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pdf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装订线内不要答题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 分钟总分: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25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2 分)A.元霄大抵宽慰嘱咐 B.松懈过隐懒惰回驳C.撺掇糜子慨叹蓦然 D.褪色朦胧躁热斡旋2.关于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社戏一文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新生活的渴望.B.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三次,形
2、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还提示了文章的内容层次;“好一个”抒发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是文章的抒情线索C.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D.灯笼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在中考励志大会上,校长那激情四射、惟妙惟肖的演讲让同学们夺取中考胜利的信心更足了。B.班主任虽然是个老师,但却是个极细心的人,全班五十个学生的各种信息他都了如指掌。C.壮族人民的好儿子黄大年为了祖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
3、术装备研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D.春日的柳州,和风佛面,细雨如丝,紫荆花含苞欲放,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林书豪在 NBA的职业生涯正在刚刚开始,就以神奇的表现征服了亿万观众。(删除“正在”)B.在上海家电博览会上,海尔推出了全球可去除PM2.5的首台空调。(应把“首台”移到“可去除”之前)C.春天的兰州各大公园绽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把“成为”改为“是”)D.通过持续摄入含有 1073R-1 乳酸苗的酸奶饮料,会使学生患流感的几率有效降低。(删除“通过”)5.根据下面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 分)(1)月还没
4、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是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ji o ji()。(2)耳畔是一声 mi o yu n()的鸡啼。(3)当它 ji r n r zh()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每空 1 分,共 10 分)(1)挑兮达兮,在城阙兮。,。(郑风?子衿)(1 分)(2)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诗经国风邶风)(1 分)(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 分)(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表达诗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是,。(2 分)(5)默写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颔联和颈联。(
5、4 分)_,_。_,_。7.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 分)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美在武术,武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演奏美妙旋律;,。二、阅读理解(共 45分)(一)(2019 云南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9 分)中国古代灯文化高蒙河2019年元宵节,故宫举办了“紫禁城上元之夜”元宵灯会活动。灯会上既有现代高科技射灯,也有传统红灯笼灯彩,一时间引发国内外亿万人的关注。灯彩不是日常的实用性灯具,而是元宵节上专门使用的一种以装饰性为主的观赏灯具,它始于汉代,至隋唐宋元时期渐成社会风俗,广为流行于民间和宫廷之中。到了明清乃至近
6、现代,各地仍保留着这一古老传统风俗,成为人们节庆期间的重要活动内容,形成了灯节文化现象。灯彩是在节庆时才短时间使用的观赏灯,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则是实用性更强的照明灯具。所以,中国的灯文化自古以来就形成了日常实用灯和节庆观赏灯两个系统,并行演化,相映生辉,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灯具种类和体系,为我国乃至世界灯具史写下了独具特色的辉煌篇章。说起来,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灯具的国家之一,比如宁夏海原新石器时代洞遗址里,就发现了用来照明的松枝遗存,距今已有 4 000多年历史。据考古发现报道,在窑壁距居住面5130 厘米的范围内,分布着 50 多个残留的圆形插孔,插孔上方有青灰色的火苗状烧灼痕迹,插孔里面
7、留有松枝残迹,经鉴定,这些松枝应为松油含量很高的红松。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复原发现,在插孔中斜插上松枝,点燃后即可取亮,一根长 20厘米的松枝可燃烧近1 小时,若将 50多处插孔内的松枝全部点燃,差不多就能达到 100 瓦电灯的亮度。灯具是人类不断改善生活、生产条件的产物,它的发明和创新,无不凝聚着人类的技术和智慧。中国传统灯具素有设计合理、功能完善、结构科学、造型生动、装饰瑰丽等特点。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汉代皇室贵族使用的长信宫灯,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件取宫女执灯之意而造型的铜质鎏金灯具,不但把人与灯融为一体,还设计出能调亮挡风的灯罩,并安装了能消烟除尘的排烟导管,在灯具发展史上最早解决了灯烟所
8、带来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无须讳言,在几千年中一直以自身特色著称的中国古代灯具,在近代以来的灯具创新发明中,有些落伍了。当以电光源为标志的电灯从西方进入中国之初,人们一时还不能接受这一新鲜事物。据清稗类钞记载,清光绪八年(1882 年),英国人李德立提出在上海安装电灯。“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诼纷传,谓为将遭雷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后来,经过多方协调,才得以试装 15 盏英制弧光灯。据当时的申报报道,是年 7 月 26 日下午 7 时,15 盏电灯同时发光,“其光明竟可夺日”“内外各物历历可见,无异白昼”“凡装电灯之处,观者来往如蚁”,试装成功后,上海这才开始陆续安灯。时光荏苒,
9、岁月如梭。而今,社会早已发展到了采用光声电等高科技手段举办灯会装饰家居的阶段。近年来,让建筑物亮起来的灯光景观工程,美化了城市的人文环境。各地推陈出新,举行各种灯会、灯节活动,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节假日生活,又把古老的灯文化推向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新高度。(选自科学画报 2019年第 4 期,原文有删改)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6 分)2.第段为什么要专门介绍长信宫灯?(5 分)3.在第段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之与上下文内容衔接。(4 分)4.怎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成为当今的时尚?请根据选文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链接一:近些年,“故宫年轻了”的印象
10、深入人心,无论是火爆一时的综艺节目 国家宝藏,还是深受年轻观众喜欢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抑或是“故宫淘宝”上那些“萌萌哒”的“段子”进入网络时代,故宫仿佛开始了“逆生长”,不断以新的方式,走进公众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摘自人民日报)链接二:在节日里,许多传统的年俗和文化元素换个形式、换个空间,成了人们热捧的对象,在国家图书馆,小读者们可以参与写“福”字、画门神、换脸谱、做画灯、剪纸等体验活动,在南京的一些老茶馆,不少人饶有兴致地欣赏着“苏州评弹”“扬剧折子戏”等传统节目,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更让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活动中放射出新的光芒。(摘自人民网)(二)阅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下学 第一 单元 综合测试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