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阅读答案及赏析.pdf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阅读答案及赏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阅读答案及赏析.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阅读答案及赏析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注释】1.丑奴儿:四十四字,平韵。2.博山: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 过博山。3.少年:指年轻的时候。4.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5.层楼:高楼。6.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强:勉强地,硬要。7.识尽:尝够,深深懂得。”尽“字有概括、包含着作者诸多复杂感受;使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作了一大转折的表达效果。8.欲说还休:想要说还是没有说。9.道:说。10.却道天凉好个秋: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2、。意谓言不由衷地顾左右而言他。一:问题及答案。(1)“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两句中的“愁”的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分)(2)分析下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效果。(分)参考答案:(1)本词的上下片里的“愁”的含义是不尽相同的。“强说”的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说的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分)(2)下片“欲说还休”用了反复。渲染了“有苦无处诉”的气氛,加强了艺术效果,使读者深刻体会到,作者为国事忧愁,极端痛苦,悲愤愁苦溢于言表。(分)二:问题及答案(1)这首词运用了 的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 字。(2)作者在“识尽愁滋味”后为什么反倒“欲说还休”?(3)作者为什么在“欲说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丑奴儿书博 山道 阅读 答案 赏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