共68页二、T0302-2005 粗集料筛分试验 4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干筛法试验步骤 取试样一份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
6、量(m0),准确至0.1直至1min内通过筛孔的质量小于筛上残余量的0.1为止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19时,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 指轻轻拨动颗粒,但不得逐颗筛过筛孔。称取每个筛上的筛余量,准确至总质量的0.1。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m0相比,相差不得超过m0的0.5。注:由于注:由于0.0750.075筛干筛几乎小能把沾在粗集料表面的小于筛干筛几乎小能把沾在粗集料表面的小于0.0750.075部分的石粉筛过去,而且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而言,部分的石粉筛过去,而且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而言,0.0750.075通过率的意义不大,所以也可以不筛,且把通过通过率的意义不大,
7、所以也可以不筛,且把通过0.150.15筛的筛下部分全部作为筛的筛下部分全部作为0.0750.075的分计筛余,将粗集料的的分计筛余,将粗集料的O.075O.075通过率假设为通过率假设为0 0。第8页/共68页二、T0302-2005 粗集料筛分试验5、计算 计算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之差,作为筛分时的损耗,并计算损耗率,若损耗率大于0.3,应重新进行试验。筛分损耗质量=筛分前的烘干质量-(各号筛的分计筛余+底盘质量)损耗率=筛分损耗质量筛分前的烘干质量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质量筛分后的总质量累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的分计筛余之和各号筛的通过百分率=
8、100-该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第9页/共68页6、结果 由筛底存量除以扣除损耗后的干燥集料总质量计算0.075筛的通过率。试验结果以两次试验的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1。当两次试验结果P0.075的差值超过1时,试验应重新进行。7、报告 同一种集料至少取两个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作为每号筛上筛余量的试验结果,报告集料级配组成通过百分率及级配曲线。第10页/共68页3、T0303-2005 含土粗集料筛分试验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含粘性土的粗集料的颗粒成。注:如天然的砂砾土碎石土以及中低级路面的材料,粘性土颗粒包覆在砾石(碎石)和砂颗粒上。T0302T0302的方法不的方法不适
9、用于这类材料适用于这类材料。第11页/共68页3、T0303-2005 含土粗集料筛分试验二、仪具与材料(1)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2)天平或台秤: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3)烘箱:能保持温度1055。(4)容器:能在此容器内剧烈搅动试样而不会使试样或水损失。(5)其它:盘子、铲子、毛刷等。三、筛分的试样质量同T0302-2005中的表T0302-1中的质量。四、筛分试验步骤将试样放在浅盘内,并一起放到温度保持在1055的烘箱内烘干24h1h。从烘箱中取出试样,冷却后称重,准确至样品质量的0.1,第12页/共68页将试样放到容器内,向容器内注水,淹没试样,剧烈搅动容器内的试
10、样和水,使粘在粗颗粒上的小于0.075的颗粒完全分离下来,并悬浮在水中在需要试验细土的液限和塑性指数时,将容器内的悬浮液倒在0.6筛孔的筛上,筛下放一接受悬浮液的容器。在不需要试验细土的液限和塑性指数时,可直接将悬浮液倾倒在0.075筛孔的筛上,反复清洗容器内的集料,直到容器内的水洁净3、T0303-2005 含土粗集料筛分试验第13页/共68页3、T0303-2005 含土粗集料筛分试验 将筛上剩余料回收到清洗容器内,并一起 放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内烘干8h12h从烘箱中取出试样,冷却后称其质量,准确至原样品质量的0.1,用m2(g)表示。按T 0302的方法对试样进行筛分(干筛)将容器内
11、0.6mm的悬浮液澄清,使细土沉淀。在沉淀过程中分数次将上层的清水细心倒出,注意勿倒出沉淀物。待容器底部的细土风干后,取出粉碎并拌匀。从中取出一部分做液限和塑性试验.取部分风干细土放在1055的烘箱内烘干24h1h,冷却后,称量1OOg,将烘干细土放到一容器内,向容器内注水,并剧烈搅动容器内的水和土,使小于0.075颗粒与0.0750.6的颗粒分离。计算算第14页/共68页3、T0303-2005 含土粗集料筛分试验将悬浮液倾倒在0.075筛孔的筛上,继续清洗筛上的剩余料,直到筛下的洗液清洁为止。将筛反扣过来用水仔细冲洗入浅盘中,放在1055的烘箱内烘干8h12h,冷却并称其质量算算计计第15
12、页/共68页3、T0303-2005 含土粗集料筛分试验五、计算1、0.075筛下部分质量m0.075和含量P0.075m0.075=水洗前干燥集料总质量-水洗后干燥总质量P0.075=小于0.075mm部分质量水洗前干燥集料总质量1002、计算小于0.6mm的颗粒含量小于0.6mm的颗粒含量=(烘干试样总质量-0.6mm筛孔筛上集料烘干质量)烘干试样总质量1003、计算细土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细土的烘干质量-0.075mm与0.6mm之间颗粒烘干质量)细土烘干质量100第16页/共68页3、T0303-2005 含土粗集料筛分试验4、计算整个集料中小
13、于0.075rnm的颗粒含量整个集料中小于0.075rnm的颗粒含量=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细土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5、计算集料中小于0.075rnm的颗粒含量集料中小于0.075rnm的颗粒含量=(烘干试样总质量-0.075mm筛上全部记录质量)烘干试样总质量100必须注意,采用本方法淘洗掉的部分实际上不完全是“泥”,也包括能够悬浮且能够通过0.075筛的极细砂和石粉。第17页/共68页4、T0327-2005 细集料筛分试验1目的与适用范围 测定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对水泥混凝土用细集料可采用干筛法,如果需要也可采用水洗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
14、层用细集料必须用水洗法筛分。注:当细集料中含有粗集料时,可参照此方法用水洗法筛分,但需特别注意保护标准筛筛面不遭损坏。第18页/共68页4、T0327-2005 细集料筛分试验2、仪具与材料(1)标准筛。(2)天平: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3)摇筛机(4)烘箱:能控温在1055。(5)其它:浅盘和硬、软毛刷等。3、试验准备根据样品中最大粒径的大小,选用适宜的标准筛.通常为9.5筛(水泥混凝土用天然砂)或4.75筛(沥青路面及基层用天然砂、石屑、机制砂等)筛除其中的超粒径材料然后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充分拌匀,用分料器法或四分法缩分至每份小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
15、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第19页/共68页4、T0327-2005 细集料筛分试验4、试验步骤4.1干筛法试验步骤4.1.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准确至0.5g,置于套筛的最上面一只,即4.75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以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注:试样如为特细砂时,试样质量可减少到100g。如试样含泥量超过5,不宜采用干筛法。无摇筛机时,可直接用手筛。4.1.2称量各
16、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5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差不得超过后者的1。第20页/共68页4、T0327-2005 细集料筛分试验5、计算5.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 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为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m1)的百分率,精确至0.1。对沥青路面细集料而言,O.15筛下部分即为0.075的分计筛余,由4.2.7测得的m1与m2之差即为小于0.075的筛底部分。5.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 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为该号筛及大于该号筛的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准确至0.1。5.3计算质量通过百分率 各号筛的质量通过百分率等于100减去该号筛的
17、累计筛余百分率,准确至0.1第21页/共68页4、T0327-2005 细集料筛分试验5.4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或通过百分率,绘制级配曲线。5.5天然砂的细度模数按式(T0327-1)计算,精确至O.01。MX=式中:MX砂的细度模数;A0.15、A0.03、A4.75分别为0.15、0.3、4.75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5.6直进行两次平行试验,以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应重新进行试验。第22页/共68页4、T0327-2005 细集料筛分试验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其细度模数分别为-粗:3.7-3.1-中:3.0-2.3
18、-细:2.2-1.6第23页/共68页粗集料、细集料筛分试验中的细节1、粗集料:天平或台秤: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即1g)2、细集料:天平: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3、粗集料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m0相比,相差不得超过m0的0.5。4、粗集料计算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之差,作为筛分时的损耗,并计算损耗率,若损耗率大于0.3,应重新进行试验。5、细集料分计筛余结果: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差不得超过后者的1。第24页/共68页粗集料、细集料筛分试验中的细节6、粗集料:称取每个
19、筛上的筛余量,准确至总质量的0.17、细集料: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5g8、粗集料结果:由筛底存量除以扣除损耗后的干燥集料总质量计算0.075筛的通过率。试验结果以两次试验的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1。当两次试验结果P0.075的差值超过1时,试验应重新进行。9、细集料结果:以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应重新进行试验。第25页/共68页5、T0304-2005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网篮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种粗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表观密度、表干密度、毛体积密度,以及粗集料的吸水率。2、
20、仪具与材料 天平或浸水天平:可悬挂吊篮测定集料的水中质量,称量应满足试样数量称量要求,感量不大于最大称量的0.05。3、测定密度所需要的试样最小质量公称最大粒径()4.759.5161926.531.537.56375每一份试样的最小质量()0.81111.51.5233第26页/共68页5、T0304-2005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网篮法)4 试验步骤对较粗的粗集料可用4.75筛过筛对2.36-4.75集料,或者混在4.75以下石屑中的粗集料,则用2.36标准筛过筛,用四分法或分料器法缩分至要求的质量,分两份备用取试样一份装入干净的搪瓷盘中,注入洁净的水,水面至少应高出试样20,轻轻至搅
21、动石料,使附着在石料上的气泡完全逸出。在室温下保持浸水24h。将吊篮挂在天平的吊钩上,浸入溢流水槽中,向溢流水槽中注水,水面高度至水槽的溢流孔,将天平调零,吊篮的筛网应保证集料不会通过筛孔流失,对2.36-4.75粗集料应更换小孔筛网,或在网篮中加放人一个浅盘。调节水温在1525范围内,将试样移入吊篮中。溢流水槽中的水面高度由水槽的溢流孔控制,维持不变称取集料的水中质量(m)。第27页/共68页5、T0304-2005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网篮法)特别注意不得有颗粒丢失,或有小颗粒附在吊篮上。再用拧干的湿毛巾轻轻擦干集料颗粒的表面水,至表面看不到发亮的水迹,即为饱和面干状态。在保持表干状态
22、下,称取集料的表干质最将集料置于浅盘中,放入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浅盘,放在带盖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集料的烘干质量对同一规格的集料应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5计算 第28页/共68页5、T0304-2005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网篮法)5.1表观相对密度a、表干相对密度s、毛体积相对密度b按(T0304-1)、(T0304-2)、(T0304-3)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a=s=b=式中:a 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s集料的表干相对密度,无量纲;b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无量纲;ma集料的烘干质量(g);mf集料的表干质量(g);m集料的水中质量(g)。第29页/共
23、68页5、T0304-2005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网篮法)5.2集料的吸水率以烘干试样为基准,按式(T0304-4)计算,精确至0.01。x=式中:x粗集料的吸水率()。5.3粗集料的表观密度(视密度)a、表干密度s、毛体积密度b,按式(T0304-5)、(T0304-6)、(T03047)计算,准确至小数点后3位。不同水温条件下测量的粗集料表观密度需进行水温修正,不同试验温度下水的密度T 及水的温度修正系数T 按附录B选用。6 精密度或允许差重复试验的精密度,对表观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两次结果相差不得超过0.02,对吸水率不得超过0.2。第30页/共68页6、T03
24、28-2005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 用容量瓶法测定细集料(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在23时对水的表观相对密度和表观密度。本方法适用于含有少量大于2.36部分的细集料。2仪具与材料(1)天平:称量1,感量不大于1g。(2)容量瓶:500ml3试验准备将缩分至650g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4试验步骤4.1称取烘干的试样约300g(m0),装入盛有半瓶洁净水的容量瓶中。4.2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已保温至231.7的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在恒温条件下静置24h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
25、,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2)。第31页/共68页6、T0328-2005 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4.3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内注入同样温度的洁净水(温差不超过2)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1)。注:在砂的表现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期间的温差不得超超过1。5计算5.1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按式(T0328-1)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a=式中:a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m0集料的烘干质量(g);m1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m2试样、水、瓶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5.2表观密度(T0328-2)计算,精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路工程 集料 试验 规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