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昆明的雨》课堂实录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第17课《昆明的雨》课堂实录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昆明的雨》课堂实录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昆明的雨课堂实录环节一 诗歌导入,激兴趣师:课前出示四首描写雨的诗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师: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这些诗歌写的都是哪一种自然景物,各自赋予了这一景物怎样的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生1:从春夜喜雨中,我读出了雨的及时、滋润万物的特点,读出了作者对春雨的到来的惊喜、赞美和喜爱之情。生2:从渔歌子中,我读出了雨的细密、美好的特点,以及作者被美景陶醉而流连忘返的心境。生3:从夜雨寄北中
2、,我读出了秋雨绵绵不绝的特点,读出了作者伤感、思乡和怀亲之情。生4:从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我读出了狂风暴雨的猛烈,读出了作者的那份爱国情怀。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其实不仅仅是古代的诗人,现代作家朱自清在春中也有对雨的描述,大家一起回想一下,同学们一起来背一下:从“雨是最寻常的”一直到“全笼着一层薄烟”作者将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春雨细密,轻盈、闪闪发亮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同样是雨,在不同的文人笔下因为不同的人生体验,也赋予了雨不同的灵性,今天让我们走进汪曾祺笔下的昆明的雨,去感受一下作者赋予了昆明的雨以怎样的灵性。请学生找出文章中直接描写昆明的雨的
3、句子,边读边思考昆明的雨有怎样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要写昆明的雨呢?环节二 背景透视,品情感师:出示作家汪曾祺的创作背景,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妻子施松卿。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汪曾祺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晚年汪曾祺的诗文书画中,也随处可见他对故人、故土、故事的魂牵梦绕的怀念之情。环节解读:这一环节加入背景介绍,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写昆明的雨,其实是对那段昆明生活的留恋和怀念,但是作者不仅仅将笔墨停留在描写昆明的雨上,还写了与昆明的雨季有关的景、
4、物、人和事来抒发这一情感,这就应了“山之精神写不出,以彩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这句话的内涵。在理解了这一层之后,学生的思维就会打开,从而获取良好的感知去品读语言。环节三:整体感知,梳内容师: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追随他的记忆,看看在作者的笔下写了昆明雨季中哪些景、物、人和事?(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用圈点勾画和跳读的方法快速的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生:仙人掌、菌子、杨梅和买杨梅的苗族女孩、缅桂花和卖缅桂花的房东和养女、酒店的木香花和在莲花池边小酒店和朋友小酌避雨的情景。环节四:研读探讨,品语言师:同学们概括的很完整,用作者的话来说:“我总喜欢把散文写得平淡一些、自然一点、家常一点,
5、但平淡不等于无味像白开水一样,而是淡而有味。”如何能让语言做到淡而有味呢?这些景、物、人和事是如何体现作者的情感的呢?下面同学们可以自由选取喜爱的镜头或者画面品读,小组之间合作探讨,之后各组交流后进行补充。出示品读语言的格式我选择的语句是_这句话最有味道在于_(学生自读课文,完成圈画并在相应语句旁做好批注,教师巡视并就各个小组做相关指导。)环节解读:通过品读语言去体会作者的情感这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难点。这一环节也是学生结合以往所学的知识调动自己的情感储备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作为老师应当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不能用老师的分析去代替学生的分析,自由选取喜爱的镜头或者画面引导学生去品读,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
6、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畅所欲言,教师只需要适时对孩子的赏析进行启发和点评,真正实现了一种师生对话的平等的交流。下面是各个小组课堂赏析的语言实录的成果展示整理如下:版块一 昆明的雨季的仙人掌生1:作者首先从给朋友的一幅画谈起,谈到了仙人掌,悬空倒挂,虽说仙人掌是沙漠植物,抗旱的能力很强,但是离开根的仙人掌尚能开花,“尚能”一词体现出了生命力的顽强,仙人掌“多”,而且“极其肥大”这些词语体现出了雨的滋润。生2:家门上用悬挂仙人掌来辟邪,我能够感受出昆明的人们对于祈福辟邪的一种美好祝愿。生3:还有悬挂的样子,用“扎”“穿”“挂”等词,我体会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作者还细致的观察到
7、了有些人家用仙人掌来代替篱笆,防止猪和羊啃吃。师启发: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学会细致的观察生活,也运用到我们的作文写作中来。版块二 昆明的雨季的菌子生1:通过比喻写出干巴菌外形的难看,这与后文入口后味道的鲜美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写出作者对干巴菌美味的惊叹与喜爱。师启发:如果将撕成蟹腿肉的粗细的细丝改成撕成芹菜粗的细丝,好不好?为什么不好?撕成蟹腿肉的粗细的细丝不仅有形状的相像而且也有和螃蟹的味道的较量,如果改成撕成芹菜粗的细丝,只有形状而没有了形象的味道。就会感觉少了什么。这就是语言的魅力。生2: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格调”一词原指“艺术品格或风格”,这
8、里指炒熟后青头菌的诱人色泽(鲜香口味)。这个词用在这里就把普通的东西也写得高雅有品味了。师启发:这个地方的用词让我们联想到杨绛在老王的一句话,“老王送的冰比前任大一倍”。“前任”一词是大词小用,“前任”往往指的是官职较大的人,这样写更能体现出语言的诙谐幽默。师补充:其实本文不仅仅是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的巧妙,让语言变得有味道,标点符号的运用也很有特点,比如:“这种东西也能吃?!这东西怎这么好吃?!一个“?”后加“!”要是老师想在这两句话前各添一个感叹词表达作者的情感,同学们会加什么语气词呢?生:(咦)带有鄙夷的语气,这种东西也能吃?!(哇/啊/呀)这东西这么好吃?!加入语气词后全班一起齐读。环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