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15最苦与最乐教学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15最苦与最乐教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15最苦与最乐教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好的沉淀制作15*最苦与最乐【导学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了解作者。2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3理解并体会本文语言流畅凝练的语言风格。4从小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和正确的苦乐观。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2)同桌之
2、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黄连最苦。现在,我告诉你们:出去旅游最乐。同学们,你们也来说说,什么最苦,什么最乐。(学生畅所欲言)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它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恩惠(hu)如释重负(sh)契
3、约(q)揽(ln)悲天悯人(mn) 卸却(xi) 监督(d)(2)词义契:用刀子刻;证明买卖、租赁、抵押等关系的凭据;符合。失意:不得志。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悲天悯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无入而不自得: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2作者名片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广东新会人。他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主要从事于教育和学术研究,先后
4、在清华、南开等大学任教,是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他在哲学、佛学、史学、政治经济学、先秦诸子学、文学等多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是近百年间不可多得的“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学者。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等杂志。步骤二熟读课文走进文本1朗读用心感悟本文人生哲理之时,必须熟读课文,明确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论据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得出怎样的结论。2文章脉络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第二部分(3),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第三部分(45),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第一二段论述了“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
5、痛苦”和“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第三段则论述由此得出的结论: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第四段由设问“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转入,过渡非常自然。接着论述孟子等圣贤豪杰仁人志士诸圣诸佛的责任意识、苦乐观:责任越大,痛苦越大,快乐也越大。作者并没有苍白的生硬的说教,而是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娓娓道来,如与人促膝谈心,语重心长,易于读者接受。第五段仍然由设问开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用回答问题的方式否定了一些人产生的消极逃避思想。作者指出长大成人“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逃避?”即责任是逃避不了的,只要生活在社会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下册 单元 15 教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