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1786.pdf
《心理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178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1786.pdf(2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专业 word 可编辑 .第一章 习题详解 一、概念题 1.心理学 答: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随着认知论的兴起,心理学定义又改为“研究行为与心理的科学”。心理学家研究行为的目的是探究心理现象的本性、规律、机制和事实。研究方法有描述研究、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三类:描述研究的目的是对心理与行为进行翔实的描述,包含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两种具体方法;相关研究即了解问题中有关事件间相关程度的方法,包含调查法和测验法;实验研究是为了检验某个假设,在实验前拟订实验程序,在实验中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察因变量以探讨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生理学家冯特在
2、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现代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正式脱离哲学范畴,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之后,由于学者们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的理解不同,出现了不同心理学学派:构造主义、机能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2.心理过程 答:在心理学上,通常把认知、情绪和意志视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认知、情绪和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认知过程是指个人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心智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当人认识周围世界的时候,他总是以某种态度来对待它们的,内心会产生一种特殊的体验。或兴奋或沉醉,或愉悦或沮丧,还有人们通常所说的喜、怒、哀、惧,以及
3、美感、理智感、自豪感、自卑感等,产生这些心理现象的历程称为情绪过程。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某种情绪体验,而且能在自己的活动中有目的、有 .专业 word 可编辑 .计划地改造世界。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的目的,按计划不断地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过程。3.认知过程 答: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是指个人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心智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始于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通常是同时发生的,因而合称为感知。感知过的经验能贮存在头脑中,必要时借助于记忆将有关信息提取出来,这叫记忆。人们了解世界的知识不是
4、仅仅由感知觉提供的,还能通过对象征、顿悟、问题解决、复杂规则的运用等心智活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要借助于思维和想象活动。语言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都是一些使人获得知识的心理过程,因此统称为认知过程。4.情绪过程 答:情绪情感过程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当人认识周围世界的时候,他总是以某种态度来对待它们的,内心会产生一种特殊的体验。或兴奋或沉醉,或愉悦或沮丧,还有人们通常所说的喜、怒、哀、惧,以及美感、理智感、自豪感、自卑感等,产生这些心理现象的历程称为情绪过程(emotional process)。人产生
5、情绪时一般都具有动机的特性,而动机倾向的增强因素往往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因此也可以把这两种心理事件合在一起称为动机情绪过程。5.意志过程 答:意志过程(willed process)指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的目的,按计划不断地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过程有三个互相联系的基本特征:目的性、克服困难和随意运动。其中目的是意志行动的前提,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核心,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意志过程包括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联系而统一的阶段。采 .专业 word 可编辑 .取决定阶段包括动机的斗争、目的的确定、行动方式的选择以及行动计划的制定等部分,是意志行动的开始阶段。执行决定阶
6、段是意志行动的关键,需作出更大的意志努力,需要人的智力因素和体力因素的积极参与,要求排除各种障碍。意志过程与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密切联系、相互影响。6.心理状态 答:心理状态(mental state)指人们的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会出现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人的认知、情绪和意志等心理活动都可能出现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灵感状态、迟疑状态或刻板状态;认知过程中的聚精会神状态和注意涣散状态、情绪过程中的心境状态和激情状态、意志过程中的信心状态和犹豫不决状态等,都属于心理状态。通常,心理状态是人在一定时间内各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心理状态是心理过程的相对稳定状态,其持续时间可
7、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它既不像心理过程那样动态、变化,也不同于心理特征那样持久、稳定。7.心理特征 答:心理特征(mental characteristics)是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例如,有的人观察敏锐、精确,有的人观察粗枝大叶;有的人记得快、记得牢,有的人记得慢、忘得快;有的人思维灵活,有的人思维迟钝;有的人情绪稳定、内向,有的人情绪易波动、外向;有的人意志果断,坚忍不拔,有的人优柔寡断,朝三暮四等等。在个人的知、情、意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即为这个人的心理特征或个性心理特征。而个人的多种心理特征有机整合所显示出来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行为,在心理
8、学上称为人格。8.行为 答:行为(behavior)是一个包含动作、活动、应答、反应、运动、过程、操作等含 .专业 word 可编辑 .义很广的术语,指有机体的任何可测量的反应。心理学研究的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观察到的行为和反应,如吃饭、穿衣、写字、看电视、走路等,称为外显行为;另一类是内隐行为,如知觉、注意、思想、观念、想象等。行为与心理是密切联系的:引起行为的刺激通常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而起作用的。每个人都有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对每个人自身来说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结果,同样的刺激在不同的人身上的行为反应并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对同样的刺激,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行为反应也不相同。
9、所以说,人的心理现象是由一定的刺激引起的,心理支配着行为而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9.变量 答:变量(variable)是指在量上或质上可以有变异的因素或特征。它包括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和反应变量三种:刺激变量是指能够引起机体反应的刺激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具有多种形式:自然性刺激和社会性刺激;具体性刺激和抽象性刺激;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机体变量是指个体自身的特征。个体包含两类特征:物种特征和个体特征。反应变量是指刺激引起在行为上发生变化的反应种类和特征。人的行为反应可分为言语行为反应和动作行为反应。反应变量是极其多样化的,包括反应速度上的差异;反应正确性上的差异;反应难度上的差异以及反应次数和强度上的
10、差异等。10.刺激变量 答:刺激变量(stimulus variables)是指能够引起机体反应的刺激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具有多种形式:自然性刺激和社会性刺激,前者如声、光、电、温度、气味等刺激,后者如由言语、表情和动作所代表的社会意义(如蔑视、关怀、期待、命令等);具体性刺激和抽象性刺激,前者如具体的人、事、物及其变化,后者如文字、符号、讯号等;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前者来自机体外部环境,后者来自机体内部的变化,如内分泌激素的变化、使用药物对机体的影响以及头脑中浮现出来的思想、观念、欲望等。.专业 word 可编辑 .11.机体变量 答:机体变量(organismic variables)是指个
11、体自身的特征。个体包含两类特征:物种特征和个体特征。一个物种的所有个体都具有一定的、共同的形态特征和遗传上的性状综合,在生理上和行为上也都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例如,同样的刺激,一只猴和一条狗的行为反应有很大差异,但是如果是几只猴或几条狗各自相比较,其行为反应则很相似。这是物种差异之故。同一物种中个体之间也有差异,这种差异称为个体差异,如人们在性别、年龄、学历、经历、健康状况、智力水平、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和自我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这些个体特征有些是生理上的,有些是心理上的;有些是比较持久的,有些是经常变动的。12.反应变量 答:反应变量(response variables)是指刺激引起在行
12、为上发生变化的反应种类和特征。人的行为反应可分为言语行为反应和动作行为反应。反应变量是极其多样化的,我们可以从下列几方面来分析。反应速度上的差异,如人们完成一项作业所需的时间,或一定时间里完成作业数量上的不同等。反应正确性上的差异,如计算的正误次数、击中靶的次数或离中心的距离的不同等。反应难度上的差异,即对不同难度的作业(如记忆广度、智力量表)人们所能达到的水平的不同,以及反应次数和强度上的差异等。13.自然观察法 答:自然观察法(naturalistic observation method)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作系统的描述记录的研究方法。自然观察法会遇到的困难有:如果试图在自然
13、状态下观察人(或任何其他有机体)的行为,就必须确保被观察者没有觉察到研究者在观察他。如果被观察者知道自己正在被观察,其行为就会有显著的不同。可能会产生观察者偏差。观察者偏差是指观察者自己的动机、期望和先前经验等因素妨碍了观察的客观性。.专业 word 可编辑 .消除观察者偏差的有效方法是:要求观察者在不知晓研究假设的情况下对行为进行观察,或者让几位观察者同时进行工作,然后采用经几个观察者共同证实的结果。在观察时想要观察到的心理与行为未必会发生。因此,使用自然观察法研究心理与行为,需要有耐心和机遇。14.调查法 答:调查法(survey method)是以提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或某些问
14、题回答自己的想法的研究方法。调查法可分为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两种方式:问卷调查也称问卷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设计出问题表格让被调查者自行填写以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向许多人同时收集同类型资料的优点;其缺点是发出去的调查表难以全部收回,只能得到被调查者对问题的相对完整的答案。访问调查也称晤谈法,是一种以面对面的方式向被调查者提出问题进行调查的方法。晤谈法有如下优点:灵活性强、回答率高、遗漏率少、参照非言语行为;主要缺点是:收集较多对象的资料时间长、费用高;研究者必须训练有素,才能掌握晤谈法;容易导致晤谈者偏差。15.个案法 答:个案法(case study)是收集单个被试各方面
15、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通常收集的资料包括个人的生活史、家庭关系、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等特点的资料。根据需要,也常对被试做智力和人格测验,从熟悉被试的亲近者那里了解情况,或从被试的书信、日记、自传或他人为被试写的资料(如传记、病历)进行采集和分析。用此种方法的研究,不同于用同一种方法或对许多被试的调查所收集到的资料经由统计分析得出一般性倾向的研究。但个案研究可能会产生误导,因为个案可能是非典型的。个案法所收集到的资料往往缺乏可靠性,其研究结果也可能只适合于个别情况。因此,个案法通常用于提出理论假说,要进一步检验这个理论假设,则有赖于其他方法。.专业 word 可编辑 .16.相关法 答:相
16、关法(correlation method)是一种探索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与紧密程度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揭示的问题是两个以至更多变量是否以某种方式一起出现或一起变化。分正相关和负相关两种。相关程度的统计量称相关系数,用 r 表示。r 的分布为-1.00+1.00,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的强度越大。最小相关程度为0,表示变量之间毫无关系。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能搜集到有关领域的大量资料,并能用来研究实验法不能研究的问题;主要缺点是只能表明变量之间的关系,但不能确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在分析相关系数的大小和方向时,要考虑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并与实验法、观察法等其他方法所得的资料相对照。
17、17.相关系数 答:相关系数是相关程度度量指标。x 与 y两列变量的线性相关系数通常用表示,定义为)()(),(yVarxVaryxCovp,其绝对值总在 0 1之间。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程度愈大,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愈接近于 1,反之亦然。当变量 x和 y满足线性关系式cbyax时,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为 1。当 x 与 y 的变化为同一方向时,相关系数为正,反之为负。样本已知时,常用皮尔逊相关系数 r 来估计 x 与 y 的相关系数。通常所说相关系数,若无特别说明,即指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18.伪相关 答:伪相关(spurious correlation)亦称“假相关”,指相关法研究中,两个变量之间
18、表面上的高度相关并不表示二者间的共变关系,而是由这两个变量之外的第三个变量所致的现象。某种情况下,两个变量间的相关亦可能是由其中一个变量导致一个第三变量的变化,而第三变量又导致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此第三变量即称“中介变量”,由中介变量引起的相关称“中介变量相关”。.专业 word 可编辑 .19.实验法 答: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操纵自变量的变化,以揭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由实验者操纵变化的变量称为自变量或实验变量,由自变量而引起的某种特定反应称为因变量。实验要求在控制的条件下进行,以排除自变量以外一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变
19、量。具体操作是实验者系统地控制无关变量和操纵自变量,客观地观测因变量,然后考察因变量受自变量影响的情况。该方法根据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又称自然实验法);根据对变量的控制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真实验法和准实验法。主要特点是能较好地控制研究中的无关变量或额外变量。20.自变量 答:自变量亦称“刺激变量”,是指实验设计中实验者确定的作为实验条件的因素或条件。由实验者安排为不同的水平(或处理)。这种安排必须在因素可能的变化范围内合理设定,且满足预先考虑的统计分析的需要。可操纵的非随机变量,即其取值可按要求设定。一般在心理与教育实验中,只考察自变量(实验因素)的有限个不同的“值”(即
20、有限个水平或处理)。在心理学实验研究中,与因变量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因果关系,即自变量为因,因变量为果;预测关系,即自变量为预测的依据,因变量为预测的行为。自变量有连续变量和类别变量之分。若实验者操作的是连续变量,则是函数型实验;若实验者操纵的是类别变量,则是因素型实验。21.因变量 答: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亦称“反应变量”,是指心理学实验中,实验者要观察或记录的自变量变化的现象和结果。检验被实验者操纵的自变量效果的实验指标。理想状态下,其大小受制于自变量或实验因素,实际实验中还受到非实验因素(如额外变 .专业 word 可编辑 .量)、预想不到的偶然因素的影响。在心
21、理学实验中,其度量指标:反应的正确性;反应的速度,如反应时间;反应的难度;反应的次数;反应的强度,如皮肤电的电阻变化大小。22.控制组 答:控制组(control group)亦称“对照组”,是指不受实验处理的被试组。设置控制组是一种控制无关变量效果的平衡法。在心理学实验中,与实验组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只对实验组进行实验变量的处理,以考察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是否出现差异。如果两组差异显著,则是实验变量造成的。这样,通过实验组与控制组结果的比较,就可准确地得出实验处理的效果。23.实验组 答:实验组(experimental group)又译“实验群体”,是指实验研究中专门接受实验处理
22、的一组被试。与未接受实验处理的控制组进行比较,检验两组之间的差异。在实验前,实验组和控制组应是同质的,实验开始后两组同时涉及的无关变量的效果是相等的,两组经历的时间等条件也相等。这样,两组之间的差异就可归结为实验处理的效果。如,在一年级随机选择两个班进行教学实验,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组。另一个班作为控制组。在实验组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待一学期结束后同时对两个班进行测验。这样,两班之间学习成绩的差异就可视为采用新教法实验处理的结果。24.操作性定义 答:操作性定义(operationaldefinition)是以可观察、可测量的操作给一个概念下的定义。把要研究的概念与可观测的事件相联系,这是确保一项
23、研究成果能否公开接受检验的基础。在进行心理学研究设计时起码要注意以下四个要点:要弄清楚研究课题中的关键概念是否具有操作性定义,以及该操作性定义是否具有良好的可重验性,而不采用文义 .专业 word 可编辑 .性定义;研究课题中的概念可以由一个单一行为事件或任务来定义,但要科学地研究它则需要由一组操作来定义;心理学研究中的大多数要研究的概念都是用与之有间接联系的操作来定义的,还有一些概念则是用与其他可观测的概念相联系来定义的;科学研究中概念的定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对其观测的不断积累、丰富而与时俱进的。25.现场实验 答:现场实验(field experiment),即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对实验
24、条件作适当控制所进行的实验。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主动控制或变化某一条件,以考察被试在自然情景中特定的心理现象。现场实验的优点是研究的问题来自生活实际,具有直接的实践意义;避免了观察法等待考察现象出现需时过长或难以分辨结果的多因性等缺点;也排除了实验室实验中因人为的实验环境或紧张气氛而影响被试心理表现等缺点。其结果虽不及在实验室中采用各种精密仪器、设备所作的记录精确,但兼具观察与实验室实验的优点,在心理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二、问答题 1.试对个体心理现象进行分析。答:在个人的心理生活中,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是密切联系着的。它们构成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1)心理过程 在心理学上,通常把
25、认知、情绪和意志视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认知、情绪和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认知过程是指个人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心智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当人认识周围世界的时候,他总是以某种态度来对待它们的,内心会产生一种特殊 .专业 word 可编辑 .的体验。或兴奋或沉醉,或愉悦或沮丧,还有人们通常所说的喜、怒、哀、惧,以及美感、理智感、自豪感、自卑感等,产生这些心理现象的历程称为情绪过程。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某种情绪体验,而且能在自己的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的目的,按计划不断地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过程。(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 导论 课后 习题 答案 178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