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专业面试》题库.docx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专业面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专业面试》题库.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生物专业面试题库17简答题(江南博哥)1.题目: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2.内容:代谢废物通过多种途径排出体外人体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excretion)。代谢废物的排出有不同途径:一部分水和少量无机盐、尿素等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的汗腺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以及对人体有害的尿素等废物形成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还有某些代谢废物随粪便排出体外。3.基本要求:(1)要有过程性评价;(2)有适当的板书设计;(3)请在10分钟内完成上述任务。答辩题目1.简述排泄的意义?2.你板书设计的
2、理由是什么?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探究尿液成分的小视频,提问:尿液是什么颜色、什么气味的?尿液中到底含有什么物质?(尿中含有尿素、水和无机盐等。)讲解这些物质都是细胞代谢的产物,这些代谢废物如何排出体外的?引入课题。(二)新课讲授1.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请学生说出:人体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物质呢?(多余的水和无机盐、尿素、二氧化碳等都属于代谢废物。)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结合自身思考:人体有哪些排出代谢废物的途径?充分讨论后进行回答:(1)排尿绝大部分水,无机盐以及对人体有害的尿素等废物形成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2)排汗可以通过排汗排出一部分代谢废物。请学生回忆汗
3、液不小心滴落在嘴里是什么味道?(首先感觉到的是咸。)总结一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和尿素等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的汗腺排出。接着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思考人体出汗的部分都是哪里?总结概括出汗腺几乎分布于全身各处。(3)呼吸接着多媒体出示人在寒冷的冬天哈气的图片,组织学生思考,呼气排出的代谢废物有哪些?(除了二氧化碳之外,会感觉到手潮湿,证明也会排出一些水分。)3.排泄和排遗的区别教师提问学生根据刚才的回答尝试归纳总结:什么叫排泄?预设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人体将细胞活动产生的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教师提问:排便会排出食物残渣,是否属于排泄?(食物残渣形成的粪
4、便不属于人体细胞代谢产生的,是食物被消化后的废物,因此不属于排泄。)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并讲解,排便也叫排遗。(三)巩固提高我们人每天必须排尿,少则500毫升,多的不超过2500毫升,排尿过少应该有所警惕。如果连一滴尿都没有,几天之后就会有性命之忧。思考:为什么排尿那么重要?(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避免影响细胞的正常活动。)(四)小结作业师生共同总结人体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排汗、排尿和呼吸。作业:有人说“汗液和尿液是一样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回家思考,下节课进行分享。【板书设计】略【答辩题目解析】1.简述排泄的意义?【参考答案】排泄对人体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而
5、且可以调节体内水、无机盐的含量平衡,从而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保证体内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2.简述你板书设计的理由是什么?【参考答案】对于本节课,我采用了脉络式的板书。对于讲解代谢废物排出的途径,主要注重对于过程和方式的讲解,所以运用脉络式的板书,条理更清晰,有助于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图示式的记忆,便于学生理解。18简答题1.题目:视觉的形成2.内容:人的眼球近似球体,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其基本结构和功能如图4-47所示。图4-47 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示意图假如一只黄蜂朝你迎面飞来,你是如何看到它的呢?它身上反射来的光线进入你的眼睛,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
6、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图4-48)。当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图像信息时,会通过视觉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的特定区域,大脑立即处理有关信息,形成视觉。这时,你才“看”到了黄蜂。3.基本要求:(1)要创设适当的情景;(2)有配合教学内容的适当板书设计;(3)讲解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方法。答辩题目1.谈谈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区别。2.本节课你是怎样导入的?参考解析:(一)设置游戏,导入新课1.请四位同学到教室前面来参与游戏,先睁着眼睛走直线,再蒙上眼睛走直线,看谁走的又直又快,分享两次体验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蒙眼走弯路的原因(大脑没有接受到眼睛的信息,不能准确定位),体会眼睛的重要性。2.人所获
7、取的外界信息,绝大多数来自于眼睛,大家知道我们的眼睛都是由哪些结构组成的?人又是怎样通过眼睛观察事物的?引入课题。(二)探究学习,讲授新课1.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观察同桌的眼睛,描述眼睛的结构。眼睛由外部结构眼睑、睫毛、眼肌以及内部结构眼球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眼球是眼睛最重要的部分,提出问题:眼球的结构组成又是怎么样的呢?展示眼球模型,结合多媒体展示眼球结构示意图,讲授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角膜:位于眼球最外部,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虹膜:位于角膜内部,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做瞳孔(光线的通道)。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位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视网
8、膜: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2.视觉的形成过程学生根据眼球的结构特点合作探究视觉形成的过程。教师总结: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随光线明暗及物体远近的变化,瞳孔大小、晶状体凸度会发生改变,以看清物体。3.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方法若晶状体调节负担过重,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那么,远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象,就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这样看到的则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象。这样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近视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近视:“三要”(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间长了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
9、健操);“四不看”(不在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三)联系生活,巩固提升引导学生思考用近视镜进行视力矫正的原理。(四)小结作业小结:师生共同回顾眼球的基本结构及视觉的形成过程。作业:课下思考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原理。【板书设计】视觉的形成略【答辩题目解析】1.谈谈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区别。【参考答案】眼球的晶状体等结构有灵活的调节功能,但若是晶状体的调节负担太重,过度变形而不能恢复原状,从而使外界的物象不能准确的落到视网膜上,就会形成近视眼或远视眼。近视眼主要是晶状体变凸或眼球前后径变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所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形成的,所以近
10、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视眼则是晶状体变凹或眼球前后径变短,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后方形成的。2.本节课你是怎样导入的?【参考答案】我采用的是游戏导入法,请几位同学到教室前面参加蒙着眼睛走直线的小游戏,从而使同学们真切体会到眼睛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眼睛的结构以及人类是如何通过眼睛看世界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进入课程的学习。我这样设计导入是因为游戏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这堂课的趣味性,营造一种轻松、欢快的课堂氛围,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兴趣19简答题1.题目:神经系统的组成2.内容:上述资料介绍的病例,分别涉
11、及脑(brain)、脊髓(spinal cord)、或神经(nerve)的损伤,说明感觉、肢体运动、内脏器官的活动都与神经系统有关。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图4-53)。3.基本要求:(1)10分钟内讲完;(2)要有适当板书;(3)创设情境,有提问环节。答辩题目1.谈谈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2.说说你用“点球大战”作为导入的意图?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把精彩的足球“点球大战”片段展示在学生面前,并提出问题:守门员应具备什么样条件才能准确扑到足球?需要身体的哪些器官相互配合?(守门员要反应的足够快,并且还要大脑、眼睛、手等的配合。)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感受
12、自由发言,从而引出本节课题。(二)新课教学1.教师展示神经系统的模型,观察神经系统的组成。总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2.教师请学生以生物兴趣小组对照课本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意图,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描述脑三部分结构大脑、小脑、脑干的功能。(大脑与感觉、运动、语言有关;小脑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可以调节人体的基本活动,比如心跳、呼吸、血压等。)教师补充: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最高级中枢。小脑能够协调运动,如果小脑受损人的各种肌肉协调活动,如跳舞、体操、打篮球都不能进行,身体也将会失去平衡。脑干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的部分。
13、3.请学生结合课本中资料分析运动员腰部脊髓受损导致下肢丧失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的案例,分析脊髓的功能。(脊髓是连接脑与躯干、内脏的通路。)4.请学生结合课本中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图片以及课前搜集的资料,分析神经的组成和功能:由脊髓发出的神经是脊神经,脑发出的神经是脑神经,脊神经和脑神经都能够传导神经冲动。总结概括,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称为是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我们称为周围神经系统。接着,组织学生用表格的形式将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展示出来。(三)巩固新知思考: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这和脑的哪个部分的功能有关。(与小脑有关。)(四)
14、小结作业小结:请学生自愿分享本节课的收获。作业:人们常认为小孩跌跤向前倒并不可怕,怕的是向后倒,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试着分析其中的原因,下节课进行分享。【板书设计】略【答辩题目解析】略20简答题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资料片:17世纪时,医生为了抢救大出血的病人,尝试将动物的血液输入人的血管,但是都以失败而告终。后来又尝试给病人输入血,结果有的病人输入了别人的血液后起死回生,有的病人输血后出现了严重的反应甚至死亡。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进而导入新课。(二)新课教学1.建立血型与安全输血的联系(1)教师要求学生回忆血型的种类,并对学生回答做出及时评价。(2)教师提问
15、学生如何正确安全输血,并对学生回答做出过程性评价。(3)学生观察实验视频。2.探究安全输血的原则(1)学生分组观看视频并完成输血关系表,教师提示学生体外两种血液相混后不发生凝集,才能进行输血。(2)学生分小组回答,教师评价。师生共同总结得出A、B、AB、O型血可接受的血型。(3)学生补充概括四种血型分别可以输给哪些血型,教师及时评价。(4)教师提问学生:通过对比输血关系表有哪些发现?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师生共同总结得出输血原则: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没有同型血或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都可以输入少量O型血,AB型血的人可以缓慢输入少量O型、A型、B型血。(5)学生思考O型血的人是万能输血者是否有道理
16、,教师评价。(6)教师讲解成分输血。(三)巩固提高学生回答导入时的问题,教师评价反馈。(四)小结作业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作业:请学生课后将安全输血的常识告诉身边的朋友和家人。【板书设计】略【答辩题目解析】1.谈谈你设计该导入的意图。【参考答案】导入不仅要与本节课的内容相关联,也要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安全输血”,与生活实例比较贴切,因此我采用生活实例导入,结合相关联的生物科学史,从学生日常所见所闻的急救输血出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为整堂课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课堂氛围。2.我国实行的是无偿献血制度。你认为无偿献血有什么好处?健康成年人适量献血为什
17、么不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参考答案】无偿献血制度,可以更好地保障医院血库的供血量,以便及时救治更多的伤病患者。无偿献血制度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宗旨,一个健康的成年人适量献血(一次献血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与血细胞包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因此,健康成年人每次适量献血不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21简答题1.题目: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2.内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通过本节“想一想,议一议”活动,你已经了解了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有明显的不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吸入的气体,顺着支气管在肺里的各级分支,到达支气管
18、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肺泡(图4-30)。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你吸气时,许许多多肺泡都像小气球似地鼓了起来,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3.要求:(1)教学过程中要有情境设计;(2)教学中要有适当的提问环节;(3)要联系生活实际。答辩题目1.本节课你为什么采用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方式?2.打篮球每小时耗氧量大约90升,慢跑每小时耗氧量约120升。为什么慢跑比打篮球耗氧量大?参考解
19、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顾旧知,提问:简述呼吸运动的过程。(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降低,于是外界气体就被吸入。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大,于是气体就被呼出。)提问:进入肺内的气体在肺内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呢?(二)新课展开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问: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有什么差别?(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多,但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而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少,但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吸入肺内的
20、气体与人体组织进行了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进行了气体交换。)2.出示肺泡的结构示意图,提问:观察图片,描述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哪些?(肺泡的数量很多,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肺泡这样的特点很适合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3.展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动画,观看、思考:肺泡与血液之间是如何进行气体交换的?(当吸气时,许许多多的肺泡都像小气球似的鼓了起来,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4.提问:结合刚才动画,及日常生活经验,举例说明气体
21、这样扩散的原理是什么?(厨房炒菜,客厅能闻到香味,气体分子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氧气和二氧化碳也是这样,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三)小结作业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作业:查阅相关资料,测量自己肺活量。【板书设计】略【答辩题目解析】1.本节课你为什么采用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方式?【参考答案】本节课我采用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方式,老师引导、提问,学生回顾本节主要知识。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老师可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和组织作用,避免了传统的教授方式,更符合现代教学模式。2.打篮球每小时
22、耗氧量大约90升,慢跑每小时耗氧量约120升。为什么慢跑比打篮球耗氧量大?【参考答案】因为慢跑没有打篮球激烈,所耗的氧可由呼吸过程源源不断提供。打篮球较为激烈,供不上的氧,要靠肌肉细胞的无氧呼吸提供能量补偿,总耗氧量就较少。22简答题参考解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同学们有没有翻动过花园或庭院中的花盆、砖块或石块,在翻开的瞬间你们看到了什么呢?(黑色的小虫。)在翻开的瞬间我们看到的这些黑色小虫叫做鼠妇,又名潮虫。它们总是在阴暗的角落里生活,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很少看到。那么,光照条件是否影响鼠妇的分布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二)探究实验1.提出问题光会
23、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作出假设的依据:在比较阴暗的地方看到了鼠妇,而在明亮的地方没有看到。3.制定计划小组讨论实验基本思路,教师巡视,小组代表发言,全班讨论找出最优的设计思路,并推测预期结果,设计实验。实验思路:设计明暗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只,过一段时间后,看哪边的鼠妇多。如果暗环境中鼠妇多,则说明假设可能是正确的。4.实施计划材料用具:10只鼠妇,湿土,铁盘(或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实验装置: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两侧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方法步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生物专业面试 教师资格 考试 初中生物 专业 面试 题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