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同济大学第二版43.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础工程同济大学第二版43.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工程同济大学第二版43.pptx(9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3/151第1页/共95页2023/3/152(2)慢速连续加载法:慢速连续加载法:模拟桥台、挡墙等长期静止水平荷载的连续荷载试验,类似于垂直静载试验慢速法。(3)单向单循环恒速加载法:单向单循环恒速加载法:类似于垂直静载快速试验。常规循环荷载一般绘制“水平力-时间-位移”(H0-t-x0)曲线;连续荷载试验常绘制“水平力-位移”(H0-x0)曲线、“水平力-位移梯度”(H0-x0/H0)曲线。3.成果资料成果资料4.按试验结果确定单桩水平承载力按试验结果确定单桩水平承载力单桩水平临界荷载单桩水平临界荷载Hcr:指桩断面受拉区混凝土退出工作前所受最大荷载,通常取单桩水平临界荷载为单桩
2、水平承载力设计值。(1)单桩水平临界荷载单桩水平临界荷载第2页/共95页2023/3/153第3页/共95页2023/3/154第4页/共95页2023/3/155单桩水平临界荷载Hcr按下列方法综合确定:1)取循环荷载试验(H0-t-x0)曲线突变点前一级荷载为Hcr;2)取H0-x0/H0曲线第一直线段终点所对应的荷载为Hcr。单桩水平极限荷载Hu指桩身材料破坏或产生结构所能承受最大变形前的最大荷载。单桩水平荷载可按下列方法综合确定:1)取(H0-t-x0)曲线明显陡降的前一级荷载为Hu;2)取H0-x0/H0曲线第二直线段终点所对应的荷载为Hu;(2)单桩水平极限荷载单桩水平极限荷载用水
3、平静载试验确定单桩横向设计承载力时,还应注意到按上述强度条件确定的极限荷载时的位移是否超过结构使用要求的水平位移,否则应按变形条件来控制。第5页/共95页2023/3/156二、二、基桩内力和位移计算的基本概念基桩内力和位移计算的基本概念关于桩在横向荷载作用下桩身内力与位移计算,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方法。现在普遍采用的是将桩作为文克勒弹性地基上的梁,简称弹性地基梁法。弹性地基梁的弹性挠曲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可用解析法、差分法及有限元法。下面主要介绍解析法。弹性地基梁法的基本假定:弹性地基梁法的基本假定:认为桩侧土为文克勒离散线性弹簧,不考虑桩土之间的粘着力和摩阻力,桩作为弹性构件考虑,当桩受到水
4、平外力作用后,桩土协调变形,任一深度z处所产生的桩侧土水平抗力与该点水平位移xz成正比。第6页/共95页2023/3/157(一)地基系数及其分布规律(一)地基系数及其分布规律大量的试验表明,地基系数C值不仅与土的类别及其性质有关,而且也随着深度而变化。由于实测的客观条件和分析方法不尽相同等原因,所采用的C值随深度的分布规律也各有不同。常采用的地基系数分布规律如图所示的几种形式,相应产生几种基桩内力和位移计算的方法,zxCxz式中zx横向土抗力(kN/m2);C地基系数(kN/m3),表示单位面积土在弹性限度内产生单位变形时所需加的力;xz深度z处桩的横向位移(m)。第7页/共95页2023/
5、3/1581“m”法假定地基系数C值随深度成正比例地增长,即CmZ,如图a所示。m称为地基比例系数(kN/m4)。2“K”法假定在桩身挠曲曲线第一挠曲零点以上地基系数C随深度增加呈凹形抛物线变化;在第一挠曲零点以下,地基系数CK(kN/m3),不再随深度变化而为常数(见图b)。3“c值”法:假定地基系数C随着深度成抛物线增加,即CcZ0.5,如图c所示。c为地基土比例系数(kN/m3.5)。4“C”法,又称“张有龄法”:假定地基系数C沿深度为均匀分布,不随深度而变化,即CK0(kN/m3)为常数,如图d所示。第8页/共95页2023/3/159第9页/共95页2023/3/1510上述四种方法
6、均为按文克勒假定的弹性地基梁法,但各自假定的地基系数随深度分布规律不同,其计算结果是有差异的。从实测资料分析表明,宜根据土质特性来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目前应用较广的是“m”法。按“m”法计算时,地基土的比例系数m值可根据试验实测决定,无实测数据时可参考表4-9中的数值选用;对于岩石地基系数C0,认为不随岩层面的埋藏深度而变,可参考表4-10采用。(二)单桩、单排桩与多排桩(二)单桩、单排桩与多排桩计算基桩内力先应根据作用在承台底面的外力N、H、M,计算出作用在每根桩顶的荷载Pi、Qi、Mi值,然后才能计算各桩在荷载作用下各截面的内力与位移。第10页/共95页2023/3/1511桩基础按其作用
7、力H与基桩的布置方式之间的关系可归纳为单桩、单排桩及多排桩两类来计算各桩顶的受力,如图4-27所示。所谓单桩、单排桩是指在与水平外力H作用面相平行的平面上只有一根桩,而在与水平外力H作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由单根或多根桩组成的单根(排)桩的桩基础,如图4-28(a)、(b)所示,对于单桩来说,上部荷载全由它承担。对于单排桩,如图4-28所示,对桥墩作纵向验算时,若作用于承台底面中心的荷载为N、H、My,当N在承台桥横桥向无偏心时,则可以假定它是平均分布在各桩上的;当竖向力N在承台横桥向有偏心距e时,即Mx=Ne,每根桩上的竖向作用力可按公式(4-12)计算。第11页/共95页2023/3/151
8、2注:x为纵桥方向 y为横桥方向eN第12页/共95页2023/3/1513由试验研究分析得出,桩在水平外力作用下,除了桩身宽度内桩侧土受挤压外,在桩身宽度以外的一定范围内的土体都受到的一定程度的影响(空间受力),且对不同截面形状的桩,土受到的影响范围大小也不同。为了将空间受力简化为平面受力,并综合考虑桩的截面形状及多排桩桩间的相互遮蔽作用,将桩的设计宽度(直径)换算成相当实际工作条件下,矩形截面桩的宽度b1,b1称为桩的计算宽度。多排桩是指在水平外力作用平面内由一根以上桩的桩基础(如图4-28c),对单排桩作横桥向验算时也属此情况,各桩顶作用力不能直接应用上述公式计算,须应用结构力学方法另行
9、计算。(三)桩的计算宽度(三)桩的计算宽度第13页/共95页2023/3/1514根据已有的试验资料分析,现行规范认为计算宽度的换算方法可用下式表示 b1=Kf K0Kb(或d)式中b(d)与外力H作用方向相垂直平面上桩的宽度(直径);Kf形状换算系数。即在受力方向将各种不同截面形状的桩宽度,乘以Kf换算为相当于矩形截面宽度,见表4-11;K0受力换算系数。即考虑到实际上桩侧土在承受水平荷载时为空间受力问题,简化为平面受力时所给的修正系数,其值见表4-11;K 桩间的相互影响系数。当桩基有承台联结,在外力作用平面内有数根桩时,各桩间的受力将相互产生影响,其影响与桩间的净距L1的大小有关。第14
10、页/共95页2023/3/1515注意事项:1.当桩径d1m时,可不考虑相互影响系数,即取K=1。2.当桩径d1.0m)b10.9(1.5d0.5)或b11.5b0.5(m)(其余类型及截面尺寸)注:表中基础,除了指桩外,还适用于承受水平荷载的沉井、承台。第16页/共95页2023/3/1517 按照桩与土的相对刚度,将桩分为刚性桩和弹性桩,这两种桩的受力变形特性有很大不同,需要分别计算。当桩的入土深度时(其中 称为桩的变形系数,详见后述),则桩的相对刚度较大,需要按刚性桩计算。长径比较小或周围土层较松软,即桩的刚度远大于土层刚度时,受横向受力作用,桩身挠曲变形不明显,如同刚体一样围绕桩轴某一
11、点转动,如图4-31a。如果不断增大横向荷载,则可能由于桩侧土强度不够而失稳,使桩丧失承载的能力或破坏。因此,基桩的横向设计承载力可能由桩侧土的强度及稳定性决定。后面介绍的沉井基础也可看作刚性桩(构件)。(四)刚性桩与弹性桩(四)刚性桩与弹性桩第17页/共95页2023/3/1518第18页/共95页2023/3/1519当桩的入土深度h时,桩的相对刚度小,必须考虑桩的实际刚度,按弹性桩来计算。长径比较大或周围土层较坚实,即桩的相对刚度较小时,由于桩侧土有足够大的抗力,桩身发生挠曲变形,其侧向位移随着入土深度增大而逐渐减小,以至达到一定深度后,几乎不受荷载影响。形成一端嵌固的地基梁,桩的变形呈
12、图4-30b所示的波状曲线。如果不断增大横向荷载,可使桩身在较大弯矩处发生断裂或使桩发生过大的侧向位移超过了桩或结构物的容许变形值。因此,基桩的横向设计承载力将由桩身材料的抗弯强度或侧向变形条件决定。一般情况下,桥梁桩基础的桩多属弹性桩。第19页/共95页2023/3/1520三、弹性单桩、单排桩的内力和位移计算三、弹性单桩、单排桩的内力和位移计算公式推导和计算中,取图4-32所示的坐标系统,对力和位移的符号作如下规定:横向位移顺x轴正方向为正值;转角逆时针方向为正值;弯矩当左侧纤维受拉时为正值;横向力顺x轴方向为正值。第20页/共95页2023/3/1521桩顶若与地面平齐(z0),且已知桩
13、顶作用有水平荷载H0及弯矩M0,此时桩将发生弹性挠曲,桩侧土将产生横向考虑zx,如图(4-32)所示。桩的挠曲微分方程为:(一)(一)桩的挠曲微分方程及其解桩的挠曲微分方程及其解式中:E、I桩的弹性模量及截面惯性距。zx桩侧土抗力,zxCxzmzxz,C为地基系数;b1桩的计算宽度;xz桩在深度z处的横向位移(即桩的挠度)。将上式整理可得:式中:桩的变形系数,。第21页/共95页2023/3/1522第22页/共95页2023/3/1523式(4-36)为四阶线性变系数齐次常微分方程,可用幂级数展开的方法,并结合桩底的边界条件求出桩挠曲微分方程的解。理论与实测成果表明,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桩的变
14、形与受力主要发生在上部,当z4时,桩身的变形与内力很小,可以略去不计,土中应力区和塑性区的主要范围也在上部浅土层。因此,桩周土对桩的水平工作性状影响最大的是地表土和浅层土,改善浅部土层的工程性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h4的桩,桩底边界条件对桩的受力变形影响很小,各种类型的桩,摩擦桩、端承桩可统一用以下公式计算桩身在地面以下任一深度处内力及位移:第23页/共95页2023/3/1524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对桩身的每一个断面进行内力、变形验算是没有必要的,而只需要对几个控制断面进行验算,如:最大位移和桩身最大弯矩截面。式中Ax、Bx、A、B、Am、Bm、AH、BH为无量纲系数,均为h和z的函数,
15、有关手册已将其制成表格,以供查用。第24页/共95页2023/3/1525桩身最大位移出现在桩顶。如图4-34的桩,已知桩露出地面长,若桩顶点为自由端,其上作用了H及M,顶端的位移可应用叠加原理计算。设桩顶的水平位移为x1,它是由:桩在地面处的水平位移x0、地面处转角0所引起在桩顶的位移0l0、桩露出地面段作为悬臂梁桩顶在水平力H作用下产生的水平位移xH以及在M作用下产生的水平位移xm组成,即 x1=x00l0+xH+xm 因0逆时针为正,故式中用负号。(二)(二)桩顶位移的计算公桩顶位移的计算公式式桩顶转角1则由:地面处的转角0,桩顶在水平力H作用下引起的转角H及弯矩作用下所引起的转角m组成
16、即 10+H+m第25页/共95页2023/3/1526H第26页/共95页2023/3/1527 对于x0、0,可先按桩顶在地面处考虑,此时地面处荷载为M0Hl0+M及H0H,然后采用式(4-37a)及式(4-37b)求得,需注意,此时式中的无量纲系数均采用z0时的数值。xH、xm、H、m是把露出段作为下端嵌固、跨度为l0的悬臂梁计算而得。最后代入式(4-38)再经过整理归纳,便可得到如下计算桩顶水平位移为x1和桩顶转角1的表达式,其中的系数当h4可查表4-12。第27页/共95页2023/3/1528将各深度z处的Mz值求出后绘制zMz图,即可从图中求得最大弯矩及所在位置。也可用如下方法求
17、解:Qz0处的截面即为最大弯矩所在的位置。QzH0AHM0BH0式中CH及DH为与Z有关的系数,当h4.0时,从式(4-41)求得CH及DH值后,可查表4-13确定相应的z值,因为为已知,所以最大弯矩所在的位置z值即可确定。(三)桩身最大弯矩位置和最大弯矩(三)桩身最大弯矩位置和最大弯矩Mmax的确定的确定第28页/共95页2023/3/1529由式(4-37c),Mmax也可确定,见式(4-42)。式中,KmAmDHBm,KHAmBmCH,也均为z的函数,也可按表4-13查用,然后代入式(4-42)即可得到Mmax值,当h4.0时,可另查有关设计手册。第29页/共95页2023/3/1530
18、如图4-36所示为多排桩基础,它具有一个对称面的承台,且外力作用于此对称平面内。由于各桩与荷载的相对位置不尽相同,桩顶在外荷载作用下其变位就会不同,外荷载分配到桩顶上的Pi、Hi、Mi也就各异,因此,Pi、Hi、Mi的值就不能用简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一般将外力作用平面内的桩作为一平面框架,用结构位移法解出各桩顶上的作用力Pi、Hi、Mi后,即可应用单桩的计算方法来进行桩的承载力与强度验算。四、弹性多排桩基桩内力与位移计算四、弹性多排桩基桩内力与位移计算设设:当第i排桩桩顶处仅产生单位轴向位移(即bi1)时,在桩顶引起的轴向力为1;(一)单桩桩顶刚度系数(一)单桩桩顶刚度系数第30页/共95页
19、2023/3/1531第31页/共95页2023/3/1532当第i排桩桩顶处仅产生单位横轴向位移(即ai1)时,在桩顶引起的横轴向力为2;当第i排桩桩顶处仅产生单位横轴向位移(即ai1)时,在桩顶引起的弯矩为3;或当桩顶产生单位转角(即i1)时,在桩顶引起的横轴向力为3;当第i排桩桩顶处仅产生单位转角(即 i1)时,第i排桩桩顶引起的弯矩为4;第32页/共95页2023/3/15331.1的求解桩顶受轴向力而产生的轴向位移包括(图4-35):桩身材料的弹性压缩变形C及桩底处地基土的沉降K两部分。计算桩身弹性压缩变形时应考虑桩侧土摩阻力的影响。因此,桩顶受轴向力P作用下的桩身弹性压缩变形c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工程 同济大学 第二 4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