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资料课件.pptx
《宋明理学资料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明理学资料课件.ppt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课探究:本课探究:探究一:三教合一探究一:三教合一 1 1、从汉武帝以后到隋唐期间,、从汉武帝以后到隋唐期间,儒学的发展情况儒学的发展情况 2 2、理学产生的背景理学产生的背景(历史因素、现实因素)(历史因素、现实因素)探究二: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探究二: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影响的主要内容、影响探究三:探究三:对宋明理学的评价对宋明理学的评价(进步性、局限性)(进步性、局限性)第1页/共35页一、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与困境一、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与困境隋朝:隋朝:“三教合一三教合一”,以儒学为主,吸收佛道的理,以儒学为主,吸收佛道的理论论 唐朝:三教并行,
2、唐朝:三教并行,即即尊道、礼佛、崇儒尊道、礼佛、崇儒(1)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家交融(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传播,儒学新发展。1.发展概况:2、发展特点:(1)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2)儒学吸收佛、道思想精华而发展(3)儒、佛、道相互影响和融合第2页/共35页三教图(明丁云鹏)图中的三教是:_、_、_儒 佛 道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第3页/共35页探究:你能不能从西游记中找到“三教合一”的痕迹?西天取经本身就是佛教故事。孙悟空却是道教出身,七十二变就是向菩提祖师学的。孙悟空遇到困难就
3、向各路神灵救援,这里面既有佛教的观音菩萨,又有道教的太上老君。在取经路上伸张正义的浩然之气,唐僧舍生取义的儒家思想。“孙悟空本领再大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既体现了佛法无边又存在着一定的等级观念。第4页/共35页 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社会动荡不安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传播儒学本身的缺陷第5页/共35页 白马寺 龙门石窟东汉时期,明帝遣使西域拜求佛法,为铭记佛教传入之功,修建了白马寺。与孤零零的白马相比,北魏时期的龙门石窟的气魄已大不相同,历经几百年营建,石窟佛像达到十万多尊。气势恢弘的龙门石窟可以说是魏晋时期佛教盛行的写照和缩影。佛教传入和佛教盛行第6页/共35页道教在民间传播道教在
4、民间传播福建泉州老君岩道教圣地武当山在外来佛教传入的同时,在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也在东汉时期形成。东汉末年,神仙方士之说、阴阳五行之学与道家学说的某些部分杂揉起来,形成了道教。第7页/共35页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 儒学本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样论证要么是“不备”,要么是“不明”。第8页/共35页1、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2)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1)“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3)儒学复兴运动的兴起(社会动荡不安;受到道、佛教的冲击;儒学本身的缺陷)二、理学的兴起和发展(4)宋代优越的学术环境 (经济科技文化、
5、重文轻武政策)第9页/共35页2、“理学”的概念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道、佛儒(根本)(目的)第10页/共35页3、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第11页/共35页派别派别人物人物主要观点主要观点影响影响地位地位程颢程颢程颐程颐朱熹朱熹宇宙观宇宙观宇宙观宇宙观方法论方法论方法论方法论伦理观伦理观伦理观伦理观陆九渊陆九渊王守仁王守仁宇宙观宇宙观宇宙观宇宙观方法论方法论方法论方法论伦理观伦理观伦理观伦理观程朱理学陆王心学4、两大流派的主要观点第12页/共35页阅读下列材料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
6、容:学的主要内容:材料1: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理学的宇宙观:“理”是宇宙的本原。其实质是超越万物,永恒存在的,先有理后有物。“三纲五常”就是“理”的表现。理学的宇宙观是什么?第13页/共35页 阅读下列材料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理学的主要内容:材料2:“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理学的道德观是什么?天理即“三纲五常”.应存天理,灭人欲.要想体悟到天地之理,就要
7、除去人的私欲 第14页/共35页阅读下列材料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学的主要内容:材料2: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怎么才能通达“理”?格物致知理学的方法论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第15页/共35页阅读材料,探讨心学思想材料一 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陆九渊)材料三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宋明理学 资料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