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朗新科技研究报告.docx
《2022年朗新科技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朗新科技研究报告.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朗新科技研究报告一、深耕电力信息化二十余年,业绩展现强韧性深耕电力能源领域近 25 年,以 B2B2C 模式,聚焦“能源数字化+能源互联网”双轮驱 动发展战略。1)公司深耕能源行业近 25 年,通过完整的解决方案,助力国家电网、南 方电网、燃气集团、光伏电站等客户实现数字化升级,沉淀中台能力和平台产品,助力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市场化发展和服务的创新升级;2)公司通过构建自有的能源互联网 服务平台,深度开展能源需求侧的运营服务,携手战略合作伙伴,通过支付宝、银联、 城市超级 APP 等入口,为终端用户提供多种能源服务新场景,包括家庭能源消费、电动 汽车充电、能效管理等服务,促进终端能源
2、消费电气化和场景化。赋有“独角兽”基因,实控人行业积淀深厚,准确洞悉产业与技术机会。1)截至 2022 年 9 月,公司第一大股东 Yue Qi Capital Limited(IDG 系)持有约 1.28 亿股,占比达 12.20%;蚂蚁科技全资子公司云鑫创投和云钜创投为第三、五大股东,占比分别为 11.07% 和 6.05%。2)公司实控人为徐长军和郑新标,徐长军曾就职华北计算机技术研究所, 并被借调至电子工业部信息化工程总体规划办公室,参与国家信息化工程总体规划工作。 两人于 1996 年创办朗新科技,行业积淀深厚,对新技术、产业新机会把握精确。目前,公司业务板块划分为能源数字化、能源互
3、联网和互联网电视: 能源数字化:为公司基本盘,增速维持强韧性。1)在电网行业,公司为国家电网、 等大型客户提供用电服务核心系统等解决方案,除此之外,还参与电网物 联采集平台、负荷管理平台等大数据创新应用建设,同时为电网提供充电桩代运营、 综合能源运营等。目前,客户覆盖全国 2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服务超过 2.7 亿电 力终端用户。2)2021 年,公司能源数字化收入 23.71 亿元,yoy +34.99%,毛利 率为 43.97%。2022H1,能源数字化收入 4.32 亿元,yoy +6.94%,毛利率为 39.95%。能源互联网:面向多场景,实现高速增长。1)公司与支付宝等入口合作
4、构建互联 网生活缴费场景,研发自有能源互联网服务平台,目前已为超过 3.85 亿居民用户提 供水电燃热等“查询缴费账单票据”线上闭环服务,覆盖全国 400 多座城市, 连接 5400 多家水电燃热机构,日交易笔数近 600 万,日活超过 1370 万。2)公司 第三方聚合充电服务平台“新电途”,通过支付宝、高德、微信、百度等入口为新能 源车主提供“多快好省”充电服务。截止 2022H1,平台累计接入充电运营商超 500 家,与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等头部运营商合作,在运营充电桩 数量超 50 万,服务车主超 380 万,累计充电近 15 亿度,并围绕聚合充电开展需求 响应、市场化售电、光
5、储充一体化等运营试点。3)公司“新耀光伏云平台”以能源 物联网技术为支撑,通过全面化监测、智能化告警、AI 故障诊断、大数据分析、精 细化运维等提高电站发电效率。截止 2022H1,平台累计接入各类光伏电站超 18000 座,装机容量近 10 GW,并开始试点分布式光伏与充电桩等用户负荷、用户侧储能 等需求侧场景结合。4)此外,公司以能源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支撑,通过集 成研发 BSE 智慧节能系统,提供建筑能源管理、动力能源中心运行控制等综合能源 服务,平均节能效率达 15%以上,并可减少运维人员投入。5)2021 年,公司能源 互联网收入 8.48 亿元,yoy +43.58%,毛利率
6、为 52.80%。2022H1,能源互联网 收入 4.24 亿元,yoy +58.50%,毛利率为 54.58%。互联网电视:以终端产品带动平台运营,增速保持稳定。1)公司与运营商中国移 动、牌照方未来电视及地方广电形成伙伴关系,共同服务互联网电视用户。公司作 为技术服务提供商保障业务规范、高效运营和良好用户体验,负责互联网电视平台 建设、系统维护、运营支撑、大数据分析、业务推广、售后及客服等保障家庭用户 的正常收视,并基于用户活跃度参与分成。公司采用“云”+“端”形式,终端产品为平台运营业务早期的推广提供了重要的抓手,帮助平台运营完成最初的用户沉 淀,随着平台业务的发展和终端市场生态的完善,
7、智能终端业务正逐步独立发展。2) 2021 年,公司互联网电视实现收入 14.20 亿元,yoy +36.60%,毛利率为 36.88%, 2022H1,互联网电视收入 7.52 亿元,yoy +18.28%,毛利率为 31.09%。2022H1 业绩实现稳健增长,预计下半年电网项目将加速推进。2022H1,公司实现营 业收入 16.08 亿元,yoy +23.01%,归母净利润 1.91 亿元,yoy +61.13%,扣非归母净 利润 0.94 亿元,yoy +7.08%,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为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综 合毛利率 39.66%,同比下降 2.01 pct,上半年部分省市电网
8、客户项目推进延迟,6 月起 快速恢复,整体看仍保持稳健,预计电网业务在将加速推进。研发投入维持高位,市场开拓增加销售费用支出。1)2022H1,公司研发费用达 2.69 亿元,占收入比为 16.72%,维持在较高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公司的技术壁垒。2) 销售费用达 1.59 亿元,YOY +47.73%,占收入比为 9.86%,系新电途业务在市场开拓 方面新增投入。3)其余费用方面,管理费用率为 7.94%,财务费用率为-0.18%,整体 费用管控较好。二、能源数字化基本盘稳健,营销 2.0 抬升增速中枢2.1 “十四五”电网规划投资近 3 万亿,配用电为智能化重点环节新型电力系统需适应新能
9、源占比逐渐提高,信息化、智能化为大势所趋。2022 年 5 月,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要 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信息化投入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2021 年,我国风、光累计装机占比超过 25%,发电占比则超过 10%,伴随供给侧大规 模风光集中并网、需求侧电气化比例大幅提升,电网投资将出现结构性转变:一是电网 投资将持续向配电网倾斜;二是基于电力物联网建设相关的智能化、信息化投资占比会 大幅提升。通过能源数字化的信息化熵减平抑能源物理系统的热力学熵增,可解决新能 源消纳带来的电力系统稳定性。“十四五”两网资本开支近 3
10、 万亿,历年看兑现性较强,预计智能化投资规模超过 3500 亿,用电和配电环节为智能化重点。“十四五”两网规划资本开支近 3 万亿,投资兑现性较强。1)“十四五”国家电网预计投入 3500 亿美元,推进电网转型升级,其中 2022 年计划投资为 5012 亿元。 建设投资规模约 6700 亿元。2)同时,历年看,电网公司计划投资的兑现 性较强,以国网为例,近年来年度实际投资额与计划额基本一致,部分年份还会追 加投资,2022 年夏季多地发生电力短缺,我们预计今年下半年电网可能会追加部分 投资,提高区域间电网协调、负荷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两网资本开支聚焦转型,智能化投资比例超过 10%。根据国家电
11、网智能化规划 总报告,智能电网投资重点在变-配-用领域,解决提升电网自动化水平,安全高效 运行电网等痛点,其中 2016-2020 年电网总投资可达 14000 亿元,智能化投资则达 1750 亿元,占比达到 12.5%,按照此比例进行推算,“十四五”期间两网智能化投 资规模可超过 3500 亿元。配电和用电环节为智能化投资重点,合计占比超过 50%。2009-2020 年,国网智 能化总投资约 3841 亿元,其中用电环节投资 1185 亿元,占比达 31%,配电环节 投资 892 亿元,占比达 23%,且配电环节智能化投资比例在持续上升。输配电价制对电网投资有强支撑,长期确定性较强。我国自
12、 2015 年开始按照“管住中 间,放开两头”进行电力市场化改革,长期看,电网盈利来源将从统购统销价差转向输 配电价。按照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试行),发改委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 益”的办法核定输配电价,每三年核准一次,由于电网信息化、智能化投资对电网稳定 性有重要正向影响,本周期内相关投资将作为下一周期输配电价准许成本的重要构成, 会对投资意愿产生支撑。长期看,电网投资确定性较强。2.2 先发优势明显,营销 2.0 推广有望抬升增速中枢营销为电网核心盈利环节,核心系统为刚需。1)无论在统购统销价还是输配电价下, 电网盈利最终来源于用电需求,而与用电场景对接的营销环节则是电网盈利的核心。
13、2) 电力营销核心系统面向电力用户提供办电、保修、缴费等服务,为电网工作人员提供业 务受理、计量计费、收费账务等服务,为管理人员提供辅助分析决策等服务,核心系统 为电力营销部门的刚需,在此基础上,各网省衍生出智能营业厅等功能。主要竞争对手为东软集团与中电普华,公司具备产品、客户等优势: 东软集团:1)业务覆盖系统集成、应用软件解决方案、服务、外包、安全加密等, 涉及行业包括电厂、电网和煤炭石油等,技术出色,抗风险能力强,但在电力客户 贴身服务能力较弱;2)相比之下,朗新与其技术水平相当,但核心主业明确与电力 相关,业务链条延伸充分(如管理咨询、信息化运维、缴费渠道等),服务能力更强。 中电普华
14、:1)国网信通子公司,提供电力行业信息化技术服务和应用软件整体解决 方案等。属国网系统内企业,市场准入、项目信息等有优势,国网项目由其总包, 但在国网以外缺乏市场动力。2)相比之下,朗新营销服务市场从国网发展到南网、 电力集团等,从国内发展到国外,客户类别和数量更多。营销核心系统定制化程度较高,业务具有强粘性,竞争格局形成后较为稳固。1)由于 各省市存在电源结构、电力市场等方面差异,在电力营销系统的设计上也有其特征。例 如,四川以水电为主,同时存在跨区域特高压外送,需在营销系统中考虑该特征,而浙 江、山西、山东等省市已开展电力现货市场,计费、结算规则都与长协市场下有所不同, 因此营销系统设计也
15、存在差异。2)核心系统与营销部员工深度绑定,形成操作习惯,同 时由于用电服务属于电网盈利中心环节,营销系统常与其他环节,如配输电等配合,对 用电服务领域的 Know-how 要求极高,系统切换难度极大。公司先发优势明显,市占率稳定在 40%。公司服务电力领域超 20 年,核心产品用电服 务营销系统也具备国网、南网等大型客户,由于存在较高的切换成本,统一采招对供应 商资质、经验相当重视,市场格局一旦形成较难改变,公司在用营销核心系统市占率稳 定在 40%左右,完成卡位。营销 2.0 推广在即,增速中枢或迎来抬升营销 2.0 实现技术和业务逻辑迭代,客单价有望提升。1)技术逻辑看:营销 2.0 系
16、统为国网基于“云大物移智链”新技术重构的能源互联网营销服务系统,构建“业 务数据”双中台。其中:业务中台汇聚贯通跨专业领域的业务与数据,支撑前端 应用敏捷迭代,满足市场业务的快速变化需求;数据中台实现营销数据资源全量纳 管、共享贯通,提供灵活报表、客户标签、数据挖掘等营销数据服务。2)业务逻辑 看:在电力市场化背景下,新增售电公司等电力用户主体,同时现货市场改变电力交易频度与规模,电力回归商品属性,需更新系统业务逻辑。营销服务更加多元化, 如复工率分、授信辅助等。3)场景案例看:以业扩为例,在营销 1.0 阶段,供电方 案由客户经理根据个人经验编制,客户无法获知设备物料清单、工程造价、工程进
17、度等信息。营销 2.0 系统则利用中台交互,实现供电方案图像化辅助编制,利用人 工智能技术,可快速编制多套个性化供电方案供比选,增强科学性,提升工作效率。江苏、浙江和安徽完成营销 2.0 上线,预计 2023 实现全国推广,有望抬升公司数 字化业务增速中枢。根据江苏电力报、国网信通公众号等披露,江苏于 2021 年 1 月完成系统上线,约半年后完成全业务产品交付上线,浙江于 2022 年 5 月上线。 安徽于 2022 年 7 月上线,标志着营销 2.0 全网统一软件具备全网推广应用的条件, 也是全面推广实施的起点。根据公司 2022 年半年报,公司在报告期完成浙江试点 项目建设,并参与多个省
18、的营销 2.0 推广实施。而按照国家电网计划,营销 2.0 替 换周期在 5 年左右(2019-2023 年),考虑到期间受等影响,我们预计,2023 年营销 2.0 在全国范围内试点推开,2024 年或完成全业务产品交付上线。考虑到 系统技术与业务复杂性增加,预计能源数字化业务增速中枢将有所抬升。营销 2.0 系统替换投入预计超 80 亿元,未来两年内将集中释放。2020 年 4 月,中 电普华中标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2019 年营销系统 2.0 统一设计服务项目,中 标金额 3.26 亿元。国家电网下辖 27 个网省,按照每个网省投入 3 亿元进行计算, 则仅考虑替换阶段,投入规模便达
19、到 81 亿元。由于目前已完成落地的试点仅 3 个, 未来两年内将进行全面替换,而公司在营销 1.0 阶段份额约 40%,综上,我们预计, 仅考虑营销 2.0 替换,公司未来两年潜在收入空间可接近 30 亿元。用电领域 Know-how 与能力实现迁移,卡位电网负荷管理,为电网业务基本盘注入弹 性。1)2022 年 5 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新型电力负荷管理 系统建设的通知,要求 2022 年迎峰度冬前,各地基本建成负荷管理系统,力争负荷控 制能力达到本地区最大负荷的 5%,到 2025 年达到 20%以上。2)根据公司 2022 年半 年报,目前公司已参与多省市新型负荷管
20、理系统建设,我们预计,在明确的负荷控制能 力目标下,未来三年内将持续为公司能源数字化业务贡献收入。三、新电途实现倍数级成长,成长拐点将近3.1 供需错配为充电行业痛点,聚合模式为终局选择新能源车保有量持续提升,2025 年有望突破 2500 万辆。2022 年上半年底,我国新能 源汽车保有量达 1001 万台,相比 2021 年底增长超过 30%。而根据艾媒咨询预测,预 计 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 2672 万辆。充电桩保有量快速上升,车桩比有待进一步下降。1)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 的基础配套设施,近年发展迅速。2022H1 中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为 152.8 万台,相
21、比 2021 年底增长 33.2%,2017-2021 年 CAGR 达 52.2%。2)车桩比从 2017 年的 7.2 下 降至 2022H1 的 6.6,未来仍有改善空间。假设 2025 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2500 万,彼 时车桩比为 5:1,则预计公共充电桩保有量约 500 万台,2021-2025 年 GAGR 接近 35%。充电运营头部集中度减弱,长尾特征更加显著,或加剧供需矛盾充电运营存在区域与厂商分割。充电运营因土地特性较为分散,目前供给端市面上 充电 APP 众多,早期市场开拓过程中存在较多竞价行为,导致利润空间压缩;同时 需求端由于充电运营的区域分割,导致消费者需多个运营
22、商间切换,体验较差。国内运营商市场长尾特征趋于明显,产生对充电桩区域分割,出现供需矛盾。据 EVCIPA 披露,截止 2022 年 6 月底,各充电运营商总计拥有公共充电桩约 152.8 万, 其中特来电、星星充电和国家电网分别占有 28.7、28.4、19.6 万台,CR3 为 50.2%, 但这一数字相比 2021 年末有明显下降,CR5、CR10 情况类似。聚合充电是解决供需矛盾的终局模式,“强者恒强,强者愈强”。1)聚合充电模式在 B 端充电运营商与 C 端消费者间引入新的 B 端聚合商,对运营商而言,减少分散消费者带 来的服务成本和获客压力,对消费者而言,减少切换成本和搜寻成本,提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新科技 研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