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2021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七年级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分)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5)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2.在222,0.3030030003,57中为无理数有()个A.4B.3C.2D.1 3.方程组125xyxy的解是()A.21xyB.23xyC.21xyD.12xy4.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若两个数的平方相等,则这两个数相等B.同位角相等C.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D.相等的角是对顶角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22a2aB.632aaaC.2 a122a
2、D.22a aa6.如图,下列能判定ABCD 的条件的个数是()(1)B+BCD=180;(2)1=2;(3)3=4;(4)B=5A.1 个B.2 个C.3 个D.4 个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41A,和14B,平移线段AB得到线段11A B,使平移后点1A的坐标为(2,2),则平移后点1B坐标是()A.31,B.37,C.11,D.57,8.二元一次方程2x+y5 的正整数解有()A.一组B.2 组C.3 组D.无数组9.如图,把一块含有45 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 1=15,那么 2 的度数是()A.15B.25C.30D.3510.甲、乙两人相距8km,两人同
3、时出发,如果同的而行,甲4 小时可追上乙;如果相向而行,两人1 小时相遇问两人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若设甲的平均速收是每小时行xkm,乙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ykm,则可列方程组为()A.4488xyxyB.4488xyxyC.4488xyxyD.44328xyxy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5分)11.如图,已知1=75,如果CD BE,那么B=_12.已知 AB y 轴,A 点的坐标为(3,2),并且 AB=4,则 B 的坐标为 _13.已知211x,则x的值为 _14.已知21xy是二元一次方程组45axbybxay的解,则a_,b_15.如图,在长方形草地内修建了宽
4、为2 米的道路(阴影部分),则草地面积为(空白部分)_三、解答题(一)(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16.计算:233292717.解三元一次方程组2422313ababcabc18.如图 DAC=40,B=50,ACAB,(1)求DDCB的度数(2)_ABCD(直接填写平行或不一定平行,不必证明)19.已知点P的坐标为2,36aa(1)若点P在y轴上,求P点坐标(2)若点 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求点P的坐标20.已知 2a3的平方根是 5,2ab 4的立方根是3,求 ab 的平方根四、解答题二(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40分)21.在ykxb 中,当1
5、x时,4y,当2x时,10y(1)求k和b的值(2)求当2x时y的值22.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4、0)、B(3,4),C(0,2)(1)求ABCOS四边形;(求四边形ABCO 的面积)(2)在 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4APBS,(三角形APB 的面积),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 P坐标23.如图,已知 CD AB,GF AB,B=ADE.试说明1=224.从甲地到乙地有一段下坡路与一段平路,如果保持下坡路每小时走5 千米,平路每小时走 4千米,上坡路每小时走3 千米,那么从甲地到乙地需要36 分钟,从乙地返回甲地需要48 分钟求甲地到乙地的全程是多少?25.如图,直角坐标系xOy中,
6、己知3 60A,4 66B,将线段 OA 平移至 CB,点 D 在x轴正半轴上(不与点A 重合),连接 OC,AB,CD,BD(1)直接写出点C 的坐标;(2)当 ODC 的面积是 ABD 的面积的2 倍时,求点D 的坐标;(3)若 OCD=25 ,DBA=15 ,求 BDC并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分)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5)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P(a,b)的坐标特征:第一象限:a 0,b0;第二象限:a0,b0;第三象限:a0,b0;第四象限:a
7、0,b0 进行判断即可【详解】第二象限内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 0,点(-2,5)所在的象限是第二象限故选 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内坐标点的特征,关键是熟记各象限内坐标点的特征2.在222,0.3030030003,57中为无理数有()个A.4B.3C.2D.1【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无理数的概念结合有理数的概念逐一进行判断即可得【详解】-2 是有理数,0.3030030003是有理数,227是有理数,是无理数,5是无理数,所以无理数有2 个,故选 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定义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三类:类,如 2,3 等;开方开不尽的数,如2,35等;虽有规律但是无限不循环
8、的数,如0.1010010001,等3.方程组125xyxy的解是()A.21xyB.23xyC.21xyD.12xy【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加减消元法进行求解即可【详解】125xyxy,+得:3x=6,解得:x=2,把 x=2 代入,得2+y=1,解得:y=-1,所以方程组的解为:21xy,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根据方程组的特点灵活选用加减消元法或代入消元法是解题的关键4.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若两个数的平方相等,则这两个数相等B.同位角相等C.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D.相等的角是对顶角【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平方的意义,同位角的概念
9、,平行线的判定,对顶角的概念逐一进行判断即可得【详解】A 若两个数的平方相等,则这两个数不一定相等,如22=(-2)2,但 2-2,故A 选项错误;B 只有两直线平行的情况下,才有同位角相等,故B 选项错误;C 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真命题,符合题意;D 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如图,1=2,但这两个角不符合对顶角的概念,故D 选项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真假的判定,涉及了乘方、同位角、对顶角、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22a2aB.632aaaC.2 a122aD.22a aa【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积幂的
10、乘方和幂的乘方,同底幂乘法和除法,去括号运算法则逐一计算作出判断.【详解】A.22222a2a4a,选项错误;B.636 33aaaa,选项错误;C.2 a 12a222a,选项正确;D.21 23a aaa,选项错误故选 C6.如图,下列能判定ABCD条件的个数是()(1)B+BCD=180;(2)1=2;(3)3=4;(4)B=5A.1 个B.2 个C.3个D.4 个【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分别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当B+BCD=180,AB CD;当 1=2 时,AD BC;当 3=4 时,AB CD;当 B=5 时,AB CD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
11、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41A,和14B,平移线段AB得到线段11A B,使平移后点1A的坐标为(2,2),则平移后点1B坐标是()A.31,B.37,C.11,D.57,【答案】D【解析】【分析】观察 A、A1的坐标可知对应点之间的关系是横坐标加6,纵坐标加3,那么让点B 的横坐标加 2,纵坐标加3 即为点 B1的坐标【详解】平移线段AB得到线段11A B,由 A(-4,-1)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2,2),可知:各对应点之间的关系是横坐标加6,纵坐标加3,点 B1的横坐标为-1+6=5,纵坐标为4+3=7,所以
12、点 B1的坐标为(5,7),故选 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对应点找到各对应点坐标之间的变化规律8.二元一次方程2x+y5 的正整数解有()A.一组B.2 组C.3组D.无数组【答案】B【解析】【分析】由于要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可分别把x=1、2、3 分别代入方程,求出对应的值,从而确定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详解】解:当x=1,则 2+y=5,解得 y=3,当 x=2,则 4+y=5,解得 y=1,当 x=3,则 6+y=5,解得 y=-1,所以原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为13xy,21xy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
13、程有无数组解;常常要确定二元一次方程的特殊解9.如图,把一块含有45 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 1=15,那么 2 的度数是()A.15B.25C.30D.35【答案】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结合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由题意可得:1=3=15,则 2=45-3=30 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需要注意隐含条件,直尺的对边平行,等腰直角三角板的锐角是45 的利用10.甲、乙两人相距8km,两人同时出发,如果同的而行,甲4 小时可追上乙;如果相向而行,两人1 小时相遇问两人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若设甲的平
14、均速收是每小时行xkm,乙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ykm,则可列方程组为()A.4488xyxyB.4488xyxyC.4488xyxyD.44328xyxy【答案】C【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行程问题的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的综合题当同向而行时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8km,当相向而行时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8km,据此列出方程组即可【详解】设甲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xkm,乙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ykm,由题意,得4488xyxy,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弄清题意,找准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5分)11.如图,已
15、知1=75,如果CD BE,那么B=_【答案】105【解析】如图,1=75,2=18075=105,CD BE,B=2=105,故答案为10512.已知 AB y 轴,A 点的坐标为(3,2),并且 AB=4,则 B 的坐标为 _【答案】(3,6)或(3,-2)【解析】【分析】先确定出点B 的横坐标,再分点B 在点 A 的上方与下方两种情况求出点B 的纵坐标,从而得解【详解】AB y 轴,点 A 的坐标为(3,2),点 B 的横坐标为3,AB=4,点 B 在点 A 的上方时,点B 的纵坐标为2+4=6,点 B 在点 A 的下方时,点B 的纵坐标为2-4=-2,点 B 的坐标为(3,6)或(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期中考试卷 人教版七 年级 下册 数学 期中 考试卷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