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十套DEMO.pdf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十套DEMO.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十套DEMO.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05-062bu 中药炮制学试题(一)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 中药炮制的理论依据是 ()A 现代科学理论 B 中医基础理论 C 中医中药理论 D 辩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2 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 ()A 五十二病方 B 雷公炮炙论 C 炮炙大法 D 修事指南 3 为使矿物药质脆易碎,便于调剂和制剂,多采用 ()A 炒法 B 炙法 C 煅法 D 提净法 4 须挖去毛的药物是 ()A 枇杷叶 B 金樱子 C 骨碎补 D 鹿茸 5 一般炮制品的含水量,宜控制在 ()A 3%6%B 15%C 7%13%D 25%以下 6 炒后产生止血作用的是 ()A 荆芥 B 地榆 C 槟榔 D
2、白茅根 7 麸炒时,每 100 公斤药物用麸 ()A 5 公斤 B 2025 公斤 C 30 公斤 D 1015 公斤 8 制何首乌常用的辅料是 ()A 生姜汁 B 甘草汁 C 黑豆汁 D 炼蜜 9 山茱萸的炮制方法是 ()A 酒蒸法 B 清蒸法 C 水蒸法 D 醋蒸法 10 清上焦实热,宜选用 ()A 大黄 B 醋大黄 C 熟大黄 D 酒大黄 二 配伍选择题 (每题 1 分,共 10 分)A 极薄片 B 薄片 C 厚片 D 段 E 丝 1 白芍宜切 (薄片)2 大黄宜切 (厚片)3 麻黄宜切 (段)4 陈皮宜切 (丝)5 黄柏宜切 (丝)A 清热,凉血,止血,生津 B 养阴清热,凉血生津 C
3、 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D 凉血止血 E 补血止血 6 地黄 (B)7 熟地 (C)8 鲜地黄 (A)9 生地炭 (D)10 熟地炭 (E)三 多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10 分)1 山楂的炮制规格有 ()A 山楂 B 炒山楂 C 焦山楂 D 山楂炭 E 麸炒山楂 2 炒焦是将药物炒至:()A 表面焦黄色 B 表面焦褐色 C 内部颜色加深 D 内部焦褐色 E 有焦香气味 3 马钱子的炮制目的是:()A 降低毒性 B 缓和药性 C 质地变脆,宜于粉碎 D 矫嗅矫味 E 便于除去绒毛 4 下列哪些炮制过程直接影响临床疗效:()A 净制 B 切制 C 原药材质量 D 辅料炮制 E 加热炮制 5
4、有效成分为苷类的中药,常采用哪些方法炮制以杀酶保苷:()A 炒黄 B 蒸法 C 煮法 D 煅法 E 燀法 四 名词解释 (每题 3 分,共 15 分)1 炮制:指与火有关和一些更广泛的加工处理药物的方法 2 复制法:净选后的药物加入一种或数种辅料,按规定操作程序,反复炮制的方法。3 炙法:净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物内部的炮制方法。4 饮片:凡是直接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中成药生产用的所有药物,统称为饮片。5 辅料:是指中药炮制过程中除主药以外加入的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质 五 填空题 (每空 0。5 分,共 10 分)1 清炒法分为:炒黄 炒炭 炒焦。2 炮制品
5、的质量要求包括:净度 片型和破碎度 色泽 气味 水分 灰分 浸出物 有效成分 有毒成分 有害物质 卫生学检查 包装检查。3 净制时,去毛的方法有:刷除 砂烫 筛选 风选 挑选 等。六 简答题:(每题 7 分,共 35 分)1 简述炮制对性味的影响?性味既中药的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之一。通过炮制1可以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如姜制栀子,可降其苦寒之性。2可增强药物的性味,如胆汁制黄连,可增黄连的苦寒之性。3可改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用途。如生地制成熟地后,其性由甘寒转为甘温。2 举例说明砂炒的操作方法?如砂烫马钱子。将砂置热锅内,用武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时,投入大小一致的马钱子,不断翻动,至棕褐色,鼓起
6、,内部红褐色,并起小泡时,取出,筛去砂子,放凉即可。3 加固体辅料炒法与煨法有何异同?同为加固体辅料,操作方法也基本相似,加辅料方式 辅料量 受热程度 受热时间 相异:加辅料 先加,冒烟时投药 小 高 短 煨法 同加 大 低 长 4 简述白矾的操作工艺,操作时应注意什么?采用明煅法操作。取净白矾,敲成小块,置煅锅内,武火加热至熔化,继续煅至膨胀松泡呈白色蜂窝状固体,完全干燥,停火,放凉后取出,研粉。操作时应注意,一次煅透,中间不得停火,不可搅拌。5 简述蜜炙的注意事项?1宜用炼蜜,且不宜过多过老。2蜜不够加开水稀释时,宜控制水量为炼蜜的 1/31/2。3炙时宜文火,时间长一些,尽量将水分除去。
7、4炙后须凉后密闭贮存,置阴凉处。七 问答题:(10 分)试论黄芩的炮制方法和炮制原理?黄芩中所含黄芩苷和汉黄芩苷,若处理不当,其中所含酶可时其水解变绿,从而影响疗效,因而黄芩宜用蒸法或煮法对其进行炮制,软化,切片,以达到杀酶保苷的作用,根据临床需要黄芩尚有酒炙和炒炭等品种。中药炮制学试题(二)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 中药炮制研究的内容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 ().A 经验总结 B 统一炮制方法 C 质量标准的制定 D 炮制原理探讨 2 雷公炮炙十七法是哪部炮制专著中首次提到 ()A 雷公炮炙论 B 炮炙大法 C 修事指南 D 本草蒙荃 3 炮制种子类药材多采用 ()A 炙
8、法 B 炒法 C 煅法 D 煮法 4 麻黄的加工方法是:()A 碾捣 B 揉搓 C 青黛拌衣 D 制绒 5 发酵的最佳温度是:()A 1318 B1825 C 3037 D 2027 6 炒后产生焦香气味,增强健脾消食作用的是:()A 酸枣仁 B 麦芽 C 栀子 D 槟榔 7 酒炙时,一般每 100 公斤药物用黄酒:()A 1020 公斤 B 25 公斤 C 2530 公斤 D 510 公斤 8 苍术麸炒后缓和燥性是由于除去了过量的 ()A 苷类 B 生物碱 C 挥发油 D 有机酸 9 宜用扣锅煅法炮制的是 ()A 乳香 B 血余 C 蒲黄 D 干姜 10 淫羊藿用羊脂油炙的目的是 ()A 增
9、强祛风湿作用 B 增强温肾助阳作用 C 缓和药性 D 减少副作用 二 配伍选择题 (每题 1 分,共 10 分)A 麸炒 B 米炒 C 炒黄 D 炒炭 E 砂炒 1 酸枣仁应 (C 炒黄)2 荆芥应 (D 炒炭)3 斑蝥应 (B 米炒)4 马钱子应 (E 砂炒)5 仓术应 (A 麸炒)A 易于除去非药用部位 B 矫嗅矫味 C 降低毒性 D 消除副作用 E 利于保存有效成分 6 莱菔子炒后 (D 消除副作用)7 槐米炒后 (E 利于保存有效成分)8 马钱子砂炒 (C 降低毒性)9 鳖甲砂炒醋谇 (B 矫嗅矫味 )10 骨碎补砂炒 (A 易于除去非药用部位)三 多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10
10、 分)1 常规检查水处理软化程度的方法有 ()A 弯曲法 B 刀劈法 C 指掐法 D 手捏法 E 穿刺法 2 蜜炙法多用于炮制哪类药物 ()A 利水渗湿药 B 止咳平喘药 C 辛温解表药 D 补脾益气药 E 辛凉解表药 3 砂炒的目的是 ()A 增强疗效 B 便于调剂制剂 C 降低毒性 D 便于洁净 E矫嗅矫味 4 常用盐炙的药物有 ()A 知母 B 麻黄 C 黄柏 D 杜仲 E 车前子 5 半夏的炮制规格有 ()A 生半夏 B 清半夏 C 姜半夏 D 法半夏 E 半夏曲 四 名词解释 (每题 3 分,共 15 分)1 炮:指用火来加工处理药物的技术。2 净度:中药炮制品的纯净程度,可以用炮制
11、品含杂质和非药用部位的限度来表示。3 炒法:将净或切制后的药物,筛去灰屑,大小分档,置炒制容器内,加辅料或不加辅料,用不同火力加热,并不断翻动或转动使之达到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4 酒炙法:净切制后的药物与定量黄酒拌炒的方法。5 发芽法:将净选后的新鲜成熟的果实或种子,在一定的温度或湿度条件下,促使萌发幼芽的方法。五 填空题 (每空 0。5 分,共 10 分)1 制霜法可分为 去油制霜 渗析制霜 升华制霜 。2 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 净制 水泡漂 水飞 加热 加辅料处理 去油制霜等。3 中药饮片工业的管理主要包括目标管理 人材管理 工艺管理 质量管理 设备管理。4 药材切制前,常用的水处理方法有
12、淋法 淘洗法 泡法 漂法 润法等。六 简答题:(每题 7 分,共 35 分)1 净制是如何影响临床疗效的?净制时除掉杂质和非药用部位,这样可使临床用药剂量准确。再者净制时对某些作用不同的部位加以分离,从而也保证了临床的疗效。2 炒炭为什么要存“性”?指药物在炒炭时只能使其部分炭化,更不能灰化,未炭化部分仍应保存药物的固有气味。花叶草等类药材炒炭后仍可清晰辨别药物原形。3 举例说明酒炙的操作方法?如酒炙当归,先取当归片,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4 炙法和加辅料炒法有何异同?两者在操作方法上基本相似,相异之处为:辅料 操作方式 温度 时
13、间 加辅料炒 固体辅料 拌炒 高 短 炙法 液体辅料 闷润后炒 低 长 5 简述王不留行的操作工艺,操作时应主意什么?采取清炒法中之炒黄法进行炮制,具体为取净王不留行,投入已用中火烧热的锅内,讯速拌炒至大部分爆花既可。操作时注意翻炒不要过快,否则影响其爆花率和爆花程度。七论述题:(10 分)川乌的炮制方法和降毒机理?答:川乌采取煮法进行炮制,具体为取净川乌,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沸 46 小时,或蒸 68 小时,至取个大和实心者切开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切厚片,干燥。其炮制机理为,川乌中所含双酯型生物碱为其毒性成分,因其遇水,加热易被水解或分解,使极毒的双酯型乌头
14、碱 C8 位上的乙酰基水解(或分解),失去一分子醋酸,得到相应的苯甲酰单酯型生物碱类,再进一步水解得到氨基醇类乌头原碱,其毒性已大大降低,从而起到了炮制降毒的功效。P 中药炮制学试题 (三)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 中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是 ()A 春秋战国至宋代 B 金元明时期 C 清代 D 现代 2 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 雷公炮炙论 成书于 ()A 刘宋时代 B 金元时期 C 明代 D 清代 3 药物炒黄多用 ()A 中火 B 文火 C 武火 D 先文火后武火 4 心于肉作用不同,须分别入药的是 ()A 远志 B 巴戟天 C 莲子 D 麻黄 5 一般药物的干燥温度为 (
15、)A 不超过 80 B 不超过 50 C 100 D 60 6 炒后利于保存有效成分的是 ()A 牵牛子 B 槐花 C 决明子 D 苍耳子 7 醋炙法中,米醋的常用量为 ()A 10%15%B10%20%C 40%50%D 20%30%8 山楂炮制可缓和刺激性的原因是 ()A 挥发油含量降低 B 有机酸含量降低 C 油脂含量增高 D 有机酸含量增高 9 宜用土炒法炮制的药物是 ()A 苍术 B 党参 C 白术 D 枳壳 10 可缓和苦寒之性,增强止呕作用的是 ()A 酒黄连 B 姜黄连 C 吴萸制黄连 D 醋黄连 二 配伍选择题 (每题 1 分,共 10 分)A 麸炒 B 土炒 C 砂炒 D
16、蛤粉炒 E 滑石粉炒 1 苍术应 (A 麸炒)2 阿胶应 (D 蛤粉炒)3 当归应 (B 土炒)4 穿山甲应 (C 砂炒)5 水蛭应 (E 滑石粉炒)A 大黄 B 酒大黄 C 熟大黄 D 大黄炭 E 清宁片 6 清上焦实热宜选用 (B 酒大黄)7 泻下作用峻烈的是 (A 大黄)8 泻下作用极微并有止血作用的是 (D 大黄炭)9 年老体弱便秘者宜选用 (E 清宁片)10 活血祛瘀宜选用 (C 熟大黄)三 多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10 分)1 我国历史上三部炮制专著是 .A 雷公炮炙论 B 本草纲目 C 炮炙大法 D 修事指南 E 本草蒙荃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包括 ()四气五味 升降浮沉 毒
17、性 归经 临床疗效 清除杂质的方法包括 ()挑选 筛选 风选 水选 少泡多润 加辅料炒法的主要目的是 ()降低毒性 增强疗效 杀酶保苷 矫嗅矫味 缓和药性 黄连酒炙的炮制作用是 ()引药上行 增强活血止痛作用 善清头目之火 D 缓和寒性 E 增强活血通络作用 四 名词解释 (每题 3 分,共 15 分)1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和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2 风化:某些含结晶水的矿物药,经风吹日晒或过分干燥而逐渐失去结晶水成为粉末的现象。3 蜜炙法:净或切制后药,加定量炼蜜拌炒的方法 4 扣锅煅法:药物在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
18、 5 煨法:药物用湿面或湿纸包裹,置于加热的滑石粉中,或将药物直接置于加热的麦麸中,或将药物铺摊吸油纸上,层层隔纸加热,以除去部分油质的方法。五 填空题 (每空 0。5 分,共 10 分)1 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是探讨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制定饮片质量标准。2 炙法可分为酒炙 醋炙 姜炙 盐炙 蜜炙 油炙等。3 炮制分类中,传统三类法为火制 水制 水火共制。现代三类分类法为净制 切制 炮炙。4 煅法可分为明煅法 煅淬法 扣锅煅法。5 发酵的适宜温度为 3037,相对湿度为 70%80%。六 简答题:(每题 7 分,共 35 分)1 白术有哪些炮制规格,各采取了什么炮制方法?有白术,土炒白术和
19、麸炒白术三种炮制品,各采用了净制,土炒法和麸炒法的炮制方法。2 酒炙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应注意,(1)酒闷润时,应加盖。(2)酒量不够时,可加适量水稀释。(3)炒制时宜用文火,勤翻,色加深即可。3 简述盐炙知母的炮制工艺和炮制作用?采取先炒药后加盐水的炮制方法,具体为取净知母片,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变色,喷淋盐水,炒干,晾凉。作用为经盐炙后可引药下行,专于入肾,增强滋阴降火的作用,善清虚热 4 简述切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切制时(1)水处理不当,可使一些有效成分流失。(2)切片厚薄不当,煎煮时难求气味共得。(3)切制后,干燥方法和温度时间掌握不好,易造成成分损失。这些均将影响到临床的疗效。
20、5 简述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一般有净制,水泡漂,水飞,加热,加辅料处理,去油制霜等方法。七 论述题:(10 分)述马钱子的炮制工艺和炮制原理?马钱子:净制,去杂质和灰屑。制马钱子(1)砂烫法,砂置热锅中,武火炒至灵活状态时,投入大小一致的马钱子,翻炒至棕褐色,鼓起,内部红褐色,并起小泡时,取出筛去砂子放凉。(2)油炸,取麻油适量置锅内加热至 230左右。投入马钱子,炸至老黄色,沥去油,用时研粉。马钱子粉,制马钱子粉测土的宁含量后,加适量淀粉使含量符合规定。原理:马钱子中所含土的宁和马钱子碱有毒性,经加热炮制后,可使其转化为毒性较小的异土的宁和异马钱子碱和氮氧化合物,从而达到了炮制减毒的目的。0
21、5-062 中药炮制学试题 (四)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 雷公炮炙十七法是由谁规纳总结的 ()A 李时珍 B 陈嘉谟 C 缪希雍 D 雷敩 2 炮制后可改变药性,扩大药物用途的是 ()A 胆南星 B 制南星 C 法半夏 D 姜半夏 3 巴豆油即是有毒成分,又是有效成分,巴豆霜中其含量要求在 ()A 8%10%B 12%15%C 18%20%D 22%25%4 蛤粉炒法适用的药物是 ()A 动物类药材 B 树脂类药材 C 胶类药材 D 矿物类药材 5 宜用中火炒黄的是 ()A 槟榔 B 苍耳子 C 芥子 D 莱菔子 6 宜切薄片的药物是 ()A 白芍 B 麻黄 C 大黄
22、 D 黄芪 7 要求炒爆花的是 ()A 麦芽 B 王不留行 C 芥子 D 决明子 8 土炒时,灶心土用量一般为每 100 公斤药物用 ()A 510 公斤 B 1520 公斤 C 1015 公斤 D 2530 公斤 9 鳖甲醋制的目的是 ()A 增强入肝消积的作用 B 增强活血祛瘀作用 C 引药入肝经 D 增强活血止痛作用 10 用甘草,生石灰炮制的药物是 ()A 姜半夏 B 法半夏 C 清半夏 D 生半夏 二 配伍选择题 (每题 1 分,共 10 分)(每题仅有一个答案,每个答案可被选一次或一次以上,也可以不被选用)A 中火 B 文火 C 武火 D 先文火后武火 E 先武火后文火 1 药物炒
23、黄多用 (B 文火)2 药物炒炭多用 (C 武火)3 苍耳子炒黄多用 (A 中火)4 槐花炒炭多用 (A 中火)5 荆芥炒炭多用 (C 武火)A 长于活血化瘀 B 善于消食化积 C 长于消食止泻 D 具有止血止泻的功效 E 善于凉血止血 6 栀子炭 (E 善于凉血止血)7 山楂 (A 长于活血化瘀)8 炒山楂 (B 善于消食化积)9 焦山楂 (C 长于消食止泻)10 山楂炭 (D 具有止血止泻的功效)三 多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10 分)1 蜜马兜铃的炮制目的是 ()A 缓和药性 B 增强疗效 C 矫嗅矫味 D 减少副作用 E 降低毒性 2 马钱子炮制的最佳条件是 ()A 230240
24、 B 210220 C 加热 34 分钟 D 加热 56 分钟 E 加热 12 分钟 3 下列药物中既可炒炭又可煅炭的是 ()A 血余炭 B 干漆 C 丝瓜络 D 蒲黄 E 棕榈 4 用醋炙法炮制的药物一般具有 ()A 清热凉血 B 疏肝解郁 C 散瘀止痛 D 软坚散结 E 攻下逐水 5 制淡豆豉的辅料是 ()A 苍耳 B 辣蓼 C 青蒿 D 生姜 E 桑叶 四 名词解释 (每题 3 分,共 15 分)1 气调养护:通过降氧充氮或降氧充二氧化碳来防微生物生长的方法。2 筛选:据药与杂质的体积大小不同,选用不同规格的筛和萝,以筛去药物中的砂石杂质的方法。3 潮解:某些盐类固体药物容易吸收潮湿空气
25、中的水分,使其表面慢慢溶化成液体状态。4 相反为制: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包括药物)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 5 醋炙法:净或切制后的药物与定量醋拌炒的方法。五 填空题 (每空 0。5 分,共 10 分)1 炮制对药形的影响包括对性味 归经 升降浮沉 毒性等的影响。2 传统制药的具体方法为制其形 制其性 制其味 制其质。3 五类分类法为修制 火制 水制 水火共制 其他制法。4 传统贮藏保管方法主要包括通风 晾晒 吸湿 密封 对抗。5 发芽温度一般以 1825 为宜,浸渍后含水量控制在 42%45%为宜。六 简答题:(每题 7 分,共 35 分)1 简述炮制发展各时期的特点?炮制发展大致经历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 炮制 试题 答案 DEMO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