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文言基础梳理检测(二)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基础梳理检测(二)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齐桓、晋文之事》文言基础梳理检测(二)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齐桓、晋文之事文言基础梳理检测(二)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07齐桓、晋文之事(二)总分值100分时间45分钟【文言基础梳理】一、选择题。(45分,每题3分)1.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摄乎大国之间乎:语气词 吾与点也与:赞成B.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方:方法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比:到C.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爱:喜欢 王假设隐其无罪而就死地隐:痛惜,哀怜D.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形:表现 抑为采色缺乏视于目与抑:还是.以下各组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组是(3分)A.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吾属今为之虏矣!B.居那么曰:“不吾知也!”不然,籍何以至
2、此?C.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夫子之谓也。D.无伤也,是乃仁术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2.以下句子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译文】保护民众,称王于天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B.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译文】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C.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 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 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 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缺乏以事父母,俯缺乏以 畜
3、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 礼义哉?王欲行之,那么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 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 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 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 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大王亶父居邠,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帛而不受,事之以犬马而不 受,事之以珠玉而不受,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大王亶父曰:“与 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吾不忍也子皆勉居矣为吾臣 与为狄人臣奚以异且吾闻之不以所用养害所养”因杖策而去之。民相 连而从之,遂
4、成国于岐山之下。夫大王亶父,可望能尊生矣。能尊生 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者!庄子.让王篇25.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吾不忍也/子皆 勉居矣/为吾臣与为狄人/臣奚以异且吾闻之/不以所用养害所养 B.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吾不忍也/子皆勉 居矣/为吾/臣与为狄人/臣奚以异/且吾闻之/不以所用养害所养 C.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吾不忍也/子皆勉 居矣/为吾臣与为狄人臣奚以异/且吾闻之/不以所用养害所养 D.与人之兄
5、/居而杀其弟/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吾不忍也/子皆勉居矣/为吾臣与为狄人臣奚以异/且吾闻之/不以所用养害所养 26.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或句子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百亩之田”:相传周代实行井田制,一家可分得耕田一百亩。A.“庠序”:“庠”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序”周代学校名称。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B.“孝悌”:善事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儒家视“孝悌”为“仁”的根本。C.“不以所用养害所养”句中的“所用养”,是与“所养”对言 的。“所养”指土地;“所用养”指人,即当地民众。27.以下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孟子在谈话中首先
6、从“养”“教”两个方面概述了“仁政”的 基本内容,这二者的关系是在施“教”的基础上有“养二 B.为了说服齐宣王,孟子在谈话中提出了从田宅桑畜直到礼义 庠序的王道仁政模式。C.庄子.让王篇从更深层上表达了道家出世无为的哲学思想,其中有消极的人生思想,我们要辩证扬弃。D.庄子.让王篇恰当使用了排比手法,增强了语势,使内容 更明确,说理也更具说服力。2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 民而可为也。(2)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 惑者!29.结合所节选的两段文字,请你谈谈孟子对“称王”、庄子对“待民”各持什
7、么态度?(3分)【译文】百姓都认为大王喜爱羊(而舍不得用牛),而我确实知 道您是于心不忍。D.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莪,因其固然。【译文】依照牛体的自然结构,击入大的缝隙,引刀进入(骨节 间)的空处,(这样做是)因为牛有着它本来的样子啊。4.以下选项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鼓瑟希刑于寡妻 B.抑为采色放辟邪侈C.害然向然盖亦反其本矣 D.是罔民也善刀而藏之.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依乎天理 B.不推恩无以保妻子C.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馍D.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5.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例:百姓之不见保 A.夫晋,何厌之有沛
8、公安在.然那么一羽之不举未之有也 C.唯命是从“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D.吾属今为之虏矣假设属皆且为所虏 7.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孟子善于诱导、善于论 辩的一组是(3分)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无以,那么王乎?然那么废衅钟与?不识有诸?是心足以王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A.B.C.D.以下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3分)A.臣未之闻也B.莫之能御也C.孔子云:何陋之有?D.臣闻之胡敞曰 8.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假设无罪而就死地就:走向 9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恶:怎么、哪里C.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爱:爱惜 D.不识有诸识:知
9、道10.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我虽不敏,请尝试之不敏:愚钝B.俯缺乏以畜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 C.申之以孝悌之义孝悌:孝敬父母D.是故明君制民之产是故:因此,所以 11.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项是(3 分)A.德何如,那么可以王矣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明足以察秋毫之末D.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假设无罪而就死地就:走向B.挟太山以超北海超:超过 C.度,然后知长短度:衡量长短D.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恒:守道不变 13.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是名词用作动词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五亩之
10、宅,树之以桑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D.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14.以下各项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不敏:不聪明,不通达B.俯缺乏以畜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 C.申之以孝悌之义 孝悌:孝敬父母,尊敬兄长D.是故明君制民之产是故:就是这个缘故 15.以下选项中,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衅钟是周朝的一种礼仪。在古代,钟被视为一种神器,新铸 成的钟要用牛羊的鲜血予以祭祀。B.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 不负戴于道路矣。”庠序,即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C.“四书”,宋代朱
11、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合称“四书二 D.孟子,春秋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 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 子并称“孔孟二后人尊称他为“亚圣”。【文本综合阅读】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T9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 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 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 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齐桓、晋文之事 齐桓 文言 基础 梳理 检测 语文试题 答案 统编 版高三总 复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