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并掌握重要的词语含义及用法。2、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背得快。3、合作探究,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过程与方法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2、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社会的和谐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2、引导学生把握“大
2、同”社会的基本特征。3、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教学方法:1、朗读法:古文重在诵读,保证学生多读,能够当堂成诵。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关于文章的理解,更多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完成,老师可稍作点拨引导。3、探究创新法:设置一些开放的题目供学生思考探究,鼓励他们大胆设想。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我们看了桃花源记中的安乐生活,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呢?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板书课题及作者)1、读一读:教师
3、范读古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学生仿读并注意文中停顿:a 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 b“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要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人”统领以下两句,“使老有所终-”中,“使”统领以下四句,其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c“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文意 d“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 e 末句是全文结论,要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学生朗读并试着背诵。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断句。简单介绍课题 “大道”什么意思呢?在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是施行的意思。大道之行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
4、,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中,这样的社会也叫大同社会。这篇文章选自礼记礼运。简要介绍礼记(多媒体展示)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 49篇。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又是一部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礼运,礼记中的名篇,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社会特征。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用多媒体打出)昔者仲尼与于蜡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蜡,读 zh),事毕,出游于观(读 gun,宫门外两旁的楼台)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5、(意思是鲁国已经丧失了古礼)。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古礼丧失、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看看文章。请一位同学们读课文,然后用多媒体打出需要注意的读音。天下为公(wi)选贤与能(j )讲信修睦(m )矜寡孤独(gun)男有分(fn)货恶其弃于地也(w )这篇文章的词句不复杂,请同学根据课下注释疏通一下,看看有没有不能理解的地方,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全文共五句话,107 个字,但这
6、短小的文章却包含着许多令我们深思的内容。你们从文章的阅读中感觉到哪里引起了你的思考?能不能说说你的理解。(同学们谈自己的看法)老师总结:这篇文章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大同社会的画卷,在这里人们安居乐业、人人平等、互敬互爱、亲如一家。那么怎样实施“大道”,构建“大同”社会呢?依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这是构建大同社会的根本条件,大家来齐读一遍。构建“大同”社会具体的说要做到哪几个方面呢?
7、(1)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
8、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这些是构建大同社会的基本条件。大家来读一遍。做到了这些才会“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这样的社会谁人不喜欢呢,但孔子给我们介绍的这个社会是不是当时现实社会的写照呢?当时的现实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来看一段文字。(用多媒体打出礼记檀弓的一段文字帮助学生理解)(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这就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可以说是赋税繁重,民不聊生的社会,既然这样那怎么理解
9、孔子的大同社会呢?有人认为孔子所构想的大同社会是对“五帝之世”(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返归,过去也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说法。如果简单的把孔子的大同社会与“五帝之世”等同,那就把孔子的确理想当成了一种历史的倒退,这是不符合孔子的原意的。其实孔子所说的“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后而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的大同理想社会应当是源自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用多媒体打出)那孔子的这种理想在当时的社会中能不能实现呢?肯定不能,因为这样的社会必须要社会生产力高度
10、发展,物质财富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要求。这就是马克思提出的实现共产主义的要求。(用多媒体打出)。而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是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但两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对先贤,牵系着时人。你看:孟子、陶渊明、康有为、孙中山等等都在为这个目标的实现努力着。用课件展示孙中山的题字“天下为公”。“天下为公”这四个字是孙中山先生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他题写得最多的一句话。它包含着孙先生为之奋斗一生的最高理想和最完美的社会构想。现如今我们也提出了实现“小
11、康”社会的目标,这也是对大同社会的一种追求。用多媒体打出下列问题,请同学们进行探究:(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2)请你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课文 2、翻译下面的句子:(1)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板书设计 根本条件: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人人都能得到社会关 大道之行也 基本条件: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大同社会图景 学习目的:。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习准备: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教学设计:一
12、、理想社会,交流引读。二、熟读成诵,积累理解。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a 大道之行也:施行 b 选贤与能:通“举”c 讲信修睦:培养 d 故人不独亲其亲:独,单独。亲,以-为亲 e 矜:gun 老而无妻的人 f 皆有所养:供养 g 男有分:fn 职分,指职业 h 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 i 不必藏于己:私藏 j 谋闭而不兴:发生 k 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3、理一理:全文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总领全文。第二层:阐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第三层:总结全文 4、议一议:我们该如何理解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
13、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天下为公:天下是公有的(天下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这几个概念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三、合作探究,大同思想。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特点?a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b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c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闻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的模式,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它源于“五帝之世”,又高于“五帝之世”。四、体验反思,互动释疑。1、体验反思:联系伊拉克目前硝烟四起的局势,今天你又是如何认识“大同”社会的?你觉得我们该怎样做才能早日实现大同?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1、总结存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