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工程教案11(化工13)-胡江良(共7页).doc
《化学反应工程教案11(化工13)-胡江良(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反应工程教案11(化工13)-胡江良(共7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化学反应工程 课程教案课次11课时2课 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4章 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4.3 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 掌握化学吸附与脱附的概念及其吸附速率表达式; 2. 理解兰格缪尔吸附模型、焦姆金吸附模型、弗鲁德里希吸附模型的特征;3. 掌握本征动力学推导的过程;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吸附脱附速率的表达式。难点:本征动力学推导的过程。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4.3 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实质:消除内外扩散影响、考察固体催化剂及与其接触的气体分子
2、之间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反应物吸附过程、表面化学反应和产物脱附过程)4.3.1 化学吸附与脱附1 吸附类别: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1 物理吸附特点(A) 依靠范德华力(分子间引力),无明显选择性;(B) 多层吸附;(C)吸附热大致与被吸附组分的冷凝潜热相当 220 kJ/mol(0.55 kcal/mol)(D) 吸附与脱附能快速达到平衡(可逆),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2 化学吸附特点(A) 由固体表面与吸附分子间的化学键力所致,形成吸附化学键,产生表面活化络合物 ;(B) 多为单分子层吸附,吸附满后不再吸附(即吸附量有上限) ;(C)吸附热与化学反应热相当(同一数量级)21418 kJ/mol(5
3、100 kcal/mol) (D) 随温度升高,吸附量增加 NOTE: (1)物理吸附不改变活化能,不是构成催化过程的主要原因; (2)化学吸附因化学键的作用,使被吸附分子发生变化,更显活泼性,是多相催化过程的主要原因低温下以物理吸附为主高温下以化学吸附为主 2 吸附与脱附过程描述吸附过程:A + s As s活性中心脱附过程:As A + s 表面覆盖度(组分吸附速率):空位率: 单一组分吸附时: 多组分吸附时: 3 影响吸附速率的因素1) 与吸附分子对表面的碰撞数成正比rapA2) 与吸附分子碰撞在空吸附位(自由表面)上的几率成正比 raf(qA)3 与吸附活化能成指数关系 raexp(-
4、Ea/RT)吸附速率 ra=kaoexp(-Ea/RT)PAqV若将吸附过程按常规的基元化学反应处理则由A + s As得到ra=kaoexp(-Ea/RT)PAqV=kaPAqV4 影响脱附速率的因素1) 与表面覆盖度有关 rd f(qA)2 与脱附活化能成指数关系 rdexp(-Ed/RT)脱附速率 rd=kf(qA) exp(-Ed/RT)若将脱附过程按常规的基元化学反应处理则由As A + s得到rd=kdoexp(-Ed/RT)qA=kd qA5 吸附与脱附动态平衡吸附过程:A + s As ra=kaoexp(-Ea/RT)pAqV=ka pAqV 脱附过程:As A + srd=
5、kdoexp(-Ed/RT)qA=kd qA净吸附速率:r= ra rd= ka pAqV kd qA = kaoexp(-Ea/RT)pAqV kdoexp(-Ed/RT)qA平衡时: r= 0 吸附平衡常数6 等温吸附模型问题:如何确定Ea、Ed、qA 和qV?实验测定:吸附量a=f(T,pA)。恒温下测得的吸附量与被吸附组分A分压之间的关系,称为等温吸附线吸附模型:理想吸附模型(Langmuir)均匀表面吸附模型;真实吸附模型(Temkin & Freundlich)非均匀表面吸附模型各模型间的主要差异:吸附热QC的不同处理(实际为Ea和Ed与qA的关系)。一般QC 0,吸附常数随T而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反应 工程 教案 11 化工 13 胡江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