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药行业专题研究.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医药行业专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医药行业专题研究.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医药行业专题研究1 肝病流行病学肝病按照发病机理可以分为感染性肝病和非感染性肝病。感染性肝病具 有传染性,主要以病毒性肝炎为主,病毒性肝炎有五种主要毒株,分别称为甲 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非感染性肝病不具备有传染性,包括酒精性、 非酒精脂肪肝性、药物及中毒性、自身免疫性、代谢性的肝病。肝病进展大致 经历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至肝癌。肝病影响着全世界数百万人,由于使用疫苗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现代 进步,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正在下降。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包括非酒精性 脂肪肝和酒精相关性肝病在内的代谢性肝病的患病率上升,导致更多的终末 期肝病(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2015 年病
2、毒性肝炎导致 134 万人死亡, 96%是由慢性 HBV(66%)和 HCV(30%)感染的并发症造成的,而甲肝和戊肝分别占死亡的 0.8%和 3.3%。 在 HBV 和 HCV 并发症死亡人数中,肝硬化(72 万例)高于肝癌(47 万例)。在各类肝病中,丙肝疾病研究进展最快,已实现治愈,受益于泛基因治疗 药物研发成功上市,丙肝普遍治愈率在 90%以上。其他类型肝病更佳的治疗 方案仍在开发过程中,乙肝作为发病率最高的病毒性肝炎,只有 3%-5%的患 者可以通过目前的疗法达到治愈,其他的患者则需长期服药以控制疾病进展。 NASH 当前治疗药物仍然是一片空白。晚期肝癌靶向药包括索拉非尼、仑伐 替尼
3、、瑞戈非尼及免疫联合用药等,生存期仍然不高。2 肝癌步入免疫联合疗法黄金时期2.1 肝癌流行病学肝癌是中国特有的高发癌种,发病人数位列第 4,死亡人数位列第 2。根 据中国癌症登记中心统计,2020 年中国肝癌新发病例数达 38.9 万例,死亡 人数为 33.6 万人,中国肝癌患病人数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新增病例占全球 肝癌新发病例数的 48%。 全球范围内,肝癌发病排名第 6,死亡排名第 3,每年约有 90 万例新病 例和 83 万例死亡,据 WHO 预测到 2040 年将有超过 130 万人死于肝癌。肝癌分为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原发性肝癌在东亚地区比较常见。最 常见的类型 HCC,占所
4、有肝癌患者 85%-90%。在病因分析中发现,HBV 感 染时导致我国肝癌发病主要原因,占比达到 82%,其次是 HCV 感染和酒精性 肝炎。肝癌起病隐匿且缺乏早期预测和诊断方法,早期很难发现,57%患者在第 一次诊断时已达晚期或终末期,疾病进展迅速,预后较差,据统计我国 5 年 生存率仅为 12.1%。HCC 存在巨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患者总体生存率较低,主要因为早期 发现率低且疾病进展迅速,超过半数患者首次确诊即为晚期。当前治疗方案相 对有限,尤其是晚期阶段,对于 IIIa 或 IIIb 患者而言,只有少数二线及后续治 疗方案,而 IV 患者治疗方案更加匮乏。肝癌药物开发药理机制从传统的毒
5、副作用较高的化疗发展到分子靶向治 疗,临床广泛应用的主要以 VEGFR 为主的多靶点抑制剂,近 5 年随着免疫 疗法的快速发展,PD-1 免疫联合疗法也成为治疗晚期肝癌的全新选择。肝癌药物开发推进相对缓慢,直到 2006 年首款靶向药物索拉非尼才成功 获批上市,随后 10 年均无新药上市,直到 2017-2018 年仑伐替尼、瑞伐非尼 及卡博替尼靶向小分子相继获批上市,近 5 年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领域大放 异彩,肝癌适应症患者也大幅获益。2020 年免疫疗法 T+A 在肝癌一线领域首 次重大突破,首款免疫联合疗法获批上市。随着肿瘤药理学研究不断深入,未 来细胞疗法及其他免疫疗法治疗手段也有望在
6、肝癌适应症应用。2.2 肝癌免疫联合疗法百花齐放肝癌一线用药主要为靶向免疫联合、TKI 抑制剂及系统化疗 FOLFOX4 方 案三大类。免疫联合 T+A 和国产 T+A 为首推用药,两款药物为免疫疗法在肝 癌一线首款获批上市产品,在 mOS 及 ORR 获得较大突破,mOS 从过去 12 月提升到 19.2 月,ORR 也由个位数提升至 30%,肝癌患者大幅受益。TKI 抑 制剂主要为索拉非尼、多纳非尼及仑伐替尼。两款非尼 ORR 较低,仑伐替尼 在 mOS 及 ORR 上优势均较突出。 二线用药作用机制较为丰富,双免疫联合、免疫单药、TKI 抑制剂靶向单 抗。双免疫临床数据出色,mOS 达到
7、 22.2 月,ORR 也高达 32%,高于一线 用药疗效,O+Y 为首款获批上市的双免疫药物(PD-1+CTLA-4),PD-1/L1 免 疫单药 ORR 普遍高于靶向用药。据不完全统计,当前肝癌有 40 款药品推进至临床不同阶段,7 个项目研 究推进至三期,20 个项目研究在二期阶段,其中 57.5%的项目为一线用药, 辅助及末线项目较少。 在研项目药物机制方面,一半以上的项目在免疫领域,其中免疫+TKI 联 合疗法最为拥挤,靶向药方面 TKI 抑制剂项目居多。免疫疗法的应用是肝癌治疗方案几十年以来巨大的突破,免疫+VEGF, 双免疫 PD-1+CTLA-4 得到验证,在肝癌治疗广泛应用的
8、 TKI 与免疫联用成 为当前研发热点,国产管线与海外管线同台竞技,恒瑞双艾疗法三期临床获得 优效,竞争对手可乐组合三期临床失败。2022 ESMO 会议上披露了临床数据,SHR-1210-310 肝癌一线用药 达到了 OS、PFS 双主要终点,这是首个成功验证了 PD-1/L1+TKI 联合疗法 可行的研究。在目前所有一线治疗晚期 HCC 的关键 III 期研究中,卡瑞利珠 单抗+阿帕替尼提供了最长 OS,高达 22.1 个月。恒瑞拟于近期向美国 FDA 递交新药上市的沟通交流申请。 LEAP-002 研究未取得显著性差异原因一方面对照组选择仑伐替尼,对照 组仑伐替尼效果远高于预期,OS 达
9、到了 19 月,高于预期 13.5 月。另外病毒 性肝炎相关肝癌患者比例高低可能会对临床结果有一定影响。免疫单药方面,替雷利珠单抗 RATIONALE-301 OS 非劣效性主要终点。 替雷利珠单抗对比索拉非尼一线治疗 uHCC 的 mOS 分别为 15.9 个月和 14.1个月(HR 0.85)。与索拉非尼相比,替雷利珠单抗与更高的 ORR(14.3% vs 5.4%)和更持久的缓解(36.1 个月 vs 11.0 个月)相关。晚期肝细胞癌的高度异质性和肝癌治疗中有效生物标志物的缺乏导致肝 癌药物开发进展缓慢,近几年,肿瘤免疫治药物与抗血管生成药物或多靶点靶 向药物联合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试验
10、,展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多的 免疫联合疗法,如 LAG-3、TIM-3 和 GITR,正在逐渐展示其功效。同时, 随着越来越多的 HCC 特异性 TAA 被确定,其他免疫治疗方法,包括 ADC、 CAR-T 和 BiTE 等疗法也将落地。2.3 肝癌市场规模大幅扩容肝癌市场过去受制于药物可及性及医保支付压制,用药渗透率低,市场规 模较小。近 5 年随着靶向药的上市及医保覆盖,市场规模快速上升。2018 年 首款靶向药索拉非尼纳入医保,渗透率大幅提升,一线治疗渗透率由 2017 年 的 1.2%增长至 2018 年的 4.6%,而同年美国市场的渗透率已达 23.3%。 肝癌市场大幅扩容第一
11、轮驱动力为靶向药物渗透率快速提升,2016-2020 复合增长率达到 23.7%,市场规模从 2016 年的 30.5 亿人民币增长至了2020 年的 71.5 亿人民币。当前肝癌市场正迎来第二轮扩容期,疗效的提升 及免疫联合治疗药物获批上市并逐步纳入医保成为主要推动力,据沙利文预 测中国肝癌市场预计将在 2025 年达到 252.8 亿人民币并最终在 2030 年 达到 452.1,2021-2030 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18%。全球靶向用药来看,第一代靶向药索拉非尼独享市场长达十年,随着第二 代仑伐替尼获批上市,增长开始下滑,仑伐替尼基于优秀的临床数据库快速抢 占市场。二线药品瑞戈非尼和卡博
12、替尼临床数据不够出色,预计市占率将持续 萎缩。一线靶向用药均已纳入医保,免疫联合疗法也有部分产品纳入医保。索拉 非尼早在 2017 年就被纳入医保,经历两轮医保谈判,年医疗费用大幅降低。 临床数据更加优秀的仑伐替尼 2021 年降价 81%纳入医保,年治疗费用下降 至 7 万元附近。我们认为肝癌市场从过去治疗药物相对匮乏正步入免疫联合疗法黄金时 期,市场规模将大幅扩容。我们对肝癌药物市场规模简单测算,主要驱动力为 以下几点: 1、免疫联合疗法市场规模将大幅扩容,随着产品陆续上市,渗透率逐步 提升,考虑到年医疗费用变化,以当前年治疗费用 20 万元为基准,保守估计 每两年降幅在 10-30%,到
13、 2026 年,渗透率达到 13%,市场规模将超过 150 亿元,到 2030 年渗透率达到 22%,市场规模有望超过 300 亿元。2、靶向用药纳入医保后,渗透率将大幅提升,但随着专利期到了,仿制 药上市后年治疗费用将持续大幅下降,保守估计价格将降至 1.2-1.5 万/年,预 计到 2026 年渗透率达到 35%,市场规模达到 73 亿元,预计到 2030 年渗透 率达到 55%,市场规模达到 100 亿元。未考虑其他创新靶向药上市因素。 3、以当前临床数据来看,免疫单药临床数据不够突出,渗透率峰值预计 在 8%,市场规模预计在 30-40 亿元。3 乙肝功能性治愈破局在即3.1 乙肝流行
14、病学中国是乙肝疾病高负担国家,根据 2014 年的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 果,中国共有 8600 万 HBV 感染者,其中慢性乙肝有 2000-3000 万感染者。慢 性乙肝发病率从 2013 年的 41.0/10 万上升到 2020 年 64.4/10 万,呈逐年上 升趋势。慢性乙肝患者肝硬化的年发生率为 2%-10%,代偿期肝硬化进展为 肝功能失代偿的年发生率为 3%5%,失代偿期肝硬化 5 年生存率仅为 14%35%。此外,非肝硬化的慢性乙肝感染者的肝癌年发生率达到 0.5%- 1.0%,肝硬化患者肝癌年发生率则高达 3%-6%。乙肝病毒(HBV)检测血清标志物,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
15、Ag)、乙肝表 面抗体(HBsAb)、e 抗原(HBeAg)、e 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目前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现有三个治疗目标:部分治愈 (partial cure),指有限疗程后血清 HBV DNA 持续检测不到,但血清 HBsAg 可检出;功能性治愈(functional cure)/临床治愈(clinical cure)指有限疗 程治疗后 HBsAg 消失,伴或不伴血清学转换,血清中 HBV DNA 检测不到, 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减轻,随着时间的推移可降低 HCC 发生风险;完全治 愈(complete sterilizing cure)指血清 HBsAg 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医药行业 专题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