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
《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2013呼和浩特)“分子足球”C60发现之后不久,科学家相继又发现另一种“分子足球”N60一定条件下N60中积累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是未来的火箭燃料则N60属于()A混合物B化合物C金属单质D非金属单质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来源:学科网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金属单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非金属单质解答:解:N60是由非金属元素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非金属单质所以,A、
2、B、C错误,D正确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从物质的组成先判断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若是纯净物再从元素的组成判断是单质或化合物,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2(2分)(2013呼和浩特)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量取9.5mL液体B液体过滤C点燃酒精灯D加热液体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量筒的选取方法考虑;B、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考虑;C、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考虑;D、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量取9.5mL液体要用10mL量筒,否则
3、会产生误差较大,故A错;B、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尖嘴部分紧贴烧杯内壁,滤纸低于漏斗口,故B错;C、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否则引起火灾,故C正确;D、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手要握着长柄,不能握短柄,故D错故选C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3(2分)(2013呼和浩特)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用于去除油污B用碳素墨水写文字档案,便于长期保存C火碱具有碱性,故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来源:学科网ZXXK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4、;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分析;B、根据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分析;C、根据火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分析;D、根据镁的性质分析解答:解:A、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用于去除油污故A说法正确;B、碳素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所以,用碳素墨水写文字档案,便于长期保存故B说法正确;C、由于火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C说法不正确;D、由于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2分)(2013呼和浩特)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5、()A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B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高层楼房失火时,要乘电梯迅速撤离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几种常用的灭火器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不能用水扑灭,据此进行分析判断B、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火灾不能用水,否则容易受损C、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造成空气流通D、根据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可能会断电或因热的作用变形而使人被困在电梯内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该事故处理方法错误B、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出的液态二氧化碳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
6、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故该事故处理方法正确C、室内起火时,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火势更旺,故该事故处理方法错误D、高层建筑的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可能会断电或因热的作用变形而使人被困在电梯内,同时由于电梯井贯穿各楼层,烟雾可能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安全,故该事故处理方法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事故发生的原理,学会预防和防护的措施,对于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及正确解答本题有着重要意义5(2分)(2013呼和浩特)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氙、锶等原子及一些粒子和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
7、显示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A图2、图3都属于锶元素B图3所表示粒子的化学符号是SrC锶原子的中子数为38D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g来源:Z*xx*k.Com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元素的种类取决于核内质子数进行分析;B、根据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确定微粒的化学符号;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进行分析;D、根据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可以知道其相对原子质量解答:解:A、根据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可知,其原子序数是38,又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因
8、此锶元素的核内质子数等于38,图2、图3中的微粒的核内质子数都为38,根据元素的种类取决于核内质子数可以知道图2、图3都属于锶元素,故说法正确;B、图3所表示粒子的核内质子数是38,核外电子数是36,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是锶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其化学符号是Sr2+;故说法错误;C、根据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可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又其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38,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可知,锶原子的中子数不等于38,故说法错误;D、根据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可知,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不是87.62g,故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
9、度不大,只有掌握粒子结构示意图含义、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就能正确解答,通过此题的练习可以提高利用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进行解题的能力6(2分)(2013呼和浩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微粒;镁原子与镁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能发生变化ABCD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考虑;根据原子的结构考虑;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考虑;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一般以整体形式参加反应解答: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10、粒子,故说法错误;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说法错误;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镁原子与镁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故说法正确;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一般以整体形式参加反应,有的反应中是可以分开的,例如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反应,故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知道原子的构成,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7(2分)(2013呼和浩特)如图所示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B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图中有
11、两种单质和两种氧化物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分析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反应前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CO分子与由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NO分子发生反应,生成了由2个N原子构成的N2分子和由2个O原子与1个C原子构成的CO2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O+2NON2+2CO2;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反应物、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在该反应中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氮气,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分子的个数发生了变化、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C、生成物的分
12、子个数比为1:2,故选项说法错误D、图中四种物质中,只有由2个N原子构成的N2分子属于单质的分子,而其它三种物质的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2分)(2013呼和浩特)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广阔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和卤水,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如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Bt1时,分别在100g水中溶解了
13、等质量的MgCl2、KCl,两溶液都可达到饱和Ct2时,KCl和MgSO4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D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到t1时,均能析出晶体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由MgCl2、KCl、MgSO4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KCl和MgSO4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有:t1、t2;将三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降至t1,有晶体析出等信息,并结合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100%进行解答解答:解:A、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中MgCl2的最大,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可知溶解度越大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
14、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说法正确;B、t1时,分别在100g水中溶解了等质量的MgCl2、KCl,两溶液不一定达到饱和,若加入的两物质质量少,则不饱和,故说法错误;C、由图可知:t2时,KCl和MgSO4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说法正确;D、由图可知;三种物质t2时的溶解度均大于t1时的溶解度,所以将三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降至t1,都有晶体析出,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做好该题的关键是注意图形结合,利用好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及二者的关系以及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了解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9(2分)(2013呼和浩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的增加能导致酸
15、雨B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需要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和水C用适量的水能区分硝酸铵、氯化钠、硫酸铜三种白色固体D电解水时电源正极产生的是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电解水实验;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分析:导致酸雨形成的物质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和二氧化碳;有些物质溶于水时,能够吸热或放热,有些物质溶于水时,颜色会发生变化;电解水能够生成氢气和氧气解答:解:A、二氧化硫增加到一定程度能够导致酸雨,一氧化碳与酸雨的形成无关不正确B、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的过程为:生石灰吸收
16、水后,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需要消耗空气中的水,不消耗氧气不正确C、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能使溶液温度明显下降;氯化钠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硫酸铜溶于水时,溶液的颜色是蓝色的所以用适量的水能区分硝酸铵、氯化钠、硫酸铜三种白色固体正确D、电解水时,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属于考查基础知识,如果掌握了教材内容,正确解答是不成问题的10(2分)(2013呼和浩特)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
17、g是最轻的气体,b、c、d、e、f都是氧化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g是理想的燃料Be与f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Cb和c物质中所含元素相同Dc、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只能是3CO+Fe2O32Fe+3CO2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故a是盐酸,g是最轻的气体,故g是氢气,由此作为推断的出发点,结合题中对b、c、d、e、f都是氧化物的限制条件及图中所示物质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利用氧化物b物质可由盐酸生成可分析该物质为二氧化碳,把握物质f与g、b与c物质可以相互转化的特点等,完成对框图中所涉及物质的推断解答:解:根据g是最轻的气体,可确定g为
18、氢气;物质f为由氢气反应生成的氧化物且又可生成氢气,可判断f为水;与水和盐酸a都可以反应的氧化物e为可溶性碱所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常见的此类物质为生石灰氧化钙,则可判断物质e为氧化钙,氧化钙与水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能由盐酸生成的氧化物主要为水和二氧化碳,而f物质为水,则b物质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灭火、生产汽水、制纯碱等;能与b物质二氧化碳相互转化的氧化物c应为一氧化碳,根据气体一氧化碳的性质,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可判断物质d为常见的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氧化铜等;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为工业炼铁的原理反应;A、由上述分析可知g为氢气,燃烧产物是水
19、,不污染环境,是理想的燃料,故A说法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e为氧化钙,f物质为水,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属于化合反应,故B说法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b物质为二氧化碳,c为一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C说法正确;D、c为一氧化碳,d是金属氧化物,可能是氧化铁,也可能是氧化铜,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首先找出突破口利用题目明确物质氢气及盐酸,分析得出气体二氧化碳是解决本题物质推断的突破口;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及转化规律则是此类问题解决的基础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14分)11(2分)(2013呼和浩特)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你用化学式表示:(1)空气成分中可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年内 蒙古 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 中考 化学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