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教案教学设计.pdf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教案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教案教学设计.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记 金 华 的 双 龙 洞 教 案 教 案 教学 设 计(共 6 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2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北京府学小学周春田 府学胡同小学教案纸 校名 府学小学 年级 五年一班 学科 语文 教师 周春田 学生人数 46 人 课题 23.记金华的 双龙洞 3 教学目的 知:了解双龙洞的游览顺序,景象的奇异。渗透游记类课文的学法。能:思考、表达和搜集材料的能力。运用有关课外材料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思:培养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搜集材料、丰富课外知识的习惯。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对喀斯特地貌的兴趣。板书设计 23.记
2、金华的双龙洞 景象奇异 金华罗甸路上洞口外洞 孔隙 内洞 宽 高大 窄小 黑大 重点 体会金华洞景象的奇异。难点 “孔隙”的写法。教具 CAI 课件 录像 4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 23 课记金华的双龙洞。齐读 课题。过渡:我们一同随着叶圣陶老先生从金华出发,经过罗甸就渐渐入山。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眼前一片明艳,耳边溪流潺潺,迎着溪水抬头望去,看!双龙洞到了!二、学习课文。过渡:请大家打开书,朗读课文的三、四、五大段,看看我们都随叶老游览了哪些地方,你最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洞口、外洞、孔隙、内洞)过渡:这高大的溶洞,景象奇特,我们一起来到洞口,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请你
3、用笔划下来,再读一读。1洞口 宽 像桥洞 (1)指读,读出宽大的感受。(2)明确学法:洞口这部分我们是先找出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再把体会读出来。过渡: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继续学习。经过宽大的洞口,就来到了外洞。这里又是怎样的景观呢?2自学外洞,把自己的收获汇报给大家。5 高、大 仿佛到了个大会堂 聚集一千人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谁能把这种奇特的感受读出来?过渡:这又高又大的外洞已经让我们感到很奇特,更令人惊叹的是,那正流出溪水的孔隙。快来看看吧!3出示资料:内外洞有巨大的屏石相隔,仅通水道,长 10 余米,宽 3 米多。内外洞的相隔与相通,形成了双龙洞最鲜明的特色。古诗云“洞中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华 双龙洞 教案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