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管后气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及处理.pptx
《插管后气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及处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插管后气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及处理.ppt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气管狭窄是呼吸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可引起呼吸困难、窒息,甚至危及生命。良性气管狭窄常见的原因是气管插管后、气管切开、气管结核及肺移植术后等,国外气管狭窄的主要原因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及肺移植术后,而国内气管狭窄主要的原因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和气管结核,气管插管是良性气管狭窄最主要的原因,约占所有病因的 13。目前,低压高容性带套囊导管得到广泛使用,国外报道仍有 1%-4%患者发生插管后气管狭窄,国内尚未有相关发病率的报道。肉芽组织增生和气管软骨破坏塌陷是插管后气管狭窄的两个重要因素。当气囊和气管壁之间的张力超过气管黏膜毛细血管的灌注压(20-30 mmHg)时,气管黏膜即
2、发生缺血性损伤,继而出现局部水肿及细菌炎症刺激后黏膜溃疡。当气管壁压力持续升高,对软骨环的机械压迫导致软骨膜血流中断,同时黏膜溃疡以及炎症细胞侵蚀软骨膜,引起软骨膜炎及软骨炎,进一步发展则导致软骨坏死和吸收,出现肉芽组织增生修复和(或)软骨支架结构破坏,最终导致气管狭窄。插管后气管狭窄主要的危险因素是插管套囊压力、插管时间、导管型号大小以及其他因素。1插管套囊压力和插管时间:气管插管后并发气管狭窄主要与插管套囊压力过大或留置时间过长有关。球囊压力越大,气管壁损伤的发生率越高,气管壁损伤程度和气管狭窄的形成与气管插管球囊压迫的时间呈正相关。当套囊对气管壁的压力达到40-80 mmHg,气管黏膜缺
3、血坏死脱落、气管软骨间血流中断,甚至造成气管壁穿孔、破裂等严重的并发症;而当气囊压力达到 100 mmHg 维持 15 min,基膜开始分离,黏膜基质暴露,4h 后损伤和炎症则可侵入渗透至软骨;由于绝大多数医院没有常规采用测压仪进行压力监测,并且过于信任目前普遍使用的低压高容套囊的安全性,导致对气管插管套囊压力监测的重视不够。2导管型号:插管导管型号大小是插管后气管狭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大多数医师对导管型号大小在气管狭窄发生中的地位认识和重视不足。动物试验发现,在一定的导管型号和留置插管时间条件下,单纯加大气管插管导管套囊压力并不能导致实验动物气管狭窄,套囊内充气压力并非插管后并
4、发气管狭窄的唯一危险因素,而在相同的气管插管压力和插管时间的情况下,导管型号越大,对气管壁损伤越大,越容易导致插管后气管狭窄。3其他:插管后气管狭窄的潜在危险因素还包括感染、气管黏膜损伤或创面愈合不良、遗传因素及瘢痕体质等。外科切除狭窄段和端端缝合术是治疗气管狭窄的经典方法,根据病变范围,外科切除气管狭窄段 1-5 个软骨环,手术成功率可达 92.8%。但若狭窄范围过长、狭窄段接近声门或伴有复杂的基础疾病等因素则不适合手术治疗,且术后的吻合口也有再狭窄的可能。另一方面,患者的意愿、手术的创伤风险及并发症等情况也是外科手术需要考虑的因素。近年来随着呼吸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多种、联合的介入治疗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插管 气管 狭窄 危险 因素 处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