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之社会心理学.pptx
《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之社会心理学.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之社会心理学.pptx(1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概述概述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研究对象和范围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简史社会心理学的简史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第3页/共136页第1页/共135页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和社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会意识的学科。它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的影响。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艾尔乌德:社会心理学是
2、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3、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第4页/共136页第2页/共135页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一)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的状况。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其意义是,行为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第5页/共136页第3页/共135页(二)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社会
3、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个体层面: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等2、人际层面: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3、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社会影响等4、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阶级等。第6页/共136页第4页/共135页练习2、F.H.奥尔波特(F.H.A llort,1924)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B )的学科”。A、社会心理 B、社会意识C、社会知觉 D、社会观念4、勒温(K.Lewin,1936)关于行为的著名公式是:B=f(P,E)其中,E的含义是()A、行为 B、个体 C、函数关系 D、个体所处的情境第7页/共136页第5页/共
4、135页7、社会心理是()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A、社会认知 B、社会意识C、社会规范 D、社会刺激9、在社会心理学有研究范围中,时尚属于()的研究内容。A、个体层面 B、人际层面C、群体层面 D、社会层面第8页/共136页第6页/共135页一、哲学思辩阶段(19世纪上半叶)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二、经验描述阶段(19世纪中叶对20世纪初)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心理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1、达尔文的进化论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3、法国的群体心理学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第二单元第
5、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社会心理学简史达尔文第9页/共136页第7页/共135页三、实证分析阶段(20世纪20年代)其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1、瑟斯顿(L.Thurstone,1928)、李科特(R.Likert,1932):态度测量2、谢里夫(M.Sherif,1935):游动效应3、勒温(L.Lewin):心理场论第10页/共136页第8页/共135页练习11、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A、哲学思辩阶段 B、实证分析阶段C、学派时代 D、经验描述阶段13、历史上最早的心理学研究,是围绕()的哲学家思辩。A、社会分层 B、遗传与环境
6、C、本能和教育 D、人性第11页/共136页第9页/共135页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1、价值中立原则2、系统性原则3、伦理原则第12页/共136页第10页/共135页二、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自然观察与参与观察2、调查法:访谈、问卷3、档案法第13页/共136页第11页/共135页练习20、口头调查又称为()A、纸笔法 B、量表法C、访谈法 D、档案法24、关于参与观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观察者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内部”信息,且材料来源可能可加真实B、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可能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
7、。C、观察者隐瞒自己的身份,有助于减少被观察者的紧张感或唐突感D、参与观察的主要目的在于观察者的自我体验。第14页/共136页第12页/共135页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一、社会学习论一、社会学习论(班杜拉、沃尔特斯班杜拉、沃尔特斯)(一)学习的机制1、联想:经典条件反射2、强化: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与负强化3、模仿第15页/共136页第13页/共135页(二)观察学习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动作再现过程4、动机过程(三)不足之处忽视当时的情境、个体的主观因素、心理过程的分析第16页/共136页第14页/共135页二、社会交换论(霍曼斯二、社会交换
8、论(霍曼斯)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和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1、成功的命题2、刺激命题3、价值命题4、剥夺满足命题5、侵犯-赞同命题第17页/共136页第15页/共135页三、符号互动论(詹姆斯和米德)三、符号互动论(詹姆斯和米德)人的社会行为是对刺激的意义的理解(语言:内部,外部)、运用或改变(一)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1、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2、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对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于事物自身中。3、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第18页/共136页第16页/共135页(二)主要观点1、心智、
9、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三者的形成与发展都以使用符号为前提。2、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3、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4、行为并不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而是在行动的过程中自己“设计”的。5、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和制约6、在个体与他人面对面的互动中,协商的中心问题是双方的身份和身份的意义。7、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第19页/共136页第17页/共135页(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和观点1、意识与潜意识 2、“力必多”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4、生本能与死本能 5、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超我:道德原则自我:现实原则本我
10、:快乐原则四、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荣格等)四、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荣格等)四、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荣格等)四、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荣格等)第20页/共136页第18页/共135页(三)新精神分析的主要观点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行为是个体对环境的反应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二)荣格(二)荣格(C.JungC.Jung)的分析心理学)的分析心理学是通过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传形成的一种潜在状态。是通过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传形成的一种潜在状态。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原型原型原型意象原型意象情结情结意识意识第21页/共136页第19页/共135页练习*28、()被学术
11、界认为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A、F.H.奥尔波特 B、勒温C、特里普力特 D、麦独孤*31、社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是()A、华生 B、勒温C、班杜拉 D、奥尔波特 第22页/共136页第20页/共135页第二节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社会化与自我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社会化社会化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社会角色及其理论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与自尊自我、身份与自尊第23页/共136页第21页/共135页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社会化社会化一、社会化的概念一、社会化的概念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1、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12、3、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方向4、培养社会角色第24页/共136页第22页/共135页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2、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四、社会化的载体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第25页/共136页第23页/共135页五、社会化的分类1、语言社会化2、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性别、性别角色3、道德社化4、政治社会化第26页/共136页第24页/共135页练习43、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的过程A、成年人 B、社会人C、心理健全的人 D、合格社会成员44、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的机制。A、继续社会化 B、终身社会化C、
13、早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第27页/共136页第25页/共135页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社会角色及其理论一、社会角色的概念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心理状态。二、社会角色的分类(一)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二)规定角色和开放型角色(三)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四)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第28页/共136页第26页/共135页三、角色扮演1、角色期待 2、角色领悟3、角色实践四、角色失调1、角色冲突 2、角色不清3、角色中断 4、角色失败第29页/共136页第27页/共135页练习50、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A、社会地位 B、社会认知B、社会情感
14、 D、社会意识53、作为教师,既需要权威者的角色,又需要和学生作朋友的角色,这两种角色有时难以协调,这是()A、角色内冲突 B、角色失调C、角色不清 D、角色间冲突第30页/共136页第28页/共135页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与自尊自我、身份与自尊一、自我1、定义也叫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主我主我 客我客我 镜我镜我2、自我的结构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反思自我第31页/共136页第29页/共135页3、自我的功能:(1)保持个体的内在一致性(2)解释经验(3)决定期待4、自我的形成: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5、自我概念的测量:在六、七分钟内写
15、出15个“我是谁”的叙述句第32页/共136页第30页/共135页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小测试。请你准备好纸笔,仔细听我的问题:从现在开始,我会连续问你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小测试。请你准备好纸笔,仔细听我的问题:从现在开始,我会连续问你2020次次“你是谁?你是谁?”,请你把头脑中浮现出来的答案一一写出来。例如:我叫,请你把头脑中浮现出来的答案一一写出来。例如:我叫(姓名),我是(姓名),我是学校的学生,等等。请不必有什么顾虑,也不要多加考虑,想到什么就回答什么。回答每个问题的时间为学校的学生,等等。请不必有什么顾虑,也不要多加考虑,想到什么就回答什么。回答每个问题的时间为2020秒,如果写不出来,
16、可以略掉,继续往下写。秒,如果写不出来,可以略掉,继续往下写。第33页/共136页第31页/共135页 如果被试的回答既有客观陈述,又有主观解释,如果被试的回答既有客观陈述,又有主观解释,则可以认为自我观念是平衡的,如果被试的回答倾向则可以认为自我观念是平衡的,如果被试的回答倾向客观陈述或主观解释,则可能是不平衡的。在主观解客观陈述或主观解释,则可能是不平衡的。在主观解释式的回答中,最好既说到自己好的方面,也说到自释式的回答中,最好既说到自己好的方面,也说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倘若被试只对自己作好的评价,则表己的不足之处。倘若被试只对自己作好的评价,则表明他有自卑感。再从回答内容是否涉及自己的未来
17、前明他有自卑感。再从回答内容是否涉及自己的未来前途来看,如果被试在所有的回答中一次也没有提到自途来看,如果被试在所有的回答中一次也没有提到自己未来前途的事情,则可能缺乏理想的自我;如果被己未来前途的事情,则可能缺乏理想的自我;如果被试提到了自己的未来的事情,则说明已经有了理想的试提到了自己的未来的事情,则说明已经有了理想的自我。自我。第34页/共136页第32页/共135页你是谁?你是谁?1.我是我是 ;2.我是我是 ;3.我是我是 ;4.我是我是 ;20.我是我是 。第35页/共136页第33页/共135页对于学生的答案,可以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加以考察。对于学生的答案,可以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加以
18、考察。从量上看:从量上看:能写出能写出910个问题的答案,则大体可个问题的答案,则大体可以认为没有什么心理障碍,如果只能回答以认为没有什么心理障碍,如果只能回答7个乃至个乃至更少的问题,就可能是学生过分压抑。更少的问题,就可能是学生过分压抑。从质上看:从质上看: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分析学生的回答。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分析学生的回答。从回答内容的表现方面来看,可分为:客观陈述式从回答内容的表现方面来看,可分为:客观陈述式的回答;主观解释式的回答;中性式的回答。的回答;主观解释式的回答;中性式的回答。第36页/共136页第34页/共135页二、身份1、身份的定义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处境地位所决
19、定的自我认同。2、身份的特点:(1)客观性(2)主观性(3)多重性(4)稳定性(5)契约性第37页/共136页第35页/共135页三、自尊:自信自卑詹姆斯:自尊=成功/抱负影响因素:家庭中的亲子关系行为表现的反馈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根据相似性原理进行正确的比较。第38页/共136页第36页/共135页练习55、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A、主我 B、客我 C、镜我 D、社会自我*58、詹姆斯(1980)关于自尊的经典公式是()A、自尊=成功/自信 B、自尊=成功/抱负C、自尊=自信/抱负 D、自尊=抱负/成功第39页/共136页第37页/共135页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
20、因社会知觉与归因社会知觉与归因社会知觉与归因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第三单元 归因第40页/共136页第38页/共135页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社会知觉一、定义包括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自己的知觉zz二、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二、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zz1 1、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经验zz图式: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图式: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zz图式的作用:图式的作用:zz影响注意对象的选择、影响记忆、影响自我的知觉、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影响注意对象的选择、影响记忆、影响自我的知觉、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zz2 2、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zz3 3、认知
21、者的情绪、认知者的情绪第41页/共136页第39页/共135页练习61、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基础的A、人际沟通 B、情景判断C、社会知觉 D、人际知觉64、受()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A、遗忘曲线 B、印象C、图式 D、个体信息第42页/共136页第40页/共135页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认知客体的形象二、印象形成的效应: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2、光环效应3、刻板印象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一)加法模式 (二)平均模式(三)加权平均模式 (四)中心品质模
22、式第43页/共136页第41页/共135页四、印象管理: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策略: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已2、隐藏自我与自我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已4、投人所好第44页/共136页第42页/共135页练习66、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A、印象管理 B、第一印象C、首因效应 D、印象管理75、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的性质。A、积极 B、消极 C、双向作用 D、定向作用第45页/共136页第43页/共135页第三单元 归因一、归因的概念:找行为的原因二、行为原因的分类1、内因与外因2、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3、可控性原因与不
23、可控制性原因第46页/共136页第44页/共135页三、控制点理论:控制点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观点。认为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控控制制点点在在个个人人的的内内部部,称称为为内内控控者者;控控制制点点在在个个人人的的外外部部,称为外控者。称为外控者。由于内控者与外控者理解的控制点来源不同,因而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也不相同。内控者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而外控者倾向于以无助、被动的方式面对生活。这种态度与行为方式是不可取的。第47页/共136页第45页/共135页四、归因的原则1、不变性原则 2、折扣的原则3、协变原
24、则:刺激、主体、背景五、影响归因的因素:1、社会视角2、自我价值保护3、观察位置4、时间因素第48页/共136页第46页/共135页练习87、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两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做()A、成败归因 B、稳定归因C、综合归因 D、不可控归因94、()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变,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A、行动者 B、内控者 C、外控者 D、观察者第49页/共136页第47页/共135页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第一单元
25、社会动机概述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第三单元 社交情绪第50页/共136页第48页/共135页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社会动机概述社会动机概述一、社会动机的概念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自然需要引起自然动机,社会需要引起社会动机。二、社会动机的功能激活、指向、维持与调节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目标需要满足,紧张解除新的需要刺激第51页/共136页第49页/共135页三、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容易的任务强一般难度中等困难的任务低第52页/共136页第50页/共135页练习107、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A、U型曲线 B、倒U型关系C、线型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心理咨询 三级 社会心理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