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pdf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pdf(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解答:(1)将需求函数Qd 50 5P和供给函数Qs10 5P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50 5P10 5P 得 Pe 6 将均衡价格Pe 6 代入需求函数Qd 50 5P,得Qe 505620 或者,将均衡价格Pe 6 代入供给函数Qs10 5P,得Qe105620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Qe 20。如图2 1 所示。图 2 1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d 60 5P和原供给函数Qs10 5P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60 5P10 5P 得 Pe 7 将均衡价格Pe 7 代入Qd 60
2、5P,得Qe 605725 或者,将均衡价格Pe 7 代入Qs10 5P,得Qe1057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7,Qe 25。如图2 2 所示。图 2 2(3)将原需求函数Qd 50 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s5 5P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 50 5P5 5P 得 Pe 5.5 将均衡价格Pe 5.5 代入Qd 50 5P,得Qe 5055.522.5 或者,将均衡价格Pe 5.5 代入Qs5 5P,得Qe555.52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5.5,Qe 22.5。如图2 3 所示。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图 2 3 (4)所谓
3、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给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以(1)为例,在图2 1 中,均衡点E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达到的一个均衡点。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Qs10 5P和需求函数Qd 50 5P表示,均衡点E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Pe 6,且当Pe 6 时,有QdQsQe 20;同时,均衡数量Qe 20,且当Qe 20 时,有PdPsPe 6。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静态分析:在外生变量包括需求函数中的参数(50,5)以及供给函数
4、中的参数(10,5)给定的条件下,求出的内生变量分别为Pe 6 和Qe 20。依此类推,以上所描述的关于静态分析的基本要点,在(2)及图2 2 和(3)及图2 3 中的每一个单独的均衡点Ei(i 1,2)上都得到了体现。而所谓的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也可以说,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外生变量变化时对内生变量的影响,并分析比较由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所决定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以(2)为例加以说明。在图2 2 中,由均衡点E1变动到均衡点E2就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它表示当需求增加即需求函数发生变化时对均衡点的影响。很
5、清楚,比较新、旧两个均衡点E1和E2可以看到:需求增加导致需求曲线右移,最后使得均衡价格由6 上升为7,同时,均衡数量由20 增加为25。也可以这样理解比较静态分析:在供给函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需求函数中的外生变量发生变化,即其中一个参数值由50 增加为60,从而使得内生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其结果为,均衡价格由原来的6 上升为7,同时,均衡数量由原来的20 增加为25。类似地,利用(3)及图2 3 也可以说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点。(5)由(1)和(2)可见,当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导致需求增加,即表现为需求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提高了,均衡数量增加了。由(1)和(3)可见,当技术水平提高导
6、致供给增加,即表现为供给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下降了,均衡数量增加了。总之,一般地,需求与均衡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供给与均衡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2.解答:(1)根据中点公式edQPP1 P22,Q1 Q22),有ed20022 42,300 1002)1.5 (2)由于当P 2 时,Qd 5001002300,所以,有eddQdPPQ(100)230023 (3)根据图2 4,在a 点即P 2 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为edGBOG20030023 或者 edFOAF23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图 2 4 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的P 2 时的
7、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的结果是相同的,都是ed23。3.解答:(1)根据中点公式esQPP1 P22,Q1 Q22),有es423 52,4 82)43 (2)由于当P 3 时,Qs2234,所以,esdQdPPQ234 1.5。(3)根据图2 5,在a 点即P 3 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为esABOB64 1.5 图 2 5 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的P 3 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的结果是相同的,都是es 1.5。4.解答:(1)根据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推知:分别处于三条不同的线性需求曲线上的a、b、c 三点的需求的价
8、格点弹性是相等的。其理由在于,在这三点上,都有edFOAF (2)根据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方法,同样可以很方便地推知:分别处于三条不同的线性需求曲线上的a、e、f 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是不相等的,且有ead efd eed。其理由在于 在 a 点有:eadGBOG 在 f点有:efdGCOG 在 e 点有:eedGDOG 在以上三式中,由于GB GC GD,所以,ead efd eed。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5.利用图2 7(即教材中第55 页的图2 29)比较需求价格点弹性的大小。(1)图(a)中,两条线性需求曲线D1和 D2相交于a 点。试问:在交点a,这两条直线型的需求的
9、价格点弹性相等吗?(2)图(b)中,两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D1和D2相交于a点。试问:在交点a,这两条曲线型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相等吗?图 2 7 解答:(1)因为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定义公式为eddQdPPQ,此公式的dQdP项是需求曲线某一点斜率的绝对值的倒数,又因为在图(a)中,线性需求曲线D1的斜率的绝对值小于线性需求曲线D2的斜率的绝对值,即需求曲线D1的dQdP值大于需求曲线D2的dQdP值,所以,在两条线性需求曲线D1和D2的交点a,在P 和Q给定的前提下,需求曲线D1的弹性大于需求曲线D2的弹性。(2)因为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定义公式为eddQdPPQ,此公式中的dQdP项是需求曲线某
10、一点的斜率的绝对值的倒数,而曲线型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斜率可以用过该点的切线的斜率来表示。在图(b)中,需求曲线D1过 a 点的切线AB 的斜率的绝对值小于需求曲线D2过 a 点的切线FG 的斜率的绝对值,所以,根据在解答(1)中的道理可推知,在交点a,在P 和 Q 给定的前提下,需求曲线D1的弹性大于需求曲线D2的弹性。6.解答:由已知条件M 100Q2,可得QM100 于是,有 dQdM12M100121100 进一步,可得eMdQdMMQ12M100121100100M1002M10012 观察并分析以上计算过程及其结果,可以发现,当收入函数M aQ2(其中a 0,为常数)时,则无论收入
11、M 为多少,相应的需求的收入点弹性恒等于12。7.解答:由已知条件Q MP N,可得 eddQdPPQM(N)P N 1PMP N N eMdQdMMQ P NMMP N 1 由此可见,一般地,对于幂指数需求函数Q(P)MP N而言,其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总等于幂指数的绝对值 N。而对于线性需求函数Q(M)MP N而言,其需求的收入点弹性总是等于1。8.解答:令在该市场上被100 个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总量为Q,相应的市场价格为P。根据题意,该市场13的商品被60 个消费者购买,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都是3,于是,单个消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费者i 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写为edidQi
12、dPPQi 3 即 dQidP3QiP(i 1,2,60)(1)且 i 160QiQ3(2)类似地,再根据题意,该市场23的商品被另外40 个消费者购买,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都是6,于是,单个消费者j 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写为 edjdQidPPQj 6 即 dQjdP6QjP(j 1,2,40)(3)且 j 140Qj2Q3(4)此外,该市场上100 个消费者合计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写为 eddQdPPQdi 160Qij 140QjdPPQ 604011.jiijdQdQPdPdPQ 将式(1)、式(3)代入上式,得 ed6040j11Qp(3.).iijQPPQ(-6.)6040
13、1136.QijijpQQpp 再将式(2)、式(4)代入上式,得 ed36 2.(1 4).533QQpQPPpQPQ 所以,按100 个消费者合计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是5。.9、解答:(1)由于ed PPQQ ,于是有 QQedPP(1.3)(2%)2.6%即商品价格下降2%使得需求数量增加2.6%.(2)由于eM MMQQ ,于是有 QQ eMMM2.25%11%即消费者收入提高5%使得需求数量增加11%。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0.解答:(1)关于A厂商:由于PA 200 QA 200 50 150,且A厂商的需求函数可以写成 QA 200 PA 于是,A厂商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14、为 edAdQAdPAPAQA(1)15050 3 关于B厂商:由于PB 300 0.5QB 3000.5100250,且B厂商的需求函数可以写成:QB 600 2PB 于是,B厂商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edBdQBdPBPBQB(2)250100 5 (2)令B厂商降价前后的价格分别为PB和 PB,且A厂商相应的需求量分别为QA和 QA,根据题意有 PB 300 0.5QB 3000.5100250 PB 3000.5QB 3000.5160220 QA 50 QA 40 因此,A厂商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为eABQAPBPBQA10302505053 (3)由(1)可知,B厂商在PB 250 时
15、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edB 5,也就是说,对B厂商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我们知道,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言,厂商的价格和销售收入成反方向的变化,所以,B厂商将商品价格由PB 250 下降为PB 220,将会增加其销售收入。具体地有:降价前,当PB 250 且 QB 100 时,B厂商的销售收入为 TRB PBQB25010025 000 降价后,当PB 220 且 QB 160 时,B厂商的销售收入为 TRBPBQB22016035 200 显然,TRBTRB,即B厂商降价增加了他的销售收入,所以,对于B厂商的销售收入最大化的目标而言,他的降价行为是正确的。11.解答:根据已知条件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公
16、式,有edQQPP10%P4 1.6 由上式解得P0.25。也就是说,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0.25,即售价为P 3.75 时,销售量将会增加 10%。12.解答:厂商的销售收入等于商品的价格乘以销售量,即TRPQ。若令厂商的销售量等于需求量,则厂商的销售收入又可以改写为TRPQd。由此出发,我们便可以分析在不同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的条件下,价格变化对需求量变化的影响,进而探讨相应的销售收入的变化。下面利用图2 8 进行简要说明。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图 2 8 在分图(a)中有一条平坦的需求曲线,它表示该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即 ed 1。观察该需求曲线上的 A、B 两点,显然可见,较小
17、的价格下降比例导致了较大的需求量的增加比例。于是有:降价前的销售收入 TR1 P1Q1,相当于矩形OP1AQ1的面积,而降价后的销售收入TR2 P2Q2,相当于矩形OP2BQ2的面积,且TR1 TR2。也就是说,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类似地,在分图(b)中有一条陡峭的需求曲线,它表示该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即ed 1。观察该需求曲线上的A、B 两点,显然可见,较大的价格下降比例却导致一个较小的需求量的增加比例。于是,降价前的销售收入TR1 P1Q1(相当于矩形OP1AQ1的面积)大于降价后的销售收入TR2 P2Q2(相当于矩形OP2BQ2的面积),即TR1
18、 TR2。也就是说,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分图(c)中的需求曲线上A、B 两点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d 1(按中点公式计算)。由图可见,降价前、后的销售收入没有发生变化,即 TR1 TR2,它们分别相当于两块面积相等的矩形面积(即矩形OP1AQ1和 OP2BQ2的面积相等)。这就是说,对于单位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变化对厂商的销售收入无影响。例子从略。15.图 2 9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 解答:要点如下:(1)关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
19、途径。或者,也可以简单地说,微观经济学是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研究来说明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的。市场机制亦可称作价格机制,其基本的要素是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以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为出发点,微观经济学通过效用论来研究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并由此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进而得到市场的需求曲线。生产论、成本论和市场论主要研究生产者追求利润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最大化的行为,并由此推导出生产者的供给曲线,进而得到市场的供给曲线。运用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就可以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并进一步理解在所有的个体经济单位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在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实现
20、经济资源的配置。其中,从经济资源配置效果的角度讲,完全竞争市场最优,垄断市场最差,而垄断竞争市场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寡头市场比较接近垄断市场。至此,微观经济学便完成了对图2 9 中上半部分所涉及的关于产品市场的内容的研究。为了更完整地研究价格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市场论又将考察的范围从产品市场扩展至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的需求方面的理论,从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出发,推导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生产要素的供给方面的理论,从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推导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据此,进一步说明生产要素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其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这样,微观经济学便完成了对图2 9 中下半部分所涉
21、及的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内容的研究。在以上讨论了单个商品市场和单个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及其作用之后,一般均衡理论讨论了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的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问题,其结论是: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存在着一组价格(P1,P2,Pn),使得经济中所有的n个市场同时实现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这样,微观经济学便完成了对其核心思想即“看不见的手”原理的证明。在上面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微观经济学又进入了规范研究部分,即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的一个主要命题是: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就是说,在帕累托最优的经济效率的意义上,进一步肯定了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的配置资源的作用。在讨论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后
22、,微观经济学又讨论了市场失灵的问题。市场失灵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垄断、外部经济、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导致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经济学家又探讨和提出了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2)关于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主要是论证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能够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通常用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1776 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的、以后又被称为“看不见的手”原理的那一段话,来表述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其原文为:“每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
23、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他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第三章 效用论 1.解答:按照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的定义公式,可以将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写成:MRSXYYX 其中,X表示肯德基快餐的份数;Y表示衬衫的件数;MRSXY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基快餐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的消费数量。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均衡点上有MRSXYPXPY 即有 MRSXY2080 0.25
24、 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该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为 0.25。2.图 3 1 某消费者的均衡 解答:(1)图中的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 的数量为30 单位,且已知P1 2 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M 2 元3060 元。(2)图中的纵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 的数量为20 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M 60 元,所以,商品2 的价格P2M206020 3 元。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3)由于预算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为P1X1P2X2M 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1 3X2 60。(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
25、步整理为X223X1 20。很清楚,预算线的斜率为23。(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上,有MRS12P1P2,即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即MRS等于预算线斜率的绝对值P1P2。因此,MRS12P1P223。3.解答:(1)根据题意,对消费者A 而言,热茶是中性商品,因此,热茶的消费数量不会影响消费者A的效用水平。消费者A 的无差异曲线见图3 2(a)。图3 2 中的箭头均表示效用水平增加的方向。(2)根据题意,对消费者B 而言,咖啡和热茶是完全互补品,其效用函数是U minx1,x2。消费者B的无差异曲线见图3 2(b)。(3)根据题意,对消费者C 而言,咖啡和热茶是完全替代品,其效用函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经济学 微观 部分 高鸿业 第六 课后 习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