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工效学重点整理.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服装工效学重点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工效学重点整理.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服装工效学重点整理 1.人类工效学的定义:(P2)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2.服装工效学的定义:(P2)从适合人体的各种要求的角度出发,对服装创造提出要求,以数量化情报形 式来为创造者服务,使设计尽可能最大限度地适合人体的需要,达到舒适卫生的 最大状态。3.服装工效学的核心人-机-环境的定义:“人”之参与系统过程的人,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环境”指人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化学环境 等等。“服装”指人穿戴的一切内容,也包括
2、成品的材料品质、织造手段、整理工 艺、着装技巧等。4.衣服适应人四点(P3)(1)舒适感和满意:例如紧身衣物都采用弹性面料,这样既苗条也舒适。(2)有益健康:例如婴童服装会采用纯棉、不带任何化学物质、无刺激的面 料,这样会保护小孩娇嫩的皮肤。(3)安全性:例如小孩帽子上的拉绳不能太长,以免其对自己做出伤害。高效性能:例如现在很多文胸都采用竹炭面料,增加了服装的透气性以 及贴身衣物的舒适和安全。5.三条基准线概念(P7)(1)前正中线:位于人体前面,是沿体表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的分界线。(2)后正中线:位于人体后面,是沿体表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的分界线。(3)重心线:是从左右侧面看过去,通过
3、体表上的头顶、耳垂、颈前部、胴 体中间、膝盖下端,足底中点的铅垂线。6.三个基准面概念(P7)(1)矢状切面:通过人体前面正中的基准垂直面,它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 分。(2)额状切面:在重心线位置与矢状切面垂直相交,亦称为基准前头面。它 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3)基准水平切面:处于腰围位置,它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7.关节分类(P12)根据关节面的形态和运动形式分为一轴关节(如肘关节)、二轴关节(如腕 关节)和多轴关节(如肩关节、骨关节)8.脂肪部位(P13)臀、腹、大腿内侧、腰部、胸部 9.头身比(P18)所谓头身比即以头长为度量单位来衡量身长及其他肢体长度。10.认识特殊体与正常体的区
4、别(P21)挺胸体一躯体实际厚度与标准体相近,但躯体向后倾斜,胸部前突,身体的 中心轴线向后倾斜。驼背体一胸部单薄,颈部和北部都比标准体向前倾斜,肩胛骨成拱形,手臀 前垂。凸肚体一腹部突出,臀部并不显著突出,腰部中心轴向后倒。凸臀体一臀部丰满突出,腰部中心轴倾斜。11.关节运动分类(P23)根据关节运动轴的方位分类 是屈、展、伸、收的依次连续运动,凡是有横轴和纵轴的 关节,均可做环转运动 举例:关节名称:肘关节 活动种类:由伸至屈 活动度:150(P25人 类关节活动度表)关节运动部位可以分为颈部运动、肩关节运动、髋关节运动、腰椎运动等 表2-3人体关节活动度 P25 12.常用测量工具及其用
5、途(P27-29)头身比:1:7/7.5 黄金比例:3:5 屈伸运动 以肢体为中心运动;(2)内收外展 以躯体为中心运动;(3)旋转运动 以某点(头顶点、肩点等)为中心运动;环转运动:14.人体测量 静态计测(注意站姿、坐姿要求 P33)接触式:(1)软尺:用于测量人体尺寸和裁片的长度。长度一般为 150cm(2)身高仪:用于测量人体身长、总体高等各种纵向长度的工具。测量范围0200cm(3)杆状计:用于测量人体曲面的凸出部位宽度的活动式测量仪。腰宽、臀宽等身体厚度)(4)触角器:用于测量人体曲面的凹进部位宽度的活动式测量仪。(5)角度仪:测定肩斜度、前胸垂角、背部垂角、腰部垂角等身体各部 位
6、角度的仪器。(6)滑动计(直脚规):用于测量手掌等小范围宽度的活动式测量仪,是测量人体两点之间距离的工具。(如测量人体眼的内外角宽、鼻宽、形态面。)(7)直角三角平行规:(8)弯角三角平行规:用于测量额矢状弦,额矢状弧的高;(9)弯角规:由弯角、主尺和尺框等组成,测量范围 0300mm能进行 人体和骨骼测量。(10)可变式人体截面测量仪:用于测量人体水平横截面和垂直横截面 的工具。莫尔体型描绘仪 三维人体扫描仪 基准线:颈根线、上肢根线、肩线、胸围线、腰围线、臀围线、膝线 基准点:头顶点、颈椎点、颈侧点、肩峰点、桡骨点、茎突点、指尖点、肘点、乳 点、脐点、腹部前突点、臀部后突点、转子点、膝盖中
7、心点、内踝点、外踝点、脚跟点、趾尖点(如(如 非接触式:人体轮廓线摄影机 13.基准点、基准线(P30-31)(1)身高:定义:从头顶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测量仪器:人体测高仪。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将人体测高仪放置在被测者的正后方,测 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右侧,用手移动人体测高仪的活动尺座,使活动直尺与头顶 点相接触,测量从头顶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2)颈椎点高:定义:从颈椎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测量仪器:人体测高仪。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将人体测高仪放置在被测者的正后方,并使活动直尺与矢状平面相平行,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的左右后方,移动 活动直尺,测量从颈椎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3)腰围高:
8、定义:从最小腰围处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测量仪器:人体测高仪。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将人体测高仪放置在被测者的正前方,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右侧,采取下蹲姿势,移动活动直尺,测量从最小 腰围处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4)坐姿颈椎点高:定义:从颈椎点至椅面的垂直距离。测量仪器:坐高仪及人体测高仪。测量方法:被测者取坐姿,将人体测高仪放置在被测者的正 后方,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右侧,移动活动直尺,测量从从颈椎点至椅 面的垂直距离。颈围:定义:以喉结下2cm为起点,经颈椎点至起点的围长。测量仪器:软尺 测量方法:被测者取坐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正前方,用软尺测 量以喉结下2cm为起点,经颈椎点至起点的
9、围长。胸围:定义:经乳头点的胸部水平围长。注:被测者是(否)戴胸罩。测量仪器:软尺。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正前方,用软尺测 量正常呼吸时经乳头点的水平围长。注:乳下垂中老年妇女应改用胸中点。腰围:定义:在肋弓和髂嵴之间经腰最细部位的水平围长。2、二元表达法 测量仪器:软尺。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正前方,用软尺测 量肋弓和髂嵴之间经腰最细部位的水平围长。(8)臀围:定义:臀部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围长。测量仪器:软尺。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正右方,用软尺测 量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高度上的水平围长。(9)总肩宽(后肩横弧):定义:左右肩峰点
10、间的背部水平弧长。测量仪器:软尺。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正 后方,用软尺测量左右肩峰点间的背部水平弧长。(10)全臂长:定义:从肩端点经肘点至中指指尖的长度。测量仪器:软尺。测量方法:被测者取立姿,测量者站立在被测者的左右侧,用软尺 测量从肩端点经肘点至中指指尖的长度。人体动态变形计测(P35-36)未拉伸线法(皮肤线性变形)捺印法(皮肤面积变形)石膏带法(皮肤面积变形)剪口法 15.服装规格种类(P40)示明规格:一般作为成衣上标明的具体尺寸,它以最少的元素来表示服装规 格大小的属性。根据表达元素的数量,可以分为一元表达法、二元表达法和三元 表达法。兀表达法:一兀表达法
11、指用一个部位的具体尺寸来表示成衣规格。领围制 胸围制 代号制(5)摄影摄像法 1、3、二兀表达法 细部规格:细部规格一般用于成衣工业纸样的设计过程中,指服装上具体部 位的尺寸。16.标准差(P42)平均值:标准差:标准差的意义:标准差反映测量数据离散程度。标准差大,说明测量数据较分散,彼此间 差异较大。反之则测量数据较集中。标准差是服装号型制定中的重要依据。标准差大,需设置的号型就多。反 之设置的号型可少些。17.相关系数(P43)工(兀一可。一Ff 工(圮一X)(打一y尸 相关系数的意义:表示两个部位测量数据间联系程度大小的一个量。绝对值在01之间。|r|接近1时,两部位之间关系密切;r接近
12、0时,两 部位之间关系不大。可正可负:即正相关和负相关。18.聚类分析(P44)聚类分析结论 人体所有部位可以分为两大类:长度部位和围度部位。长度部位包括上体长、手臂长、总体高、身高、下体长、前后腰节高等,这些部位之间的联系较大,其中总体高与身高关系最为密切;2、二元表达法 围度部位包括胸围、腰围、臀围、颈围、前胸宽、后背宽、总肩宽等,这24.裙装结构满足步幅和膝围量应如何设计(P55)些部位之间联系较大,其中胸围与腰围关系最为密切,而围度部位与长度部位基 本不相关。19.基本部位(P45)第一基本部位为身高h;20.控制部位(P49)概念:控制部位是指在设计服装规格时必须依据的主要部位。举例
13、:长度方面有身高、颈椎点高、坐姿颈椎点高、全臂长、腰围高;围度方 面有胸围、腰围、颈围、臂围、总肩宽。21.宽松量的概念及分类(P52)概念:宽松量指在服装平面制图中,为使服装适应人体运动机能而增加的余 量。分类:生理松量、动态适体松量(运动松量)、心理松量 22.人体侧部体表角及其对裙装侧部造型的影响(P54)人体侧部体表角概念:人体某部位的水平线在侧部的位置点和 WL线在侧部 位置点的连线,与过 WL线在侧部的位置点所画的垂直线的夹角。对裙装侧部造型的影响:R=l o*sina 式中:10为裙侧缝长,ro为裙摆增量,a为人体侧部体表角。lo ao增加;ro 定,ao增加,lo减少。23.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服装 工效 重点 整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