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docx





《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要求,结合我县保护性耕作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切实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认真总结“*模式”,推动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坚持生态优先、用养结合、稳产丰产、节本增效导向,强化组织领导和政策引导,通过政府与市场两端发力,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科技支撑与产业培育并重,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并行,整体推进扩面与重点突破提质并举,加快我县保护性耕作全面推行,促进黑土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二、任务目标1、按照“稳步扩面、质量为先”原则,全县计划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275万亩以上,其中“
2、*模式”推广面积达到240万亩。2、202*年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免耕播种机要全部安装监测设备,并对接吉林省农业机械化智慧云平台。不安装监测设备、免耕播种数据不能进入省农机云平台的,不能享受保护性耕作补贴。(注:山区坡耕地不能进行免耕播种机作业的除外)3、加大整体推进乡镇的支持力度,稳步加大整乡推进,鼓励基础条件好的乡镇结合实际实施整乡、整村推进,提高整体推进县、乡、村范围内的保护性耕作作业补助标准,努力扩大实施面积。4、推进县、乡、村级保护性耕作高标准应用基地和实施效果监测点建设,不断提高作业标准和管理水平。三、实施办法(一)实施范围全县玉米种植区域全面实施,推广“*模式”保护性耕作,同时推动大
3、豆、杂粮等其它作物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二)技术模式牢牢把握保护性耕作“多覆盖、少动土”的核心要求,在保障粮食稳产丰产的前提下,尽量增加秸秆覆盖,减少土壤扰动。根据区域特点和土壤类型,把我县划分成三个种植区域,即东南部半山区、中部平原黑土区、西北部风沙盐碱区,根据不同区域因地制宜选择相应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东南部半山区包括孟家岭镇各村及十家堡镇龙湾村、何家村等,这些村主要特点是:山地和坡地居多,且降雨量偏多,气温偏低,适宜采取垄上扣帮种,以玉米秸秆覆盖模式为主要推广模式。中部平原黑土区包括郭家店镇、蔡家镇、东河镇、双河镇、万发镇等14个乡镇,这些乡镇都是平原区,降雨中等,温度稍高,要以宽窄行
4、平作、等行距平作为主要种植模式,以玉米秸秆覆盖为主要覆盖模式,并辅以条带旋耕还田模式。针对土质比较黏重,秋天收获时雨水大,耕地压的比较硬的地块,可以选择秸秆条带旋耕还田。如果地下水匮乏的地块,要采用玉米秸秆覆盖宽窄行平作这种模式。西北部风沙盐碱区,包括林海镇、刘家馆子镇、沈洋镇、小宽镇的部分村、小城子镇的部分村、胜利乡的部分村、四棵树乡的部分村。土壤为风沙盐碱土为主,气温高,降水少,属于干旱区域,作物产量低,因此要以保水为主要目的。以风沙土为主的地块适宜采用玉米秸秆覆盖宽窄行平作模式,以盐碱土为主的地块适宜采用秋季条带旋耕还田模式。(三)补助方向根据国家安排资金总量和保护性耕作任务,资金重点用
5、于以下几个方面:1.作业补助。实施差异化补助,推进“高质多补”,根据秸秆覆盖地表程度分档实施差异化补助。分为秸秆大量覆盖、部分覆盖、少量覆盖3个档次。(1)玉米作物补助标准。秸秆大量覆盖(覆盖率在60%及以上),补助标准每亩80100元;秸秆部分覆盖(覆盖率在30%-60%之间),补助标准每亩4080元;秸秆少量覆盖(覆盖率在30%以下的),补助标准每亩40元以下。(2)大豆、杂粮等补助标准。前茬为大豆、杂粮且实施免少耕播种作业的地块实行统一标准进行补助,结合实际确定秸秆覆盖地表程度,补助标准每亩30元以下。2.高标准应用基地补助。高标准应用基地应以秸秆大量覆盖为主。县级应用基地面积不少于10
6、00亩、乡镇级应用基地面积不少于200亩、村级应用基地面积不少于50亩,补助标准每亩150元。其中,各级应用基地要有技术支撑单位开展技术指导,指导费用每亩10元,主要用于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等综合费用。3.实施效果监测点补助。全县保护性耕作建设1个监测点,监测点的监测补助资金数额由农业农村部门与第三方监测机构根据实际需要,按照双方签订的合同执行。(四)补助对象1、补助对象为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土地经营者(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和种植农户)。2、高标准应用基地补助对象为承担建设任务的实施主体,县、乡、村等各级基地实施主体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监测点
7、补助对象为承担监测任务的第三方实施主体。(五)补助方式保护性耕作作业补助采取“先作业后补助、先公示后兑现”的方式进行,即各地按照相关要求,对保护性耕作实施地块先进行查验核实,确定拟补助的面积、对象和金额,公示7天无异议后,确定最终补助面积、补助金额和补助对象。应用基地补助由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和财政部门审定后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监测点补助由县级农业农村部门与委托的第三方机构签订合同报县财政部门向第三方支付。(六)查验核实关于作业面积查验核实工作,各乡镇街道在当地政府统一组织下,根据工作实际,依据信息化远程电子监测方式进行查验核实,在免耕播种机无法作业的山区片(孟家岭镇孟家岭、苏家、下安、马家油坊和
8、十家堡镇王相、何家、龙湾等村的部分山坡地)必要时也可用人工现场测量方式核验。主要查验秸秆覆盖还田、机械免(少)耕播种作业等情况。四、工作程序(一)落实任务面积。各乡镇街道要按此方案要求,立足早谋划、早准备、早启动,抓紧分解任务面积,将作业面积细化到村、种植户、地块及作业者,确保任务面积顺利落实到位。202x年1012月,落实地块,指导机械收获,秸秆覆盖还田。202*年14月,对农技人员和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做好良种、机具、化肥等物资准备。202*年5月,指导农户适时免耕播种,实现一次播种一次拿全苗。召开免耕播种现场会,对实施地块进行田间踏查。(二)组织查验核实。各地在春季播种作业结束后,即可组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保护性 耕作 实施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