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常考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数学上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常考点.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每日一练)七年级数学上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常考点 单选题 1、如图,点A,O,B在一条直线上,OEAB于点O,如果 1 与 2 互余,那么图中相等的角有()A5 对 B4 对 C3 对 D2 对 答案:A 解析:根据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 90和等角的余角相等解答 解:OEAB,AOE=BOE=90,AOC+2=90,1+BOD=90,1 与 2 互余,2 1+2=90,1=AOC,2=BOD,AOE=COD,BOE=COD,图中相等的角有 5 对 故选:A 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余角的定义和性质,熟记概念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属中考常考题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顶角相等 B两点确定
2、一条直线 C一个角的补角一定大于这个角 D垂线段最短 答案:C 解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直线的性质,补角的定义,垂线段的性质依次判断即可得到答案 解:A、对顶角相等,故该项不符合题意;3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该项不符合题意;C、一个角的补角一定不大于这个角,故该项符合题意;D、垂线段最短,故该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小提示:此题考查对顶角的性质,直线的性质,补角的定义,垂线段的性质,正确理解各性质及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3、下列说法:若 a 与 c 相交,则 a 与 b 相交;若 a b,b c,那么 a c;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
3、垂直三种 其中错误的有()A3 个 B2 个 C1 个 D0 个 答案:A 解析:(1)因为“当直线 a 与 c 相交时,直线 a 与 b 的位置不确定”,所以中说法错误;4 (2)因为“若 a b,b c,则 a c”,所以中说法正确;(3)因为“过直线上一点没有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所以中说法错误;(4)因为“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属于相交这一位置关系”,所以中说法错误;故上述四种说法中有 3 种是错的.故选 A.填空题 4、如图,ABC中,AB=6,DEAC,将BDE绕点B顺时针旋转得到BDE,点D的对应点D落在边BC上已知BE=5,DC=4,则BC的长为_ 答案:2+34 解析:解:由旋转
4、可得,BE=BE=5,BD=BD,DC=4,BD=BC4,即BD=BC4,DEAC,=,即46=5,解得BC=2+34(负值已舍去),即BC的长为2+34 5 故答案为2+34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运用,解题时注意: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依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列方程求解 5、如图,已知 ACBC 于 C,CDAB 于 D,BC=8,AC=6,CD=4.8,BD=6.4,AD=3.6则:(1)点 A 到直线 CD 的距离为_;(2)点 A 到直线 BC 的距离为_;(3)点 B 到直线 CD 的距离为_;(4)点
5、B 到直线 AC 的距离为_;(5)点 C 到直线 AB 的距离为_ 答案:AD AC BD BC CD 6 解析: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垂线段的长度,两点间的距离是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1)点 A 到直线 CD 的垂线段是 AD;(2)点 A 到直线 BC 的垂线段是 AC;(3)点 B 到直线 CD 的垂线段是 BD;(4)点 B 到直线 AC 的垂线段是 BC;(5)点 C 到直线 AB 的垂线段是 CD 故答案为:(1).AD (2).AC (3).BD (4).BC (5).CD 小提示:此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两点间的距离的定义,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定义.解答题 6、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说明理由(1)一个数的平方大于原数;(2)如果=,那么+5=+5 答案:(1)假命题,理由见解析;(2)真命题,理由见解析 解析:(1)举反例解答即可;7 (2)根据等式的性质解答即可 解:(1)假命题,理由:若一个数为0.1,则0.12=0.01,0.01 0.1,所以该命题是假命题;(2)真命题,理由:因为=,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可得+5=+5,所以该命题是真命题 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之真假命题,掌握举反例的方法是判断(1)的关键,掌握等式的性质是判断(2)的关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