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技术交底记录.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测量技术交底记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技术交底记录.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006 工程名称 成都市高新区九兴南 192 工程 交底日期 2021 年 6 月 16 日 施工单位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 分项工程名称 测量工程 交底提要:测量施工 交底内容:1、施工准备 1.1 场地准备 本工程施工时土方开挖已完成,现场地势根本平担,定位测量施工前先进行场地平整、去除障碍物后并可进行施工定位放线工作。1.2 测量仪器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质量要求、施工进度确定所用的测量仪器,所有测量器具必须经专业法定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前方可使用。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 序号 测量仪器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经纬仪全站仪 NTS-332R 台
2、 1 工程测绘仪器可根据工程施工需要适当调配 2 水准仪 DSZ3-A32X DS32 台 2 3 激光垂准仪 DZJ300 台 1 4 钢卷尺 50m 把 2 5.0m 把 15 1.3 技术准备 1.3.1 施测组织 1)本工程部根据测绘院提供的工程测量成果测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施测,并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逐日安排,由组长根据工程的总体进度方案进行安排。2)测量人员及组成:职务 人数 岗位责任 测量 现场负责人 1 名 工作组织安排,设备管理,技术方案的现场实施,工作质量,工作进度 沉降观测 负责人 1 名 测
3、量建筑物的沉降监测,测量资料的编制 测量员 2 名 测量放线操作 工程测绘人员可根据工程施工需要适当增减 1.3.2 技术要求 1测量人员必须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学习测量标准,充分掌握轴线、尺寸、标高和现场条件,对设计图纸的有关尺寸及测设数据应仔细校对,必要时将图纸上主要尺寸摘抄于施测记录本上,以便随时查找使用。2测量人员测量前必须到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复核测量控制点及水准点,保证测设工作的正常进行。3测量人员必须按照施工进度方案要求,施测方案,测设方法,以此来保证工程各部位按图施工。1.3.3 施测原那么 1认真学习执行国家法令,政策与法规。明确一切为工程效劳,按图施工,质量第一
4、的宗旨。2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细部轴线的定位放线。3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现场测量放线与“内业测量计算工作步步校核的工作方法。4测法要科学、简捷,仪器选用要恰当,使用要精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5定位工作必须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6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2、主要施工测量方法 2.1 座标及高程引入 2.1.1 座标点、水准点引测依据 根据测绘院,2021 年 5 月甲方组织测量裙房地下室及各主楼根底,测定移交轴线交叉点位为轴线控制,进行定点
5、放样。2.1.2 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那么 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那么,布设平面控制网形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平安、易保护的地方,本工程各楼座控制桩布设在混凝土护坡坡顶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2.1.3 引测座标点、水准点,建立局域控制测量网 1、座标点 从现场场地的实际情况来看,整个基槽采取大开挖,现场可用场地较狭小。所以布设的控制点要求通视,便于保护施工方便。根据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兼顾0.000 以上施工,确定控制控轴线为:1 幢 1A、1-M 轴是通轴线,控制点为 1-1 轴
6、交 1-A 轴、1-M 轴交 1-1 轴;1-9 轴交 1-M 轴、1-9轴交 1-A,设置井字形控制线。第一步,施测时,首先,采用经纬仪置于“规 6 点,对中整平,后视照准“规 2 点,前视“规8 点,校核测绘院提供的这几点相对距离、夹角是否符合。第二步,采用 50m 长钢尺施测方法,测设各楼座的定位点,测读各楼座定位点的距离与施工图纸尺寸是否符合,复查校核各楼座数据。至此,建立本工程各楼座测量的控制轴线网。轴线投测允许偏差:主轴线间距 允许偏差mm 相临轴线 3 L 30 m 5 30mL60m 10 60m90m 20 控制轴线投测完毕后,依据施工图纸及施工洽商,首先放样其它设计轴线,并
7、检查校核,满足施工标准要求后,依次放样柱、墙、门窗等,弹墨线,用红油漆标注。2水准点 高程控制点根据测绘院提供的高程控制点,采用环线闭合的方法,将外侧水准点引测至场内,向建筑物四周墙上找条件好的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东侧设二个,南侧设一个点,西侧一个。根据引测结果,确定高程点布置位置并绘制水准点,用红油漆标注。2.2 测量控制方法 2.2.1 轴线控制方法 根底部位主要采用“轴线交会法,主体结构主要为“内控天顶法。2.2.2 高程传递方法 根底部位主要采取“钢尺挂垂球法,b=H0+b-a+a-H1 其中钢尺下段悬挂 10kg 重锤,以保证钢尺的垂直度,为减少摆动,将重锤放入阻尼液桶中,现场作业时
8、,每次用钢尺与水准尺联合测量法传递标高时,改变钢尺悬挂位置,进行重复测量,以便校核。计算时对钢尺进行尺长及温度改正:水准测量数据演算时对钢尺进行尺长及温度改正:钢尺实际长度钢尺名义长度尺长改正数现场温度钢尺检测时温度,:代表钢尺膨胀系数,取0.000012m/;钢尺检定时温度为 20。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是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采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进行。测量的过程中采用附合水准路线进行测量,以消除或减小仪器及其他误差对施工的影响。施工标高点测设在柱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墙体底部的楼层平面上,并弹好墙柱外皮借+500mm 线,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抄测出楼层+
9、500mm 或+1000mm 标高线,控制模板平面位置及高度。主体结构为“钢尺垂直传递法。项 目 允许误差(mm)每 层 3 高度H H30m 5 30mH60m 10 60mH90m 15 90mH120m 20 120mH150m 25 2.2.3 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1)根底工程 2)地下结构工程 3)地上结构施工 2.3 根底测量放线轴线投测 1)土方开挖:由于本工程根底土方为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开挖,同时以此控制槽的开挖尺寸和边坡坡度。在垫层混凝土浇筑之前,测量检查以前土方开挖情况,确认要开挖的,开挖前根据控制桩放出槽边上口线,在挖出工作面后,先钉出距槽边 1 米控制桩,以此
10、控制槽的开挖尺寸和边坡坡度。2)垫层混凝土浇筑后,根据轴线控制网将轴线投测到垫层面上,在垫层上弹出十字控制墨线,并进行校测后,计算出根底大方脚的外皮线,弹上墨线,作为砖砌胎模的依据。砖砌胎模距根底大方脚测绘院提供平面控制点引测施工控轴线定验 砼垫层标高验槽 基坑标高降水、护坡桩及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边坡及标放槽边线砌保护墙 放根底底报监理验收 底板防水及保护层 监理报地下结构底板底板施工标高监理报地下结构 的外皮线 40mm,用于抹灰层、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3)根底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根底平台投测轴线,为防止轴线上墙、柱钢筋、模板影响测量观测,故采取轴线偏离
11、80100cm 设定施工观测控制线。再按施工观测控制线引放其它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施工观测控制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前方可使用。4)根底局部电梯井、集水坑,根据其与主控线关系确定其长短边方向的中心线对称放样,以便复核。5)根底底板施工完毕后,将施工观测控制线弹设到根底底板面上,在控制线交点上设钢板或其他特殊材料标志。2.3.2 标高控制 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2)标高的施测:为保证地下室根底局部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量 技术 交底 记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