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中医学本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中医学本科).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学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 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3.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火为土之母 D.金为木之所胜 4.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脏腑 5.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 D.肺主治节 6.脾统血的含义是()A.脾有推
2、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 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 7.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A.心阳 B.肺气 C.脾气 D.肾阳 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A.脉 B.筋 C.髓 D.骨 9.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10.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A.阴盛慎用寒药 B.阳虚慎用寒药 C.冬季慎用寒药 D.假寒慎用寒药 11.能产生天癸的物质是()A.水谷精微 B.肾精 C.冲任气血 D.命门之火 12.五行中土的特性是()A.生发、柔和 B.阳热
3、、上炎 C.长养、化育 D.清静、收杀 13.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A.肝的疏泄作用 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C.膀胱的气化作用 D.肾的气化作用 14.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A.气滞 B.气逆 C.气不降 D.气脱 15.分布于面颊部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阳小肠经 16.湿邪致病往往缠绵难愈,是由于()A.湿为阴邪 B.湿性重浊 C.湿性粘滞 D.湿性趋下 17.痰、饮、水、湿同源而异流,其中最清稀的是()A.痰 B.饮 C.水 D.湿 18.对津液不具有直接固摄作用的是()A.肝 B.肺 C.脾 D.肾 19.孙络是指()A.十
4、五别络 B.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 C.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 D.十二皮部的络脉 20.由于暑性升散,故致病可见()A.易伤人体上部及肌表 B.易生风动血 C.易耗气伤津 D.易为阳热症状 21.能调节十二经气血,主生殖功能的经脉是()A.督脉 B.带脉 C.任脉 D.冲脉 22.心悸不安,精神涣散,多由下列何种因素引起?()A.喜伤心 B.怒伤肝 C.思伤脾 D.悲伤肺 23.形成阴疽流注的病因多为()A.暑邪 B.热邪 C.痰饮 D.瘀血 24.脾病面色黄,见何种脉时为逆()A.浮脉 B.洪脉 C.弦脉 D.缓脉 25.肺的生理特性是()A.喜润恶燥 B.不耐寒热 C.体阴用阳 D.喜燥恶湿 二
5、、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1.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是 。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3.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以 为主宰,为中心的整体;同时认为人和 以及 有密切联系,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4.人身之“三宝”中,精为 ,气为 ,神为 。三、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7 分)1.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概括。()2.中医认识治疗疾病,着眼于辨证而不辨病。()3.个人社会地位的改变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也属于整体观念的范畴。()4.中医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首先着眼于整体。()5.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6.秦医医和提出了“六气病源说”。()7 人身之“三宝”即精、气、神。()四
6、、名词术语解(每题 2 分,共 10 分)1.中医学 2.整体观念 3 因人制宜 4.辨证论治 5.同病异治 五、简答题(每题 7 分,共 14 分)1.何谓中医学理论体系?其特征是什么?2.简述辨证的具体内容。六、论述题(9 分)病、症、证的含义有何不同?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中医基础理论(专科)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D 4.A 5.B 6.C 7.D 8.B 9.D 10.C 11.B 12.C 13.D 14.B 15.D 16.C 17.C 18.A 19.C 20.C 21.D 22.A 23.C 24.C 25.B 二、填空题 1.脉经 2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3.
7、心 五脏 自然界 社会环境 4.基础 动力 主宰 三、判断题 1.2.3.4.5.6.7.四名词解释 1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 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 学知识体系。2.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整体观念又叫统一整体观,即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 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3.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叫“因人 制宜”。4.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
8、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论治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 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5.指同一疾病,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亦异。五简答题 1答:含义: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 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其特征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 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 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2.答:辨病因,即利用病因理论分析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推导出
9、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得出以病因命名的证候,为针对病因治疗提供依据。辨病位,即确定病证所在的部位。辨病性,即确定疾病的虚实寒热之性。疾病是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奋起抗邪而引起邪 正相搏的结果。辨病势:即辨明疾病的发展变化趋势及转归。六论述题 答: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 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病理过程。证: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 病理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 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 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等(称症状),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如舌苔、脉象 等(称体征)。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病是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在疾病的过程中又有不 同的阶段,而证揭示了某一阶段的病理本质,证又由症组成,症是疾病的现象,是内在脏腑 病变表现于外的征象。由于证比症更全面、更深刻,比病更具体,所以中医既辨病,更重视 辨证论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