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6章.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微观经济学(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6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6章.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4 第 6 章 一、名词解释 答案略 二、选择题 三、问答题 1.答:该题练习的是一种要素变动是该种要素最佳投入量的确定。均衡条件为:VMP=PL 根据题意 PL=0,根据下图当 MRP=PL=0 时,L=L*2.答:从不同考察的角度出发,厂商的利润极大化的条件可以表述为 MC=MR,也可以表述为 MFC=VMP,这两者都可以保证厂商利润极大化目标。如果厂商把产量作为选择变量,将总收益、总成本进而总利润视为产量的函数,那么实现最大利润的条件是,厂商把产出量调整到一定数量,使得这一产出量下的最后一个单位的产品所提供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边际收益 MR),恰好等于增加这是最后一个单位产品引起的总成
2、本的增加量(边际收入 MC),即 MC=MR,即厂商利润极大化。如果厂商把投入的生产要素作为选择变量,将总收益、总成本进而总利润视为投入要素的函数,假如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那么实现最大限度利润的条件就可以表述MFC=VMP,也就是厂商把雇用的劳动投入量调整到一定的数量,使得这一雇用劳动总量下1 C 2 D 3 B 4 A 5 C 6 A 7 D 8 B 9 A 10 C 11 B 12 A L*L PL MFC 生产要素 L 的最佳投入量的确定 0LP VMP 15 的最后一个单位劳动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边际产品价值 VMP),恰好等于增加这最后一个单位劳动雇用量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边
3、际要素成本 MFC)。理由是假如 VMPMFC,这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投入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超过其带来的成本的增加量,因此厂商可获得利润,从而增加劳动投入可使总利润有所增加;反之,假如VMPMFC,这意味着最后增加雇用的那个单位劳动反而是造成损失,从而导致总利润较前减少。所以,如果厂商把投入要素如雇用的劳动量作为选择变量,实现利润极大化的条件便是他雇用的劳动量的 VMP=MFC。3.答: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
4、一种要素的投入量。两者的相同点主要表现在:两者都具有递减的规律;两者的前提条件一样,分别需要效用水平和产量水平的不变;两者都是曲线的斜率值。两者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MRS 的基于效用论的基础上,所研究的对象是两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与消费者的效用问题。MRS 所依据的是无差异曲线,其目的是为了分析消费者均衡问题;MRTS 是基于生产理论的基础上,所研究的对象是两种要素(资本和劳动)的投入量与生产的产品数量总是所依据的是等产量曲线,其目的是为了分析生产者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问题。递减的原因不同。4.答: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函数和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改变成本,等成本线会发生平行移动;如果企业改变产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观经济学 第二 习题 参考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