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综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pdf
《2020中考综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中考综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中考模拟测试卷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31 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2 题。梦想是心灵的滋润,有了它才有了充实(丰富/丰盈)的人生。一个人有了梦想就会不懈地去追求,用不停歇地脚步实现人生的价值。李春燕面对贫困坦然一笑,用梦想支撑起希望,_ _。徐本禹守着心中的梦想,支教山区,_。林秀贞为了坚持梦想,在他人的哀叹抱怨中却义务赡养着孤寡老人,_。他们都是平凡的人,因为执着于梦想,而变得不平凡。追逐梦想需要坚持。人生需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因为漫漫人生路,会遇到无数的困难。怨天忧人无济于事,长吁短叹于事无补。只有在与困难(搏斗/抗衡)的过程中,
2、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积极进取,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绽放出绚丽多姿的人生之花。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绚(xu n)丽抱怨 B赡(zh n)养无济于事C长吁(x)短叹怨天忧人 D滋润(y n)绽放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丰富抗衡B丰盈抗衡C丰盈搏斗D丰富搏斗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阅读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更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读资治通鉴,可以王朝更替的历史教益;读 红楼梦,可以世家望族的兴衰荣辱;读 平凡的世界,可以从苦难的生活中人性的温暖、奋斗的价值。书籍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
3、更有认识这个世界的逻辑、方法和哲理。A洞晓获得发现B获得洞晓发现C获得发现洞晓D发现获得洞晓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B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发展、继承、培育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C我国首艘军民两用5 万吨级半潜运输船在江苏启东建成,专家通过验收,正式下水投入使用。D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 多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5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 分)A名人传的作者罗曼?罗兰是20 世纪上半叶
4、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的另一部作品约翰?克里斯朵夫就是以名人传中的贝多芬为原型创作的。B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背景,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C水浒 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D“阴阳割昏晓”中“阴阳”指山的南北内面,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愚公移山中“达于汉阴”是指“到达汉水的北面”。(二)按原文默写(共8 分,每空1 分)6.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杜甫春望
5、一诗中,“,”两句移情于物,因时伤怀,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潜心读书有四种境界。“无丝竹之乱耳,_。”(刘禹锡陋室铭),排除干扰,静下心来,此第一境界;“_,悠然见南山”,沉醉其中,乐而忘我,此第二境界;“_,_。”(王安石登飞来峰),登临顶峰,高屋建瓴,此第三境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有限,学海无涯,此第四境界。(三)按要求答题(8 分)7.学生上课按身高排座位,这似乎已成了班主任的惯例。但是,广州一所中学打破常规,让学生自行找同桌。此举在中学校园引起强烈反响,对于“学校排座位,学生说了算”这种做法,师生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请你参加这场讨论,发表你的意见。(3 分)8.阅读
6、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规家训之所以为人所重,而今又被提倡发扬,就是因为它鲜明地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是人们持家治业、立身处世之准则。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没有法律,社会秩序就会混乱。且看家风不正、家规颓废,不把正气和法纪放在眼里,为非作歹,最终锒铛入狱的犯罪分子,不是不少都有家风败坏的背景吗?所以,重视家风培养、家规管束,有利于社风民风文明建设,是确保社风政风向好转变的重要基础。材料二如图材料三马瑞芳老人说:“我小的时候,我母亲就告诉我,自在不成材,成材不自在。我们家的家风就是要读书,要刻苦,要有为人民服务的能力。”(1)读材料二的漫画谈谈你的感受,并说一说
7、你家的家风家训是什么。如果没有,你给父母建议的家风家训是什么?写出一条。(3 分)(2)有人将马瑞芳老人的“家风家规”概括为一副对联。请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写出下联。(2 分)上联:忠厚传家远。下联:。二、阅读下面白话文,回答问题(共35 分)(一)学生的精神现在中国许多学生及一般教员,有一个很大的通病,就是容易“自满”。不论研究何种学科,只有相当的了解,即洋洋自得、心满意足。中国“四书”上有两句话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真是千古不灭的格言,并且是两句不能分开的话。因为要“学而不厌”,才能够做到“诲人不倦”。所以学生求学,固然要“学而不厌”,就是当了教员,还是要继续的“学而不厌”。这可说是
8、我现在要讲的“学生精神”的先决问题。现在开始来讲学生的精神了。学生精神大约分为三点。学生求学须具有科学的精神。我们不论研究什么学科,总要看一个明白,想一个透彻,多发些疑问,切不可武断盲从。例如别人要我们信仰国家主义,我们必须明了国家主义的内容是否合于现代社会,才定信仰不信仰的方针。其他,社会主义亦然,无政府主义亦然尤其我们研究科学之时,碰到一个问题来了,“知之则知之,不知则不知”。因为我们自己知道自己不知的地方,那还有能够知道的一日;倘若不知的而认以为知,那末,不知道的终究没有知道的日子了。这可说是自己斩断自己求学的机能。所以我们学生求学,第一步就要有科学的精神。要改造社会必具有委婉的精神。我
9、们在任何环境里面做事,不可过于急进。譬如园丁栽花木,倘只执一镰斧,乱砍荆棘,我相信花木亦必随之而受伤。务须从旁着想,怎样才能使荆棘去掉,那末,非用委婉的功夫不可。改造社会也是一样。尤其是我们学生,因为是领导民众的中坚分子,倘用乱刀斩麻的手段,必引起一般民众起畏惧之心,怎样还讲得社会改造?所以我们要社会改造,也需要用委婉的精神,走到民众前头,慢慢地领他们向前走,并且还要告示他们向前走的方法。如此才有社会改造的希望。不然,任你如何轰轰烈烈倡社会改造,社会还是不能改造的。应付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我们处在任何环境里面,必抱有坚强人格,不可自由摇动,尤其到了利害生死关头之时,必富有“富贵
10、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这才算得一个真正的大丈夫,真正的国民。现在中国学生在普通情形的时候,各人的性格,好像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到危急存亡利害相冲的关头,就看得清清楚楚。各人露出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我们处在任何的环境里面,坚强不摇的人格及不屈不挠的精神,决不能少的,尤其在我们学生时代。学生的精神,大概分为上列三点。我觉得在今日的学生及教员。是必须具备的。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10.第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3 分)11.下 面 材料如果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为什么?(3 分)明朝的方孝孺先生,当燕王棣篡位之时,使他草“
11、即位诏”,他大书“燕王篡位”四字,因此被夷十族。当燕王篡位之时,势力胜过现在的任何军阀,但不能压迫方先生一笔锥。12.请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3 分)(二)温暖的脚印想起来,那是十六年前的事了。一场雨不合时宜地从清晨开始飘落,院子里不久就成了湿滑一片。芦花鸡似乎想从屋檐下冲到对面的瓦棚去,但没跑几步就被雨点逼了回来,身上的羽毛打了绺儿,木呆呆却心有不甘地看着远处。某一刻,我感觉它的神情和我惊人的相似。分配通知书是昨天送来的。几行龙飞凤舞的字迹,把我打发到了一所乡下初中,要求第二天报到。也就在那天,我得知一起毕业的七个女生中,有六个被分到了新建的中心学校。新校条件好,熟人多,不会孤单,而我即将报
12、到的那所中学呢,更像一个被世人忘记的老者,在乡野深处顽强地存在着。房子低矮,破旧,大门洞开,风和沙尘在春季会肆无忌惮地涌进来。A通知书被我折起,又展开;展开,又折起。没人告诉我,我究竟被谁玩弄于股掌。成绩优异如何,实习表现优秀又如何,无须比试,我已败北,睁着一双迷茫的眼,却不知道自己怎么输的。父亲一直坐在椅子上抽烟,缭绕的烟雾模糊了他的表情。很多年了,他习惯用沉默作为和这个世界对话的方式。但昨夜,很晚了,还听见他和母亲在说着什么,如同风吹树响,偶尔夹杂着一两声叹息,轻轻传来,落叶一样,轻得让人心疼。眼泪就是在那一刻蓄满眼眶的,不为命运,不为自己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的女儿,只为白日里他紧绷的面孔,
13、以及看我时躲闪的目光。将近九点,雨停了。父亲把烟头掐灭,走出去探路。不一会他折回,眼神依旧躲着我,说:“能走了。”又说,“第一天上班,耽误了不好。”我把通知书揉成一团,扔在了桌子上。纸团滚动了几下,好像落到了地上,我也懒得去理会。从杂物间推出自行车,刚要走,父亲从后面赶过来,把车子接了过去。门前的路,向东约五百米才是油漆路。父亲扛起自行车,一步一滑地出了家门。我跟在他身后,躲闪着泥水,可鞋子上还是沾上了泥巴。我一皱眉,他好像背后长了眼睛似的:“踩着我的脚印走!”果然,他的脚踩过的地方,泥巴被带走很多,我再踩,就不大沾脚了。只是这样一来,他需要把步幅缩小,来迁就我。却也不焦躁,一步一探地谨慎地落
14、着步子。B由于用力,一侧膀子歪着,黑色的自行车座子牢牢地倚着他的头,衬出头上星星点点的白。脖子上青筋暴起,最粗的一条突突地跳着,仿佛那里活跃着一轮即将喷薄而出的太阳。太阳终于跳出云层了。浅草窝里,一朵蒲公英黄艳艳地向着天空挺起了身子。叶底还沾着泥,花茎的顶端却托举起一圈干净的花瓣。那么美,那么自在,那么快乐地绽放自己啊,在这风雨之后!眼睛碰到它的刹那,心中某根弦忽然放松了许多。到公路上,父亲放下车子,跺了跺脚,拍了拍手。只是短短的几百米,他的脸上却见汗了。到底岁月不饶人。我让他回去歇歇,他转身要走,又回过头看看我,把手伸进上衣口袋里,我以为他要掏手绢擦汗,摸出来的却是一张纸。交到我的手上,还带
15、着父亲的体温。定睛一看,是那张被我揉皱的通知书,已经被叠得四角分明。他下了很大决心似的吐出一句话:“闺女,啥事没有一辈子定性的好好教,咱要得对得起那些娃娃!”这一次,他的目光没有躲闪,似乎有光亮在他的眼底闪动。我低头答应着,不敢去看他的眼睛,也无暇分辨那闪动着的是期待的神采还是一言难尽的眼泪。车子拐弯时,发现他还在站在那里朝这边张望。巨大的天空背景下,他成了矮矮的一个。什么时候,他开始老了呢?鼻子一酸,眼泪终于掉下来。小时候,我多么喜欢跟着他去田间劳作。他人高,步子也大。每件事,都做得有板有眼,手里的活就像文人笔下的文章一样讲究。人前谦虚,不吹牛,人后要强、努力,也是他教给我的。就这样,踩着他
16、的脚印,我一步步走出了乡村。13.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4 分)起因:;经过:上班第一天,“我”踩着父亲的脚印走过泥泞的道路,感受到了父爱的力量;结果:“我”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超出了山村。14.第自然段交代其他六个女生被分配到新建的中心校,这一情节有何作用?(3 分)15.赏析文中A、B两处画线的句子。(4 分)A通知书被我折起,又展开;展开,又折起。B由于用力,一侧膀子歪着,黑色的自行车座子牢牢地倚着他的头,衬出头上星星点点的白。16.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具体分析父亲的形象。(3 分)(三)名著阅读(9 分)17.西游记中孙悟空斩妖除怪、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下面故事
17、情节不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3 分)A.三打白骨精 B.三调芭蕉扇C.五庄观推倒仙树D.乌鸡国救国王18.“胖乎乎的,满脸横肉,眉粗眼大,胖面肥腰.插一头异样钗环,露两臂时兴钏镯。红裙六幅,浑如五月榴花。翠领数层,染就三春杨柳。”描写的是梁山女将,她的绰号叫。(2 分)“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19.上面文字节选自国作家的作品简爱。文中“我”指:;“你”指:(4 分)三、阅读下面
18、文言诗文,回答问题(共24 分)(一)【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
19、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世说新语)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行:约定B相委而去委:舍弃C下车引之引:拉 D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21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4分)例句:下车引之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择其善者而从之D远近称之22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甲文中“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B甲文中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C甲文中“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
20、的神态神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D乙文中陈元方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4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3 分)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二)野步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25.有人认为,诗中“野步”之人是老者,这从本诗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 分)26.本诗与杜甫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有写秋风,作者寄予其间的情意是否相同?请结合
21、诗歌简要分析。(4 分)四、作文(共 60 分)27.温情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透露考生个人身份的信息;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答案与解析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31 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2 题。梦想是心灵的滋润,有了它才有了充实(丰富/丰盈)的人生。一个人有了梦想就会不懈地去追求,用不停歇地脚步实现人生的价值。李春燕面对贫困坦然一笑,用梦想支撑起希望,_ _。徐本禹守着心中的梦想,支教山区,_。林秀贞为了坚持梦想,在他人的哀叹抱怨中却义务赡养着孤寡老人,_。他们都是平凡的人,因为执
22、着于梦想,而变得不平凡。追逐梦想需要坚持。人生需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因为漫漫人生路,会遇到无数的困难。怨天忧人无济于事,长吁短叹于事无补。只有在与困难(搏斗/抗衡)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积极进取,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绽放出绚丽多姿的人生之花。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绚(xu n)丽抱怨 B赡(zh n)养无济于事C长吁(x)短叹怨天忧人 D滋润(y n)绽放【答案】A【解析】B 赡 shn;C 怨天忧人怨天尤人;D.润r n。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丰富抗衡B丰盈抗衡C丰盈搏斗D丰富搏斗【答案】B【解析】“丰
23、盈”比“丰富”的意思多,也有富足的意思,修饰“人生”恰当。抗衡:彼此对抗,不相上下的意思。搏斗:激烈地对打的意思。B项恰当。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阅读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更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读资治通鉴,可以王朝更替的历史教益;读 红楼梦,可以世家望族的兴衰荣辱;读 平凡的世界,可以从苦难的生活中人性的温暖、奋斗的价值。书籍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有认识这个世界的逻辑、方法和哲理。A洞晓获得发现B获得洞晓发现C获得发现洞晓D发现获得洞晓【答案】B【解析】洞晓:透彻地知道;精通。获得:得到,取得;捕得。发现:第一次看到或知道。找到一个物件。由于对一个目标的
24、研究或经验而找到。“获得”与“历史教益”相搭配,“洞晓”与“兴衰荣辱”相搭配,“发现”与“人性的温暖、奋斗的价值”相搭配。故选B。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B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发展、继承、培育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C我国首艘军民两用5 万吨级半潜运输船在江苏启东建成,专家通过验收,正式下水投入使用。D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 多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答案】D【解析】A有误,缺少宾语中心语
25、,“加速了文明”后加“的进程”;B有误,语序不当,改为“培育、继承、发展”;C有误,主语不一致,改为“通过专家验收”;D正确。5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 分)A名人传的作者罗曼?罗兰是20 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的另一部作品约翰?克里斯朵夫就是以名人传中的贝多芬为原型创作的。B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背景,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C水浒 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D“阴阳割昏晓”中“阴阳”指山的南北内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试题 2020 中考 综合 模拟 检测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