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立体几何典型例题精选(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立体几何典型例题精选(含答案).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EDCBA立体几何专题复习 热点一: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例 1(2014,广二模理 18)如图,在五面体ABCDEF中,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EF平面ABCD,1EF,,90FBFCBFC,3AE.(1)求证:AB 平面BCF;(2)求直线AE与平面BDE所成角的正切值.变式 1:(2013 湖北 8 校联考)如左图,四边形ABCD中,E是BC的中点,2,1,5,DBDCBC 2.ABAD将左图沿直线BD折起,使得二面角ABDC为60,如右图.(1)求证:AE 平面;BDC(2)求直线AC与平面ABD所成角的余弦值.变式 2:2014福建卷 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ABBDCD1
2、,ABBD,CDBD.将ABD沿BD折起,使得平面ABD平面BCD,如图 1-5 所示(1)求证:ABCD;(2)若M为AD中点,求直线AD与平面MBC所成角的正弦值 热点二:二面角 例 22014广东卷 如图 1-4,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PD平面ABCD,DPC30,AFPC于点F,FECD,交PD于点E.(1)证明:CF平面ADF;(2)求二面角D-AF-E的余弦值 变式 3:2014浙江卷 如图 1-5,在四棱锥A-BCDE中,平面ABC平面BCDE,CDEBED90,ABCD2,DEBE1,AC2.(1)证明:DE平面ACD;(2)求二面角B-AD-E的大小 变式 4:2014全国
3、 19 如图 1-1 所示,三棱柱ABC-A1B1C1中,点A1在平面ABC内的射影D在AC上,ACB90,BC1,ACCC12.(1)证明:AC1A1B;(2)设直线AA1与平面BCC1B1的距离为3,求二面角A1-AB-C的大小 热点三:无棱二面角 例 3如图三角形 BCD 与三角形 MCD 都是边长为 2 的正三角形,平面 MCD平面 BCD,AB平面BCD,2 3AB.(1)求点 A 到平面 MBC 的距离;(2)求平面 ACM 与平面 BCD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变式 5:在正方体1111ABCDABC D中,1KBB,1MCC,且114BKBB,134CMCC 求:平面 AKM 与
4、 ABCD 所成角的余弦值 变式 6:如图1111ABCDABC D是长方体,AB2,11AAAD,求二平面1ABC与1111ABC D所成二面角的正切值 高考试题精选 12014四川,18 三棱锥A-BCD及其侧视图、俯视图如图 1-4 所示设M,N分别为线段AD,AB的中点,P为线段BC上的点,且MNNP.(1)证明:P是线段BC的中点;(2)求二面角A-NP-M的余弦值 22014湖南卷 如图所示,四棱柱ABCD-A1B1C1D1的所有棱长都相等,ACBDO,A1C1B1D1O1,四边形ACC1A1和四边形BDD1B1均为矩形(1)证明:O1O底面ABCD;(2)若CBA60,求二面角C
5、1OB1D的余弦值 32014江西 19 如图 1-6,四棱锥P-ABCD中,ABCD为矩形,平面PAD平面ABCD.(1)求证:ABPD.(2)若BPC90,PB2,PC2,问AB为何值时,四棱锥P-ABCD的体积最大?并求此时平面BPC与平面DPC夹角的余弦值 MOHFEDCBA立体几何专题复习 答案 例 1.(2014,广二模)(1)证明:取AB的中点M,连接EM,则1AMMB,EF平面ABCD,EF平面ABFE,平面ABCD平面ABFEAB,EFAB,即EFMB.1 分 EFMB1 四边形EMBF是平行四边形.2 分 EMFB,EMFB.在 RtBFC中,2224FBFCBC,又FBF
6、C,得2FB.2EM.3 分 在AME中,3AE,1AM,2EM,2223AMEMAE,AMEM.4 分 AMFB,即ABFB.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5 分 FBBCB,FB 平面BCF,BC 平面BCF,AB 平面BCF.6 分(2)证法 1:连接AC,AC与BD相交于点O,则点O是AC的中点,取BC的中点H,连接,OH EO,FH,则OHAB,112OHAB.由(1)知EFAB,且12EFAB,EFOH,且EFOH.四边形EOHF是平行四边形.EOFH,且1EOFH .7 分 由(1)知AB 平面BCF,又FH 平面BCF,FHAB.8 分 FHBC,,ABBCB AB平面AB
7、CD,BC 平面ABCD,FH 平面ABCD.9 分 EO 平面ABCD.AO平面ABCD,EO AO.10 分 AOBD,,EOBDO EO平面EBD,BD 平面EBD,AO 平面EBD.11 分 zyxMOHFEDCBA AEO是直线AE与平面BDE所成的角.12 分 在 RtAOE中,tan2AOAEOEO.13 分 直线AE与平面BDE所成角的正切值为2.14 分 证法 2:连接AC,AC与BD相交于点O,则点O是AC的中点,取BC的中点H,连接,OH EO,FH,则OHAB,112OHAB.由(1)知EFAB,且12EFAB,EFOH,且EFOH.四边形EOHF是平行四边形.EOFH
8、,且1EOFH.7 分 由(1)知AB 平面BCF,又FH 平面BCF,FHAB.FHBC,,ABBCB AB平面ABCD,BC 平面ABCD,FH 平面ABCD.EO 平面ABCD.8 分 以H为坐标原点,BC所在直线为x轴,OH所在直线为y轴,HF所在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Hxyz,则1,2,0A,1,0,0B,1,2,0D ,0,1,1E.1,1,1AE ,2,2,0BD ,1,1,1BE .9 分 设平面BDE的法向量为n,x y z,由n0BD,n0BE,得220 xy,0 xyz,得0,zxy.令1x,则平面BDE的一个法向量为n1,1,0.10 分 设直线AE与平面BDE
9、所成角为,则sincos,n AEn AEn AE63.11 分 23cos1 sin3,sintan2cos.13 分 直线AE与平面BDE所成角的正切值为2.14 分 变式 1:(2013 湖北 8 校联考)(1)取BD中点F,连结,EF AF,则11,60,2AFEFAFE2 分 由余弦定理知2222211312 1cos60,222AEAFEFAEAEEF 4 分 又BD 平面AEF,BDAE AE平面BDC6 分(2)以E为原点建立如图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31(0,0,),(1,0)22AC,11(1,0),(1,0)22BD 8 分 设平面ABD的法向量为n(,)x y z,由0
10、0n DBn DA得2013022xxyz,取3z,则3,(0,3,3)y n.136(1,),cos,224|ACACACAC nnn 11 分 故直线AC与平面AB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04.12 分 变式 2:(2014 福建卷)解:(1)证明:平面ABD平面BCD,平面ABD平面BCDBD,AB 平面ABD,ABBD,AB平面BCD.3 分 又CD 平面BCD,ABCD.4 分(2)过点B在平面BCD内作BEBD.由(1)知AB平面BCD,BE 平面BCD,BD 平面BCD,ABBE,ABBD.6 分 以B为坐标原点,分别以BE,BD,BA的方向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
11、系(如图所示)依题意,得B(0,0,0),C(1,1,0),D(0,1,0),A(0,0,1),M0,12,12.则BC(1,1,0),BM0,12,12,AD(0,1,1)7 分 设平面MBC的法向量n(x0,y0,z0),则nBC0,nBM0,即x0y00,12y012z00,取z01,得平面MBC的一个法向量n(1,1,1)9 分 设直线AD与平面MBC所成角为,则 sin|cosn,AD|nAD|n|AD|63.11 分 即直线AD与平面M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63.12 分 例 2.(2014,广东卷):(1):,A,.(2):EEG/CFDFG,GGHAFH,EH,PDABCD PD
12、PCDPCDABCDPCDABCDCDDABCD ADCDADPCDCFPCDCFADAFPCCFAFAD AFADF ADAFACFADFCFDFEGDF解证明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又平面平面解法一 过作交于平面A平面A过作于连则0022,CD2,30,130,=1,213324,=,3,2222 33 3319322EG.,7,422319 33 193 193622,()()474 74 7EHGDAFEDPCCDFCFCDDECFDECPEFDCDEDFDPCPDE EFAEAFEFDFAE EFEHHGAF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设从而即还易求得EF=从而易得故3,4 76 34
13、 72 57cos.194 7 3 19GHEHGEH12:,2,1(0,0,2),C(0,2,0),P(2 3,0,0),(2 3,22,0),43 331(,0),(,0,0),ADFCP(3,1,0),2222AEF(xDP DC DAx y zDCACFCPFDFCFFEnn解法二 分别以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则设则可得从而易得取面的一个法向量为设面的一个法向量为2212212,y,z),0,0,4 32 57(4,0,3),.19|219nAEnAFn nnnn利用且得 可以是从而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变式 3:(2014 浙江卷)解:(1)证明:在直角梯形BCDE中,由DEBE
14、1,CD2,得BDBC2,由AC2,AB2,得AB2AC2BC2,即ACBC.2 分 又平面ABC平面BCDE,从而AC平面BCDE,所以ACDE.又DEDC,从而DE平面ACD.4 分(2)方法一:过B作BFAD,与AD交于点F,过点F作FGDE,与AE交于点G,连接BG.由(1)知DEAD,则FGAD.所以BFG是二面角B-AD-E的平面角6 分 在直角梯形BCDE中,由CD2BC2BD2,得BDBC.又平面ABC平面BCDE,得BD平面ABC,从而BDAB.由AC平面BCDE,得ACCD.在 RtACD中,由DC2,AC 2,得AD6.在 RtAED中,由ED1,AD6,得AE7.7 分
15、 在 RtABD中,由BD2,AB2,AD6,得BF2 33,AF23AD.从而GF23ED23.9 分 在ABE,ABG中,利用余弦定理分别可得 cosBAE5 714,BG23.11 分 在BFG中,cosBFGGF2BF2BG22BFGF32.13 分 所以,BFG6,即二面角B-AD-E的大小是6.14 分 方法二:以D为原点,分别以射线DE,DC为x,y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如图所示 由题意知各点坐标如下:D(0,0,0),E(1,0,0),C(0,2,0),A(0,2,2),B(1,1,0)设平面ADE的法向量为m(x1,y1,z1),平面ABD的法向量为n(x
16、2,y2,z2)可算得AD(0,2,2),AE(1,2,2),DB(1,1,0)7 分 由 mAD0,mAE0,即2y12z10,x12y12z10,可取m(0,1,2)9 分 由nAD0,nDB0,即2y22z20,x2y20,可取n(1,1,2)11 分 于是|cosm,n|mn|m|n|33232.13 分 由题意可知,所求二面角是锐角,故二面角B-AD-E的大小是6.14 分 变式 4:(2014 全国卷)19 解:方法一:(1)证明:因为A1D平面ABC,A1D 平面AA1C1C,故平面 AA1C1C平面ABC.又BCAC,所以BC平面AA1C1C.2 分 连接A1C,因为侧面AA1
17、C1C为菱形,故AC1A1C.由三垂线定理得AC1A1B.4 分(注意:这个定理我们不能用)(2)BC平面AA1C1C,BC 平面BCC1B1,故平面AA1C1C平面BCC1B1.作A1ECC1,E为垂足,则A1E平面BCC1B1.6 分 又直线AA1平面BCC1B1,因而A1E为直线AA1与平面BCC1B1的距离,即A1E3.因为A1C为ACC1的平分线,所以A1DA1E3.8 分 作DFAB,F为垂足,连接A1F.由三垂线定理得A1FAB,故A1FD为二面角A1 AB C的平面角10 分 由ADAA21A1D21,得D为AC中点,DF55,tanA1FDA1DDF15,12 分 所以 co
18、sA1FD14.13 分 所以二面角A1 AB C的大小为 arccos14.14 分 方法二:以C为坐标原点,射线CA为x轴的正半轴,以CB的长为单位长,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由题设知A1D与z轴平行,z轴在平面AA1C1C内(1)证明:设A1(a,0,c)由题设有a2,A(2,0,0),B(0,1,0),则AB(2,1,0),AC(2,0,0),AA1(a2,0,c),AC1ACAA1(a4,0,c),BA1(a,1,c)由|AA1|2,得(a2)2c22,即a24ac20.又AC1BA1a24ac20,所以AC1A1B.4 分(2)设平面BCC1B1的法向量m(x,y,
19、z),则mCB,mBB1,即mCB0,mBB10.因为CB(0,1,0),BB1AA1(a2,0,c),所以y0 且(a2)xcz0.令xc,则z2a,所以m(c,0,2a),故点A到平面BCC1B1的距离为|CA|cosm,CA|CAm|m|2cc2(2a)2c.6 分 又依题设,A到平面BCC1B1的距离为3,所以c3,代入,解得a3(舍去)或a1,于是AA1(1,0,3)8 分 设平面ABA1的法向量n(p,q,r),则nAA1,nAB,即nAA10,nAB0,p3r0,且2pq0.令p3,则q2 3,r1,所以n(3,2 3,1)10 分 又p(0,0,1)为平面ABC的法向量,11
20、分 故 cosn,pnp|n|p|14.13 分 所以二面角A1 AB C的大小为 arccos14.14 分 例 3.无棱二面角(2010 年江西卷)解法一:(1)取CD中点O,连OB,OM,则OBCD,OMCD.又平面MCD 平面BCD,则MO平面BCD,所以MOAB,A、B、O、M共面.延长AM、BO相交于E,则AEB就是AM与平面BCD所成的角.OB=MO=3,MOAB,MO/面 ABC,M、O 到平面 ABC 的距离相等,作 OHBC 于 H,连 MH,则 MHBC,求得:OH=OCsin600=32,MH=152,利用体积相等得:2 155A MBCMABCVVd。5 分(2)CE
21、是平面ACM与平面BCD的交线.由(1)知,O是BE的中点,则BCED是菱形.作BFEC于F,连AF,则AFEC,AFB就是二面角A-EC-B的平面角,设为.7 分 因为BCE=120,所以BCF=60.sin603BFBC,9 分 tan2ABBF,2 5sin5 11 分 所以,所求二面角的正弦值是2 55.12 分 解法二:取CD中点O,连OB,OM,则OBCD,OMCD,又平面MCD 平面BCD,则MO平面BCD.以O为原点,直线OC、BO、OM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OB=OM=3,则各点坐标分别为O(0,0,0),C(1,0,0),M(0,0,3),B(0,-3
22、,0),A(0,-3,23),(1)设(,)nx y z是平面 MBC 的法向量,则BC=(1,3,0),(0,3,3)BM,由nBC得30 xy;由nBM得330yz;取(3,1,1),(0,0,2 3)nBA,则距离 yxMDCBOAz2 155BA ndn5 分(2)(1,0,3)CM ,(1,3,2 3)CA .设平面ACM的法向量为1(,)nx y z,由11nCMnCA得3032 30 xzxyz .解得3xz,yz,取1(3,1,1)n.又平面BCD的法向量为(0,0,1)n,则1111cos,5n nn nnn 设所求二面角为,则212 5sin1()55.12 分 变式 5:
23、解析:由于 BCMK 是梯形,则 MK 与 CB 相交于 EA、E 确定的直线为 m,过 C 作 CFm 于 F,连结MF,因为 MC平面 ABCD,CFm,故 MFmMFC 是二面角 MmC 的平面角设正方体棱长为 a,则34CMa,14BKa在ECM 中,由 BKCM 可得12EBa,35CFa,故5tan4MFC因此所求角的余弦值为4 21cos21MFC 变式 6:解析:平面 ABCD平面1111ABC D,平面1ABC与平面1111ABC D的交线 m 为过点1B且平行于 AC的直线直线 m 就是二平面1ABC与1111ABC D所成二面角的棱又平面1ABC与平面1AA平面1111A
24、BC D,过1A作 AHm 于 H,连结 AH则1AHA为二面角1AmA的平面角可求得15tan2AHA 高考试题精选 1.(2014 四川卷)解:(1)如图所示,取BD的中点O,连接AO,CO.由侧视图及俯视图知,ABD,BCD为正三角形,所以AOBD,OCBD.因为AO,OC 平面AOC,且AOOCO,所以BD平面AOC.又因为AC 平面AOC,所以BDAC.取BO的中点H,连接NH,PH.又M,N,H分别为线段AD,AB,BO的中点,所以MNBD,NHAO,因为AOBD,所以NHBD.因为MNNP,所以NPBD.因为NH,NP 平面NHP,且NHNPN,所以BD平面NHP.又因为HP 平
25、面NHP,所以BDHP.又OCBD,HP 平面BCD,OC 平面BCD,所以HPOC.因为H为BO的中点,所以P为BC的中点5 分(2)方法一:如图所示,作NQAC于Q,连接MQ.由(1)知,NPAC,所以NQNP.因为MNNP,所以MNQ为二面角A-NP-M的一个平面角 由(1)知,ABD,BCD为边长为 2 的正三角形,所以AOOC3.由俯视图可知,AO平面BCD.因为OC 平面BCD,所以AOOC,因此在等腰直角AOC中,AC 6.作BRAC于R 因为在ABC中,ABBC,所以R为AC的中点,所以BRAB2AC22102.因为在平面ABC内,NQAC,BRAC,所以NQBR.又因为N为A
26、B的中点,所以Q为AR的中点,所以NQBR2104.同理,可得MQ104.故MNQ为等腰三角形,所以在等腰MNQ中,cosMNQMN2NQBD4NQ105.13 分 故二面角A-NP-M的余弦值是105.14 分 方法二:由俯视图及(1)可知,AO平面BCD.因为OC,OB 平面BCD,所以AOOC,AOOB.又OCOB,所以直线OA,OB,OC两两垂直6 分 如图所示,以O为坐标原点,以OB,OC,OA的方向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则A(0,0,3),B(1,0,0),C(0,3,0),D(1,0,0)因为M,N分别为线段AD,AB的中点,又由(1)知,P为
27、线段BC的中点,所以M12,0,32,N12,0,32,P12,32,0,于是 AB(1,0,3),BC(1,3,0),MN(1,0,0),NP0,32,32.7 分 设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n1(x1,y1,z1),由n1AB,n1BC,得n1AB0,n1BC0,即(x1,y1,z1)(1,0,3)0,(x1,y1,z1)(1,3,0)0,从而x13z10,x13y10.取z11,则x13,y11,所以n1(3,1,1)9 分 设平面MNP的一个法向量n2(x2,y2,z2),由,n2MN,n2NP,得n2MN0,n2NP0,即(x2,y2,z2)(1,0,0)0,(x2,y2,z2)0,3
28、2,320,从而x20,32y232z20.取z21,则y21,x20,所以n2(0,1,1)11 分 设二面角A-NP-M的大小为,则 cos n1n2|n1|n2|(3,1,1)(0,1,1)52105.13 分 故二面角A-NP-M的余弦值是105.14 分 2.(2014 湖南卷)解:(1)如图(a),因为四边形ACC1A1为矩形,所以CC1AC.同理DD1BD.因为CC1DD1,所以CC1BD.而ACBDO,因此CC1底面ABCD.由题设知,O1OC1C.故O1O底面ABCD.4 分(2)方法一:如图(a),过O1作O1HOB1于H,连接HC1.由(1)知,O1O底面ABCD,所以O
29、1O底面A1B1C1D1,于是O1OA1C1.又因为四棱柱ABCD-A1B1C1D1的所有棱长都相等,所以四边形A1B1C1D1是菱形,因此A1C1B1D1,从而A1C1平面BDD1B1,所以A1C1OB1,于是OB1平面O1HC1.进而OB1C1H.故C1HO1是二面角C1OB1D的平面角 不妨设AB2.因为CBA60,所以OB3,OC1,OB1 7.在 RtOO1B1中,易知O1HOO1O1B1OB1237.而O1C11,于是C1HO1C21O1H21127197.故 cosC1HO1O1HC1H23719725719.即二面角C1OB1D的余弦值为25719.方法二:因为四棱柱ABCD-
30、A1B1C1D1的所有棱长都相等,所以四边形ABCD是菱形,因此ACBD.又O1O底面ABCD,从而OB,OC,OO1两两垂直 如图,以O为坐标原点,OB,OC,OO1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不妨设AB2.因为CBA60,所以OB3,OC1,于是相关各点的坐标为O(0,0,0),B1(3,0,2),C1(0,1,2)易知,n1(0,1,0)是平面BDD1B1的一个法向量 设n2(x,y,z)是平面OB1C1的一个法向量,则n2OB10,n2OC10,即3x2z0,y2z0.取z 3,则x2,y23,所以n2(2,23,3)设二面角C1OB1D的大小为,易知
31、 是锐角,于是 cos|cos,|n1n2|n1|n2|231925719.故二面角C1OB1D的余弦值为25719.3.(2014 江西卷)19解:(1)证明:因为ABCD为矩形,所以ABAD.又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所以AB平面PAD,故ABPD.(2)过P作AD的垂线,垂足为O,过O作BC的垂线,垂足为G,连接PG.故PO平面ABCD,BC平面POG,BCPG.在 RtBPC中,PG2 33,GC2 63,BG63.设ABm,则OPPG2OG243m2,故四棱锥P-ABCD的体积为 V136m43m2m386m2.因为m86m28m26m46m223283,所以当m63,即AB63时,四棱锥P-ABCD的体积最大 此时,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各点的坐标分别为 O(0,0,0),B63,63,0,C63,263,0,D0,263,0,P0,0,63,故PC63,263,63,BC(0,6,0),CD63,0,0.设平面BPC的一个法向量为n1(x,y,1),则由n1PC,n1BC,得63x2 63y630,6y0,解得x1,y0,则n1(1,0,1)同理可求出平面DPC的一个法向量为n20,12,1.设平面BPC与平面DPC的夹角为,则 cos|n1n2|n1|n2|1214110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