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AB 0110-2021 基于可复用紫外光固化材料的微纳结构转印技术要求.docx
《T_CAB 0110-2021 基于可复用紫外光固化材料的微纳结构转印技术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_CAB 0110-2021 基于可复用紫外光固化材料的微纳结构转印技术要求.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T/CAB01102021目次前言.引言.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3.1母版.13.2单张模版.13.3卷状模版.13.4微纳结构材料.23.5紫外光固化模压.24原辅材料要求.24.1紫外光固化信息层涂料.24.2化学处理聚酯(PET)薄膜.24.3单张模版版材.24.4镀膜材料.34.5镀层保护涂料.35工艺控制要求.35.1生产工艺.35.2卷状模版制作控制.35.3转印过程控制.36质量要求.47检验方法.57.1原辅材料检验.57.2工艺控制检验.67.3成品检验.8附录A(资料性)微纳结构材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图.9IT/CAB0110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GB/
2、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上海顺灏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本文件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顺灏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智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宜美特全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天臣微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中丰田光电科技(珠海)有限公司、苏州印象镭射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劲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美浓世纪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华工图像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广东鑫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市涪陵太极印务有限公司、厦门市为纳光电有限公司、绍兴虎彩激光
3、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中柔凹印技术服务(北京)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洋洋、袁晨、刘治生、朱先义、李春阳、庄孝磊、高芸、胡文喜、胡祖元、吕伟、李静、王可、鲁琴、钟雪春、陈玉、叶志成、李慧敏、丁雪佳、张云、张保平。IIT/CAB01102021引言微纳结构是指人为设计的、具有微米或纳米尺度特征尺寸、按照特定方式排布的功能结构。其中菲涅尔透镜结构就是一种微结构光学结构,是由像厚透镜弯曲或反射光的小平面所组成的微纳结构。它们可以被聚焦或散开光线。菲涅尔透镜有线状的,也有圆形的。前者镜面集中在一条轴上,看上去像一个圆柱;后者看上去则像一个圆球。而将菲涅尔透镜引入包装中,可以显示包装所在的区
4、域,如果您站在商店的某个区域,有人在您和包装之间走动,包装将看起来在均匀地运动,这将抓住您的视角,把您带到包装世界之中。但菲涅尔透镜具有特殊的深沟槽纹路,使得生产具有菲涅尔透镜包装纸产品的过程十分复杂,通常情况下使用紫外光(ultraviolet)固化技术来实现,它是指在高能量的紫外光的照射下,由体系中的光引发剂吸收紫外光产生自由基,引发光敏树脂(预聚物)和活性稀释剂分子发生连锁聚合反应,使得液相体系在瞬间进行聚合、交联和固化的过程。众所周知,光引发剂具有低迁移性,使用紫外光固化技术的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残留的光引发剂会逐渐迁移至产品表面,形成安全隐患。出于国家环保的客观要求以及降低成本的市场
5、主观需要,生产可重复利用的、更加环保、无迁移性的菲涅尔透镜转移纸产品是目前包装印刷行业的主要目标和方向,但无迁移性菲涅尔透镜转移纸的制作还没有可行的技术标准。因此,用一种可重复转印的无迁移性微结构产品通用技术标准来提升和规范该产品的相关行业,实现绿色环保的目标是本团体标准制定的目的和初衷。本文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到本文件5工艺控制和6质量要求与一种局部菲涅尔透镜镭射转移纸,ZL201821675407.4;一种防伪环保转移纸,ZL201721519019.2;一种环保定位转移纸,ZL201721519290.6;一种定位镭射软模版用光固化涂料及制备方法,ZL20161
6、0259372.5等相关的专利的使用。(注:“一种防伪环保转移纸及其制作工艺”“一种环保定位转移纸及其制作工艺”也包含在本文所涉及并使用的专利中,在撰写本文时已进入实审期。)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承诺,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获得:专利持有人:上海顺灏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智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普陀区真陈路200号/河北省邯郸市冀南新区林坛工业园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
7、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IIIT/CAB01102021基于可复用紫外光固化材料的微纳结构转印技术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含有微纳结构的卷状模版的制作技术要求及基于卷状模版的微纳结构材料的转印生产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环保型微纳结构材料的生产及应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51.12002纸和纸板尺寸及偏斜度的测定GB/T451.22002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GB/T451.32
8、002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GB/T92861998色漆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13217.42020液体油墨粘度检验方法GB/T169582008包装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GB/T20975.252008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5部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母版masterboard包含微纳结构图文信息并用于复制第二代版材的原始版材。3.2单张模版sheettemplate复制母版所得到的单张第二代版材。3.3卷状模版rolltemplate1项目要求外观卷筒端面平整,透明性好,无褶皱、爆筋、凹陷、明显彩虹印、油污、晶点等缺陷幅宽允差/mm标称值(0,+2)使用面表面张力/
9、(mN/m)48厚度允差/m标称值2.0纵向拉伸强度/MPa200热收缩率/(%)纵向3.0,横向1.0项目要求外观透明无杂质黏度(涂-4杯)/s452涂层与PET薄膜化学处理面之附着力/级1涂层表面张力/(mN/m)38T/CAB01102021周期性复制单张模板形成的卷状薄膜第三代版材。3.4微纳结构材料micronanostructurematerials转印了微纳结构图文信息的材料。3.5紫外光固化模压UVembossing聚酯薄膜化学处理面涂覆涂料后,与具有微纳结构信息的单张模版压合,经紫外光固化,形成完整微纳结构的涂层并保留在薄膜上的过程。4原辅材料要求4.1紫外光固化信息层涂料紫
10、外光固化信息层涂料应符合表1要求。表1紫外光固化信息层涂料技术要求4.2化学处理聚酯(PET)薄膜化学处理聚酯(PET)薄膜应符合表2要求。表2化学处理聚酯(PET)薄膜技术要求4.3单张模版版材单张模版应符合表3要求。2项目要求外观正反面不应有透孔点和明显毛刺,图文信息清晰完整,无划伤,无脏迹。黑点、亮点(每版面)应符合下述要求:1.0mm不应有;1.0mm0.8mm,不超过1个;0.8mm0.5mm,不超过3个;0.5mm0.2mm,不超过8个幅宽方向允差/(mm)(0,+5)版距方向允差/(mm)(0,+0.5)厚度及允差/(m)13030项目要求外观透明无杂质黏度(涂-4杯)/(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_CAB 0110-2021 基于可复用紫外光固化材料的微纳结构转印技术要求 0110 2021 基于 可复用 紫外光 固化 材料 结构 技术 要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