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研究与中期投资策略:电动智能时代_“新”自主的崛起.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汽车行业研究与中期投资策略:电动智能时代_“新”自主的崛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行业研究与中期投资策略:电动智能时代_“新”自主的崛起.doc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汽车行业研究与中期投资策略:电动智能时代_“新”自主的崛起1、2021 回顾:需求强劲回升,供给受芯片制约1.1、行业总量:乘用车销量回暖,商用车持续高景气总量表现:汽车行业销量回暖,乘用车高增长,重卡持续高景气1)2005-2017 年汽车行业从成长到成熟,销量持续增长,增速中枢下移;2)2018-2019 年汽车在前期政策透支以及中美冲突的冲击下连续下滑;3)2020 年:上半年行业遭遇公共卫生事件冲击,行业销量再次下滑;下半年开 始逐渐回暖,乘用车呈现回暖迹象,重卡持续保持高景气。4)2021 年 1-4 月:行业复苏叠加去年同期疫情影响基数低,销量数据同比大幅 增长。其中狭义乘用车 1
2、-4 月批发 667 万辆(同比+54.1%),与 2019 年基本持 平,而零售销量 680.5 万辆(同比+53.8%),超过 2019 年,甚至超过历史高点 的 2016 年,因此我们认为乘用车终端需求的恢复非常强劲,而批发端则因为芯 片缺货问题受到压制。重卡因为国五国六切换,国五车提前购买销量超预期。乘用车分车型:各车型销量均大幅增长,主要由于去年低基数和行业复苏。 2021 年 1-4 月轿车/SUV/MPV/交叉型乘用车销量分别为 314.0/323.7/30.7/10.7 万 辆,分别同比+50.7%/+56.3%/+56.0%/+31.6%。SUV 增速超轿车,占比进一步提 升
3、。乘用车分系别:自主品牌份额 21 年 1-4 月再次提升。2021 年 1-4 月汽车行业整 体销量同比+51.8%,其中乘用车同比+53.2%。各系别销量均大幅提升,法系/美 系/自主品牌销量同比分别+100.0%/+71.1%/+66.5%,表现优于行业,日系/德系/ 韩系分别+49.8%/+42.2%/-3.7%,其中日系/德系市场份额 20 年 1-4 月略降。自主 品牌 1-4 月累计销量占比同比 2020 全年提升 4 个百分点,其中,长安/长城 1-4 月累计销量相较去年同期同比+94.6%/+86.3%,在自主品牌中脱颖而出。自主品 牌份额在上一轮 SUV 大浪潮下于 201
4、7 年见顶,2018 到 2020 持续下滑,2021 年 再次回升,我们认为背后是自主对电动智能市场的敏锐嗅觉帮助自主在新一轮 周期中占得先机。卡车板块年初景气度高,主要是重卡国五车提前消费销量超预期。2021 年 1-4 月 卡 车 行 业 销 量 161.2 万辆,同比 +52.5% , 其 中 重 卡 / 中 卡 / 轻 卡 同 比 +55.7%/+67.3%/+48.5%。卡车板块持续超市场预期,主要原因是:1)国三车型 加速淘汰,迎来替换周期;2)国六即将实施,国五车型抢装;3)物流需求旺 盛,物流车需求增加;4)“治超”趋严,需求量有望提升。客车销量保持平稳,新能源客车一季度大幅
5、提升。2020 年客车销量表现平稳, 其中,新能源客车在补贴逐步退坡后,销量增长表现良好。1.2、行业盈利:21Q1 行业收入、利润同比正增长2021Q1 行业收入利润同比大幅正增长,主要是去年同期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基 数较低,同时国内汽车行业逐步复苏。2020 年汽车行业实现营收 2.8 万亿元,同 比+3.4%,2021Q1 汽车行业营收 0.8 万亿元,同比+76.9%,环比-11.8%。2020 年 汽车行业归母净利润 7.6 亿,同比上升 0.1%,2021Q1 汽车行业归母净利润 3.2 亿,同比上升 453.1%,环比上升 257.4%(剔除 ST 众泰环比上升 77.3%)。分
6、版块看,2021Q1 乘用车、货车、零部件板块表现亮眼。2021Q1 乘用车/客车/ 货车/零部件/汽车服务收入同比正增长,增速分别为 103%/21%/73%/47%/72%, 主要因为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技术较低以及行业恢复正增长。2021Q1 汽车行业 利润同比增速 453%,其中乘用车/客车/货车/零部件/汽车服务利润分别同比上升 4447%/55%/172%/210%/435%。1.3、二级市场:2021Q1 汽车持仓环比下降,仍处于低配状态汽车板块持仓在 20Q3/20Q4 连续上升,2021Q1 下滑,而 20Q1 福耀、华域、潍 柴、重汽、中国汽研等持股比例逆势提升。我们统计了
7、2019 Q2-2021Q1 股票型 及混合型基金重仓标的分行业数据,在所有 28 个申万一级行业中,2021Q1 汽车 板块持仓比例为 1.67%,环比下降 0.60pct,位列第 16,较 2020Q4 下降 2 位。分 公司看,基金在 21Q1 对福耀玻璃持股比例最高,达 18.47%,且 2021Q1 逆势加 仓福耀、华域、潍柴、重汽。1.4、行业估值:2020 行业估值上行,各细分板块上行行业估值上行,各细分板块均处于上升状态。2020 年以来行业估值稳步提升, 各细分板块估值均有所提升。2020 年汽车行业 PE(TTM)由年初的 20 倍上升至 12 月 31 日的 32 倍,到
8、 2021 年 4 月 30 日回调至 30 倍。2021 年初到 2021/4/30,乘 用车由 42 倍回调至 34 倍,客车由 50 倍上升到 61 倍,货车由 30 倍上升至 34 倍,零部件由 30 倍回调至 27 倍。2、2021 展望:芯片即将缓解,预计乘用车全年超预期我们预计行业的两大压制因素在二季度末三季度初都有望缓解:1)芯片供给: 从台积电出货看芯片预计二季度末三季度初反转,对全年批售影响较弱;2)大 宗影响:预计行业规模放量将有效对冲大宗上涨对毛利率的影响。2.1、芯片与大宗:芯片供给预计 21Q3 反转,大宗对毛利率影响有限2.1.1 芯片供给:预计 21Q3 开始好
9、转,乘用车销量有望环比改善汽车芯片主要分类为 MCU 及 SoC。MCU 属传统芯片、芯片级芯片,一般只包 含 CPU 这一个处理器单元,规格包含 8bit、16bit、32bit。SoC 属系统级芯片, 一般包含多个处理器单元,如 CPU、GPU、ASIC 等,规格多为 32bit、64bit。由 于 SOC 较 MCU 集成程度更高,常集成 AI 处理单元,功能更更复杂,硬件集成 规模更为庞大,资源利用效率更高,当前,汽车芯片正由 MCU 过渡至 SoC, SoC 芯片将成为汽车芯片的领航者。2021 年以来,缺芯问题波及各大车企,成 为行业难题,其中汽车缺芯最严重的领域为 MCU。台积电
10、汽车业务是芯片供给的前瞻指标,台积电汽车收入 20Q4、21Q1 环比大 幅回升,预计行业芯片供给 21Q2 末逐步恢复,21Q3 开始大幅好转。台积电汽 车业务主要是汽车 MCU 晶圆代工(MCU 是汽车缺芯最严重领域之一),根据 HIS 数据台积电在汽车 MCU 晶圆代工全球市占率 70%左右。2020 年初因公共卫 生事件冲击,整车厂对销量预期悲观,对上游芯片厂商的订单下调,而消费电子 芯片因为手机厂商囤货订单增多,台积电将部分汽车芯片产能调配到消费电子, 20Q2、20Q3 其汽车业务收入连续环比下滑,最低 20Q3 缩减到 2.4 亿美金。后 因汽车销量复苏超预期,整车厂对芯片的需求
11、增加,台积电调配产能,汽车业务 收入 20Q4/21Q1 环比增 63%/31%至 3.9/5.1 亿美金,且 21Q1 大幅超越前期均值 (19 年单季在 4 亿美金左右)。考虑从台积电晶圆代工到最终主机厂使用芯片生 产时间周期在 5 个月左右,我们认为汽车芯片供给 21Q2 末开始恢复,21Q3 有 望大幅好转。考虑下半年行业芯片的回补,我们认为 21 年芯片短缺对上下半年 季度间供给影响较大,而对全年产销影响较小。缺芯已是“明牌”,已很大程度反映在板块的调整中,后续芯片供给恢复板块悲 观情绪有望修复。2021 年初以来芯片短缺以及原材料涨价一直是板块核心压制 因素。汽车板块年初以来跑输大
12、盘,21Q1 板块整体盈利向好,但公募基金配置 占比环比下滑,部分个股业绩超预期但股价表现一般。因此从市场表现看我们倾 向认为缺芯的担忧很大程度已在股价中反应。我们判断二季度末三季度初芯片 供给恢复有望修复板块悲观情绪,强势个股有望迎来上涨。2.1.2、大宗影响:规模效应影响大于大宗成本波动,预计芯片短缺缓解后盈利能力快速改善根据历史统计数据,汽车行业毛利率对大宗品价格波动的敏感性相对较低。我 们统计了 13Q1-21Q1 汽车申万指数综合/整车/零部件公司的加权毛利率水平与钢 价格、铝价格、以及汽车销量的对比关系。1)2013Q1-2015Q4:大宗价格下行,毛利率基本稳定。大宗品价格处于下
13、行区 间,钢材冷轧板卷价格从 4931 元/吨降低至 2374 元/吨,累计降幅达到 51.9%, 铝价从 14728 元/吨降低至 10500 元/吨,降幅达到 28.7%,而同期汽车指数的毛 利 率 水 平 基 本 稳 定 , 13/14/15 年 汽 车 指 数 综 合 毛 利 率 分 别 实 现 15.0%/15.1%/15.2%,可见在大宗品价格下行期间,汽车指数毛利率并未明显受 益。2)15Q4-17Q1:大宗品价格上行,毛利率反而上行。钢材冷轧板卷价格从 2374 元/吨上涨至 4647 元/吨,累计涨幅 95.8%,铝价从 10500 元/吨提升至 13429 元/ 吨,累计涨
14、幅 27.9%,同期汽车指数毛利率反而出现了上行,16Q1-17Q1 指数综 合毛利率分别实现15.4%/16.1%/16.2%/16.7%/16.1%,主要是行业 销售放量。3)17Q2-20Q2:钢价与铝价表现相对平稳,分别累计降幅 16.6%与 3.3%,同期 汽车指数综合毛利率却从 16.5%附近降低至 13.5%附近。可见大宗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并非影响汽车指数毛利率的主要因素,历史上大多数 时期两者的变动相关性不明显。 汽车行业毛利率对汽车销量的敏感性较高,整车敏感性高于零部件,预计伴随 芯片短缺缓解毛利率将快速改善。在 13Q1-16Q4 期间,汽 车单季销量整体持续提升,13-16
15、 年国内汽车批售分别实现 2199/2349/2456/2793万辆,14/15/16 年汽车销量增速分别实现+6.8%/+4.6%/+13.7%,同时期汽车指数 的加权毛利率也从季度 13.5%附近提升至 16.5%附近,销量提升对固定成本的摊 薄对毛利率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在 17-19 年,汽车行业销量增速承压,17- 19 年销量同比分别+3.6%/-3.1%/-8.1%,而汽车指数综合毛利率水平也有所降 低,从 16.1%附近降低至 14.5%,销量承压行业竞争加剧损害了规模效应并增加 了折扣水平,影响了整体板块的毛利率。同时在行业下行承压阶段,整车企业的 毛利率降低程度高于零部件
16、企业。可见汽车指数毛利率水平对汽车销量规模的敏 感性较高,是显著高于大宗原材料的价格波动的。因此,我们认为随着 21Q3 芯 片短缺问题缓解,行业规模向上,行业毛利率水平有望得到快速恢复。2.2、乘用车:全年正增长,21Q3 销售环比向上,自主有望崛起2.2.1 总量:全年正增长,21Q3 开始销售环比向上乘用车需求端韧性仍在,短期销量受到芯片短缺拖累而承压。乘用车批发销量 与上险销量分别于 2020 年 5 月和 7 月进入正增长通道,一方面系 20Q1 受到卫生 事件压制的需求逐渐释放回补,另外国家对乘用车消费的刺激政策也有所帮助。 21Q1 乘用车批发销量 507 万辆,同比增长 76.
17、6%,同比 19Q1 下滑 3.5%,预计 受芯片短缺影响,部分车型供给受限影响了需求的释放。21Q1 乘用车上险销量 522 万辆,同比+69.6%,同比 19Q1 增长 3.7%,体现出乘用车终端消费的需求仍 然稳定。21M4 乘用车批售 170.4 万辆,同比+10.9%,同比 19M4 增长 8.2%, 21M4 乘用上险 158 万辆,同比+17.7%,同比 19M4 增长 7.7%,表明 4 月乘用车 整体终端销量韧性仍存。考虑芯片短缺在 21Q3 预计缓解,21Q4 恢复正常供应水平,全年销量预计从三 季度开始环比向上, 21 年乘用车销量预计同比+9.6%。考虑到车载芯片短缺现
18、 象有望在 21Q3 环比改善,21Q4 恢复正常,乘用车季度销量预计从 21Q3 开始环 比改善,全年总销量依然有望实现较快正增长。中性情况下(21Q2/Q3/Q4 回到 20 和 21 年之间),我们估计 21Q2-Q4 乘用车分别实现批售 490/530/680 万辆,同 比分别-1.5%/-3.8%/+0.3%,2021 全年乘用车批售 2207 万辆,同比+9.6%。如果 批发的恢复同零售一样强劲超越近几年历史高峰,则下半年销售有望超预期。2.2.2、结构:分化仍在持续,21 年初自主市占率大幅提升18-20 年行业整体集中度提升,结构上豪华品牌日系“上”,弱势合资和自主 “下”,2
19、1 年初自主整体份额逆袭向上1)行业竞争激烈,头部自主表现亮眼。乘用车市场近年来增速有所放缓,从此 前高增长期逐步转向低速成长期。分系别看,2019-2020 年,日系车企与美系车 企的市场份额获得提升,分别提升 1.6pct 与 0.7pct。德系、韩系、自主品牌乘用 车的市场份额出现下滑,分别降低 0.2pct、1.3pct、0.8pct。分车企看,丰田、奔 驰、宝马、长安、长城、吉利在 2018-2021Q1 期间乘用车批发销量市占率能够获 得持续提升,可见受益消费升级的豪华品牌以及有竞争力的合资与自主品牌车企 的增长情况超越行业。2)行业龙头持续扩产能,尾部企业遭遇退出困境。受疫情重压
20、,加之长期以来 的负债压力,部分尾部车企如力帆汽车、众泰汽车等退出行业。而以日系汽车本 田、丰田为代表的日系车企以及电动新势力代表特斯拉逆势而上,凭借其品牌优 势与市场表现迅速扩大产能,“自主龙头”吉利汽车也不断加码新能源。行业向 龙头集聚的效应愈发明显,乘用车竞争格局清晰。3)豪华车渗透率持续提升,上牌销量回升趋势明显。当前消费升级趋势仍在延 续,2017-2020 年间豪华车销量持续提升,从 253 万辆上升到 321 万辆,CAGR 为 8.2%。同时渗透率在 2020 年和 2021 年 1-4 月分别达到 16%和 16.7%,豪华品 牌渗透率持续提升。20Q1 由于公共卫生事件冲击
21、,以豪华车为代表的高端可选 消费最先受到冲击,市占率有所下滑。当前伴随公共卫生事件冲击大大减弱,从 月度同比增速来看,豪华品牌批发增速正在快速恢复,明显超越行业反弹速度。豪华品牌产品序列日益完善,SUV 占比稳步提升。当前豪华品牌仍处于快速发 展之中,ABB 以及二线豪华品牌加速 SUV 等产品序列布局,整体豪华车售价也 处于不断下探态势,产品线日益完善。新车型导入将开拓新的细分市场空间,为 总量提升带来新增长点。豪华车持续受益消费升级,电动造车新势力持续导入新产品,强势自主品牌进 入新一轮车型周期。从后续 2021-2022 年新车规划维度来看,豪华车企车型数量 导入平稳,并且奔驰宝马的电动
22、车型导入居多,预计仍然将受益消费升级红利。 电动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等均将在 2022 年导入全新车型。传统自主车企中长 城汽车车型数量最多,叠加新技术周期与管理周期预计有良好竞争力表现,吉利汽车全新 CMA 与 SEA 平台导入多款新车有望提振销量表现,长安汽车凭借全新 设计的 UNI 系列产品与华为合作的高端品牌有望延续新车周期强势表现。2.3、重卡:21 年销量前高后低,重汽市占率持续提升2.3.1 总量展望:2021 年销量预计 142 万辆,节奏前高后低短期:21M1-M4 重卡销量高景气,但目前库存水平增加,下行压力预计逐渐增 大。21 年 1-4 月重卡累计销量 72.4 万辆,
23、同比+55.7%,依然保持高景气度, 21M1-M4 重卡批发销量分别实现 18.3/11.8/23.0/19.3 万辆,均创历史月度最高销 量记录。根据“批发销量-上险销量”作为库存变动的估计值(还需要考虑出口 扰动),21 年至今累计的(批发-上险)数也持续走高,表明渠道库存在逐渐累 积。中期:预计 2021 年重卡销量约 142 万辆,节奏前高后低,21H2 重卡面临较大下 行压力,主要受 2020 年国三提前报废+21H1 抢装国五重卡的双重透支影响。国 内重卡批发销量在 2020 年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 161.7 万辆,同比+37.7%,显 著高于 2017-2019 年的平均销量
24、(约 114 万辆)。2020 年重卡销量超预期主要系 “蓝天保卫战”政策要求部分地区提前淘汰国三及以前排放标准的重卡所致,而 其中部分车型尚未达到自然报废的寿命年限,即 2020 年中的部分销量是提前透 支了 21-22 年的部分需求所致,预计对 21 年销量增速产生一定压力。同时 2021 年 7 月 1 日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升级将会增加车辆购置成本,也将促使 21H1 的 国五车型抢购行为。我们预计 2021 年重卡全年销量 142 万辆,同比-11.9%,节 奏前高后低,21Q1-Q4 重卡批售分别预计 53/45/20/24 万辆,同比分别+93.9%/- 16.1%/-52.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行业 研究 中期 投资 策略 电动 智能 时代 自主 崛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