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题汇编(含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题汇编(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题汇编(含答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题汇编(含答案)1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题汇编(含答案)第四课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即更刮目相待/自力更生 B但当涉猎/但闻机杼声 C卿今当涂掌事/卿今者才略 D蒙乃始就学/家祭无忘告乃翁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
2、中的意思。(1)蒙乃始就学()(2)及鲁肃过寻阳()(3)肃遂拜蒙母()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蒙辞以军中多务。_(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3)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_(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_(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 _ 4“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_ _ 5下列对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肃与吕蒙结为好友是因为吕蒙才识大有长进。B后天的学习完善人的人格、提升人的精神层次,我们学过的伤仲永和孙权劝学分别从正反两面来证明了这个道理。C 孙权劝学和送东阳马生序都是劝勉人刻苦学习的,而且都是以现身说法来劝勉。D本文为
3、突出主题详略得当,详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论学”,略写了吕蒙就学和结友情节。第八课木兰诗(一)2019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题汇编(含答案)2 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解释下列加
4、点的词: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忆()昨夜见军帖()军书十二卷()愿为市鞍马()旦辞爷娘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二、一词多义:市 愿为市鞍马()东市买骏马()机 万里赴戎机()不闻机杼声()买 东市买骏马()欲买舟而下()三、划分朗读节奏: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四、默写填空:木兰替父从军的主要原因是_。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句子是_。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形象概括木兰从离家出征至凯旋回朝全过程的句子是_。“_,_。”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木兰的矫健雄姿。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_。五、选择题: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
5、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对第 3 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 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B“
6、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D.意思是非常、十分。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A.比喻 对偶 反复 夸张 B.对偶 对偶 排比 对偶 C.借代 反复 排比 对偶 D.对偶 反复 对偶 比喻 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019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题汇编(含答案)3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D.写行军旅途的欢
7、快。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一、解释加点词: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愿驰千里足()出郭相扶将()()著我旧时裳
8、()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二、一词多义:帖 昨夜见军帖()对镜帖花黄()将 将军百战死 ()出郭相扶将()三、划分朗读节奏: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四、辨析下列词的古今意义:阿爷无大儿 古义:_,今义:_双兔傍地走 古义:_今义:_ 五、回答下列问题: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有两个成语出自该文,它们是_和_。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D.将军百战
9、死,壮士十年归。木兰凯旋回朝,天子怎样对待她?她的要求是什么?画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表现木兰什么特点?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爷娘闻女来阿姊闻妹来小弟闻姊来”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改为陈述语气。用原文填空: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_ 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 描写伙伴惊奇的句子_ 2019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题汇编(含答案)4 表现木兰不贪图富贵利禄的句子_ 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句子_ 选出与例句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双兔傍地走()A、走马观花
10、B、茶走味了 C、车刚走 D、走漏消息 安能辨我是雄雌?()A、坐立不安 B、安敢如此 C、安的什么心 D、安营扎寨 木兰当户织()A、捷报飞来当纸钱 B、当着大家谈一谈 C、他会当家 D、旗鼓相当 出自本文的成语_,并解释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_。第十二课卖油翁 卖油翁 甲 陈康肃公尧(yo)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n)。尝射于家圃(p),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n)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f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o)
11、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注释:没人:能潜水的人。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 分)公亦以此自矜 矜:_ 康肃笑而遣之 遣_ 夫没者岂苟然哉 苟_ 见舟而畏之 畏_ 2、翻译下面句子。(4 分)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译文:_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译文:_ 3、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
12、的语句是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6 分)4、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3 分)_ _ 第十六课古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有仙则名/名之者谁 B何陋之有/邑人奇之 C有龙则灵/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斯是陋室/微斯人,吾谁与归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惟吾德馨
13、()(2)调素琴()(3)谈笑有鸿儒()2019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题汇编(含答案)5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_(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_(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_ 4文中开头肯定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这是否前后矛盾呢?_ _ 5作者以陋室比古圣贤的居室有什么用意?_ _6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作用何在?_ _ 7下面对选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本文在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部编七 年级 语文 下册 文言文 练习题 汇编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