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文言基础梳理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登泰山记》文言基础梳理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泰山记》文言基础梳理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登泰山记文言基础梳理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04登泰山记 总分值100分时间45分钟【文言基础梳理】一、选择题。(45分,每题3分)1.对以下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亭东自足下皆云漫漫:弥漫 B.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烛:照 C.是日观道中石刻是:判断动词 D.其远古刻尽漫失漫:磨灭 2.以下加点的文言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劝学劝:鼓励鹫马十驾驾:驾车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气圣人无常师常:平常、普通 击空明兮溯流光空明:空阔明亮醐酒临江醯酒:斟酒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将:表假设洗盏更酌更:再 而皆假设偻偻:佝偻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罅:罅隙
2、 A.B.C.D.3.以下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泰山之阳,汶水西流B.其阴,济水东流 C.道皆砌石为磴D.明烛天南 4.以下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稍见云中白假设樗藉数十立者,山也D.或曰,此东海也 5.以下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是()(3分)A.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8.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祠,置田以养族之贫者。公在时已加太子太保,其薨以乾隆三十三年 八月,年七十一。(选自惜抱轩文集,有删改)【注】乘舆:古代天子乘坐的车子,此处代指皇帝。舛乏;错乱
3、缺少。25.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公益困然/于其间/厉志气勤学问/遍知天下利病/人情风俗/遂蓄为巨才矣。B.公益困/然于其间厉志气/勤学问/遍知天下/利病人情风俗/遂蓄为巨才矣。C.公益困/然于其间厉志气/勤学问/遍知天下利病/人情风俗/遂蓄为巨才矣。D.公益困然/于其间厉志气/勤学问/遍知天下利病/人情风俗/遂蓄为巨才矣。26.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主事:官名,属于封建品级制度中较小的底层办事官吏。B.菽水:豆与水。指所食唯豆和水,形容生活清苦。后常以“菽 水”指长辈对晚辈的抚养。C.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
4、“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 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D.直隶:中国旧省名,特指今河北省。所谓“直隶”地区,在 封建时代往往特指天子脚下的心腹之地。27.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方观承的祖父方登峰和父亲方式济都被流放至黑龙江。每年 方观承兄弟二人都要往来长城内外,探视亲人,异常艰辛。B.方观承后来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在直隶居住长达二十年,期 间,只有在西部有战事时,为筹军饷,曾在陕甘总督府暂住过半年。C.永定河流向不定,难以治理。方观承查看地形,看准时机,或疏导,或阻断,他治河的方法得到了皇帝的认同和赞许。D.方观承一生勤于学习,著作等身。乾隆年间曾被
5、推举参加博 学鸿词科的考试,但因平郡王监考,为了避嫌就没有参加。2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乘舆岁有临幸,所过备置刍粮,公处此皆储藏精密。(2)公执不易,诏令九卿讯狱,乃知公所定之当,上益以公贤。29.方恪敏在用人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试根据文本内容简要概 括。(3分)C.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D.月出于东山之上 6.以下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纵一苇之所如 C.须臾成五采D.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7.以下句子不是判断句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B.中谷绕泰山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C.稍见去中白假
6、设搏痛数十立者,山也 D.是日,观道中石刻 8.以下句中划横线词语,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B.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C.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D.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9.对以下句中省略成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山多石,(山)少土 B.石苍黑色,(石)多平方,(石)少圜 C.(山)少杂树,(山)多松 D.(山)生石罅,(树)皆平顶 10.以下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B.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C.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D.稍见云中白假设樗藉数十立者,
7、山也。11.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自京师乘风雪自:自己 B.穿泰山西北谷穿:穿过 C.余始循以入循:顺着 D.磴几不可登几:几乎 12.以下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 B.道少半,越中岭 C.古时登山,循东谷人,道有天门 D.是日观道中石刻 13.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对的一组是()(3分)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在)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世皆谓之天门云(助词,无实义)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蜡烛)而半山居雾假设带然(停留)稍见云中白假设樗播数十立者(稍微)A.B.C.D.14.以下句子中加
8、点词语的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B.而半山居雾假设带然 C.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D.石苍黑色,多平方 15.以下对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 联系。号,又称别号、表号。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 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尊敬。B.古代城墙有内外之分,里边的一道为“城”,外边的一道为“郭”。登泰山记“望晚日照城郭”一句中,“城郭指城市。C.在古代,人们常用晦,望、既望、朔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 日。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晦,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 一天叫
9、朔。如姚鼐登泰山记中的“戊申晦”,说明作者观看日出 是在月初那一天。D.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 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如“徘 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文本综合阅读】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5分)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 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 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 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
10、三 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 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 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 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徒如画,而半山居雾假设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 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假设持藉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 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 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假设偻。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 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登泰山记 泰山 文言 基础 梳理 检测 语文试题 答案 统编 版高三总 复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