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必修2第7单元单元提升强化练含解析.pdf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必修2第7单元单元提升强化练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必修2第7单元单元提升强化练含解析.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版精品历史备考资料单元提升强化练(七)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7 汉中质检)“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A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B欧洲出现“价格革命”C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解析:根据“东西方贸易逆差”“欧洲货币短缺”“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可知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故A 项正确;“价格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故 B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故C 项错误;
2、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工业革命的结果,不符合题意,故D 项错误。答案:A 2有学者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哥伦布大交换”,认为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也是一件关于生物、农作物、人种、文化、传染病以及观念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一场引人注目的大转换。从这个角度来看,下列哪项不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给美洲带来的影响()A给美洲带来了新的疾病B使美洲文化遭到毁灭性打击C改变了美洲人的生活方式D给美洲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解析:材料“传染病 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一场引人注目的大转换”,说明给美洲带来新的疾病,故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文化观念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
3、一场引人注目的大转换”,可知美洲文化遭到毁灭性打击,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关于生物、农作物、人种、文化观念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一场引人注目的大转换”,改变了美洲人的生活方式,故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当时西欧国家生产力还不高,抢掠、欺诈等成为这一时期西欧殖民者常用的卑劣手段,材料也未涉及传播先进的生产方式,故D 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 3(2017 衡阳调研)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
4、原因是()A世界市场的形成B工业革命的开展C商业革命的影响D亚洲人口的膨胀解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20 世纪初,此时是明末,故A 项错误;明末大致是17 世纪初,工业革命是18 世纪 60年代开始的,故 B 项错误;材料意思是欧洲、美洲、亚洲的交流加深,造成这一现象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人口的膨胀问题,故D 项错误。答案:C 41637年,菲律宾检察总长孟法尔坤向西班牙国王报告说:“美洲白银运往菲律宾后,由那里转入我们宗教及王室的敌人(回教徒及其他异教徒)之手,而最后则流到中国去。”这反映了当时()A西方对中国抱有敌视态度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C
5、经济发展使拜金主义盛行D中国与早期全球化存在联系解析: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世界各地的商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欧洲人购买中国奢侈品促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正体现了早期经济全球化的特点,故D 项正确。答案:D 5有学者指出:“1213 世纪,英格兰领主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主动采纳货币地租。15 世纪以后的领主采纳货币地租则主要是为了规避价格风波的风险。”这表明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的主要原因是()A圈地运动破坏了农村经济B手工工场需要大量货币C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D商品经济在农村的渗透解析:圈地运动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是双重作用,故A 项错误;题干材料提及 1213世纪
6、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和15 世纪以后是为了规避价格风波的风险,可知并不是手工工场的需要,故B 项错误;新航路开辟时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 项错误;商品经济发展导致领主采纳劳役地租不利于保护固有经济利益,从而寻求采纳货币地租,故 D 项正确。答案:D 6克里奥尔语是近代早期的帝国退潮后遗留下来的废弃物,散布于世界各地。克里奥尔(Creole)一词原意是“混合”,泛指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成的语言。这种语言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欧洲工业革命纵深推进B欧洲国家加速商品输出C文艺复兴在西欧的扩展D西欧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解析:由材料可知,这种“混合”语言产生的经济根源是这些
7、国家遭到早期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这些殖民掠夺出现在欧洲工业革命之前,故A 项错误;欧洲国家加速商品输出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 项错误;文艺复兴在西欧的扩展,与这些落后地区“混合”语言产生无关,故C 项错误;西欧为了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荷兰、英国等国加紧早期殖民扩张,故D 项正确。答案:D 7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和起点,下列史实属于资本原始积累方式的是()开拓海外殖民地大肆掠夺圈地运动剥夺农民的土地黑奴贸易聚敛大量财富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ABCD解析:所谓原始积累
8、,是指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资本积累,显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做法,因此排除有的选项,故 A 项符合题意。答案:A 81834 年英国一反过去“家内救济”方式颁布济贫法修正案,下面是该法案颁布后英国济贫院的真实写照:“这就是教区给穷人们的住房泥巴糊的墙几乎裹不住腐朽的门框,恶臭让人憋得心慌,笨重的纺车整天悲鸣般的吱吱作响,这里的孩子从来没有父母来探望,这里的父母也好似不晓得亲情一样”该修正案主要表明()A保障了工人的基本生活B工业革命并未惠及下层民众C是工人不断抗争的结果D救济思想转变为救济、就业与经济发展兼顾解析:根据材料“这就是教区给穷人们的住房泥巴糊的
9、墙几乎裹不住腐朽的门框,恶臭让人憋得心慌”说明并没有保障了工人的基本生活,故A 项错误;工业革命并未惠及下层民众说法错误,故B 项错误;济贫法修正案是适应工业革命自由生产、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需要,故C 项错误;根据材料“笨重的纺车整天悲鸣般的吱吱作响”说明救济与就业结合,故D 项正确。答案:D 9根据对英国某镇 18 个教区手工业者情况的调查,发现那里在 1850年有鞋匠、木匠、石匠、铁匠、水轮工、茅屋工共328 人,到 1910 年已降至 118 人。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圈地运动影响B城市化进程加快C人口流动频繁D工厂机械化冲击解析:圈地运动发生在14、15 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
10、,故A 项错误;工匠人员下降与城市化无关,故B 项错误;人口流动频繁与工匠人员下降无必然联系,故 C 项错误;工业革命完成后,工业机械化对工人技能要求下降,故D 项正确。答案:D 10下列有关英、美、德、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AC 代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都得到了迅速发展BD 代表德国,19 世纪 60 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后发展更迅速CA 代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因为保守经济政策而衰落DB 代表中国,因西方列强的侵略在19 世纪后期经济衰落解析:C 代表美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得到了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是主角,经济发展更为迅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课时 作业 必修 单元 提升 强化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