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阶段性测试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阶段性测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阶段性测试题.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阶段性测试题 1/10 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阶段性测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卜图为局部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判断。根据图示即可判断。2.如果b遭到大量破坏,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生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河 流水位降低 土壤肥力下降 A.B.C.D.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构成要素的变化及其他要素的影响。如果 b(生物)中的植 被遭到大量破坏
2、,该地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将降低,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丰水期 水位升高,枯水期水位下降,因此错误。读我国部分地区(城市)雪线高度预测图。据此回答 34题。1.图中a、b、c、d、e代表的自然环境要素名称分别是(A.地形 生物大气水文 土壤 B.土壤 生物大气水文地形 C.土壤地形 D.生物地形 水文大气生物 大气 水文 土壤 12题。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阶段性测试题 2/10 3.从图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A.纬度越低,雪线越低 B.纬度越高,雪线越低 C.纬度越低,雪线越高 D.纬度越高,雪线总体呈降低趋势 答案:D 解析: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城市的纬度越高,雪线的高
3、度总体呈下降趋势。4.敦煌、喀什、格尔木、拉萨与同纬度其他城市相比,雪线异常偏高,原因是这些地区()A.海拔高,气温低 B.海拔低,气温高 C.气候湿润,降水偏多 D.气候干旱,降水偏少 答案:D 解析:雪线的高度除受纬度导致的温度影响,也与降水量有关。一般而言,在气候干旱、降水量较小的地区,雪线的高度偏高。敦煌、喀什、格尔木、拉萨的雪线比同纬度城市偏 高,主要受降水少的影响。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29 52 S,31 02 E)FF幕,下图为德班气候大会会徽。中国代表团经过约 13小时10分钟的飞行,于当地时间 11月28日7时到达南非德
4、班。回答 56题。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阶段性测试题 3/10 COP17/CMP7 UNITED NATIONS*k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2011 DURBAN,SOUTH AFRICA 5.中国代表团从北京出发时,北京时间约为()A.26时20时50分 B.27日23时50分 C.27日13时10分 D.28日7日50分 6.德班气候大会会徽是一棵枯萎的猴面包树扎根在扭曲的地球上,该树种粗大树干能贮存 大量水分抵御干旱,它广泛分布在非洲的 ()A.东非高原 B.撒哈拉沙漠 C.地中海沿岸 D,刚果盆地 答案:5.B 6.A 解析:第5题,南
5、非德班位于东 2区,中国代表团出发时,北京时间为 11月28日7时一 13时10分+(8 2)=27日23时50分。第6题,猴面包树生长在热带草原气候区,广泛分 布在非洲的东非高原。读安第斯山脉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回答 78题。I亚热带林 1 T 丙 乙 甲 7.甲、乙、丙、丁自然景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国宝痢木或草地 乾叶林 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阶段性测试题 4/10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阶段性测试题 5/10 8.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9.图中乙自然带延伸至
6、5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 D.洋流 答案:7.A 8.D 解析:第7题,图中甲、乙、丙、丁自然景观地处沿海,南北更替,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 的地域分异规律;第 8题,图中乙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受秘鲁寒流影响,向北延伸到 附近。读某山地(4N,9E)自然带的分布图,回答 910题。海拔螂人工植被带隗灌草从 10 该山体主要是岩浆岩构成,推测该山可能是()A.火山 B.断块山 C.背余山 D,向斜山 11.该山麓的人工植被带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是()A.棉花、花生 B.可可、油棕 C.茶叶、棉花 D,亚麻、香蕉 答案:9.A 10.B 解析:该山体主要由岩浆岩构成,该
7、山可能是火山,由经纬度可判断该山位于非洲热带雨 林气候区,可可、油棕是此地的经济作物,亚麻是温带高纬地区生长的经济作物。读“中国河川径流带主要特征值表”,完成1112题。径流带 年降水量()年径流深度()()径流系数(%)A 200 10 200 1600 900 700 60 11.表中A、D河川径流带所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流水作用 风力作用 B.冰川作用 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风力作用 D.风力作用 海浪作用 12.与表中B、C河川径流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A.荒漠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 针叶林 苔耕和地衣 东北 2000.LDfX)4005 3000西南 高考一轮复
8、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阶段性测试题 6/10 C.温带草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答案:11.B 12.C 解析:第11题,A地年降水量和年蒸发量都很少,说明 A地位于我国西部的高山地区,冰 川作用是主要的外力作用,而 D地年降水量大,流水作用影响显著。第 12题,B地位于我 国半干旱地区,自然植被为温带草原,C地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典型植被为热带常 绿阔叶林。下图为45S附近某地区的相关数据,其中两处位于海洋,两处位于陆地,80。、60 为当地经度。据图回答 1314题。80 601 南 赢 0 2000 0 W 海拔*一位:皿 850 1100
9、200 ii 两 年降水量(冷位:mm)东 13.处所属的大洋与板块的名称分别是()A.太平洋太平洋板块 B.太平洋 南极洲板块 C.大西洋 印度洋板块 D.大西洋 美洲板块 答案:D 解析: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处位于大西洋,该处属于美洲板块。14.处的植被类型及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可能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温带荒漠 非地带性规律 C.温带荒漠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温带落叶阔叶林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B 解析:处位于南美洲的东南部,该处西部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西风的深入,因 此形成了温带荒漠,属于非地带性规律。下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一轮 复习 自然 地理环境 整体性 差异性 阶段性 测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