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专题训练.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专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专题训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一、单选题(共19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B.可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O)消杀新冠病毒C.植物油与水互不相溶,可以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D.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可作人类的营养物质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蒸发皿蒸发溶液时,应垫石棉网B.使用分液漏斗前无需检漏C.萃取时,分液漏斗倒转,不断振荡,并及时放气D.分液时,上层液体等下层液放出后,再继续放出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时,不能用无水乙醇代替四氯化碳B.进行如图1操作后,
2、实验现象为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C.利用如图2装置可以分离四氯化碳和水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不溶于水4.下列关于萃取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溴水中提取溴,可加入酒精作萃取剂B.萃取操作完成后,静置分液,上、下层液体均从下口放出C.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中的某物质,静置分液后,“水层”应在上层D.萃取时,所加入的溶剂应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与原溶剂、溶质相互间不反应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混合液体中C.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D.分液操
3、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6.将1mol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将得到产物依次通入浓硫酸和石灰水中,其中浓硫酸质量增加了36g,并生成了150g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有乙烷B.一定有甲烷C.一定没有甲烷D.不一定有甲烷7.1体积某气态烃和2体积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后,最多还能和6体积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由此可以断定原气态烃是(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A.乙烷B.丙炔C.丁炔D.丙烯8.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熔化Na2CO3 B.保存液溴 C.分液,先放出水层,再倒出溴的苯溶液 D.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9.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
4、药物1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 ) A.萃取B.渗析C.蒸馏D.升华10.已知苯(C6H6)通常是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1gmL1 , 沸点约为80.1要从水与苯的混合物中将苯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蒸馏B.分液C.过滤D.蒸发11.某气态烷烃是20 mL,完全燃烧时,正好消耗同温、同压下的氧气100 mL,该烷烃的化学式是( ) A.C2H6B.C3H8C.C4H10D.C5H1212.在制蒸馏水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蒸馏烧瓶中盛约 体积的自来水
5、,并放入几粒沸石B.冷水从冷凝管下口入,上口出C.冷水从冷凝管上口入,下口出D.收集蒸馏水时,应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13.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底部C.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D.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14.某有机物的蒸气完全燃烧时,需要三倍于其体积的O2 , 产生二倍于其体积的CO2 , 则该有机物可能是(体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 A.C2H6B.CH3COOHC.CH3CH2OHD.CH2OHCH2OH15.已
6、知Br2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下列有机溶剂能从溴水中萃取溴的是( ) A.酒精B.乙酸C.苯D.浓H2SO416.1mol某烃能与2molHCl完全加成,其产物最多能被8molCl2完全取代,则原烃不可能为( ) A.1,3丁二烯B.环丁二烯C.2丁炔D.1丁炔17.在少量氯水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溴化钾溶液,再加少量CCl4 , 振荡静置后( ) A.水溶液为紫色B.CCl4层呈橙色C.CCl4层呈紫红色D.水溶液为橙色18.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一种成分,所采取的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 A.对含Ca2+、Mg2+的自来水,可采用沉淀法得到蒸馏水B.水的沸点为100,酒精的沸点为
7、78.5,所以可用加热蒸馏方法,使含水的酒精变为无水酒精C.要提取碘水中的碘,可用四氯化碳萃取后,分离出下层,采用蒸馏法获得D.NaCl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所以用冷却法从热的含少量KNO3的NaCl溶液中分离得到纯净的NaCl19.下列各组物质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一个定值的是( ) A.CH4、C2H4B.C2H4、C4H8C.C2H6、C2H2D.C2H4、C2H2二、综合题(共9题)20.M是一种新型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主要制造可降解纤维、塑料和医用材料,其水解最终产物为N。燃烧9.0g的N只产生CO2和H2O,且质量分别为13.2g和5.4g,实验测得N在标准状况下的蒸气密度
8、为4.02g/L;N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的峰面积之比为1:1:1:3。(1)通过计算确定N的分子式 (2)写出N的结构简式,并写出N在催化剂条件下缩聚反应合成M的化学方程式 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1:酒精、苯、CCl4都是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之间大都能互溶;材料2:碘(I2)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材料3:溴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其溶液呈橙色在酒精、苯、CCl4、NaCl、蒸馏水五种试剂中:(1)能把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并在分液时使溴从分液漏斗下端流出的是;萃取时,液体接近无色的是层,有色层是层(2)CCl4能把碘酒中的碘萃取出来吗?为什么?22.化合物A经李比希法测得其中含
9、C 72.0%、H 6.67%,其余为氧,质谱法分析得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现代仪器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有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核磁共振仪可以测定有机物分子里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及其相对数量如乙醇(CH3CH2OH)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个峰,其面积之比为3:2:1,如图1所示,现测出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5个峰,其面积之比为1:2:2:2:3方法二:利用红外光谱仪可初步检测有机化合物中的某些基团,现测得A分子的红外光谱如图2所示已知:A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试回答下列问题:(1)A的分子式为:; (2)A的结构简式为:; (3)A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有多种,请按要求写出
10、其中两种结构简式: 分子中不含甲基的芳香酸:;含羟基且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的芳香醛: 23.有机物A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从酸牛奶中提取,纯净的A为无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为研究A的组成与结构,进行实验如表所示: 实验步骤解释或实验结论称取A9.0g,升温使其变化,测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45倍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将此9.0gA在足量纯O2中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浓硫酸、碱石灰,发现两者分别增重5.4g和13.2gA的分子式为另取A9.0g,跟足量的NaHCO3粉末反应,生成2.24LCO2(标准状况),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则生成2.24LH2(标准状况)用结构简式表示A中含有的官能团
11、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综上所述,A的结构简式为已知两分子A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六元环状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4.某实验小组欲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准备的实验用品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碘水、CCl4、蒸馏水(1)要做“萃取碘水中的碘”实验,还缺少的仪器是(2)萃取时CCl4层的颜色是,在层(填“上”或“下”)(3)已知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的多,能不能用酒精来萃取碘水中的碘(填“能”或“不能”),其理由是25.已知某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回答下列问题: (1)烃A的分子式为。下列物质与A以任意比例混合,若总物质的量一定,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变的是;若总质量一定,充分燃
12、烧消耗氧气的量不变的是(填序号)。 AC6H14 BC7H8 CC8H8 DC7H14(2)若烃A为链烃,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该分子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A的结构简式为 , 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A不能使溴水褪色,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A的结构简式为。 (3)若烃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烃A小6,且B为最简单芳香族化合物,物质B的四氯代物有种,写出B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化学方程式:。 (4)C是B的一种同系物,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6,C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则该有机物的名称为 , 被KMnO4氧化后的产物为(写结构简式)。 26.0.1mol某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13、将生成物全部通入浓硫酸中,浓硫酸增重9g,继续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沉淀50g (1)求: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若分子中只有两个甲基且属于不饱和烃,写出其结构简式 27.某含氧有机化合物可以作为无铅汽油的抗爆震剂,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0,含C的质量分数为68.2%,含H的质量分数为13.6% (1)请写出有机物分子式 (2)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该分子中有4个甲基请写出其结构简式 28.有机物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现取30gA与44.8LO2(标准状况)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生成CO2、CO和H2O(g)反应后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36g,碱石灰增重
14、44g求 (1)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2)写出该有机物可能的结构简式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共19题)1.【答案】 B 【解析】【解答】A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可以将蛋白质氧化从而杀灭细菌,故B符合题意;C植物油含有碳碳双键,会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做萃取剂,故C不符合题意;D人体内没有可以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性不能在人体内水解,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A.该过程产生了新物质 B.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 C.应该选择是四氯化碳进行萃取 D.纤维素的摄入只是为了促进大肠的蠕动,体内不存在分解纤维素的酶2.【答案】 C 【解析】【解答】A、蒸发皿可直接
15、加热,不需垫上石棉网,A不符合题意;B、分液漏斗使用前需检验是否漏液,B不符合题意;C、萃取振荡过程中,应打开旋塞放气,平衡内外压强,C符合题意;D、分液时,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蒸发皿可直接加热;B、分液漏斗使用前需检漏,防止振荡过程中液体溢出;C、萃取振荡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D、分液时,为防止液体混合,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3.【答案】 B 【解析】【解答】A.乙醇与水混溶,不能用于萃取剂,A不符合题意; B.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且碘易溶于四氯化碳,则下层呈紫色,B符合题意;C.水和四氯化碳互不相溶,且溶液分层
16、,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C不符合题意;D.碘易溶于有机溶剂,萃取剂不能溶于水,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A.乙醇不能用作萃取剂; B.CCl4的密度比水大,在下层; C.CCl4和H2O不互溶,可用分液进行分离; D.根据萃取剂的要求分析;4.【答案】 D 【解析】【解答】A.酒精与水混溶,不能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应用苯或四氯化碳,故A不符合题意; 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避免两种液体相互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C.有机溶剂的密度可能小于水,也可能大于水,可能在上层或下层,故C不符合题意;D.萃取时,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且不相溶,出现分层,则萃取
17、剂要和原溶剂互不相溶,且不能与溶质和溶剂反应即可,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萃取指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经过反复多次萃取,将绝大部分的化合物提取出来的方法。5.【答案】 D 【解析】【解答】A萃取剂的密度不一定比水大,只要符合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且萃取剂与水的密度有差别即可,A不符合题意; B蒸馏操作时,温度计用于测量馏分温度,则温度计水银球应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不符合题意;C在蒸发操作的过程中,当加热到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C不符合题
18、意;D分液操作时,为防止药品污染,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A.萃取剂要求与原溶液不互溶,不要求密度大小; B.蒸馏时,温度计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C.蒸发过程中,不能将溶液完全蒸干,防止晶体烧焦; D.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6.【答案】 B 【解析】【解答】解:将1mol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浓硫酸质量增加了36g,并生成了150g沉淀,则n(H2O)= =2mol,n(CO2)=n(CaCO3)= =1.5mol, 混合烃中平均碳原子数为: =1.5、平均H原子数为: =4,该混合烃
19、的平均分子式为:C1.5H4 , 所以混合烃中一定含有甲烷,由于甲烷中含有4个氢原子,则另一种烃也含有4个氢原子,则一定不含乙烷,故选B【分析】将1mol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浓硫酸质量增加了36g,并生成了150g沉淀,则n(H2O)= =2mol,n(CO2)=n(CaCO3)= =1.5mol,则混合的平均化学式为:C1.5H4 , 由于是混合物,则肯定含有C原子数小于1.5的烃,即一定含有甲烷,因甲烷中含有4个氢原子,则另一种烃也含有4个氢原子,以此进行解答7.【答案】 C 【解析】【解答】1体积某气态烃和与2体积氯气发生加成反应,说明分子中含2个双键或1个CC生成的1体积
20、该卤代烷能和6体积氯气发生取代反应,说明1个卤代烷中含有6个H原子,即气态烃分子中还含有6个H原子,选项中只有丁炔符合,故选:C【分析】1体积某气态烃和与2体积氯气发生加成反应,说明分子中含2个双键或1个CC生成的1体积该卤代烷能和6体积氯气发生取代反应,说明1个卤代烷中含有6个H原子,即气态烃分子中还含有6个H原子8.【答案】 C 【解析】【解答】A瓷坩埚中含有二氧化硅,高温下熔融碳酸钠与二氧化硅反应,不能用瓷坩埚熔化碳酸钠,可选用铁坩埚,故A不符合题意; B液溴能够腐蚀橡胶,不能用橡皮塞,故B不符合题意;C苯的密度小于水,混合液分层后有机层在上层,用该装置分液时,先放出下层的水层,然后再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精品资料 新高考化学精品专题 高中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学案 高考化学新题型 高考化学冲刺 高中化学试卷 高考化学解题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