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三阅读褶皱岩层地质图和编绘图切地质剖面图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习三阅读褶皱岩层地质图和编绘图切地质剖面图课件.ppt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二、内容说明(一)阅读褶皱岩层地形地质图的步骤、方法和内容 首先阅读地形地质图的图名、比例尺及图例,熟悉区内的地层、层序和地层接触关系;然后,根据地形等高线或水系、分水岭和标高点,概略地了解区内地形特征和起伏状况,再了解区内地层总的延展方向、新老地层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地形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褶曲构造的形态、组合型式和形成时代。第1页/共15页 3)3)确定轴面产状 根据两翼产状来确定。如果两翼倾向相反、倾角相等,则轴面直立;如果倾角不等,则轴面的倾向与较缓的一翼相同,且轴面倾角大于它的倾角。4)4)确定枢纽产状 根据两翼产状来确定。如果两翼走向线平行,枢纽水平。如果两翼走向线向同一方向
2、收敛闭合,则枢纽倾伏或扬起。如果地面平坦或在小比例尺地质图上,褶曲核部沿轴迹延伸方向宽窄变化比较明显,反映枢纽在空间呈波状起伏。第2页/共15页 5)5)分析转折端形态 在地面比较平坦或比例尺比较小的地质图上,倾伏褶曲转折端形态反映了横剖面上褶曲转折端形态。当枢纽倾伏角大于45450 0时,地质图上转折端的曲率小于横剖面上转折端的曲率,当枢纽倾伏角小于45450 0时;则前者大于后者,当枢纽倾伏角等于45450 0时,则两者相同。6 6)确定褶曲形态类型 根据两翼岩层、轴面和枢纽产状,既能概略地确定出褶曲的形态类型。第3页/共15页 7)7)确定轴迹 (若地面近水平)直立水平褶曲;轴迹为两翼地
3、质界线的平分线 直立倾伏褶曲、倾竖褶曲;轴迹为两翼每个岩(地)层地质露头线转折端最大弯曲点(枢纽点)的连线。斜歪水平褶曲;轴迹与两翼地质界线平行,且靠近倾角大的一侧。斜歪倾伏褶曲、斜卧褶曲;两翼每个岩(地)层地质露头线转折端最大弯曲点(枢纽点)的连线不是其轴迹。需用其它方法确定,(如剖面)平卧褶曲;与水平地面无交线。第4页/共15页 8 8)描述褶曲形态的内容 褶曲名称(地名加褶曲形态类型)展布的范围和地理位置 褶曲轴迹延伸的方向和长度 组成褶曲核部和两翼的地层及其产状的变化 褶曲轴面和枢纽的产状及其变化 褶曲转折端的形态特征 褶曲的地貌特征以及褶曲与其它构造的关系等。第5页/共15页 2 2
4、分析褶曲组合型式(建立在分析单个褶曲形态基础上)根据褶曲轴的长度和排列特征、褶曲翼间角大小及褶曲转折端形态,确定褶曲的组合型式。如平行褶皱、分枝状褶皱,斜列式褶皱,隔档式和隔槽式褶皱、复背斜和复向斜等。3 3确定褶皱形成时代 根据区域性地层不整合接触关系确定褶皱形成时代。褶皱形成于不整合面以下最新地层时代之后,不整合面以上最老地层时代之前。第6页/共15页(二)编绘褶皱岩层图切地质剖面图 1选择图切地质剖面线 1 1)方向 垂直于主要褶曲轴迹 2 2)位置 切过主要褶曲及最多的地层 在地质图上画出地质剖面线以后,应沿线在所切过的褶曲核部用用“”、“”符号标出背斜轴迹或向斜轴迹,待画好剖面图后再
5、擦掉。2 2 选择比例尺 横、竖比例尺必须一致。否则,不仅歪曲了地形起伏形态,而且还会歪曲褶曲构造形态和地层厚度。第7页/共15页 3 3 绘制基线、图框、地形线 (同前)4 4 标绘地质界线点 在剖面图地形线上标出各个地层分界点,并按地层倾角或视倾角画一小段地层分界线。并在其上方分别用“”、“”符号表明背斜和向斜,待剖面图画好后再擦掉。5 5 编连地层界线 1 1)先核部 后两翼 参考褶皱的平面形态 2 2)保持两翼厚度基本相同 有时需适当调整下部产状3)地层厚度 有时需参照该地层在地质图上的最小露头宽度第8页/共15页第9页/共15页6整饰图件标明图名、比例尺、图向、地名、图例和责任表 三、实习作业1 11 1作业资料 葫芦岭地区地形地质图,区内为褶皱构造,志留系的厚度为150150m m,下伏奥陶系的厚度不详。2 2阅读葫芦岭地区地形地质图 1)1)自选色谱进行着色。2)2)分析区内主要褶曲构造的形态特征、类型,确定形成的相对时代。第10页/共15页 3)3)选择一个褶曲,按描述褶曲形态的内容要求进行文字描述。3 3编绘葫芦岭地区图切地质剖面图 在葫芦岭地区地形地质图上自选一条横向图切地质剖面线,绘制一幅横向图切地质剖面图。第11页/共15页第12页/共15页第13页/共15页第14页/共15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5页/共15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