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白的著名诗词鉴赏5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赠李白的著名诗词鉴赏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赠李白的著名诗词鉴赏5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赠李白的著名诗词鉴赏5篇 李白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赠李白的闻名诗词鉴赏,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爱。 赠李白的闻名诗词鉴赏1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1暮成雪2。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 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3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4,将进酒,杯莫停5。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6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孤独,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7欢谑。 主子何为
2、言少钱,径8须沽9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10出换美酒,与尔同销11万古愁。 【注释】 1青丝:喻指黑发黑如青丝。 2雪:指白发。 3会须:正应当。 4丹丘生:元丹丘。生,对平辈挚友的称呼。元丹丘和岑夫子(岑勋)都是李白的好挚友。 5杯莫停:即“莫停杯”,不要放下杯子,只管畅饮。 6钟鼓馔玉:泛指贵族富豪的奢华生活。钟鼓指的是鸣钟取乐,馔玉指的是精致的饭 食。 7恣:恣意、尽情。 8径:径自。 9沽:买。 10将:拿、持。 11销:同“消”,消解。 【赏析】 这篇佳作作于唐朝天宝十一年(752年)。当时,诗人和挚友岑勋一起在元丹丘家做客,三个人登高宴饮。这时距离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3、”已经有八年了,诗人明珠暗投,所以借酒消愁,将自己的不满抒发得淋漓尽致。 诗篇发端就用时间和空间的夸张排比来慨叹人生的短促。前三句的大致意思是:“消逝的时间,就像奔流到大海的黄河水一样一去不回;人生苦短,黑发变白发只是一朝一夕的事儿;生命是那么渺小而又短暂,所以要尽情享受,不要辜负了那些美妙的时间。”两个“君不见”的呼告,大大增加了诗句的感情色调。诗人用河水一去不复返来比方生命的短暂,又用黄河的壮阔和永恒来反衬生命的渺小和脆弱。一句“高堂明镜悲白发”,就让“我”对镜搔头却只能无奈地叹息的情态呼之欲出。这个开端悲伤至极却没有堕落和纤弱的气息,是一个巨人发出的悲壮而无奈的感伤,有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
4、力气。 后面几句的大致意思是:“既然上天造就了我这个栋梁之材,我就不用担忧没有用武之地;就算全部的金钱都散尽了,它们还是会重新回来的。所以,我们只要宰杀牛羊,尽情享乐,不醉不归就行了。岑夫子、丹丘生,请你们开怀畅饮,我给你们唱一首歌来助兴,你们只管一边喝酒一边细致地听。即使是在钟鼓齐鸣中享受丰富的美食,也算不上稀奇宝贵,我只希望从今就沉醉在饮酒的欢乐中,恒久都不要醒悟。孤独、孤独的感觉,历代圣贤都会有;可是,只有那些用美酒来排遣孤独的人,才会留下美名。曹植为了尽情畅饮,曾经不惜花重金大摆酒宴。主子哪,你也别再管钱多钱少了,只管快去再买些酒回来,让大家都喝个够吧!不管是珍贵的五花马还是千金裘,都
5、值得拿去换美酒,好让我们一起消解这无穷无尽的愁绪!” 这首诗虽然篇幅不算长,但是气概和力气却震撼古今,语言也镇静而又狂放,酣畅淋漓地抒发了诗人的悲愤之情。诗中屡次运用了“千金”、“三百杯”、“千金裘”、“万古愁”等巨额数字,将诗人内心那波涛汹涌的郁闷和愁绪推上了极点。 全诗悲壮却不哀伤,极其愤慨却也极度豪放,表面上在慨叹人生易老,实则对自己的明珠暗投感到不满。这就是李白式的悲伤。诗人的志向破灭了,可是他却无力变更造成这一结果的黑暗社会,所以只好把激愤化作刚好行乐,用买醉来排忧解愁、抗拒现实。 赠李白的闻名诗词鉴赏2 把酒问月赏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行得,月行却与人
6、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诗人开篇就来一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意思是天空中的明月什么时候来的?将我们带入了浩渺无际的空间中,充溢了神奇深邃色调,引发人们无限的思索,让人神往。“停杯”两字,表明诗人当时正在喝酒,那么这一问可能就是诗人醉意朦胧中发出的,这一句增加了诗文的诗意。 “人攀明月不行得”,明月高悬天空,总会让人有“不行得”之感,但是,人要想摘取,月亮远远地躲在天上,而假如人无意摘月的时候,
7、月亮反倒总是跟随着人。这里真实地描述了人和月之间若即若离、亦远亦近的状态,将月拟人化,写得亲切且颇有神奇色调。 接着诗人描写了月色,“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皎洁明月就像明镜飞到了天空,向下照着朱红色的宫门,烟云散尽,一轮明月露出,散发银清色的光辉。这两句描绘的画面色调柔软,意境清丽安静,月之娇容历历在目,描写细腻传神。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月亮从东海升起,消逝于西天云间,人们不知道它何去何从,但是它却能日日循环不止,表现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现象的惊异。“但见”、“宁知”就突出了诗人这种心情。 诗人不禁思绪万千,他想到了传闻中月中的嫦娥“白兔捣药秋复春,嫦
8、娥孤栖与谁邻”,诗人不禁问道:月中白兔年年辛勤地捣药,为了什么呢?而那嫦娥独自居住,能与谁为邻呢?这里表现出了诗人对嫦娥的怜悯,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和嫦娥一样孤寂苦闷的心境。诗人从这两句起先,笔触从对宇宙的遐想转移到了对人生的思索。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明月恒久成为永恒的见证,而人生苦短,不断更迭。这两句重复、回环,相映生辉,充溢哲理意味,读来朗朗上口。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而诗人没有因此想到人生短暂,短短数载灰飞烟灭,他摆脱个人这个狭小的空间,将人类联系成一体,将人类比作源源流水,这样就可以像明月一样永恒了,充溢了乐观主义精神。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9、”,曹操曾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而正是此时诗人这种心情,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叹。最终以“金樽”为结,照应首句,意蕴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这首七古诗,由酒写到月,又由月回到酒,结构清楚,转承自然,诗人想象丰富,思维宽阔,从想月亮的神奇由来,想到了神话中的嫦娥,接着又想到了古人今人,内容丰富且纵横古今,笔触飘逸潇洒。诗中烘托了高洁、永恒、美妙的明月形象,诗人笔下的明月有诗人的影子,是孤超群俗的自我形象的体现。 赠李白的闻名诗词鉴赏3 古风(其一) 李白1 大雅2久不作3,吾衰竟谁陈4? 王风5委蔓草6,战国多荆榛7。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8 正声9何微茫,哀怨10起骚人。 扬马11激颓波,
10、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宪章12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13不足珍。 圣代14复元古,垂衣贵清真15。 群才属16休明,乘运共跃鳞17。 文质相炳焕18,众星罗19秋旻20。 我志在删述21,垂辉映千春。 希圣22如有立,绝笔于获麟23。 【注释】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诗侠”。他的诗收录在李太白集中,其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他在醉酒时写的,主调是抨击时政、追求自由,具有显明的浪漫主义色调。 2大雅:诗经的一部分,这里指代诗经这类大雅之作。 3作:振作。 4陈:述说。 5王风:诗经王风,也指代诗经这类大雅之作。 6委蔓草:埋没在蔓草里,指静默无闻。它的意思和“久不作”的意
11、思相同,都是指诗经这类雅正之作已经很久都没有振兴了。 7多荆榛:形容时局混乱。 8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战国群雄相互征战,直到强大的秦国统一了六国。 9正声:像诗经那样雅正的诗歌。 10哀怨:指屈原那些充溢了哀怨之情的作品。 11扬马:指汉代文学家扬雄和司马相如。他们振兴了衰颓的文坛,拓宽了文学的发展领域。 12宪章:本意是典章制度,这里指诗歌的创作规范。 13绮丽:指华美的词藻。 14圣代:指唐代。 15清真:朴实自然,与“绮丽”相对。 16属:适逢、刚好赶上。 17跃鳞:意指施展才华。 18相炳焕:相得益彰。 19罗:排列、散布。 20秋旻:秋天的天空。 21删述:修撰史书,暗指诗人希望
12、自己能在政治上有所成就。 22希圣:希望自己能够像孔圣人一样。 23获麟:获得声名。 【赏析】 李白的这首古风(其一),表面上论述的是诗,其实上说的却是政治和诗歌,乃至整个文化界。 关于这首诗,历代文学家和史学家都曾作过精辟的说明,不过其中仍旧存在许多疑问。例如,对于“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这两句,历来众说纷纭,普遍的看法是,诗人事实上希望自己可以效法孔子,写一部像春秋这样总结政治得失的佳作。李白认为,诗歌的旺盛取决于政治的清明。从这首诗来看,他对唐朝的时局是满足的,而且他也正打算有所作为。 由字面意思推断,李白似乎只确定诗经这类雅正之作,而对此后的诗歌都持否定看法。俞平伯先生认为,诗人作这
13、首诗只是想借文学的变迁来批判政治。所以,人们在解读这首诗时,假如忽视了诗人对君臣际遇的艳羡和期盼之心,就难以精确地理解它了。 开头两句统领全诗。“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说的是,像诗经这类能体现一国恢弘气象的“雅正”之风已经衰微了,深层意思是感叹盛世不再,所以很久都听不到气象恢弘的盛世之音了。诗人踌躇满志,认为自己可以担当振兴雅正之声的重任,只是年事已高的他有些力不从心,而且也没有人可以让他大展身手。诗人一唱三叹地表达了自己的苍凉感慨,气息潮湿闲雅、节奏和缓,没有丝毫的牢骚和不满,具有真正的“大雅”之风。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表面意思是说,像王风这类的大雅之作也静默无闻,等到混乱的战国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李白 著名 诗词 鉴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