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题及答案.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一理解选择:1.下列是对本诗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追求宁静的思想情怀。B.这是一首叙事、写景、抒怀的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追求清幽胜境的心情。C.这是一首写景的五言律诗,表现了作者置身寂静、清幽、空灵的胜景中,心灵受到感染与陶冶的一种心境。D.这是一首叙事与写景相结合的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的一种人生感悟。2.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大约作于诗人做县尉时。诗歌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
2、出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向往。B诗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可知“后禅院”才是诗的重心所在,所以只在起首两句后提过破山寺后,立刻转入对后禅院的描述。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更多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欣。一个“空”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3.下面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起首两句写诗人在清晨入破山寺兴福寺时,旭日初升,光照树林。B三、四两句描绘了禅院美妙的环境
3、,“曲”“幽”“深”等字眼很有表现力。C五、六两句书写诗人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悦,“潭影空人心”,表现诗人精神上完全消除俗念,获得愉悦的内心感受。D这首诗题为“题破山寺后禅院”,可见“破山寺”是全诗重点所在,所以在第一、二句景致刻画后,立即转入对“破山寺”的描述。4.对“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点评不当的一项是:()A.这两句是本诗最大的亮点,是全诗的最高境界,有此两句境界全出。B.山光水色,曲径花木使鸟儿怡然自得,使人们心中的杂念消除净尽,灵魂得到净化与升华。C.互文互义、相得益彰。D.“悦鸟性”与“空人心”形成对比,鸟性之悦为人心之空作了铺垫。5.对诗歌理解有误
4、的一项()(2 分)A这首诗借题咏佛寺禅院,抒发了作者仕途失意后的愤懑抑郁之情。B首联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诗人在“清晨”和“初日”之时“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清寂的景色。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描写了诗人在后禅院的所见所感,借写鸟儿欢悦的情形和空灵的潭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幽意和淡泊情怀。二名句赏析:1.赏析“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2.赏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3.赏析“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三理解作答:1.这首山水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万籁此俱
5、寂,但余钟磬音”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3.诗歌尾联后来演变为哪个?颔联简化为哪个成语,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4.有版本“曲”作“竹”,你认为是“曲径”还是“竹径”好,为什么?5.颈联中“空”字写得极好,为什么?答案:一1.C 2.A 3.D 二 1.描述内容:山间风光宜人,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歌唱;潭水倒映着云影、树影、山影、人影,使人心中顿时摆脱一切烦恼。手法情感:这两句对仗工整,情景交融,采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景中的情趣,传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绪。炼字:“悦”写出了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畅的情态,“空”写出诗人见到后禅院的优美景色而内心宁静平和的感受。2.这四句不仅写出了环境的极静极美,而且
6、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旨趣,富有言外之意。3.诗人在这里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只剩下钟磬声音,其他什么声音也没有,暗含诗人向往佛门清静的心情。三1.答:这首诗描绘了禅院幽静脱俗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之情。2.答:不矛盾,因为这是反衬,以声衬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以钟磐音衬环境的清幽。3.答:成语“万籁俱寂”。“曲径通幽”,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4.答:赞同“曲径”,因为“曲”宇传达出幽深、藏而不露的意味,富有暗示性,而“竹径”一词则过于落实,限制了读者的联想与想像。还有,“竹径”太直接说出了小径的物象,“曲径”道出了小径的曲折迷离,表现了佛寺净地特有的清幽和深邃
7、。5.答:不仅生动的表现出禅院环境清幽、自由,而且写出景物使人内心空灵,人的烦恼、俗念,顿时消失。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 摩擦力知识点 基本要求:1.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2.通过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掌握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及变化范围.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4.会运用公式 F=FN 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5.知道动摩擦因数无单位,了解动摩擦因数与哪些因素有关.6.能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知识梳理:1.摩擦力两个相互_的物体,当它们发生_或具有_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_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2.静摩擦力(1)
8、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有_,而又保持相对静止时,所受的另一个物体对它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2)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_且跟物体_的方向相反.(3)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决定,大小范围是_,Fmax是最大静摩擦力,在数值上等于_时的拉力.3.滑动摩擦力(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_时,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_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_,并且跟物体_的方向相反.(3)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_成正比,也就是跟两个物体表面间的_成正比,表达式:_,其中 叫做_,它的数值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_和接触面的情况(如_)有关.自主学习 1.接触 相对
9、运动 相对运动的趋势 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相对运动的趋势 接触面的切向 相对运动趋势 0FFmax 物体刚刚开始运动 3.相对滑动 相对滑动 接触面 相对运动 压力 垂直作用力 F=FN 动摩擦因数 材料 粗糙程度 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1.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1)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难看出,判断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关键是判断“相对运动的方向”.要做到这一点不是很难,因为物体的运动是比较直观的,但千万不要认为“相对运动的方向”是物体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方向,这是初学者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所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是指“受力物体”
10、相对于“施力物体”的运动方向.例如,你在运动的汽车上推动箱子时,箱子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箱子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方向相反.(2)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当然这里的关键也是判断“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而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又难以判断,这就使静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成为一个难点.同学们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用假设法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我们可以假设接触面是光滑的,判断物体将向哪滑动,从而确定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进而判断出静摩擦力的方向.例如,如图 331 所示,物体 A 静止在斜面 B 上,要判断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假设斜
11、面光滑,则物体将沿斜面下滑.说明物体静止在斜面 B 上时有相对斜面向下滑的趋势,从而判定 A 所受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图 331 2.摩擦力大小的确定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遵循关系式 F=FN,式中的 FN 是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压力,称为正压力(垂直于接触面的力),性质上属于弹力,它不是物体的重力,许多情况下需结合物体的平衡条件加以确定;式中的 为动摩擦因数,它的数值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两物体间的正压力及是否发生相对滑动无关,没有单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与物体的运动性质无关,
12、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只要出现相对滑动,滑动摩擦力恒为 F=FN.(2)静摩擦力的大小 如图 332 所示,水平面上放一静止的物体,当人用水平力 F 推时,此物体静止不动,这说明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F;当人用 2F 的水平力去推时,物体仍静止不动,此时静摩擦力的大小为 2F.可见,静摩擦力的大小随推力的增大而增大,所以静摩擦力的大小由外部因素决定,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确定其大小.目前可根据初中二力平衡知识求解静摩擦力.当人的水平推力增大到某一值时,物体就要滑动,此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我们把它叫做最大静摩擦力(Fm).故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 0FFm.所以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无关,
13、但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最大静摩擦力一般比滑动摩擦力大些,但在粗略的计算中有时认为两者相等.3.正确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效果 (1)两物体间产生摩擦力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粗糙;两物体间存在弹力;两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因此,若两物体间有弹力产生,不一定产生摩擦力,但若两个物体间有摩擦力产生必有弹力产生.(2)静摩擦力中的“静”指的是相对静止,滑动摩擦力中的“滑动”指的也是相对滑动,其中应以摩擦力的施力物体为参考系.静摩擦力产生在相对静止(有相对运动趋势)的两物体间,但这两个物体不一定静止,它们可能一起运动,所以,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滑动摩擦力产生在相对滑动的两物体之间,但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可能是静止的.(3)在两种摩擦力的定义中都出现了“阻碍”一词,所以有些同学就认为,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其实不然,摩擦力的方向只是与相对施力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阻碍的只是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的运动,对于物体的实际运动(通常以地面作为参考系),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例如:人跑步时地面给人的摩擦力就是动力;传送带上的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向上运动时,摩擦力也是动力.
限制150内