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题研究】2015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16讲 运动和力(一)课件 浙教版.ppt
《【中考试题研究】2015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16讲 运动和力(一)课件 浙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试题研究】2015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16讲 运动和力(一)课件 浙教版.ppt(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1616讲运动和力讲运动和力(一一)参照物的选择)【考点梳理】1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一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我们研究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时总是要选择一个事先假定为_的物体作为参照物。2参照物的选择应根据研究需要和方便而定,一般没有特别指明,则选_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活学活用】1(2012温州)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A地球B“火卫一”探测器C太阳D火星分类一分类一 运动和静止运动和静止)不动地面B【考点梳理】运动是_的,静止是_的。运
2、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_;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_;同一个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择的_,参照物不同,它的运动状态一般会_。【活学活用】2五一期间,小丽随父母乘车到大连探望爷爷和奶奶。她们刚刚进站上了车,小丽侧脸望去,对面的客车上坐着赵老师,正准备下车跟老师打招呼时,她感觉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无奈她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可不大一会儿,赵老师乘坐的客车离开了车站,而自己乘坐的客车却没有动。(1)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是以_为参照物。(2)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开动是以_为参照物。(3)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_。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绝对相对不变参照物不同改变对面的客
3、车地面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理解速度的概念)【考点梳理】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时间相同比较_;二是路程相同比较_。平常我们通过计算物体运动速度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是属于_。2速度定义: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速度是表示物体_的物理量。3速度的单位:m/s、km/h,1m/s3.6km/h。【活学活用】3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某同学家距学校600m,他以此速度从家步行至学校需要的时间是_s;以该同学身上背着的书包为参照物,他是_(填“运动”或“静止”)的。4火车的速度为72km/h,汽车的速度为18m/s,汽艇在静水中每分钟行驶900m,则()A火车
4、的速度大B汽车的速度大C汽艇的速度大D三者的速度一样大分类二分类二 运动的快慢运动的快慢)路程时间前者(时间相同比较路程)运动快慢人在1_s内行走的路程约为1.2_m500静止A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_时间内通过的_。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是一个_,它不随运动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也不随运动路程的变化而变化。【活学活用】5“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幅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6(2013衢州)如图有一条平直的轨道ABC,其中AB段表面粗糙,BC段表面光滑。一辆电动小车在A位置由静
5、止向右运动。小车静止时受到的支持力和_是一对平衡力。小车经过B点后将做_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匀速直线运动)单位路程定值B重力匀速直线【考点梳理】平均速度是用来粗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情况,其大小等于通过某一段_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_之比。【活学活用】7用斜面和滑块(底面边长5cm)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A10cm/sB9cm/sC8cm/sD7cm/s平均速度)路程(s)时间(t)B8在一次灾害中,一块石头从高处静止处下落,落到地面前1s内通过15m的距离,则石块整个下落过程中
6、的平均速度为()A等于15m/sB小于15m/sC大于15m/sD没法判断9(2013绍兴)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保持不变)()A28.33m/sB13.60m/sC14.78m/sD14.17m/sBD【考点梳理】1力的概念(1)力的概念:力是_对_的作用。(2)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_或_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_(可以不接触)。(3)力的性质:物体
7、间力的作用是_(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_,方向_,作用在_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_同时也是_,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_。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_,用符号_表示。对力的理解)分类三分类三 力力)物体物体两个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的相等相反不同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施力物体牛N【活学活用】10小明踢足球时脚感到疼,说明_;他能踢出“香蕉球”,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和_有关,飞行中球最终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_作用。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会有力的作用B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C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力的存在离不开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点重力D
8、【考点梳理】1力能使物体的_发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用物体运动的方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的,只要其中之一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2力能使物体发生_,即使物体的形状、体积发生改变。【活学活用】12如图所示,一只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开另一只小船,结果发现两只小船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力的作用是_的。13下列四个选项中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用力将拉力器拉长B飞来的网球使网球拍的网变形C运动员将弓拉弯D运动员用头将飞来的足球顶飞力的作用效果)运动状态形变运动状态相互D【考点梳理】1力的_、_、_叫做力的三要素。2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
9、力的作用效果。【活学活用】14(2012绍兴)如图所示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A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方向有关C力的作用点有关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152014年3月12日,在亚冠联赛广州恒大队客场对阵横滨水手队的比赛中,广州恒大队球员迪亚曼蒂踢出的直接任意球越过人墙而窜入球门。若不计空气阻力,使足球在空中飞行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施力物体是()A地球B迪亚曼蒂C对方人墙D对方守门员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BA【考点梳理】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实验室中常用)。1构造:主要由弹簧、指针和刻度板组成。2工作原理: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_,弹簧伸长就越_。弹簧的伸长不是指弹簧被拉伸
10、后的长度,而是指弹簧被拉伸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长。3正确使用:测量前要使指针对准_,若有偏差,必须校零;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测量_和_,测量力时,被测力的大小应在测量范围之内;在测量过程中,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_上。【活学活用】16测一个约6N的力时,应选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最小刻度最恰当的是()A10N,0.2NB5N,0.1NC15N,0.5ND以上三个都可以力的测量)大长零刻度线范围分度值直线A【考点梳理】1力的三要素可以用_形象地表示出来,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2用线段的_表示力的大小;用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力的_;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_(一般用
11、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活学活用】17如图甲是小明用50N的力拉车的情景,请你画出小明所用拉力的图示。(力的作用点A已画出)力的图示)一条带箭头的线段长度方向作用点【考点梳理】1重力是由于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重力的方向总是_,即垂直于水平面向下。2物体的重力与_成正比,可用公式_表示,g是一个常数,大小为_,物理意义是在地球表面附近,_。【活学活用】18(2013宁波)CCTV科教频道曾报道:有一辆小车载人后停在水平放置的地磅上时,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对地磅的压力分别为4750N、4980N、4040N、3960N。假设该小车四个轮子的轴心围成一个长方形,O
12、为几何中心,AB、CD为两条对称轴,如图所示。若再在车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辆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线通过O点,则该重物的重心应落在()AAOC区域上BBOC区域上CAOD区域上DBOD区域上分类四分类四 几种常见的力几种常见的力)重力)地球的吸引地球竖直向下物体的质量Gmg9.8N/kg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C19(2012温州)体育课中,被推出的铅球落地后沿水平地面向前滚动(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表示铅球所受重力的方向的是()20科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表:(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_和_。(2)在上表空白处填出比值的平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试题研究 【中考试题研究】2015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16讲 运动和力一课件 浙教版 中考 试题 研究 2015 科学 复习 16 运动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