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备课(一半).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备课(一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备课(一半).pdf(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柳山镇 小学 数学 教案 年 级:一年级 学 科:数学 授课教师:_侯瑞增_ 第一单元 南极小客人 一、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3、结合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4、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20以内数
2、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100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数位的顺序和数的大小比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数的意义。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选取的素材真实、新奇、有趣。真实的事件为背景,创设了一系列在南极考察的情境,带领学生走进那神奇的南极世界,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2、让学生在
3、动手操作中逐步建立数的概念。教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提供了数一数、摆一摆、估一估等认数、数数活动,使学生在经历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出数的概念。3、重视估计意识的培养。估计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技能是发展数感的重要方面。本单元在教学数数的过程中,始终将估与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数感。三、教学建议 1加强观察、注重操作,让学生经历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两幅现实、有趣的情境,组织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数一数情境中的南极动物,并借助小棒、计数器等学具进行操作,然后抽象、概括,让学生经历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
4、生用学具代替情境中的动物,摆一摆、数一数,并借助计数器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体会计数单位“百”的意义,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从而形成数的概念。2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自主学习100以内的数,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主动建构。3、注重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教材为让学生建立数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信息窗1中的企鹅、贼鸥、海豹图,5页第6题、9页第6题等。通过数一数、比一比或用比一个数“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数的大小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起1
5、00以内各数的大小概念。另外,教材还安排了估计一些物品的数量,展示用数来表达、交流的有关内容等。4、关于评价。对本单元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要重点考察学生有没有掌握100以内的数数、读数和写数的基础知识,是否掌握了数的顺序,会不会比较数的大小,能不能进行简单的口算。5、四、本单元建议课时数:6课时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一 主笔备课教师:房孝美 使用教师:侯瑞增 课题 信息窗一:来到南极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会数 100 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百”,掌握 100 以内数的组成,体会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及联系。2、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数与实际
6、生活的密切联系。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重难点 1、会数 100 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百”,掌握 100 以内数的组成。2、体会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及联系。教法学法 动手操作、讲练结合、小组讨论 教学准备 主题图、小棒、计数器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知道南极吗?你对南极有哪些了解?(教师简要介绍南极的概况及情境图的背景)2、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和你小组的小伙伴说一说。4、谁愿意把你提的数学问题说给大家听听?学生根据情境
7、图可能提出的问题有:企鹅有多少只?贼鸥有多少只?海豹有多少只?海豹和贼鸥一共有多少只?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数一数企鹅的只数,认识整十数及 100。师:一共有多少只企鹅呢?请小朋友先估一估吧!师: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师: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有多少只企鹅呢?(学生先独立去数,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数法,然后全班汇报。教师参与指导。)师:小朋友可以用小棒代替企鹅数一数。(学生动手操作)使用修改 学生小组 交流 学生自主 探究教师 适引导 师:你是怎样数的?数给大家听听。(数的方法:1 根 1根地数,2 根 2 根地数,5 根 5 根地数,10 根 10 根地数)师:数这么多企鹅,你认为那种方法可
8、以数得又快又对?2、借助数小棒教学 100 的组成。师:请小朋友用 10 根 10 根数的方法数出有多少根小棒。(学生动手操作,每数 10 根就捆起来)师:有多少根小棒?数给大家听听。(学生边指边数 10、20、30100,教师随机贴小棒图)小结:一捆 10 根,10 捆就是 100 根,也就是 10 个十是100。(教师板书:10 个十是一百)(教师把 10 捆小棒捆成 1 大捆,告诉学生这就是 100 根小棒)3、用计数器表示 100。(1)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 20,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 60、90 吗?(2)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出 100 呢?(多数学生用十位上的 10 个珠子表示 100,个
9、别学生用百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100)(3)教师边讲解边拨珠,让学生体会满十进一。(4)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的意义及顺序。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第 1 题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2、自主练习第 2 题数数游戏,即一人说一个数,另一个人接着数。3、自主练习第 5 题估一估,说一说。同位合作进行练习。4、自主练习第 6 题猜数游戏。四、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读:10 个十是 一百 指 名 说 出 数位的顺序。教 后 反 思 1.学生能正确数出 100 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 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掌握了 100 以内数的数位顺序,知道个位和十位的
10、意义.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一 主笔备课教师:房孝美 使用教师:课题 信息窗一:来到南极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 100 以内数的组成,体会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及联系。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重难点 1、会数 100 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百”,掌握 100 以内数的组成。2、体会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及联系。教法学法 动手操作、讲练结合、小组讨论 教学准备 主题图、小棒、计数器 教 学 过 程 一、回顾复习 1、师:上一节课,我们参观了企鹅的家乡南极,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老师先考考你们。2、教师在计数器上
11、拨数,学生读。教师说数,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来。3、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解决提出的问题。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 1、数一数有多少只海豹。(1)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数出海豹有多少只。(2)师:你能用小棒来表示出海豹的只数吗?立数、(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摆小棒就能一眼看出是24 根?(4)引导学生借助小棒归纳出“24 里面有 2 个十和 4个一”。2、在计数器上表示24。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几个十就在十位上拨几个珠子,几个一就在个位上拨几个珠子。3、同桌合作,进行几十几的拨数练习,教师巡视指导。4、排排队:教师出示“个位”、“十位”、“百位”的卡片,请学生按顺序排队。
12、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第 3 题 数一数,填一填。2、自主练习第 4 题(1)师同学们认真观察画面,图中给了你哪些信息?你能用这些信息编一个有趣味的故事吗?(2)师:小动物们着急了,同学们快快帮它们把气球拉回来吧。(3)集体订正(4)对于多余的信息,鼓励学生想办法解决。3、补充练习 40、41、()、()、()45、46、()、()、()25、30、()、40、()、()、55、60 10、20、()、()、()、()、()、()、()、100 使用修改 小 组 间交流 学 生 独立数、摆 观察有几种排法 54、53、52、()、()、()、()、47 四、走进生活 你能说一说生
13、活中哪些地方用到 100 以内的数吗?五、课堂小结 评选出会思考、会合作、会倾听的好孩子,并到“丰收园”选一个大苹果。小组之间互相交流 教 后 反 思 1.学生掌握了 100 以内数的组成。2.培养了学生的初步估计意识。但也有少数学生估计数与数数不是很清楚。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一 主笔备课教师:房孝美 使用教师:课题 信息窗二 观察贼鸥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会读、会写 100 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进一步认识数的组成,体会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及联系;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和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加法。2、经历利用生活经验抽象出数的读写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与
14、生活的密切联系。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表述数的相对大小,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重难点 1、会读、会写 100 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和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加法。2、体会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及联系。教法学法 动手操作、自主互助、小组讨论 教学准备 主题图、小棒、计数器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也让我们踏上神秘的南极大陆进行实地考察,好吗?2、你在南极大陆上都看到了什么?看谁能把话说完整。3、先让我们估计一下,天上有多少只贼鸥?冰上有多少只贼鸥?冰上有多少只企鹅?学生试着估计一下,并说说是根据什么估计出来的?二、提出问题 看样子南极
15、的朋友还真不少,就让我们用数字把朋友的数量记录下来好吗?三、解决问题 1、想一想,这些数字你想怎样记?2、把你的好办法,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让他们帮你听听怎么样。3、你能把这些数字记录下来吗?试一试。4、相信你会把这些数字读得非常正确。5、小组同学交流想法,并用计数器演示。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用计数器帮助演示数的写法,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6、小组内一个同学用计数器演示,其余同学读数并把数字记录下来 7、小结:通过读数和写数,你都有什么发现?四、应用拓展 1、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我们的周围什么地方用到数字?(全班学生的总数、男同学的人数、女同学的人数等等)。先让学生用该数字说一句话,再让其余同学
16、把数字记录下来。2、“自主练习”第 1 题,先让学生独自做题,把自己写的数读给小组同学听,在小组内交流写法。3、“自主练习”第 2 题,先让学生整体观察这张表,有什么发现?再让学生独立填写各空格里的数。填完后,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有什么发现?小组交流。全班汇报。使用修改 并让学生说说每一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揭示:读书和写数,都从高位起。五、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指名学生小结学习的内容 教 后 反 思 学生能正确和熟练的读、写 100 以内的数。大部分学生会正确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知道 100 以内顺的数为顺序。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一 主笔备课教师:房孝美 使用教师:侯瑞增 课题
17、信息窗二 观察贼鸥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利用生活经验抽象出数的读写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表述数的相对大小,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重难点 1、会读、会写 100 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和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加法。2、体会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及联系。教法学法 动手操作、自主互助、小组讨论 教学准备 主题图、小棒、计数器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上节课我们在南极考察时看到了天上有 47 贼鸥,冰上有 32 只贼鸥,看到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2、学生自由提问。对于学生
18、提出的问题中,如果出现“一共有多少只贼鸥?”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数出贼鸥的总数,如果有学生会计算的话,可以计算出来,但对学生不作统一要求。如果学生不能提问出“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问。二、解决问题 1、“怎样才能知道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有什么办法?”让学生知道问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其实就是比较 47 与 32 的大小,“怎么比较 47 与 32 的大小呢?”2、学生独立思考。3、小组交流想法。4、全班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三、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第 3 题,学生独立做,做完后小组交流想法。2、“自主练习”第 5 题。(1)同学们先用小棒
19、摆一摆,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摆的。注意让学生把图中的条件和问题表述清楚。(2)在理解图意后列式计算。(3)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4)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法做第5 题。3、“自主练习”第7 题。(1)、先让学生明白题意。(2)、学生独立去做,再交流自己选择的结果和想法。(3)、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哪些问题?使用修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问题 用不同的方 法 计算。教 后 反 思 第二单元 下雨了学看钟表 一、教学内容及地位 本单元是时间教学的起始单元,是“认识钟表”的起始课。本单元主要使学生结合实际初步学会看钟表,体会认
20、识钟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时间方面的内容打下基础。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本单元设有一个信息窗,以“下雨了”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素材,通过老师分别给4个小朋友打电话,询问他们到家的时间为话题,引起学生对认识钟表的需求,体会认识时刻在生活中的作用。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自主练习,认识钟面,认读“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四个时刻。其中,认识整时和半时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认识“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教学时应注意加强直观操作。二、具体的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面,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示的整时和半时的时刻,初
21、步认识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2、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感受时间的意义。3、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知道珍惜时间。三、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 教材着力架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以一个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故事情境“下雨了”为背景,以老师打电话询问学生放学到家的情况为素材,将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巧妙地串在一起,又从整体上比较这四个时刻的不同。2人文思想贯彻教材其中,无声的画面效果营造一个个浓浓的“情”字。尊师爱生、关爱老人、家人和睦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放学后下雨了,学生何时到家牵动着老师的心,打个电话问一下,了却教师的牵挂,关爱学生已变成我们教师
22、的自觉行动。今天是奶奶的生日,全家人给奶奶过生日,倡导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的风尚,这对我们的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四、本单元建议课时数:2课时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一年级 主笔备课教师:王明德 使用教师:课题 认识钟表 课型 新授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钟表,知道钟面上的短针叫“时针”,长针叫“分针”。2.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整时数。会读、会写整时、几时半。教学重难点 认识“整时”和“半时”是重点,认识“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是难点。教法学法 师生互动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再给大家猜一个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停息。嘀嘀
23、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看看能不能猜出它是谁?(闹钟)今天咱们就来认识一下钟表。二、新授(一)教学第一个红点标示的内容 1.情境图 钟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有一天放学后下起了大雨,王老师很担心同学们是否安全回家,于是便打电话给同学,问一问他们是什么时间到家的,钟表告诉了我们,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2.认识钟面 (1)出示钟面,先看一下钟面,你从钟面上都看到了什么?(2)钟面上有两根针,那么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谁愿意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呢?(“钟面上的短针叫时针,长针叫分针”。)(3)钟面上还有12个数字。(4)自己动手来指着你的钟表盘上的两根针,来说一说它们的名字。3.认识“整时”(1
24、)刚才我们认识了钟面,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同学们都是几点到家的。(2)王老师首先打电话给小力,“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我们需要看一下表。观察小力回家时的钟面:时针指在哪里?分针指在哪里?(3)现在是几时呢?你是怎样知道的?(钟面上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5,就是5时。)使用修改 教 学 过 程 (二)教学第二个红点标示的内容 1.认识“半时”(1)我们先来看看小云的回家时间,先观察这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在哪里?(时针指在两个数5和6的中间,分针在6上)那现在是什么时间?2.认识“快到几时”(1)我们再来看看小青是几时到的家?观察钟表,时针、分针分别指在哪里?(2)分针接近12,说明什么?那现
25、在是快几时了?(3)如果分针指在接近12的数上,时针指着几就是快几时。3.认识“几时刚过”(1)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小林是几时到家的?分针和时针分别指在哪里?2)分针指在刚过12的数上,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刚过。三、练习 1.同位两个人,一个拨钟表,一个说出钟表的时间,比一比谁说得最准。四、小结我们今天学习了四个表示时间的方法,他们分别是“整时”“半时“快到几时和几时刚过”。教 后 反 思 柳山镇小学备课卡 年级:一年级 主笔备课教师:王明德 使用教师:课题 认识钟表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时间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重难点“整时”和“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数学 下学 备课 一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